有眼不識金鑲玉與王莽篡位有何關聯?是王莽將玉變成了金鑲玉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這句話對於評價王莽的篡位行為,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有眼不識金鑲玉與王莽篡位有何關聯?是王莽將玉變成了金鑲玉

西漢末年的王莽可以說是帶著他虛偽的面具度過了他的大半輩子,他先後輔佐了漢哀帝和漢平帝兩位帝王,在當時的朝廷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並且他頗具賢名,不僅勤於政務,恪守本分,更是勤儉節約以身作則,在如此動盪的年代,他被世人傳承為周公轉世,認為他有挽救當時局面的能力。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並不是這個時代的拯救者,而是王朝的覆滅著,他虛偽的面具終於被野心撕破了。

有眼不識金鑲玉與王莽篡位有何關聯?是王莽將玉變成了金鑲玉

14歲的平帝被王莽毒死之後,兩歲的劉嬰被立為太子(也就是後人說的‘孺子嬰’),打著輔佐幼帝的幌子,王莽當起了攝政皇,一步步朝著篡位的道路上邁進。

緊接王莽的黨羽就在全國各地蒐集一些符命和祥瑞,並大肆宣揚王莽才是那個天選之人,而且還偷偷造了兩個“銅櫃”,並寓意說漢高祖劉邦,將像堯一樣,把部落聯盟領袖之位傳給舜的後裔王莽,第二天清晨,王莽親自到高帝廟,嚴肅而隆重地拜受銅櫃,然後就戴上皇冠,稱自己才是那個真正的皇帝。

有眼不識金鑲玉與王莽篡位有何關聯?是王莽將玉變成了金鑲玉

於是逼迫幼帝禪位與他,並改朝號為“新”,標誌著王莽篡位成功。皇帝怎麼能沒有傳國玉璽呢?於是就派王舜前去向時任太后的姐姐王政君索要,王政君經歷了幾個朝代,怎能不明白王莽的意思,於是指著王舜的鼻子怒罵道:“你們受到漢家的恩賜,享受著榮華富貴,現在竟然乘人之危,搶奪人家的江山,實乃不仁不義、忘恩負義之徒。這種人就算死了,畜生也會嫌棄他的!他已經是新皇帝了,那就應該從新制作新的玉璽,何必用這亡國不祥之物!我只是漢家的一個老寡婦,將死之人,死了也同這塊玉璽一起埋葬!”

王政君又哭又罵,宮中的侍從也都留出了眼淚。王舜跪在地上,十分慚愧,但是也不得不為。他沉默了一會兒,抬起頭來對太皇太后說:“臣萬分慚愧,只是,如今這種情況,您怕是保不住這玉璽了?”

有眼不識金鑲玉與王莽篡位有何關聯?是王莽將玉變成了金鑲玉

其實王政君明白,王莽是不會就此罷手的,對於玉璽,是勢在必得。她一個年邁的婦人,又如何阻擋得了呢。只得取出玉璽,恨恨地摔在地上,用自己唯一的能力,來捍衛漢家僅存的尊嚴,她大聲罵道:“我是一個將死的人了,我有什麼好怕的,但是王氏家族,一定會滅亡的!”,玉璽被她摔壞了一個角(還挺結實),但是有什麼關係呢,王莽們想要的僅僅是一個證明他們名正言順的一個信物罷了。

王莽拿到玉璽,派工匠用金子填補了這一角。自此這塊傳國玉璽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金鑲玉”。那句俗語“有眼不識金鑲玉”,便右側而來。(也有說法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詳情見 )

一代和氏璧,見證了多少個朝代的興與衰,又造就了多少人用生命換來的權利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