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金镶玉与王莽篡位有何关联?是王莽将玉变成了金镶玉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这句话对于评价王莽的篡位行为,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眼不识金镶玉与王莽篡位有何关联?是王莽将玉变成了金镶玉

西汉末年的王莽可以说是带着他虚伪的面具度过了他的大半辈子,他先后辅佐了汉哀帝和汉平帝两位帝王,在当时的朝廷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且他颇具贤名,不仅勤于政务,恪守本分,更是勤俭节约以身作则,在如此动荡的年代,他被世人传承为周公转世,认为他有挽救当时局面的能力。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并不是这个时代的拯救者,而是王朝的覆灭着,他虚伪的面具终于被野心撕破了。

有眼不识金镶玉与王莽篡位有何关联?是王莽将玉变成了金镶玉

14岁的平帝被王莽毒死之后,两岁的刘婴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后人说的‘孺子婴’),打着辅佐幼帝的幌子,王莽当起了摄政皇,一步步朝着篡位的道路上迈进。

紧接王莽的党羽就在全国各地搜集一些符命和祥瑞,并大肆宣扬王莽才是那个天选之人,而且还偷偷造了两个“铜柜”,并寓意说汉高祖刘邦,将像尧一样,把部落联盟领袖之位传给舜的后裔王莽,第二天清晨,王莽亲自到高帝庙,严肃而隆重地拜受铜柜,然后就戴上皇冠,称自己才是那个真正的皇帝。

有眼不识金镶玉与王莽篡位有何关联?是王莽将玉变成了金镶玉

于是逼迫幼帝禅位与他,并改朝号为“新”,标志着王莽篡位成功。皇帝怎么能没有传国玉玺呢?于是就派王舜前去向时任太后的姐姐王政君索要,王政君经历了几个朝代,怎能不明白王莽的意思,于是指着王舜的鼻子怒骂道:“你们受到汉家的恩赐,享受着荣华富贵,现在竟然乘人之危,抢夺人家的江山,实乃不仁不义、忘恩负义之徒。这种人就算死了,畜生也会嫌弃他的!他已经是新皇帝了,那就应该从新制作新的玉玺,何必用这亡国不祥之物!我只是汉家的一个老寡妇,将死之人,死了也同这块玉玺一起埋葬!”

王政君又哭又骂,宫中的侍从也都留出了眼泪。王舜跪在地上,十分惭愧,但是也不得不为。他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来对太皇太后说:“臣万分惭愧,只是,如今这种情况,您怕是保不住这玉玺了?”

有眼不识金镶玉与王莽篡位有何关联?是王莽将玉变成了金镶玉

其实王政君明白,王莽是不会就此罢手的,对于玉玺,是势在必得。她一个年迈的妇人,又如何阻挡得了呢。只得取出玉玺,恨恨地摔在地上,用自己唯一的能力,来捍卫汉家仅存的尊严,她大声骂道:“我是一个将死的人了,我有什么好怕的,但是王氏家族,一定会灭亡的!”,玉玺被她摔坏了一个角(还挺结实),但是有什么关系呢,王莽们想要的仅仅是一个证明他们名正言顺的一个信物罢了。

王莽拿到玉玺,派工匠用金子填补了这一角。自此这块传国玉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金镶玉”。那句俗语“有眼不识金镶玉”,便右侧而来。(也有说法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详情见 )

一代和氏璧,见证了多少个朝代的兴与衰,又造就了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权利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