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绿皮书》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一哥说世界


《绿皮书》首先名字不是特别讨喜,所以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并不是特别广泛。

这部电影看下来总体还是给我挺多感悟的,人生而平等?是吗?其实中国人因为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很强的种族歧视问题,首先人种上大多数都是属于黄种人,最多就是民族不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56个民族相亲相爱是一家。

而美国则不同,尤其在九十年以前,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国家,南部更甚。因为这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层面的原因,黑人在最早期是美国大陆从非洲抢来的作为奴隶的。在美洲大陆持续了几百年,所以历史原因源远流长,在他们内心根本没有把黑人当作人来看。直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黑人也只是在名誉上恢复了自由,其实黑人在美国的地位一直很低,不知道有没有看过《被解救的姜戈》,很压抑,但是这是真实的历史,或者只是真实历史的很小一部分。

所以人幸福不幸福与所处的时代关系真的无比巨大,整体社会环境不好你作为独立个体即使有再强的能力也很难有所建树,每个时代的侧重点都不一样。通过这个电影一方面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同时也感慨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幸运。只要你想,只要你敢想,你都可以去做,没有歧视,没有天然障碍。



吉米巴巴


《绿皮书》上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围绕这部影片的话题与谈资仍然余波荡漾。关于启发,“我们”这个词其实应该包括观众与制片方。


对于观众的启发,小编认为有两个主要方面:

其一,就是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至少在影片里是如此)。在所有迈向成功的道路中,学习知识是最有可能获得回报的捷径之一。影片中的黑人雇主,如果没有从小严苛的钢琴训练,日后就成为不了享有盛誉的钢琴家,也就不可能雇佣白人司机,当然也不可能发生后来的故事。正是钢琴弹奏知识的培养让他拥有了今天的地位与成功。

其二,就是尊严的获得从来不是靠施舍,完全是靠自己的过人之处挣来的。影片中,当黑人钢琴家与白人司机被警察关在一起时,白人司机要钢琴家服软,可钢琴家却把电话打到了美国总统那里,结果正是他的名气为他和同伴挽回了尊严,被警察乖乖释放。

而对于国内的电影制作方来说,《绿皮书》的获奖和热映同样具有积极的指导性作用。

那就是对人类普世价值的关注,永远是电影制作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只要剧本足够吸引人,导、演及后期制作足够用心,这种不靠炫目的特效,只靠情节抓人的影片一样拥有属于它的观众与舞台。


城南柳畔


一个黑人钢琴家和一个白人司机的公路之旅,本以为很俗套,却有意想不到的温暖甚至伟大的观影体验。

一个好的文明现象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体现出来的,你或许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有着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思想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做不到这二者的人是这个社会的“异类”;但是在过去那个充满着不平等的时代中,种族歧视和男女地位不同才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正常规则”。

在那个“正常规则”下,拥有着种族平等的人在那个时代才是众人眼中的“异类”,即便有很多人都觉得平等的对待各个种族的人才是正确的思想,也依旧没有人敢当那个“出头鸟”,去打破那个满是丑恶的规则。

60年代的美国,到处都充斥着种族歧视的影子,一些地方的餐厅、酒店甚至是卫生间都是拒绝黑人的。这其中,美国的南方是种族歧视思想最严重的地方,绿皮书是一个小册子,上面记载了一些对黑人比较友好的地方,在那个年代,黑人出行时几乎都要拿着一本绿皮书做向导。

或许你们觉得因为真人真事改编,而感到故事结构的饱满,也有可能在看过电影你会有前后无法联系的疏离感,无论怎样,这个故事很是耐人寻味与深思。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为了生计苦苦挣扎的白人东尼,成为了一个绅士有礼貌精通多国语言的黑人钢琴家Shirely的专属司机,前者为后者的南巡演出保驾护航。在整个巡演过程中,白人司机东尼从一开始的“歧视”到被黑人钢琴家的人品和才学折服,他看到了黑人钢琴家在种族歧视的观念下的孤独和无奈,对种族歧视有了翻天覆地的重新认知。

电影的节奏感非常强烈,剧情主线明了,一开始就设下了悬念。最开始,白人司机对黑人钢琴家的歧视是“自然反应”,从小生活的环境告诉他黑人是被人厌恶的种群,所以一开始他连钢琴家喝过水的杯子都要当做垃圾扔掉。而钢琴家即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和很多官员、贵族做朋友,但是因为种族歧视,他一直是没有安全感的一个人。

经过一段旅程之后,白人司机爆发了勇气做了那个敢于挑战种族歧视的“出头鸟”,处处维护黑人钢琴家;黑人钢琴家褪去冷漠,与粗俗的白人司机相知相交成了彼此最好的朋友。一开始就将前后差距摆出来,这么强烈的反差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观众对接下来两个人一起进行的这一段音乐巡演旅程充满好奇心,这场旅程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这两个人的变化如此之大。

用最平实普通的小事情来体现情感变化是这部电影的特色,电影采用了人们“吃喝拉撒睡”这些日常小事作为中心点开展了剧情。例如,黑人钢琴家不能在表演结束之后与那些欣赏了他表演的客人们在一家餐厅吃饭;不被白人音乐人团队接纳的他只能在阳台上独酌;这个曾经被白宫请去表演过的黑人钢琴家甚至不被允许同宾客使用一个卫生间……

没有嘶吼,没有强烈的情感突变,这些通过日常小事传达出的情感反而更真实。

电影并没有平铺直叙的告诉观众种族歧视是什么,而是将观众的情感带入那个年代。这样一来,观众就更加能够了解到白人司机东尼最后不顾一切反抗种族歧视的选择,因为影片用最柔软的方式将那个年代的“不公平”狠狠地钉在观众的心里,引发观众对种族歧视强烈的反感。

情感的变化使得白人司机的内心衍生出极大的勇气,做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反抗种族歧视的行动。一个白人抵制种族歧视远比一个黑人反抗种族歧视引人注目,越来越多的旁观者开始深思,没有人将枪口对准这个出头鸟,他们更奇怪的是这只鸟出头的原因。深入了解一件事情之后再做明理的“出头鸟”,而不是简单的愣头青,什么枪都打不死。

在这世间发生的很多事情中,我们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旁观者”,面对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也不可轻易地下结论。不深入了解时不随便指责,面对不公时不做个旁观者,别让“勇气”沉睡在内心深处。撕碎各个领域的“绿皮书”,理解旁人是简单的事情,但却很少有人做到,抛开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




如花大宝剑


男人之间的友谊一种提现;绿皮书真的是一部好电影,看完让人很受启发,真的是很有意义的一部佳片;我们缺少这样的影片,其实我们现在社会中仍然存在这歧视。地域之间人和人之间,有自满自大的 有骄傲的 有高高在上的等等;形色各异的人群

我们缺少故事主人公这种精神;即使黑人在高高在上司机在怎么邋遢;他们依然彼此互相帮助互相成长。这种友谊在现在但社会中很少有,当然东西方人的处事方式跟我们也不一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那种独立思考 和做事方式的,比如:西方从不接受小恩小惠 而且为人厚道,我们大多是无道德底线 价值观混乱人和人之间勾心斗角;

有没有思考过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双喜电影室


能获得最佳奥斯卡的影片一定很深度,看一遍是理解不出什么很深奥的东西。

我只看了一遍,我的理解是,在那个60年代的时候,黑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到了很多不平等的待遇,甚至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他们却在努力改变人生。而我们还对现在的环境不满,抱怨,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安逸惯了,就习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