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马是如何写成风靡世界的杰作《基督山伯爵》的?

余坚锐


"基督山伯爵",从大副到伯爵的复仇故事!

首先,先看看有关大仲马的故事。

话说大仲马年轻时活跃于政坛,一次和另外一个政坛对手因为意见不和进行争斗,闹到了决斗的地步,两个人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人,都精于剑术,要进行抽签决斗,决斗当然是用剑来解决。谁输了谁就用手枪开枪自杀,不幸的是决斗中大仲马还是没有发挥好,输掉了决斗,到了大仲马自杀的时候了,只见他拔出手枪走进了自杀的小屋子里,"砰"的一声枪响后不见动静了,人们打开屋子的门却发现大仲马坐在椅子上悠闲的抽着烟,他告诉大家说"先生们真是遗憾,我的枪法不好,没有打中目标"。其实大仲马不想就此结束生命觉得不值,因为"基督山伯爵"还未报仇,还不能死…

大仲马年轻时开始写小说他是一直不被看好,特别是得不到文学院院士们的承认,但是他的小说却得到普通大众的喜欢,在他晚年时,一次儿子小仲马去看他(小仲马也是有名的小说家)问他说"爸爸,你觉得你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大仲马告诉小仲马说"儿子,我最难满意的作品就是你"。

大仲马的生平?

大仲马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他的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生下他父亲亚历山大,在受洗礼时采用了母姓仲马。

大仲马在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参加革命并且屡建奇功,当上了共和国将军,大仲马终身反对君主专政制度,反对复避王朝和反对第二帝国。

写作过程及其时代背景?

他一生的著作约有300卷之多,最为著名的就是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以法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为背景,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的临终嘱托,要他为关押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送了一封信。1815年6月,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全军覆没,不得不第二次退位。到了10月,他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最后死在这个岛上。

由于他替拿破仑送信,被人知道了,最后受到两个对他嫉妒的小人的陷害,他被打入死牢,在监狱中他挖地洞逃跑时却挖通到隔壁房间,法里亚神甫就住在隔壁房间,于是神甫就向他传授了各种社会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神甫在临死前将一个埋藏有宝藏的海岛的秘密告诉了他。唐泰斯最后设法越狱成功,在一个船夫的帮助下找到了宝藏,成为一个巨富。

为了方便活动和不被人认出来,他通过伪装并且化身为(掏钱买了一个爵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和暗查,找到了他的恩人并且报答了他们,当然不会放过当初陷害他的三个仇人,最终大仇得报,一切平安。

表面上看是为了私人的恩怨报仇雪恨,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和中上层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人们的生活现实,阶层与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相互矛盾与斗争和生活的写照…

大仲马和欧仁·苏并列成为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杰出的通俗历史小说家之一。既然是历史小说当然是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作为小说素材来描写的,小说情节生动、惊险,往往会出人意料,小说的语言形象生动,结构层次清晰,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人物对话。虽然大仲马的作品一直被法兰西文学院院士们称为"粗制滥造,但是却受到普通大众的喜爱并且闻名于世界。

如何写成《基督山伯爵》这部闻名于世的著作的呢?

大仲马由于是混血种人的后代,一直受到白人们的种族歧视,这种创伤一直影响到他的心灵,所以,他的经历和出身造就了他的这种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反叛的性格,作品也是受到这种性格的影响下写成的。大仲马不是科班出身,他是自学成才的,他的写作当然是受到他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影响的,再加上自己自我的努力终于写出闻名于世的杰作。

我们今天许多人也在做自媒体,也想写出一夜爆款的作品,有时间读读大仲马的作品和了解一下大仲马的生平说不定也会找到什么方法或者灵感呢!






雾湿枝头


《基督山伯爵》早期译名为《基督山恩仇录》,是法国通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众所周知,大仲马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巨擘,他曾经毫不隐晦地说道:“历史是什么,其实就是我的书架。”言外之义就是他的创作可以将现实作最大程度的“弹性形变”,让其在自己所设置的浪漫主义空间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例如,其著名小说《三个火枪手》,是根据《达尔达尼央先生回忆录》敷演而成,其中的博纳希厄太太(即康期坦斯)原是个贪图小利、斤斤计较之小农形象,然在其笔下却成了一位美貌、神秘、胸襟远超须眉的奇女子;历史中的米莱迪,其实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然在小说中却集美貌、机诈、阴险于一身,众多事件因其而触发,让故事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历史上的平淡之事在大仲马的“浪漫工厂”里经过艺术再加工,即刻便成为饱飨读者的文学食粮。

同样,《基督山伯爵》一书,据说是仲马先生读到一篇司法判决书而得到的灵感。如果我们用单向的思维来看,可将《基督山伯爵》暂时理解为一部复仇之书。其故事梗概如下:年轻的水手爱德蒙•唐泰斯深受法老号的拥有者、摩雷尔先生的器重,即将被委以重任,同时还有美丽善良、勤劳聪慧的未婚期妻(梅尔塞苔丝)等待着他,可以说光明的前途正向他招手;然而船上的会计嫉妒他、未婚妻的表哥(费尔楠多)忌恨他,二人联手诬陷了这个年轻人,在其婚礼之际,以拿破仑事件为由突遭逮捕。法官维尔福为自身前途考虑(此事与其作为保皇党的父亲有关,正是他让主人公给拿破仑送的信),将无辜的爱德蒙打入了黑狱,耗费了其十多年的青春——至此,主人公失去了一切。然而狱中的法里亚神甫是上帝恩赐他的苦海明灯,教会了他各种学问并指出其冤屈的始作俑者,还交付其一张藏宝图,且最终以自己的尸身换来了主要公的重生,之后爱德蒙便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神甫的遗产进行赏善罚恶,走上了“专业”的复仇之路……

这部巨著以个人的视角却展现了历史中的风云际会,暴露了人间世态之炎凉,情感的纠葛、人性的妍媸,读到此时,我们仿佛已经超了国别、超越了洲际——仿佛一切就在身边!

其情节之紧凑、悬念之精巧无不让笔者感佩万分。另外,大仲马先生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大师,书中的许多语段至今让笔者难以忘怀:“哲学啊,就是基督升天时脚踏的那一方祥云”(哲学是让人之灵魂得以飞升——笔者如是解)。再如,小说末尾所言:“等待与希望,生命的真谛就在于此。”比起《红楼梦》中的“好”与“了”,则更显积极与光明。

也许听起来笔者对其赞美得有些夸张,然而在下的确对仲马先生十分钦仰,感觉很少有外著翻译成中文还能如此魅力非凡,足见仲马先生的思想情感与语言艺术能够穿透种种局限,正所谓“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让我们在仰望星空之时,再去体会大师们的不朽之作吧!

不经之论,还望方家指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