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档案110——赖氏龙

恐龙档案110——赖氏龙

名称:赖氏龙( lambeosaurus)

年代:白垩纪晚期

地点:北美洲(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美国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

大小:长9米

食性:植物

赖氏龙又名兰伯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赖氏龙是草食性恐龙,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以釜头状冠饰而著名。目前已有数个可能种被命名,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蒙大拿州、以及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但只有两个在加拿大发现的种较著名。在墨西哥发现的窄尾赖氏龙,是最大型的鸟臀目恐龙之一,其它的种则是中等大小。

该赖氏龙亚科恐龙因头部具有两个特别的结构而显得与众不同。一根高耸的矩形中空冠脊从头部前方向上长,并指向前方,而一根实心的骨刺却长在头冠上且指向后方。这种V形结构看起来十分丑陋,就好像长在灵活的长脖子上一样。

与该科其他成员相同的是,赖氏龙以四足行走,并以低矮的植物为食。其灵活的脖子使它无需换位置就能轻易够到周围的低矮植物。

加利福尼亚的赖氏龙标本似乎是鸭嘴龙科的庞然大物。尽管其化石只有碎片,被发现的骨骼的大小和重量都表明其主人长度可达16.5米,比任何已知的鸭嘴龙都大。

恐龙档案110——赖氏龙

赖氏龙头骨化石

恐龙档案110——赖氏龙

赖氏龙头部复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