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前一篇举出了以楷意融入篆法之中而生新意的印例,这里再举一些以楷书直接人印的作品。楷书直接入印,在汉印中就能见到,到了宋代的官、私印章中已为常见。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都检点兼牢城朱记

“都检点兼牢城朱记”为宋代印章(图1),字体宽博,意味稚拙,透出一种非人工刻意可以求得的自然天趣。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开元路退毁昏钞印

“开元路退毁昏钞印”(图2)为元代印章,用宋版书那种字体,印文作一排,纵向紧密,横势左右分展,颇近汉简章法。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邓万岁

唐醉石所刻“邓万岁”(图3)一印,竖排三个字,两端字大,中间字小,这样一来,使印面三字产生了轻重大小的变化节奏。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濒生

齐白石刻“濒生”(图4)一印,横画较细,竖画较粗,结构平正,全印浑然一体,边栏与印文协调一致,印面无金石意而有木刻感,充满民俗色彩,得似俗实雅之妙。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皖黟之间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子木集金石文字记

邓尔雅所刻“皖黟之间”(图5)和来楚生所刻“子木集金石文字记”(图6)两方是将魏碑意味的书体施入印面。邓印印文结构宽展自由,具有民间书刻之意;来印印文结构茂密精严,具有文人气息。更多地体现了书法之美。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临危不惧

沙孟海所作“临危不惧”(图7),魏碑之敲侧变化和顔体的端庄厚重自然糅合,印面气象正大。

在当代篆刻创作中,楷书入印成为当代篆刻创作中努力探索的一种形式。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取此择彼

陈平试以印刷体刻“取此择彼”(图8),印面无边栏,印文追求种不规整的稚拙趣味,印面中心线条稍作斑驳虚化,为实中求虚之法。

楷书是如何入印的(二)

陈平的作品在入印文字上与今日的实用书体相接轨,那么葛冰华则借用当代的实用公章的形式而使作品新颖出奇,“上善若水"(图9)一印为交形的公章戳记样式。

篆刻楷书印越是在形质上追求精巧雅化,越是会落入匠俗之中。


对于“楷书入印”有疑问或新的见解,欢迎各位书画印友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