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即興評述技巧和常犯的錯誤

播音主持是一種有聲語言的傳播形式,所以藝考內容也是以聲音為導向,即興評述就是一小段口頭議論文,而且即興評述不是寫作,有足夠的時間去構思,所以即興評述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播音主持即興評述技巧和常犯的錯誤

一、為什麼要進行即興評述

為什麼要進行即興評述(演講)呢?主要是考察學生的思維速度、語言組織能力、問題分析能力以及反應能力等綜合素質,有的考生很害怕這個即興評述。

其實大可不必,只要你抱著一個平常心態,看問題達觀一點,就不會出太大的問題。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平時的努力,平時的模擬練習對自己的幫助最大;另外,“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播音主持即興評述技巧和常犯的錯誤

二、即興評述結構

“遞近”式和“排列”式。這也是在即興評論時最常見的結構框架。在論述層次不明確的時候往往會將許多事例羅列,這就是“排列式”;而當我們的舉例比較清晰,為了突出主題與強調重點,我們採取“遞近式”,一步一步由小到大。

例如:“什麼是真正的‘抗震救災’精神”。這個題目是今年有些院校一定會涉及的題目,它會結合時下的熱點新聞,讓大家闡述大家所認為的明確觀點,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積累瑣碎的素材,以便我們思維的提取。為了進一步詮釋你認為真正的“抗震救災”精神,我們可以先從地震災區說起,受難群眾的生命奇蹟與生產自救,詮釋了怎樣的抗震精神;再說子弟兵雷霆出擊,挽救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詮釋了怎樣的抗震精神;最後說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華夏兒女,無私奉獻,慷慨解囊,詮釋了怎樣的抗震精神……這樣有遠及近,主次分明,最後把災區群眾的抗震精神、子弟兵的抗震精神、華夏兒女的抗震精神組合起來就是我認為真正的“抗震救災”精神!這樣既能昇華主題,也能突出重點。

播音主持即興評述技巧和常犯的錯誤

三、即興評述常犯的錯誤

1、離題萬里

要看清看懂材料,抓住材料表達的主要意思。比如一個材料的標題是:“我國七大水系均遭汙染,四分之一連農田灌溉都不行。”

有人理解成“我國有四分之一的農田連灌溉都不行。”有人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談農業的重要性,而這道題重點是“七大水系均遭汙染”。

2、泛泛而談,空洞無物,語言乾巴

我們讀書看報,不喜歡會議報道,看電視聽廣播,不喜歡領導講話,因為這些語言往往是籠統的、空泛的,口號性的,索然無味。

很多人一談到社會公德就是:“有句歌詞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有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一談到公益活動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實際上越是簡單的題目越不好說,給出的材料只是一個引子,就像一根毛線團交給你,怎麼編織就看你的功夫了。不要侷限於材料就事論事,要有擴展的縱深挖掘的能力。

播音主持即興評述技巧就是小影在文章介紹的結構模式,按照模式有自己的邏輯,考官主要是看考生的表達能力,所以說話要有條理,還有不要犯錯誤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