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一生为国家变法改革,几经周折,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你的诗感觉到你的难过和苦闷,你改革变法为的是富国强兵,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可你终究还是要回头是岸啊!

王安石一生为国家变法改革,几经周折,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生坦荡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熙宁年间,你乘坐一叶瓜船只,经过瓜洲,不由得你停船环顾四周。隔江相对,京口近在一水之外;回望来时的路,隔几座山就是家乡了。王安石看着这莺歌燕舞的小鸟们在花草中飞舞的江南,突然对大好的前程意兴阑珊,人还未远离,他就开始想回家了,唉,明月啊,你何时照我还乡啊?

王安石一生为国家变法改革,几经周折,明月何时照我还?

热血

1063年,宋仁宗去世,宋英宗继位,满朝文武纷乱的时候,王安石却静静地在江宁为母亲守孝。他的眼眸抬起时,那双锐利的光芒超越了时空,凌驾于万里江山之上,只将几千年历史的山河击碎为劫灰。并写下了著名的词《桂枝香·登临送目》;留下千古绝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当年轻的宋神宗继位就立马想让这个衰败的王朝在自己的手里进入一个新时代。他需要变革,需要富国强兵的方略,用来振兴这个不会打仗只会上贡的王朝。皇帝想到了跟他一样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得王安石。于是,立马召回王安石,王安石终于出山了于是就流出了一首诗《松间》“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自不知。”鸿鹄之志,猿鹤安知,燕雀又怎么知道?只好自己孤身一人前行。

王安石一生为国家变法改革,几经周折,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来了,他必将为这个濒死的阴柔无骨的大宋,注入一剂强心剂,他奏出最后一响华丽激扬的雷鸣钟声。王安石见了新皇,而久闻其名的新皇早早站在门口,等着见这位心仪已久的大臣。新皇要求王安石:“试为朕译言施设之方。”这是他们第一次思想碰撞。从此,年轻的皇帝携手这位眼光卓越超群的王荆公共同指点他的江山。王安石写了一首诗给宋神宗。

王安石一生为国家变法改革,几经周折,明月何时照我还?

《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在诗中伊老头和吕老头,都经历了贫穷与通达。一个钓鱼翁,一个是帮佣。若是当年无人遇,英雄是独自空老的。后来文王遇吕望,商汤遇伊老头,从此如虎添翼。兴国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他们论功。这不仅是宋神宗知遇了他,他也知遇了宋神宗。没有宋神宗,他无法施展宏图大志来描绘江山,只愿,”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王安石一生为国家变法改革,几经周折,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得此机遇何不好大干一番呢?于是就大兴变革提出理念:”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来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逐渐地得到皇帝的欣赏。不断的变法提出青苗法,到后来又出现了大饥荒王安石也因此变法而罢去了。后来宋神宗又召回王安石来,逐渐遭到一些大官僚的诬蔑,王安石终究没能拯救苍生,最终还是回头吧。

王安石一生为国家变法改革,几经周折,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年以后,轮回归来的王安石,独自一人静静地翻看那些历史的评价,他懵懂不知,又仿佛看到另外一个人的故事,”独守千秋纸上尘“是矣。而两千年之前,一个诗人,独自乘着小舟缓缓地在江上行驶,嘴里吟诵着”明月何时照我还?唉。

你的诗穿越千年,如今品读你的诗和看到你的遭遇,何人不痛惜呢?但谁人生路上不会遇到挫折呢?谁不会受到打击呢?不怕!我们经得起考验,只要你不放弃你终有一天会成功的,明月终有一天会照你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