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理之疏导分流法

疏导分流本是大禹治水的办法,后来,此法也被用于治理内政或者军事。意思是说对于内部权势过大的人群,要采取分权削弱的办法,使之与其他人群平衡权势,来达到内部稳定的效果,避免产生动乱。

汉武帝去世后,朝廷政事都是由大将军霍光来决定的,但按照传统,丞相是百官之首,如果将相不和将会导致内乱。霍光主动提出让丞相田千秋监督自己的行为,以免自己出现差错而误了大事。田丞相也很友好让他自己多仔细留心就好了。霍光这种主动分权的办法,让朝廷局势稳定,一片祥和。

浅谈治理之疏导分流法

东晋孝武帝初,桓温在去世前把兵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桓冲,但主政的却是谢安等人。而这个时候的形势是,北方前秦大军压境,前秦和东晋之间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有兵权的桓冲为了齐心协力抵抗外敌,没有接受杀谢安等人独揽大权的建议,而是主动把扬州刺史的职位让给了谢安,来缓和内部的矛盾。后来,谢安没有辜负桓冲的好意,在淝水之战打败了前秦。而这个时候,桓冲已经去世了,上面打算让谢安兼任荆州和江州刺史职位。谢安觉得这样不妥,自己权力太重,容易让桓氏家族产生怨言,不利于内部和谐。于是,主动将荆州、豫州、江州这三州的刺史职位分别给了桓氏三人担任。这样,朝廷内部都能齐心协力、和平共处。

浅谈治理之疏导分流法

像上面三人主动分权给他人来求得局势安稳的情况,历史上并不多见。而大多数都是以皇上为了稳定分割权臣或者诸侯的权力而出现的。

像西汉初期,诸侯的力量很强,皇帝视为大患。主父偃提出建议,皇帝可以下令让诸侯向他们的子孙们施恩,把土地和爵位分给自己的子孙们。这样既显示了皇上的恩典,也削弱了诸侯的力量。

浅谈治理之疏导分流法

唐朝初年,按照正常的继承,李渊会把皇位传给长子李建成,但次子李世民能征惯战,功劳很高,势力很强。所以,李建成很担心李世民取代自己,就想出分权的办法来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正好突厥来犯,建成就举荐站在自己这边的元吉挂帅,向高祖提出把李世民手下的秦叔宝、尉迟敬德等悍将拨给李元吉指挥,用这种方式来孤立李世民。但李世民明白他的用心,然后,先发制人,在玄武门把他们拿下了。

浅谈治理之疏导分流法

可以看出,疏导分流法虽然是处理集团内部平衡相处的好办法,但需要因势利导,稳中就进。若是处理不好,不仅不能达到治理预期效果,而且还有被吞噬的危险。所以,用这个办法要审时度势,临机应变,不可一概而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