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关青年:扎根“闽粤苏区边关”,用行动诠释“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清晨6点钟,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饶平海关25岁查验关员黄树雷已经来到潮州港亚太码头,为进境煤船开展水尺计重工作。2017年入关的他,经过两年的实操,已然成为水尺计重专业技术人才。

“有时为了减少企业运费等成本负担,让进境船舶赶在退潮之前顺利离开港口,就要早早过来做相关计重工作。”黄树雷笑着说。

在“闽粤苏区边关”——汕头海关所属饶平海关,不少青年关员像黄树雷一样,用日复一日的勤劳工作当好祖国东南大门的“国门卫士”。他们是热情洋溢的追梦人,用实际行动来诠释“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饶关青年:扎根“闽粤苏区边关”,用行动诠释“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傍晚6点多,夕阳西下,年轻的吴楚钊与同事们处理完关内的事务后,又马不停蹄驱车赶往距离饶平海关38公里外的潮州港柘林码头。抵达码头后,他们还要再坐30分钟的渔船到备案的海上养殖场上,对输韩渔船进行“海上监装”及最后检验施封工作。

路上,吴楚钊只能啃着面包充饥。他表示,监管时间不对点,是因为开展输韩活鱼监管需考虑到水温、水流等客观条件必须达到最佳监装时间。“每次看到活蹦乱跳的鱼儿们被监装上船,养殖户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也不觉得辛苦。”吴楚钊说。

多年来,经饶平海关检疫合格出口的输韩活鱼均未被通报,满意率达100%。目前,输韩活鱼已成为当地外贸出口的重头戏,是拉动地方开放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拳头产品。

饶关青年:扎根“闽粤苏区边关”,用行动诠释“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除了日常工作,饶关青年们还有另一项重要任务——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每到饶平海关的扶贫工作日,“90后”关员陈婷婷就和同事们按“一月一巡”的要求,固定到结对的贫困户家里走访了解情况和需求。同时,他们还会及时向贫困户宣传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就学补助、修缮资金补助等相关政策,让贫困户能够及时享受国家给予的政策福利。目前,饶平海关面对171户扶贫对象3年内全部脱贫的繁重任务,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作用,以“扶贫必先扶志”为抓手,引导贫困户脱贫。

【全媒体记者】纪金娜

【通讯员】陈昊昱

【作者】 纪金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