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社交恐懼,不再“臉紅”,不再“害羞”

很多內向的人或者社交較少的人,在當眾講話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存在“臉紅”的尷尬場面,而又不能避免。怎麼才能像馬雲、明星那樣口若懸河來講述他們的故事和說服大眾呢?那麼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臉紅”,而自己又在擔心什麼害怕什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害羞心理學》這本書裡面所講到的原因。

1、臉紅經常伴隨著困窘感和一種我們時常會有的短暫而強烈的自尊缺失感。當公眾的注意力突然集中到一個私人事件時,困窘感便會產生。有時,當有人把關於我們的一些事情告訴他人時,我們會感到困窘,而表現為“臉紅”。

2、出乎意料的表揚也會使害羞的人窘迫。另外,在做一些私人舉動被別人看見時,我們也會感到困窘,而表現為“臉紅”。

由於多數容易害羞的人自我認同感較低,他們一般不會運用轉移注意力的策略以保住面子。甚至,他們會試圖避免任何一種可能讓他們覺得困窘的場合,從而進一步地將自己從人群中孤立出來,然後沉溺在自己的缺點之中。

有些人甚至覺得在獨處的時候,他們也會不安。當回憶之前的失禮或失言時,他們會臉紅並變得困窘;在預想一個即將來臨的社交活動時,他們也會感到焦慮。在這些回憶和想象的過程中,害羞就隨之而來了。

那麼關於害羞和紅臉,我們各領域的大師也有獨到的理解:1、人格特質學派確信:害羞是一種遺傳特質,就像人的智力和身高一樣。2、行為主義者認為:害羞的人只是沒有學會與其他人交往的社交技巧罷了。3、精神分析學家認為:害羞是個體潛意識下內心激烈衝突的一種外在表現。4、社會學家和一些兒童學家認為:在社交中害羞應該得到大家的理解,因為社會環境使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會害羞。5、社會心理學家則提出:害羞者是在社會生活中被貼上的標籤——自認為自己害羞,或者別人認為自己是害羞者。

6、害羞是認為人們缺乏對財富的渴望。

現代行為學家認為,害羞是後天對社會實踐的恐懼性病態反應。這可能是下列原因造成的:1、在特定情境下,想起與人交往的負面體驗,親身經歷或目睹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傷害;2、沒有學會正確的社會技能;

3、期望完成不巧當的任務,對自己的表現經常焦慮;

4、因為“不恰當”的自我表現而自我貶低:“我是一個害羞的人”,“我沒有價值”,“我做不到”,“我需要幫助”等。

歸根還是一點最為關鍵,那就是財富。為什麼位高權重、財大氣粗的人能口若懸河當眾演講,是因為他們博學嗎?恰恰是因為自信和成就。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這方面的優勢,又怎麼才能不置自己於“臉紅”的尷尬境地,像演說家那樣鎮靜自若的表述自己的觀點,我們下期分析。

評論區分享下你的經驗,讓我們共同努力改變這種情況。

關注小編,領取《害羞心理學》書籍,私信“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