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和在外面兩個樣兒,脾氣反差很大是怎麼回事?

積木寶貝綠地中心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窩裡橫”,孩子這個樣子應該是這幾方面的問題

家長的溺愛

現在的孩子都很溺愛,家人對孩子百依百順,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更不用說那些老人帶的孩子,更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愛孩子沒有錯,但是愛的過分了就不對了。

孩子只要想要的東西,只要哭鬧一定可以得到滿足。

在家裡,家裡人會讓著孩子,但是在外面呢,不一定會每個人都讓著孩子。

沒有安全感

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更多是批評,很少去告訴孩子哪裡做錯了,孩子處處擔心,害怕自己哪裡又做錯了,這樣會造成孩子沒有安全感。

還有就是那種對孩子不管不問,只要在犯了大的錯誤的時候才引起父母的重視,其實,有時候孩子犯點錯誤就是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家人的不在意也是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原因之一。

和家人學的

家裡有個對家長大呼小叫,對外人恭恭敬敬的人,這個也是造成孩子“窩裡橫”的原因。

不懂得拒絕

當孩子對家長提出要求的時候,家長不會拒絕,無論對錯,所以也讓孩子學會不拒絕,當外人對孩子有什麼要求的時候,孩子也會隨意答應,不懂得分辨是非。

與外人交流過少

現在的我們更多的是在單元樓裡面住著,可能連鄰居是誰都不知道,所以孩子很少有玩伴,所以與外人交流的機會就少。

所以說應該是這幾方面的問題。


快樂兒童ing


很正常吧,大人在家和外面也不一樣啊,孩子也是跟大人學的而已,我家寶寶在家犯了錯我就要批評犟嘴不知錯的要罰站或者體罰打手心,外面別人問孩子情況我就說很可愛挺乖那種,在外面我就不願意說我寶寶的不好,孩子也是有尊嚴的,所以即使在外面犯了錯或者不聽話我也不會批評她打她,結果我寶有一段時間就是在家很聽話在外面只要稍微不依著她就跟你發脾氣,經常倔在一個地方不走,有幾次趕時間搞不定她也崩潰過,後來就瞅準機會拉到廁所打了一頓,然後再跟她講道理,從吃一直相處挺好,只要她表現好或者用她的思維方式說服的了我那我就依著她。


o阮妹子o


我遇到過一個四年級男孩,離異家庭,母親姥姥帶孩子,比較寵溺。母親在跟前時,上竄下跳,相對於其他同齡的孩子而言行為不是很得體,眾人面前還抱著母親的腿撒嬌要東西,母親走了又變得很安靜。不愛學習,成績較差,在班級裡也沒什麼朋友,受到同學排擠。

給我的感覺是這孩子沒有安全感,周圍10來歲的孩子又是處於急於表現自己的年齡,很少顧忌照顧別人的感受。這種孩子在集體中缺乏自信,存在感不強,所以很安靜。回到家裡,畢竟還是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可以毫無顧忌的釋放自己。

當然這是個例,也有在外邊活躍在家裡安靜的,那可能是家庭氛圍的關係吧。父母不愛說話,孩子可能在家裡比較安靜,在外邊卻跟朋友同學玩的開心,這種情況倒不必擔心。


院子三尺三


“窩裡橫”主要是因為家長過於孩子溺愛,總是以孩子為中心,而孩子同樣的行為在外面受到不一樣的對待,所以孩子明白在家裡“橫”是沒什麼後果的,而在外面必須得小心和示弱否則可能招來痛苦的後果。

家長做以下三件事情孩子在很快會有改變:第一,立規矩。在家裡把孩子當正常人對待切勿把孩子“當祖宗”對待。哪些行為是可以的哪些行為是不可以的,懲罰是什麼,要清晰,並且要嚴格執行。比方說我給孩子立下吃飯時的三天規矩,1、大人沒上桌不許動筷子吃飯。2、嘴裡有食物不許說話。3、沒吃完不許下桌。懲罰是違規一次打手一次。剛開始孩子以為是遊戲很隨意就違反了,還故意伸出手讓我打,我拿起筷子狠狠的抽了下去痛的孩子哇哇叫,從此孩子記住了要尊重長輩,要有餐桌基本禮貌。

第二,多溝通。“窩裡橫”孩子的家長往往認為孩子小一味順從很少“推心置腹”的溝通。這導致孩子社交混亂,認為自己在家是中心所有人都必須以他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家長要多溝通教孩子與人交往的方法。同時要讓孩子知道家長的界限。讓孩子參加家裡事務和勞動。

第三,走出去。帶孩子出遊社交,社交時成為孩子的榜樣。每次與人交往後都和孩子總結經驗,先聽孩子說他的感受和想法,家長挑最主要的錯誤教導孩子。這時千萬注意不要過於嚴厲,要告訴孩子哪些是做的好的哪些是調整一下會更好。孩子在外“懦弱”,只有兩個原因,1、不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2、不自信。所以家長對待孩子在外面的行為以估計為主,不要打擊他的自信。

做好以上三點,不要讓孩子在家裡成為所有人的焦點和中心,不要所有人都圍著他轉。鼓勵孩子交朋友讓孩子明白尊重和被尊重。





大雁75885


孩子在家和在外兩個樣兒,家長一定要注意一下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有些孩子在外面很活躍,回到家裡就不吱聲了。這很反常,說明家裡環境讓他沒有安全感,不敢暢所欲言。家長要自身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說話方式,或者夫妻關係出了什麼問題?讓孩子在家裡覺得不自在,沒那麼開放?

有些孩子在家裡活躍,在外面很安靜,不敢表現。就是我們常說的“門裡猴”。這些孩子通常有些內向,怕羞,不敢在人前表現,但實際上心裡還是有想法。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學會表達自己,鼓勵孩子多跟人溝通。隨著孩子的長大,一般孩子會慢慢好起來,敢於表現自己。


人魚媽媽教育


我覺得很正常。這就是性格的兩重性。記得以前有位男性的同事,平時跟我們男性的在一起無拘無束,談天說地,可以說的很hi.但見到女性同事立馬臉上泛紅,說起話來結結巴巴的。後來才知道他的性格就是這樣。

所以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要適當的、主動與孩子溝通,把家庭氛圍經營好,才更有效。


汕頭市貫一文化傳播有


有些孩子是有點內斂,在外面面對陌生人放不開,有些緊張,在家裡比較自在,隨意一些。還有的孩子好表現,就是人來瘋那種的,看到陌生人很興奮,種種表現自己,希望成為焦點。前者孩子往往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後者孩子非常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