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清太宗皇太极,为何没有明太宗?

JJ-魅力值Ax小豪



还真别说,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元太宗窝阔台、清太宗皇太极,明朝却没有太宗,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明朝有一段时间,是有太宗的,并且持续了114年,直到后来才没有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太宗就是朱棣,后来朱棣被嘉靖帝改为成祖庙号了,由“太宗”升级为“成祖”了。

嘉靖十七年九月,明世宗嘉靖帝改朱棣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于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出现了,而朱棣之前的庙号太宗自然被人遗忘。

所以今天我们看《明实录》之时,关于朱棣的不是《成祖实录》,而是《太宗实录》。


宋安之


明朝最初也是有“太宗”的,就是朱棣。

以前和大家聊过“祖”和“宗”,前段时间还有个朋友想让我说说“太宗”。咱们今天就专门来聊聊“太宗”。

聊“宗”之前,咱们先大概说说“祖”。

祖,就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大家通常见到的祖有这么三个:太祖、高祖、世祖。

一、太祖

这其中,“太祖”的境界是最高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太祖”在打天下建立王朝的过程中没有受到祖先的荫惠,全靠自己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披荆斩棘硬磕出来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这里先纠正一个概念,刘邦,他死后全称是:汉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庙号,“高”是谥号。咱们现在习惯称他为“汉高祖”,是沿用了《史记》中司马迁对刘邦的称呼。实际上刘邦是“汉太祖”,司马迁为啥叫刘邦“高祖”呢?我个人认为,可能和汉武帝这样称呼刘邦有关系。


刘邦建立汉朝,没有沾祖宗半点光,他祖辈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没给刘邦开基创业提供半点帮助,全是刘邦自己打出的一片江山。所以,刘邦是“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做过后周的官员,但赵匡胤很年轻就离家闯天下,一杆齐眉棍打遍四百军州无敌手,因屡建战功而晋封。陈桥兵变,遂得天下,他也没沾过祖宗多少光。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出身贫苦,十几岁都没穿过鞋。当和尚,做乞丐,受尽磨难。他打下江山,建立明朝,没沾上祖宗一点光,所以也是“太祖”。

二、高祖

高祖的境界比太祖要低一个层次。这个皇朝的开创者是沾了祖宗光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


杨坚出身于名门贵族,他能夺得天下,是沾了祖宗的光,他老爹杨忠是西魏和北周时期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候受封为随国公,杨坚是承袭了父爵。杨坚建立隋朝,靠的是祖宗打下的良好基础。

李渊也是如此,他的出身更是世代显贵,他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李渊的祖父李虎手握重权,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死后,北周受禅,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能开基创业建立大唐,是祖宗为他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三、世祖

“世祖”比“高祖”再低一个境界,不但受到祖宗的荫惠,通常还是个国家基业的继承者。但他一统天下,开创了皇朝一个崭新的时代。一般情况下,帝气要迁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世祖刘秀、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顺治。


刘秀英明神武,天纵奇才,雄才大略,推翻了王莽的统治,重兴汉室江山,功高至伟。而刘秀不是汉朝的开创者,是为大汉王朝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帝气迁移,国都从长安迁到洛阳,他就是“世祖”。

忽必烈继承了先辈的事业,一统天下,创立了新的时代,首都迁到大都,也是“世祖”。

顺治皇帝也是清朝的继承者,但他也是一统江山,开启大清的新时代,首都从盛京迁到了北京,也是“世祖”。

四、太宗

说完“祖”,咱们说说“宗”,主要说“太宗”。

从上面的叙述中,咱们了解了“太祖”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创立皇朝者没有受到祖先的荫惠。

“宗”是王朝的承继者,而这个“太”字,意味就深了。

与“太祖”一样,太宗,也具备同样的特点――这个承继者也没有沾前任的光。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太宗”并不是前任的指定继承人,他能当上皇帝,也靠的是自己。

咱们举几个“太宗”的例子:

1、汉太宗文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开启了“文景之治”。但我们知道,其实汉文帝能当上皇帝走的不是正常程序,上一任皇帝可没有指定由他来继位。刘恒当皇帝是有历史的变故。

2、唐太宗李世民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大唐的国力走向强盛。

但我们都很清楚,他老爹可没指定他继位。李世民能坐上龙椅,也没走正常程序,是流了血的。

中间五代十国太乱,没啥价值,就不说了 。

3、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怎么当上的皇帝,过程很不正常。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明确指定让他继位。

4、辽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他能力很强,英明神武。辽太祖死后,是由述律皇后称制,而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大权。

在述律皇后的支持下,后来耶律德光当上了辽国的皇帝。 但他的继位也不是先帝指定的。

5、金太宗完颜吴乞买

实际上名字叫完颜晟,他是先帝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和宋太宗赵光义一样,他也不是指定继承人。


6、明太宗朱棣

这就说到明太宗了。

最初,朱棣死后的庙号不是“成祖”,而是“太宗”。后来嘉靖皇帝搞“入庙之争”,想把亲爹的牌牌摆进祖庙,需要“祧”出一个先祖去。嘉靖给朱棣升格为“成祖”,享受郊祀,而嘉靖的亲爹以“睿宗”的身份“升祔”,进入了祖庙,嘉靖祭祀先祖的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地给亲爹烧纸了。

朱棣的情况大家很清楚,朱元璋可没指定让他继位,他能当上皇帝是发动了叛乱,流了血的。

所以说,明朝是有“太宗”的。


7、清太宗皇太极

最后说说“清太宗”皇太极,他是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但努尔哈赤死得很突然,临终前没有留下遗旨指定继承人。

努尔哈赤的妃子阿巴亥想让自己的儿子多尔衮继位,但皇族们坚决不同意,通过激烈的斗争,皇太极被推选为汗位继承人。

皇太极也不是先帝的指定继承人。

通过以上咱们对以上几位“太宗”皇帝的了解,咱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能当上皇帝都不是先帝指定的正常继承人。朱棣符合这个特点。

“太宗”,通常情况下,是一个皇朝的第二个入庙的正式皇帝(不一定是第二个皇帝)。朱棣也符合这个标准。

“太宗”强调几点:得位合理合法、非先帝指定继位、第二位入庙的正式皇帝。

嘉靖皇帝将朱棣从“太宗”升格为“成祖”,表面看上去是升级了,实则让人很容易就联想起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馋嘴肥猫铲史官


明太宗还是有的,就是著名的明成祖朱棣,很长一段时间,对朱棣就是以明太宗这个名义称呼的。直到嘉靖年间,嘉靖给朱棣来了明成祖这个称号,所以自此以后更多的人称呼是明成祖而非明太宗。


张杰谈史


有啊,明太宗就是永乐皇帝朱棣。1424年,朱棣病死,葬于长陵,当时他的庙号是太宗。到了明朝中期,嘉靖帝继位,他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所以后世称其为明成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