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4%是怎么来的?

第一季度,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8698人次,增长138.24%,占“四种形态”处理总人次的77.6%。

数字虽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大幅增长的数字,正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抓早抓小,惩前毖后,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监督这个第一职责,取得显著成效。

“全覆盖是基础!”

“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之前,我们纪检组的监督对象只有3个单位,14847人,合署办公之后,一下子增加到28个单位,25847人,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派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组长谢统纲说。

据统计,监察体制改革后,全省监察对象由原来的47.4万人增加到103.3万人,增幅达117.9%。

监督对象范围的扩大,是第一季度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第一、二种形态处理人数增速的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

“改革之后,从机构设置上把监督挺在了前面。”

陇西县纪委原有3个监督检查室,改革后增加到了5个。

从省纪委层面看,监督检查室由改革前的4个增加到8个,并新增4个审查调查室,将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分设,力量更加聚焦,职责更加清晰。

从市州层面看,市县纪检监察内设机构改革后设立纪检监察室577个,比改革前增加194个。

监督力量的增强,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抽不出人员力量专门搞监督到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日常监督上来,从注重办案到注重监督,这一变化使得将监督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成为现实。

今年第一季度,金昌市纪委监委运用第一种形态处分119人,比上年同期增长981.8%。

“出发点是‘早’,落脚点是‘小’!”

防止党员干部从小错酿成大错,由违纪演变成犯罪,抓早抓小是不二法宝。

发现苗头问题“拉警报”,碰到纪律红线“踩刹车”。

随着监督对象范围更大、构成更加复杂,不仅要管住“好党员”到“阶下囚”的空白地带,更要管住“好公职人员”到“阶下囚”的更广阔领域。

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为重要。

“原来,对于‘四种形态’是不敢用,更不会用。现在,随着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被写入党章,我们对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在科学运用上也显得更得心应手了。”定西市临洮县纪检干部魏学鹏说。

前不久,甘肃纪检监察网发布了白银市通报的3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靖远县高湾镇笠山村扶贫互助协会相关人员履职不力问题、靖远县刘川镇范窑村大沙河“8•09”洪灾相关人员履职不力问题、靖远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队长张克霖履职不力问题。

案件的相关人员被分别给予了警示谈话和诫勉谈话。

“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已经成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重要措施。

第一季度,庆阳市西峰区纪委监委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37人,占“四种形态”处理人数的80.4%,同比增长117.6%。

“第一种形态也不能都是和风细雨,只有‘长牙带电’,才能使监督有质感有质量,这种震慑,就是让监督对象知畏知止,将来少犯或不犯错误。”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主任张泽武说。

“借助科技,精准监督才有效!”

定西市率先在全省探索使用“互联网+大数据”的监督模式,以“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为抓手,共录入各类扶贫惠农政策资金信息1100余万条,涉及资金86亿多元,惠及群众134.6万余人。运行以来,查询量已突破683万人次。目前,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发现疑点问题16.1万余条,初步核实3.06万余条,通过监管网已接到群众举报问题98件。

第一季度,定西市纪委监委共谈话函询750人,其中通过大数据平台发现问题线索而谈话函询的有404人,占到了53.87%。

科技让监督插上了翅膀。

抓住了监督,就抓住了管党治党的关键,而监督有力,管党治党才能管到位、严到份。

3月26日,“一卡通”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启动后,临洮县很快启动了“一卡通”资金监管系统,从“人在看”到了“云在算”,从“跑部门、问情况、要数字”的传统监督到了“数据采集、建立模型、问题识别”的一键式“大数据+”监督,节省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形成了监督合力。

目前,累计筛查比对数据37万组,清理出疑点“一卡通”银行卡16.6万张。

重在日常,贵在有恒,治未病才能防大病。(甘肃纪检监察网报道组 张莉)

138.24%是怎么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