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秋雨的《抱愧山西》一文中,他主要觉得对山西有愧在什么地方?

太原晚报


余秋雨写过一篇关于山西的散文题目是《抱愧山西》,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得出余秋雨认为自己对山西有愧,而这种愧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曾经对山西有非常厚重的"地域歧视"的滤镜。

余秋雨倒也是个坦荡荡的学者,在文章的开始就直言:"长期以来,我居然把山西看成是我国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而且从来没有对这种看法产生过怀疑。",是什么让他产生这种潜意识的印象呢?

首先就是民歌《走西口》的凄凉悲伤的民歌,这是余秋雨对于那种贫穷的印象的初始点,而后再加上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中那种对贫穷惊心动魄的反抗,一方面让余秋雨对于那种三晋大地农民的精神的震撼,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山西贫穷印象的感受。而处于历史操作下的大寨,以贫穷的标签代表了山西,这是山西极其贫穷的印象在余秋雨脑海中形成的"最后一脚"。因此余秋雨对于山西只剩下贫穷的这一"地域歧视",但是细细追究起来看,余秋雨对于山西最大的"歧视"就是源于对贫穷的战栗。

是这样的,因为余秋雨基于对贫穷的恐惧而让自己忽略掉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而选择将经过文学等外在手段二次加工过的山西当成真实,从而产生山西极其贫穷的"地域歧视"。用原文中的一段话来解释余秋雨的恐惧,那就是"大家并不喜欢贫困,却又十分担心富裕。大家花费几十年时间参与过的那场社会革命,是以改变贫困为号召的,改变贫困的革命方法是剥夺富裕为了说明这种剥夺的合理性,又必须在逻辑上把富裕和罪恶划上等号。结果,既要改变贫困又不敢问津贫困的反面,只好堵塞一切致富的可能,消除任何利益的差别,以整齐划一的艰苦劳动维持住整齐划一的艰苦生活。因为不存在富裕,也就不存在贫困的感受,与以前更贫困的日子相比还能获得某种安慰。"

很快再在读到更广实的材料时,余秋雨开始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然后他就在有意识得抵抗这种几乎基于本能的"地域歧视"中留意和搜寻更多的关于山西的模样。在一篇篇一本本的真实详尽的史料当中,曾经让中国财政抖三抖的晋商的样子也就逐渐在贫穷这"地域歧视"的残骸当中建立起来。

而后随着一次山西之旅,实地的考察,对山西很穷的"地域歧视"彻底宣判死亡。无论是气势恢宏的乔家大院,还是更为厚实的账簿记录,已经平遥等山西更多的地方。面对晋商财雄们曾经打拼下的江山遗迹,追回在入苏州"三晋会所"等曾不曾注意的细节。余秋雨边发出对山西有愧的感叹。

余秋雨对山西的愧疚乍看是因为对这曾经的"中国华尔街"产生的偏见的惭愧,从更深的层次来讲,还是由于对贫穷的恐惧,一旦有了一个地域形象和贫穷产生了联系,恐惧就顺着意识将这个地域符号化直至将它等于贫穷。这种愧疚不应该只是余秋雨的,也应该是每一个基于恐惧而对一个地域符号化产生偏见的人们。


一往文学


没有看过余秋雨的《抱愧山西》,但国家抱愧山西是真的应该的。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山西儿女的牺牲付出,到建国后几十年山西作为重工业基地特别是煤炭资源大省,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尤其突出。地下空了,地上黑了,兜里却没钱,因为计划经济和全国一盘棋考虑。但中央对山西的回报呢?前些年搞东西部发展规划时,山西都不在内,山西人只好自嘲地说自己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胡富国的前几任均是非山西人,只为政绩积累,不顾自身利益,据说有人大代表向中央提出要求,回答是战争年代山西做出了牺牲,要发扬革命传统继续做出牺牲。当官的没办法,老百姓倒霉了。看看近些年山西的经济发展数据和城镇居民收入,均是倒数。实在与民国时期山西在全国的排位不能相比。


手机用户51995361522


因为余秋雨对山西的历史没有过专门的研究,长期以来,余秋雨认为山西省很贫困,并且在历史上也乏善可陈,没有亮点。他把山西看成是我国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而且从来没有对这种看法产生过怀疑。余秋雨说,也许与那首动人的民歌《走西口》有关吧。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山西东部那个叫做大寨的著名村庄,它一度被当做中国农村的缩影。如果不是自然条件差,不奋斗就没法生存,就不会有大寨。

后来,余秋雨转变了看法,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为了写东西,一个偶然间的机会余秋雨阅读了大量有关山西的历史文献和各种考据。结果让他非常震惊。经过夜以继日的钻研和考证,余秋雨才发现,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北上广,不是浙江,而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段钻研山西历史经济地位的经历让余秋雨茅塞顿开,抛弃了自己以前的偏见,打算长期致力于山西历史的研究。

接着,余秋雨了解了山西的很多牛逼之处。他在《抱愧山西》中这样描述:现在苏州有一个“中国戏曲博物馆”,余秋雨每次陪同外国友人,都要请他们去那个博物馆,显示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余说,连贝聿铭这样的国际建筑大师都视为奇迹,但整个博物馆的原址却是“三晋会馆”,即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可见,当时山西的经济,文化,建筑技巧均走在世界前列。


太原晚报


余秋雨的散文〈抱愧山西〉,出自他的散文集〈山居笔记〉,笔者20年前曾读过。在文中,余秋雨对山西不是一无所知才“愧”的,而是他“愧”在对过去山西贫穷的偏见。在余秋雨的记忆里,山西,地上有历史悠久的古城古镇古建筑,地下有茫茫煤海。如果发生战乱,山西人逃生的希望只能寄托于离乡别井〈走西口〉。剩下的,也许只有“穷”了。到了写该文时,余秋雨重新找回记忆,调整了视角,不经意间他发现山西一个小地方藏龙卧虎,那就是自太原南下的太谷、祁县、平遥。这地方,倒成了文中的主角。曽记否?为何民国财政部长孔祥熙发家于太谷?为何一条不起眼的街上会有百家金融机构?为何散落全国的三晋会馆何其多?原来,这里曾是“中国的华尔街”,掌控中国金融命脉若干年。余秋雨对山西的认识发生质变的缘由发端于此。山西,历史上也曾辉煌富有过。





王荣联1


最爱的山西版块,简直是一言难尽。

很多年前,读到《抱愧山西》,在余秋雨煽情的笔触下,让我们有一种被可怜的感觉,我不想要这样的可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守望着东边唱着《人说山西好风光》,是一种悲哀。

余秋雨的抱愧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主流文人对山西的无意的遗忘,遗忘山西的辉煌,遗忘山西的历史,遗忘山西的贡献;另一层是看着一锅面汤煮八户的贫瘠那种唏嘘感。

山西的贡献毋容置疑,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为什么我们依然是整个国家中存在感最低的那个?

爹不疼,娘不爱。除了考虑历史,考虑文化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管什么抱愧不抱愧,只有雄起,只有奋斗才能真正的从中部,从这么多的省份中杀出来。

我们不要抱愧,我们要发展,我们要雄起


一枝研学


其实山西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很重要的,晋商,洪洞大槐树人口大迁移,走西口,只不过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山西的任务就是输出资源。在山西煤老板之前,山西的名片有很多晋商,五台山,老陈醋,洪洞大槐树,云冈石窟等等,近代名人也有不少徐向前,阎锡山,华国锋,博一波,孔祥熙等等。我想山西人最应该狠的就是煤,如果山西没有煤的话,我想现在的人们谈起山西的时候也会像谈陕西,河南一样说说哪里的历史,人文吧。都说陕西是地下文物最多的省,山西是地上文物最多的省可是在外人眼里,一谈山西除了煤老板,就是穷落后。别的省都有几朝古都,文化名城,可又有谁知道中华五千年文明要看山西呢?一说到山西永远是那么几个地方什么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云冈石窟,洪洞大槐树,五台山,大峡谷。我们是地上文物最多的省可是我们的旅游业呢?我们把大量的财力,人力,精力都放在了煤炭上对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真正瑰宝却视而不见。


疯狂妖


不仅是个人也是大多数人的心理

山西在煤炭产业发展时代,大多数人眼里就是煤炭,煤老板,又黑又土豪,土豪还是暴发户的那种。

事实上,山西在明清两代是非常重要的。

明朝大槐树的移民迁徙,让很多人的脚趾有了移民的标志,传说是为了有乡土记忆,用斧头劈了左脚的小脚趾,造成了移民的小脚趾分开。

清朝的票号,汇通天下,这种商业的成功是在贫瘠的山西最后汇通天下,连山西的很多人都不了解,余秋雨的书让很多人了解了山西商业的巅峰,让更多人了解了山西票号,后来的《乔家大院》《走西口》影视剧让山西的印象得以改观。

余秋雨不仅是代表他自己,还代表了大多数人。

抱愧在于不了解。没有人去关注山西的历史,都说5000年历史看山西,可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更不要说一个已经消亡的票号。

一个在社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省份,被遗忘很久,一直到现在都是被遗忘,原来的 商业奇迹到现在只剩下了煤老板这个没落的标签。

或许大家都是看现在的结果,哪里富有,哪里才有商业,历史过程总是被无意间忽视。


大学专业深一度


山西经济跟不上,地域限制、缺一个干事的领导!大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两任领导,把大同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山西需要这样的人,大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山西变得更好!大同欢迎你!



濤165400850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直到大学图书馆偶然间看到便细细读来,读后一方面为山西历史的厚重所引以为豪,另一方面对如今山西所面临的经济,人才等各方面的问题所感伤。

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的腾飞日新月异,物质文明的不断加深让大家更多的关注的是东南沿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西南连接东南亚,中原崛起等等,缺慢慢忽视了藏在太行吕梁中的山西,黄土高原风漫漫,遮住了山西能源运输的通道,更遮住了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

山西的史前文化,古代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及文化名人都是令世人瞩目的。一位散文家曾形象地说,山西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可以打开,每一页都可以看到昔日的辉煌,其中没有缺页和残页。且不说山西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一,就是很多散落乡间的寺庙,戏台,墓葬放在别的省都会精精细细的保护修缮,而在山西有的却得不到更多的重视,一方面需要保护的文物太多了,另一方面经济不够强盛,相对的财政就不能更加充沛的用于文物更好的保护。除了这些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值得山西人骄傲,抗战时山西这片土地作为根据地也展现了太行吕梁儿女的报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山西的能源更是为祖国的建设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可是,现在的山西由于过于依赖煤炭开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排名在各省区中处于下游徘徊,曾经的光鲜亮丽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黯淡下来,我想余秋雨先生报愧山西更多的是大家对山西曾经的忽视,当然也感谢余秋雨先生,通过《报愧山西》让更多人知道山西曾经的辉煌,山西的过去属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中国儿女对祖国5000年历史的认同,也是每个山西人的骄傲。

随着经济发展,山西目前的转型虽然任很困难,但一直在进步,作为山西人对家乡的变化很是欣喜,作为中国人对于祖国的腾飞更感自豪。各省就像是一个母亲的孩子一样,每个历史阶段承受不同的压力,承担不同的责任,创造不同的价值。与其说先生的《报愧山西》是一种报愧,我觉得更是一种提醒,提醒每一位中华儿女认识到每个省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正是每个省在各阶段的经历与创造,才为世界展现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坚强无畏的母亲——中国!


大话张三


山西多年以来,以煤炭文明全国,又以煤炭衰败。作为山西人,我们又见证了多少山西企业家的兴盛?百度、融创、乐视等等,虽然贾跃亭还背着骗子的名称,但是作为山西同乡,谁不希望老贾能为山西人证明:山西人不差!山西人不落后!山西人不只是会挖煤!!!而且老贾的互联网生态的概念提出的时候,全世界谁谁想到过?哪怕老贾被冠以骗子的名义,全球网络巨头谁不是在做互联网生态以及等同的事情。

鄙人有幸2017年发起并策划了一场灯光节,甲方共投入500万,总历经20余天总盈余2000余万堪称震惊全国,其后国内某知名数据评测机构对该项目评估5亿,当时鄙人对其一笑抿之,但是在2018年春节终于看到了其价值以远远超越了5个亿,整个山西成为了灯光的海洋,不论从上游到下游,5个亿的估值已经远远低于了市场的供需关系。

鄙人也有幸受邀参加2017年广州国际灯光节,在其论坛上,面对国内所谓顶尖的灯光艺术设计师,推翻其设计理念的同时提出自身的艺术概念及作品设想,会后与多家北上广企业建立双向合作关系,并说:你们是不是以为山西穷?以为山西只有煤炭?以为山西比你们落后?哪怕十几年前是这样,哪怕几十年前是这样,但是,在现今这个信息大爆炸得时代,你们能见到得,我们山西人也能看到,而我们山西人能看到得,你们不一定能见到!我相信,你们也一定看着,我们山西人一定会重新回到时代的浪尖,我们一定会把山西人最骄傲的一面再次展现到世人面前!

以上内容无杜撰,且鄙人专业从文化、旅游行业。山西先正处经济转型关键节点,希望山西老乡挺直脊梁,希望山西老乡抬起头颅,希望山西老乡能够回到家乡,山西的明天就在我们心中,就在我们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