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抓捕吳謝宇的天眼“黑科技”:前沿人臉識別技術已能分辨雙胞胎,精準率能達99%

揭秘抓捕吳謝宇的天眼“黑科技”:前沿人臉識別技術已能分辨雙胞胎,精準率能達99%

北大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通過“天眼”系統被機場民警抓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4月21日,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抓,一時轟動全國。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有消息稱機場民警是通過“天眼”系統將其發現並抓獲——重慶江北機場在半年前全面升級了旅客的“人臉識別”系統。據報道,抓捕當時,從吳謝宇在機場露面到民警對他進行盤查抓捕,不過十來分鐘時間。

封面新聞梳理發現,從前幾年大學老師課堂上刷臉點名,到張學友演唱會上警方連續抓捕逃犯,再到如今超市裡便捷的刷臉支付,人臉識別系統早已從趣味試驗進入實際生活,被廣泛地應用在公安、交通、醫療等多個領域,特別是公共安全領域,正成為重要的應用場景。

人臉識別,這項被稱為“21世紀十大人類生活”的革命性技術,系統到底是怎樣運作。重慶機場的人臉識別系統,是如何發現並最終抓住吳謝宇?這項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還將怎樣保障我們的安全?

揭秘抓捕吳謝宇的天眼“黑科技”:前沿人臉識別技術已能分辨雙胞胎,精準率能達99%

4月20日凌晨,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T2航站樓3號門處被監控抓拍鎖定。圖據澎湃新聞

重慶江北機場去年剛升級系統

可與公安系統進行聯網提供智能化武器

2018年9月10日,重慶機場集團在官網發佈消息稱,近日,重慶機場完成所有安檢通道人臉識別系統升級工作。人臉識別系統升級後,旅客身份核實查驗只需要安檢人員刷一次身份證即可完成。

此項升級部署半年之後,機場民警是通過“天眼”系統將其發現並抓獲了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轟動全國。

機場的“天眼”這次是如何發現吳謝宇?警方又如何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實施抓捕的呢?重慶機場集團官網此前的介紹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介紹中特別提到了“人臉識別”系統可用於的領域。以人臉識別技術為落腳點,未來可衍生更高等級的智能化服務,如自助安檢、人臉登機、全流程人臉識別通關等。在未來,人臉識別抓拍的一張清晰照片,可能成為機場內驗訖的通行憑證。同時利用人臉數據,將來還可以與公安系統進行聯網,實現數據共享,系統通過比對的方式可快速找到布控人員併發出警報,為公安找人、抓逃、布控等提供智能化武器。

最新的報道信息也證實了這一點。據澎湃新聞報道,從相關渠道獲得的資料顯示,4月20日凌晨4點多,吳謝宇進入重慶江北機場T2航站樓。在3號門進入防爆安全檢查區域等待檢查期間,吳謝宇被監控設備4次抓拍,每次相似度比對都大於、等於98%。等待期間,吳謝宇手搭在一名女士肩上,面露笑容。但他不知道,4次抓拍顯示相似度的同時,也關聯出他被通緝時的照片。

據之前公佈的信息,幾分鐘後,機場民警對吳謝宇進行盤查,並將其抓獲。至此,潛逃1380天后,弒母案嫌犯吳謝宇正式落網,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重慶公安局機場分局政治處民警介紹,“民警將其抓獲後就直接將其移交給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了,具體細節以福州警方通報為準。”

揭秘抓捕吳謝宇的天眼“黑科技”:前沿人臉識別技術已能分辨雙胞胎,精準率能達99%

機場安檢人臉識別系統

國內70多個機場已實現“人臉識別”

主要用於安檢、登機、動態布控等環節

封面新聞記者梳理公開報道發現,“人臉識別”已經成為國內智慧機場新標配。目前首都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等均已配備“人臉識別”系統。

記者注意到,從2018年開始,國內機場啟用“人臉識別”系統的數量有了明顯增加。2018年1月27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人臉識別系統正式啟用;2018年4月,首都機場啟動“智能旅客安檢系統”,其中就包括人臉識別分系統;2018年7月,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發佈消息稱,25個國內安檢通道全部上線人臉識別技術。

在功能上,目前各大機場的“人臉識別”系統差別不大,主要用於員工通行管理、人流監測、安檢、登機、動態布控等方面。“採用‘人臉識別’系統後,旅客登機過程更便捷,機場的安全管理也得到了保障。”國內一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中國民用航空網2016年10月8日消息,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安檢人臉識別系統全面運行兩個月來,共查獲冒用證件乘機70餘單,系統判斷準確率高達96%。另據杭州蕭山國際機場2018年7月發佈的信息,人臉判斷準確率超99.6%,旅客身份甄別速度提升3倍以上,上線一個多月已經成功“揪”出5名冒用身份證的旅客。

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8年8月,研究院研發的民航安檢人臉識別輔助驗證系統已累計示範應用於國內70個機場(全國共218個機場)的618條旅客安檢通道,覆蓋全國80%以上的大型重點機場,大型重點機場指的是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

而這一數據還不包括自主研發,或者委託其他第三方公司研發“人臉識別”系統的機場數量。

揭秘抓捕吳謝宇的天眼“黑科技”:前沿人臉識別技術已能分辨雙胞胎,精準率能達99%

機場安檢人臉識別系統

“刷臉時代”到來

業內已將2019年看為“人臉識別年”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快速發展,“靠臉吃飯”正在成為現實。除了在機場啟用外,“刷臉”已經逐步在金融、公安、交通、航天、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推廣——

支付方面,2018年年底,支付寶開通“刷臉”支付功能,目前已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通。2019年3月,微信的刷臉支付設備正式上線,並加快在全國佈局;

醫療方面,2018年年底,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正式引入人臉識別在線辦卡、分診簽到、採血身份核驗和部分辦公室門禁等系統;

交通方面,今年4月1日,濟南市首條地鐵線路1號線正式運營,支持包括普通單程票、掃碼乘車、刷臉乘車在內的多種購票乘車方式,而其中刷臉乘車的正式商用在國內地鐵領域尚屬首次……

被反覆提及的人臉識別技術,到底是怎樣的“黑科技”?

據悉,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相比其他識別方式,人臉識別具有唯一性、非強制性、非接觸性、併發性和操作簡單、速度快等特點,能大幅提升用戶體驗。

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及社會認同度的提高,人臉識別技術將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4月28日上午,記者聯繫到成都一家專注於做深度學習算法的人工智能技術型科技公司。該公司技術部經理熊飛介紹,公司的核心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教育、金融、安防等領域,包括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企業、智慧大廈等。他認為,人臉識別技術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少業內人士已將2019年看為“人臉識別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研究表明顯示,2017年全球人臉識別的市場規模在32億美元左右,據測算到2022年的市場規模將在76億美元左右,未來仍具有較大增長空間。未來,我國的人臉識別應用將會越來越智慧化和人性化。

揭秘抓捕吳謝宇的天眼“黑科技”:前沿人臉識別技術已能分辨雙胞胎,精準率能達99%

成都高新區一智慧院落採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

公共安全領域將成為重要的應用場景

警察多次通過“人臉識別”系統抓逃犯

2017年,就有公開報道稱,基於中國各級公安部門數量以及單個項目的平均規模,預計2018年公安領域人臉識別應用的需求規模將達到4.95億元,核心地位將進一步增強。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擴大,公共安全領域將成為重要的應用場景。

而提到公告安全領域人臉識別應用,就不得不提我國的“天網工程”,即利用圖像採集、傳輸、控制、顯示等設備和控制軟件,並結合計算機視覺和大數據,對固定區域進行實時監控和信息記錄的視頻監控系統。

通俗地講,這項技術主要依靠動態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對密佈在各地攝像頭抓拍的畫面進行分析對比,能夠準確識別人臉。如今,該系統已在全國 16 個省、市、自治區悄然鋪開,超過2000萬個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已構成了龐大的監控天網。

之前,警方在素有“逃犯剋星”的歌神張學友演唱會上陸續抓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或在逃人員,依靠的也正是 “人臉識別”系統的強大功能。

2018年5月20日晚,一名網上逃犯在張學友嘉興演唱會現場被警方抓獲。南湖區公安分局技術與數據服務中心綜合管理室主任沈月光在接受採訪時明確提到,準確鎖定、捕捉到逃犯的,是“天網工程”人臉識別系統——演唱會在正對著檢票口的地方增設了幾個攝像頭,能夠對進出檢票口所有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穿著、相貌等進行精確識別把控,它非常短的時間內便可將全國人口篩選一遍。

據悉,中國天眼可自動識別罪犯,最快3秒就能精準識別。而其中人臉識別技術作為重中之重,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安防領域。

“以智慧社區為例,我們先把小區居民的信息採集到人臉識別系統,陌生人一進入到社區,系統就能自動識別。如果匹配出這個人是公安部正在追捕的逃犯或者犯罪嫌疑人,系統1秒就能識別,並馬上發出預警。”上述人工智能技術公司技術部經理熊飛介紹,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應用已經延伸到學校、工地等場所。

據他透露,目前最前沿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能識別雙胞胎,精準率能達到99%。“未來,隨著虹膜技術運用及超高清攝影頭推廣,人臉識別的精度將進一步提高,在公共安全領域的運用也將更廣泛。”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犯罪份子及犯罪嫌疑人只要出現在攝像頭範圍內,即使經過偽裝,也難逃“天眼”的火眼金睛。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封面底稿】創作,在封面新聞和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