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一辈的祖籍都是在什么地方?他们有告诉过你吗?

孟傻和大王


在曹州府郓城县。

下面是与“曹州府郓城县”有关的故事。

一、记忆的初始,祖辈们的大人就经常在耳边经常“念叨”,我们是从山东老家“曹州府yun城县”来到这里的。

老祖是石匠手艺人,在山东老家“贪官司落难”。他只好“闯关东”,担子里一头放着石匠用的“吃饭家伙式(工具)”,另一头坐着他的儿子,落脚在一个地方官员的家中,给他盖宅院。宅院落成之后,不知道是给的工钱还是给的奖赏,把一片叫老货芬(音)沟坡给了他和渐渐长大的儿子。

二、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把一张全国地图贴在黑板旁的土墙上,我和同学们一样经常“围观”图上中国,才知道中国的地盘这个样子的,是这么大。我顺便一直找我的祖籍地“yun城”。找的“运城”在山西不在山东,感觉不是这里。

三、一次公出在火车上,坐的时间很长很长,随身带的杂志、书籍喜欢看的都看完了,百无聊赖。随着“啤酒、瓜子、矿泉水、看报纸”只有在火车上才特有的一次一次的叫卖声,我看见一份《曹州晚报》,果断出手大方地买了小贩手上所有带有“曹州”字眼的报纸、杂志各一份。一起同行的“小伙伴”都受惊了。“踏破铁鞋无觅处”,终于找到了“郓城”,才知道今日的“菏泽”曾经是“曹州”府。望望列车外面的曹州大地……,这就是的祖籍地。

四、偶然的机会,我绕路到这里,特意跑到曾经的曹州府所在地菏泽市单县,找寻先祖的足迹。看民风尝了单县羊肉汤。

五、在信息便捷的今天,我经常观察、关注来自不同方式的资讯,经过比对确实老家的一些习俗和祖籍地菏泽相似度很高。例如,除夕饺子吃完就去拜年,行的是跪拜礼……


孙庆国的文话旅行笔记


这个问题有意思,因为炎黄子孙得以延续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就是祖先崇拜,或许每个人都曾自问自己的姓氏、籍贯和先祖来源等问题。我先抛砖引玉。

我们家现在在内蒙古的河套平原,据父亲的表姐,也就是我的老姑姑说我们祖上是陕西的米脂县,也就是李自成的老家。

我的爷爷的爷爷,即我的高祖父举家走西口从米脂县先是搬到了巴彦淖尔(蒙古语“美丽的湖泊”)盟的磴口县,之后又搬到了临河市狼山镇的福增村,爷爷的爷爷和爷爷的父亲都葬在了那里。腊月回家过年,父亲带着我们兄弟俩曾去福增村给老祖宗上坟。同行的是父亲的表弟,即爷爷妹妹的小儿子。

据大伯说爷爷的爷爷到爷爷是三代单传,到了爷爷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也算是人丁兴旺了。爷爷和奶奶结婚不久搬到了我们家现在住的地方——新华镇民益村,这是奶奶的娘家。

细细算来,我们的先人从米脂县搬到临河区(2004年8月巴彦淖尔盟“撤盟设市”,临河市也改成了临河区,晚会在我的母校上演,我有幸听到了王刚老师等人的声音。晚会结束后到教室看雅典奥运会,当天晚上跳水还拿了金牌)已有将近10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正是走西口的历史。

古代河套地区本是水草丰美的草原、湖泊地区,包括匈奴人在内的历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之地,不过近代以来,人口大迁移,山东人闯广东去了东北,而西北的陕西、山西人则走西口到了河套地区,当然也有不少的山东人,我们邻村有个村的名字就叫山东疙瘩,几乎全村都是山东人,我最好的朋友的老家是山西人……

附一则本人所总结的《河套古今》:

阴山脚下,黄河北岸。

鸿雁之乡,岩画幽响。

匈奴故地,昭君驾临。

美丽湖泊,绵延草场。

移民垦边,引黄灌溉。

塞上粮仓,中国羊都。

瓜果飘香,蔬菜丰饶。

塞上江南,看我河套。

也应大伙要求,到《天赋河套》纪录片里截取了一些美丽照片,只能放9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











武侠评论员


先上一张图,这是我家从四川迁来贵州的老祖宗的墓碑。碑文显示他生于道光二十七年,殁于辛丑年,辛丑年对就是八国联军侵华那一年。出生地为四川西道成都府金堂县下十甲地名干沟湾。

当然这只是碑文,和题干关系不大。也正是这碑文才能让我们知道祖先的是从哪里来的。每年去上坟,我们都会去看一下这碑文。由于历史原因家里老一辈多数没文化,之前我去上坟也未仔细查看。又由于此碑历史久远,有几个字已经埋入地下。今年终于给刨开泥土,得以看见碑文的下面几个:乾溝灣。这溝字却没几个人认识,我却把乾读着qian,后来想想不对,还是读干沟湾才像地名。

废话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明,在中国文化里,祖先是最重要的。祖先从哪里来特别重要。在我家也是,由于我家族谱丢失,已经没有事物能告诉我们我的祖先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会从四川迁到贵州来。但是我家一辈一辈的传说着老祖宗是水师,能够将砍断的竹子接在一起还能活;能够将人和动物的腿接上,很快就能跑;还能徒手砍断竹子,于是大家都说老祖宗可能是带兵打仗的,可能是打了败仗逃跑来的。来时只带了他的儿子,连妻子都来不及带走。老祖宗来贵州后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她生病去世是两个女儿也伤心哭死了。就无人立碑,却不知姓氏为何。只知道有一个是文氏,只是不知道这个文氏是不是留在四川的了。




侃侃而谈瓜瓜


听父亲讲,我们先辈很可能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迁过来的,但详细的根源可能就无法考证了,因为时间久远,也没什么家谱之类的记录,只能代代相传。

但是我本知从祖父辈开始就在家乡的小村庄生活了,从家族的起起落落,李氏在村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一直以来热情,好客,正直,向上,都是我家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家族的教条。

我本李氏,李氏本是皇家姓氏,据统计现在李氏已经是全国人口第一的姓氏,所以身为李氏人自豪。


淡花流水


咱们中国人口众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黄,所以,很多国人都会自豪的说自己是炎黄的子孙。当然了,每一个姓氏都会衍生很多的子孙。在找到老一辈的祖籍对于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电商巨头刘强东他是江苏人,他的祖籍是湖南人。在寻找自己的祖籍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好榜样。

在每一年的三的三,我们这边都是在这一天祭拜祖先,在这一天,我的父辈们都会一起和我们到祖先的坟前祭拜,而且会告诉我们这个墓里葬的是哪一辈的的祖先。从什么地方来到现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他们经过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详细的说出来,让我们一定要记住。

有时候我们在新认识的朋友时,开笑的说,五百年前我们可是一家人哦。但是,如果,讲到我们的祖先,我们真是同一个祖先哦。我的祖籍是广东南海人,这一个每一年的三月三,父辈都告诉我了,他们是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往更为边远的地方生活。我现在的居住地是广西德保县,我姓许。遗憾的是,父辈也不知道我们的祖籍是广东南海的具有地方。

如果有和我一样,祖籍是广东南海的的话,可以在下面评论区留言,一起寻找我们的祖籍吧!


许飞扬说茶叶


我的祖籍地是山东省登州府福山县三甲驻六甲社大山夼杨家。

具体是哪一年开始闯关东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祖先的生卒年龄来推算,应该是乾隆末年或嘉庆年间和道光初年。

至于什么原因闯关东,这个不需要记载。有老人们代代口口相传,有史料的明确记载。和绝大多数闯关东的农民一样,我们的祖先闯关东原因也是因为山东连年灾荒,地少人多,生存不下去。没有办法,只能铤而走险,背井离乡闯关东谋生。

我们的祖先最终落户地点是辽宁省东港市十字街镇太安村,在这里已经生存繁衍了六代人。但是我们每一个族人都知道我们是山东闯关东农民的后代,我们祖先的根在山东。


朝天阙1


我们是开州(濮阳)乜堌太原王氏,先祖讳元善于元末明初迁来乜堌。祖碑刻文“大元至正乙未进士原籍宛平县河中府少卿徒澶州创业始祖讳元善之墓”。

三世祖勉的墓碑上也有文载:“公讳勉,字志学,其宗派旧出于宛平,以儒鸣业,五世而上为官族,祖讳元善,字崇仁,大元至正间同知河中府”。

先祖的原籍就是元朝时的顺天府宛平县。河中府是始祖居官并从任上离职迁徙到乜堌的地方。

再往上溯源,道路倍艰,资料匮乏,亦难定方向。心系祖根,然虽多艰而犹未悔,我们终于在《元史》中查到了《王倚传》,在网上寻到了《大元故正议大夫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从中找到了我们认为有益的线索。

王倚家五代:大父(祖父)温,父永福,王倚本人,子鹏、鹄,孙遂初。除当初尚幼的遂初外,上四代皆在元朝为官。

元善公的生卒未详,按其30岁中进士,其生年应为1325年。1325年,王遂初应为25岁,生子是很自然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祖辈历史的追述,基本上吻合。

元时的宛平王倚是不是我们的上源,以上也只是逻辑上的推理,并没有硬打硬的文字记录和实物凭证,此文发布,希望能得到睿智大家的帮助。

始祖的原籍在北京宛平,始祖的上源有待未来的考证。





王兆林0309


老辈们曾多次讲过我们的祖籍:河北省风云县顺天府高家庄。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闯关东呢?据老辈们讲……事情是这样的:

祖籍河北省风云县顺天府高家庄,是人杰地灵和风水宝地,出现了状元高文举。

在封建社会里,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当祖先状元高文举考上状元(登科)后,温城相便想把女儿温秀英嫁给状元高文举。

古往今来,对我祖先状元高文举的婚姻之事编剧失真!祖先状元高文举是怎样做的呢?

当时温城相把女儿嫁给高文举有几个想法:一,想驾空皇上;二,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三,防止祖先高文举超过自己。

温城相明线是女儿的婚事,暗线有政治目的。作为祖先状元高文举是推理出温城相内心世界的,于是以订婚为由始终往下拖……

作为温秀英的角度,认为这一切都是高文举未婚妻张梅英的原因,于是差人模仿高文举手迹写“休书”于张梅英……

张家人氏了解高家人氏及高文举的人品……为证实真假,张梅英历经限辛来到京城……温秀英逼张梅英在“休书”上签字动了刑,并且用“蚊香”烧她脸,再用墨水涂脸……把她扔到花亭旁的枯水井里……

老人讲,我们高氏家谱显了灵,当状元高文举上朝中,一股风围他转且有哭泣声……“你是何人?有什么事上告吗”?比时旋风慢慢地进入枯水井里……

晚上高文举下朝后,只身来到花亭,便引出一段《夜叙花亭》的千古佳话……

我的祖先状元高文举决不是软弱书生。根据案情上书皇上,皇上亲自过问了此案……以法对温一家人进行了法办,祖先状元高文举与张梅英结成了百年之好……

有的戏剧说我祖先状元高文举同时娶了二女是不真实的。

由于祖先状元高文举得罪了温城相。当老人家入土为安后,我祖先带家谱闯关东了……


gzj6068


人们的祖籍都说是明朝,从山西洪桐大槐树下来的移民,非也,我们的祖籍就不是。我们是山东省滩坊市王姓,我们的始祖,祖籍为湖北省襄阳府枣阳县王姓。我们的始祖是明朝洪武三十年,也就是建文帝三年。其叔朱棣推翻建文时,我始祖身为游击将軍,俸调回京求驾致此,听闻建文帝倒台随滞畄在此地,解散其兵丁携全家落户在此,当地人收畄,繁衍致今,只在本村居往一千多户。三千多人,现在是枝繁叶盛,人丁兴旺。


王永y


我的祖父辈的人就是从山东闯关东时过来的,听爷爷说,他的爷爷告诉他,他们老家是山东省青州府搬迁过来的,到现在,我的父亲,伯父的乳名就是山东老家所在地的地名,用以纪念和不能忘记自己的祖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