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流星花園》,我們都活成了西門

這一季大火的《王牌對王牌》結束了。

懷舊主題一波又一波,讓我們這些人到中年的80後被回憶殺得猝不及防,偶像劇鼻祖《流星花園》的兩大主角言承旭和朱孝天一出場,馬上忍不住鼻頭酸酸。

距離瘋狂追星F4的那個時候,已經十八年過去了,我從媽媽的小孩變成了小孩的媽媽。

但無論何時,那熟悉的旋律一響起來,我總會恍然以為,中間的十幾年其實並不存在。

一、 少女時期的花澤類

第一次看《流星花園》是在初中,情竇初開的年紀。

記得特別清楚,那時候它出現就被禁播了,原因是會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殊不知,“禁播”二字本身就對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少年們有著致命吸引力。

於是,禁播狀態下的《流星花園》,成了我們瘋狂追捧的對象。

第一部攢錢買的DVD是他們,第一張貼在臥室床頭的海報是他們,第一個在日記本里寫下的秘密是他們。

除了上課,所有的課餘讀物和街邊小巷的文具店裡都是他們。


重溫《流星花園》,我們都活成了西門

那個時候,女生陣營天然的分為兩派:道明寺派和花澤類派,兩派勢不兩立,橫眉冷對,大有誰詆譭我心頭所愛就唾沫星子淹死對方的殺氣。

那時候,每個少女心裡都住了一個花澤類,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眼神乾淨而溫柔,不愛說話,似乎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你忍不住想接近他,聆聽他,卻又發現很難走進他的內心。

你懷揣著那麼多少女的情懷和心事,一邊難過卻又一邊控制不住得把目光鎖定在他身上。

你曾為了他偷偷地把頭髮留長,羞澀地穿上短裙。

他無意間的回眸一笑,簡單的一句問候,你都能開心一整天。

你曾那麼努力,讓自己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只為了有一天能夠和他並肩站在一起。

少女時期的暗戀是那麼迷人啊,像春天的種子一般偷偷發芽,卻又偏偏成長為燎原之勢。


重溫《流星花園》,我們都活成了西門


二、 戀愛時期的道明寺

再後來,長大了一點,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戀愛。

才明白,喜歡花澤類時的自己,並不懂愛情。

他放不下學姐藤堂靜,可又對杉菜情不自禁的喜歡難以拒絕,他溫柔暖心,可在感情裡卻始終猶豫不決。

在感情的世界摸爬滾打一遍,就會知道,真正喜歡你的人是捨不得和你曖昧的。

於是,像道明寺一樣轟轟烈烈,成了中學時期我們最好的範本。

好像所有的熱血事件都發生在了那個時候。

女生們總是分成不同團體相互較量,男生們成群結隊坐在欄杆上,24小時戴著髮帶。

每個學期都會有人頭上包著紗布或者胳膊打著石膏來上課,卻是一臉的驕傲,因為又在爭奪愛情中打贏了對方。

學校的圍牆總是缺了角,籃球比賽總會因為叫喧而變成了戰場,因為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敢於離校出走,再被抓回來在國旗下的演講中公開受訓的,總是一臉視死如歸。

在這樣的氛圍裡,我也遇到了我的初戀,那是一個像道明寺一樣美好而耀眼的男孩子。

我們為了對方翻牆逃課、頂撞老師、忤逆家長、相約私奔,恨不得顛覆了全世界。

那時候,真以為轟轟烈烈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赴湯蹈火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只要拼了命愛一場,不枉青春就罷。

遺憾的是,大多數的人初戀終與遺憾連在一起,最終的我們,沒有劇中那般勇敢與堅持,在父母的堅決反對下,連一句再見都沒有來得及說。

很多年以後,當我經歷了人情冷暖,看盡了人性涼薄,再次鼓起勇氣重溫《流星花園》,忍不住淚流滿面。

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像當年那樣愛的簡單而直接: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追求愛情的時候,他說:即使你愛我只有我愛你的十分之一,我也會努力把其他的九分補齊。


重溫《流星花園》,我們都活成了西門

面對質疑,他說:只要你說沒有,我就相信你。


重溫《流星花園》,我們都活成了西門

面對貧富差距,他說:她是不是董事長千金,對我而言一點都不重要。


重溫《流星花園》,我們都活成了西門

面對離別,他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早就放棄了。我們一定會在一起的。


重溫《流星花園》,我們都活成了西門

年輕的時候覺得,道明寺霸道、幼稚、脾氣暴躁,後來才知道,所有的一切只是因為他專一、動情和在乎。

我有那麼多次恨當年的自己沒有再勇敢一點,有些事情,你放棄了,才會驗證別人口中的錯誤,而再堅持一下,也許就能證明別人是錯誤的。

等到明白了這一切,那個男孩,卻早已不在。

去年回老家,偶遇了當年曾在全校演出中公開向女朋友表白轟動一時的同學。如今,他的髮際線和小肚腩一樣感人,老婆不是當年那個,孩子也已有兩個。他仍然像偶像劇的主角一樣有錢,開著豪車辦著公司,只是副駕駛上坐著的女生,我怎麼看都不像是他太太。

看過這樣一句話:重溫《流星花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它讓我懷念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愛情。

我深以為然。

只有在這裡,你的愛情,永不過期。

三、 成年後的西門

再後來,又長大了一點。

才明白,喜歡道明寺時的自己,並不懂生活。

當年第一次看《流星花園》,最討厭的人就是西門,尤其是那句經典臺詞:每個女人的保質期限,只有一個禮拜。

成年後,卻發現西門是F4裡最成熟的一個,他牢記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處境,不曖昧不拖泥帶水,不招惹是非,所有的前提條件都事先說明。

他從未因為私人生活給家裡帶來過麻煩,也從未因為感情問題讓對方難堪。

面對一段看起來很美好的愛情,在不確定雙方能有穩定結局的前提下,絕不輕易動情。


重溫《流星花園》,我們都活成了西門

經過了花澤類般的暗戀,道明寺般的瘋狂,如今,成人世界的紛繁複雜,讓我們不知不覺也漸漸活成了西門的模樣:該得體的時候得體,該微笑的時候微笑,從不哭鬧,從不發飆,審時度勢的交往,體面平和的分手,門當戶對的結婚。

曾經問一個朋友:你還會向中學時那樣瘋狂追求自己喜歡的人嗎?

她答:我都多大了,還神經病啊。

很多時候,其實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明明是現在看來極端腦殘狗血、做作誇張的劇情,為什麼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勾起我們的眼淚。

也許就是因為它的極端吧。

沒有付不起房租的難堪,沒有擠不上地鐵的抓狂,沒有被老闆罵到狗血淋頭的委屈,所有偶像劇主角們唯一的主線任務就是愛和被愛。

就像我們所有人曾經的學生時代。

而愛與被愛也同樣沒有絲毫雜質,一見鍾情能夠變成命中註定,善良的人永遠被世界善待,而誤會最終都會被澄清,沒有疏遠,也沒有別離。

有多少年,我們再沒有像學生時代那樣,叫喧著反抗所有遇到的不公,不屑於權威、不懼怕誤解。

突然就有一天,我們內心自信心爆棚的氣球癟掉了,變成了凡是權衡利弊、笑裡藏刀的大人。

這時候,關了燈再躺在床上,清空白天的種種,再刷一遍《流星花園》,你會恍惚覺得,中間這十幾年的光陰似乎從未存在,你還是當年那個單純乾淨的少年,僅僅是因為暗戀的人說了一句“早安”,就興奮的恨不得到操場跑十圈。

那時候的你,會覺得所有的挫折都沒什麼大不了,再大的煩惱睡一覺也都拜拜不見。

而如今,我們午夜夢迴,一遍遍回憶,著迷的也並不是劇情本身,而是當年那個滿懷希望和憧憬的自己。

從前初識這世間,

萬般流連,

看著天邊似在眼前,

也甘願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過這世間,

歷經滄海,

看歲月翻過不同側臉,

仍願初心不改再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