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得很累?因為我們壓力太大了,試著給心靈減點壓

你覺得自己現在心情愉快嗎?你數過自己每天會為幾件事勞神費心嗎?你是否經常抱怨碰到鬱悶的事兒並因此牢騷滿腹?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的壓力,每天都有人不是抱怨這個人就是抱怨那件事,甚至有的人從早到晚不停地抱怨:早上上班擠公車跟人吵架,心情不爽;合租的人一身煩人的生活惡習,不好明說;老闆最近常給自己臉色看,內心糾結;老婆每天都會用瑣事煩自己,沒完沒了……我們不僅會針對某個人,也會針對某件事抱怨,一旦找不到知心人傾訴心中的抑鬱,我們就會在腦海裡抱怨給自己聽。長此以往,抱怨也就成了一種不自覺的習慣。

當抱怨成為壞習慣後,它就像緊箍咒一樣令我們苦不堪言、無法自拔,對他人、對自己都沒有任何好處。心靈一旦成了“抱怨”編織的牢籠,就會看誰都不順眼,對任何事都不滿。實際上,沒有一種生活是完美的,或許真的是我們的心靈太過沉重了,需要減點壓,放輕鬆。

遇到不順心的事兒,發發牢騷、吐吐苦水很正常,但千萬不要讓負面的抱怨情緒和不順心的狀態把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使心態變得更壞。比如,當你總是抱怨世界上沒有一個好老闆的時候,就已經在心裡種下一個“不相信有好老闆”的結論。即使遇到了相對好的老闆,你也會從心底對他產生懷疑,這樣一來,你還能在公司安心工作嗎?如果給心靈減點壓,換成另一種心態,以專注和感恩之心在職場工作,你就會自然營造出有利的工作氛圍。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得很累?因為我們的壓力太大了。過於沉重的心靈負擔,讓我們變得小心眼,過分在乎自己的付出,而沒有看到自己的所得,或是偏執地認為自己的所得遠遠小於付出。

生活是一面鏡子,不抱怨的人從鏡子中看到的是不抱怨的生活,心靈輕盈的人看到生活總是綠樹成蔭、陽光傾瀉。世界上每一件事都是公平的,得與失總是交替存在的。停止抱怨、放開心靈,讓生活繼續流動,讓周圍的一切不如意之事都因為你的不抱怨而改變。

不妨這樣去想:如果因為自己的事抱怨,就試著學會接納自己的錯誤;如果因為別人的事而抱怨,就試著把抱怨轉化成寬恕。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你的生活便會有巨大的改觀。

俄國有一句老諺語:“打掃全世界,先從打掃你家門前的臺階開始。”給心靈減點壓,就是一種不抱怨的智慧。每天保持這種智慧,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無論面對同事還是家人,你都會充滿微笑,擁有一顆樂觀、平和之心。

也許我們做不到永不抱怨,但至少應該讓自己的心靈少一點抱怨,多一點輕鬆。擁有好心態從不抱怨開始,放下心靈包袱才能自在每一天。就讓書中這些充滿不抱怨智慧的故事,告訴大家如何正確駕馭自己的心靈和人生。

在現在這個功利社會,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人,更不希望自己的一生無所作為,於是,一些人動起來了。教師扔下課本去賣茶葉蛋,孩子輟學去學做買賣,公務員撇下鐵飯碗下海經商,商人拋開生意去當官……結果每個人都變得面目全非,在失敗的泥潭中苦苦掙扎。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就像一塊易碎的玻璃,稍不注意就會嘩啦一聲變成碎片。因此,我們的生命是經不住折騰的。但是,我們畢竟只是凡人,不可能一生都只做正確的事而不做無意義的事,這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人生智慧,儘量少做一些瞎折騰的事。

世上所有的人都有一個美好的心願,那就是一輩子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穩穩、輕輕鬆鬆地度過。要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望,就讓我們從不生氣、不計較、不抱怨開始吧!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得很累?因為我們壓力太大了,試著給心靈減點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