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总有一座城,怀藏着辉煌的过去,总有一处地方,等你倾听它的故事。在古代丝绸之路黄金段上,就有这么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县城,它因“瓜”得名,因“史”留名,因“路”驰名,它就是瓜州。在这座东进西出的商贾重镇之中,又屹立着一座经历1700多年风霜的古代城池遗址——锁阳城。这个瓜州大地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又会有怎样绚烂辉煌的过去呢?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大地之子雕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旋律

去往锁阳城的戈壁滩上,有这样一个雕塑吸引了赶路人的目光。第一眼看到《大地之子》雕塑,是惊叹的,这个长15米,高43米,宽9米的红砂岩石材搭建而成的巨型雕塑,呈现的是一个孩童光着屁股趴卧在大地上神情安详的形象,这也是国内外迄今为止首例最大的数字雕刻的石雕作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家董书兵老师创作的。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件令国人骄傲的作品,其背后寓意也是引人深思。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孩童代表着生机勃勃,代表着未来,也是稚嫩的,而《大地之子》雕塑借由红砂岩石材,却呈现出了一种原始而粗狂坚强的感觉,如此具有反差的表现形式却又没有一丝违和感,若是躺在雕塑旁,就更能体会到这座雕塑的大气了,在它的面前我们是如此渺小,就一如自然与人类一般。大自然与人类同生共存,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一旦自然遭到破坏,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可以巨大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这也许就是作者想传达的观念吧。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锁阳城,被历史车轮碾过的繁华都市

敦煌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方位,曾叫苦峪城,后更名为锁阳城还有这样一个典故:唐朝薛仁贵奉命西征,一路势如破竹,可是打到苦峪城后一不小心中了埋伏,被围困城中。这一困就困了多日,城中粮断草绝,薛仁贵下令将士节衣缩食,以待援兵,在这样紧要的的时刻,战马却一日日肥壮,将士们发现它们在吃一种通体泛红长相极像红萝卜的东西,然后将士们也挖来吃,一直坚持到程咬金救兵到来。后来才知道这个长得像胡萝卜的植物叫锁阳,后人为了纪念战役中锁阳的功劳,把苦峪城改为锁阳城。在河西一带也一直流传着这句歌谣:“锁阳锁阳,是药又是粮,病时作药,饥时作粮。”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古人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初春的戈壁滩没有一点绿意,星星点点的梭梭顽强地生长着。因为去的季节不对,未能看到被誉为“沙漠人参”的锁阳,因为锁阳一般每年五、六月份露出地面,至七、八月份开始成熟。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有说法说锁阳城始建于西晋,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把中国、印度、希腊、古罗马和波斯联结起来,将中国的丝绸、火药、造纸、印刷术传到西方,又把西方的黄瓜、胡萝卜、芍药、石榴、核桃等传入我国。当时的锁阳就是一个人来车往的繁华都市。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了解了锁阳城当时的繁华,待我真正站在它的面前时,眼前的戈壁和荒凉景象让我心里有说不出的一番滋味,不知是苍凉还是悲壮。触目所及,没有一处完好的建筑,整座古城与荒漠几乎融为一体,脚下那些拳头大小的石头,也许就是当年城墙上一米见方的砖石,岁月流逝,风沙侵蚀,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了。岁月的风沙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斑驳的残壁断垣,似在述说着古城当年的辉煌。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关于锁阳城还有这样一个密不可闻的小故事:唐玄宗李隆基十五年,吐蕃侵略河西地区,并迅速攻占瓜州,活捉了瓜州刺史田仁献,主管河西地区军政的凉州都督被暗杀。一时之间,河西人心惶惶,在此危难之时,朝廷委派张守珪来瓜州就任,张守珪一上任就让士兵和老百姓一起修筑被毁的锁阳城城墙,但城墙还没修好,吐蕃军队又打过来了。连城墙都不完整,如何守城?张守珪却命令所有将士在没有修好的城墙上摆开宴席,又找来乐工吹拉弹唱,吐蕃人一看就有些迟疑了,疑心有埋伏,下令撤兵。没想张守珪乘机派兵追击,把吐蕃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战役,也被称为是一场最大胆的“空城计”,不仅保证了丝路的畅通,瓜州的重要性也再一次体现出来。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据考证,锁阳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西走廊规模最大、保存也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曾经的锁阳城由内城、外城及羊马城组成,内城、外城双重城墙,外城与内城之间的“羊马城”,以及墙体上的瓮城、马面、角墩等防御设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遗憾的是,遗址日夜受着风沙的侵蚀,不复当年,唯有留下的残垣断壁似乎还在述说着曾经的硝烟与峥嵘。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在内城的遗址上依稀能辨别出遗址上高耸的烽燧,烽燧也称烽火台。战时如发现敌情,点燃准备好的烽薪,腾起的白烟几里外也能看到。而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这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在锁阳城内除了随处可见的沙丘、瓦砾和断墙残壁外,还有很多战时留下的积薪堆,千百年过去了都已经碳化。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敦煌博物馆实物展品

距离锁阳城内城东边不远还有一座塔尔寺遗址,此塔尔寺非西宁塔尔寺。这座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佛寺遗址,曾被誉为唐代“阿育王寺”,当年唐玄奘往取经路上就在这里讲经说法、收徒买马。遗址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大型覆钵塔,以土坯砌成,据说这些佛塔中,曾经发掘出不少经书。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有关塔尔寺的建造年代众说纷纭。元代建筑的说法:塔尔寺现存白塔的建筑样式,类似于北京天坛、颐和园、武威白塔寺的建筑风格;西夏建筑的说法:曾在小土塔中出土过泥版印刷的西夏文“六字真言”,遗址中或遗址周围发现比较多的西夏时期米黄色青釉瓷片和黑色釉雕刻花纹瓷片,以及榆林石窟16窟内有西夏墨书题记等,由此推定该寺院及锥形白塔属于西夏时期产物;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锁阳城除了上述的古城遗址和塔尔寺遗址,还有古渠道遗址和古墓葬群值得游览,这座世界遗产,既是考究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也是瓜州之游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它存在于自然环境恶劣的戈壁上,日夜受着风沙的侵蚀,也许哪天就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多么希望在人们的共同保护下,它能存在得更久一些,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遍地锁阳,薛仁贵曾因它转危为胜,这座古城背后埋藏着这样的故事

古城犹存,历史不曾被人忘却,岁月虽逝,过去辉煌亦不曾褪色,如今的锁阳城,依旧以坚韧的身姿撰写着独属于它的故事。

贴士

推荐景点:榆林窟美食佳酿:手撕羊肉,风味羊排,咸沙葱,拉条子,杏皮子,剪鱼子开放时间:旺季5月1日至10月31日:8:30-18:00淡季11月1日至4月30日:9:00-17:00门票价格:旺季:75元/人;淡季:50元/位景区观光车:20元、人(仅旺季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