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打準噶爾耗時70年,為什麼左宗棠收復新疆只用了一年半?

Royal_往事隨風


本文較長,閱讀大約需要半小時

總體來說,左宗棠收復新疆如此之快,要歸咎於三大原因:1.左宗棠本人的雄才大略 2.洋務運動後清軍武器裝備的增強,以及左宗棠部西征軍在太平天國,平捻戰爭中形成了較強的戰鬥力 3.盤踞新疆的阿古柏政權屬於外來征服者,不得當地人心 4.英俄列強忙於內鬥,無暇干涉



(左宗棠)





(油畫《左宗棠西征新疆》)



阿古柏



(阿古柏手下的叛亂武裝)

1867年,阿古柏在我國南疆建立了所謂“哲德沙爾”汗國,自封為“畢調勒特汗”(意為“洪福之王”)。1870年11月攻佔烏魯木齊,瘋狂屠殺,壓迫當地維族,回族,漢族人民。

由於阿古柏政權徵收苛捐雜稅,實行嚴酷的教法統治,整個南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876年,當俄國使臣庫羅帕特金出使新疆時,他看到的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景象,整個新疆大地好像“一座龐大的寺院”。城市裡一副貧窮骯髒的樣子,許多人連土布做的衣服都穿不起,許多婦女因為飢餓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與富麗堂皇的清真寺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因此斷言:“只要阿古柏與清朝政府的戰鬥打響,將激起本地居民參加反對阿古柏的暴動。

新疆的亂局無疑給了正在深入中亞地區的英俄殖民者極好的干涉機會,兩者爭相拉攏阿古柏,試圖將其變為在中國新疆地區的代理人。俄國於1867年成立了以塔什干為中心的直屬陸軍部的“土耳其斯坦總督府”。此時,剛剛到任的英國駐印度總督梅奧伯爵,也積極向阿古柏政權派出使節,他向英國政府正式提交報告,建議英國政府支持阿古柏在南疆獨立建國,其政權將作為英國保護國存在,並立即與俄國政府談判,和沙俄達成瓜分新疆的協議。1869年秋,英、俄兩國在聖彼得堡舉行了關於劃分中亞勢力的談判。但由於俄國當局對南疆同樣勢在必得,因此雙方並未達成共識。為搶在俄國人前面控制南疆,英印當局派遣福賽斯為使節,先後兩次前往新疆,加緊與阿古柏的聯繫。1870年初,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甚至奉英國政府之命,來到總理衙門虛聲恫嚇,要求清政府放棄新疆,當即遭到清政府的嚴詞駁斥。期間,英印政府與阿古柏政權之間的貿易迅速增長,大量槍支、彈藥、火炮源源不斷地通過古老的貿易線路流入阿古柏手中,英國人甚至還幫助他開辦了武器製造廠。

1870年,英印政府派以福賽斯為首的使團趕赴新疆,與阿古柏進行談判。福賽斯一行抵達喀什噶爾後,受到了阿古柏的隆重接待,阿古柏對他們的到來感到異常喜悅。為取得阿古柏的信任,福賽斯贈給阿古柏1門大炮和1萬支槍。就這樣,阿古柏完全倒向了英國這邊。

1872年6月,阿古柏懾於俄國的軍事壓力,與沙俄訂立了《俄阿通商條約》,主要內容為:俄商有權在南疆各地自由通商,並在各市鎮建造商行和貨棧,派駐商業代理人

1874年2月2日,阿古柏和英國代表在喀什噶爾簽訂英阿《喀什噶爾通商條約》。條約共12則,主要內容為:英國承認阿古柏在其統治區的統治地位,派駐大使級的政府代表常駐阿古柏宮廷;作為交換,英國人將享有領事裁判權和最惠國待遇;同時,英國及其附屬國居民可以自由出入阿古柏政權控制區域,並有權在此居住、經商、購置土地等,阿古柏政權對從印度運入的商品所徵收的關稅,不得超過商品價值的2.5%。英屬印度與“哲德沙爾國”之間的貿易額由此逐年增長,至1876年,達到了300萬盧比,其中包括大量軍火貿易,單1874年的一筆交易,英國人就賣給阿古柏2萬支滑膛槍。

清政府方面,雖然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大規模的內亂就不曾斷過,太平天國運動、捻軍、陝甘回民起義更是相繼而起,直接威脅著清政府的統治,使其不得不“暫棄關外,專清關內”,全力對付“腹心之患”。但清政府並沒有放棄新疆的打算,在新疆發生變亂後,清政府便迅速做出了反應。從1874年起,隨著各地起義相繼被鎮壓,清政府開始調動清軍,準備收復新疆。這年正月,廣東陸路提督張曜率所部嵩武軍行抵玉門關。3月,前烏里雅蘇臺將軍金順和涼州副都統額爾慶額率軍出關。8月,清政府任命烏魯木齊都統景廉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金順幫辦軍務,督率張曜、金順、額爾慶額各部出關。清政府又命令陝甘總督左宗棠督辦關外糧餉和轉運事宜,以袁保恆為幫辦,共圖新疆。


此時,正好日本入侵臺灣,到底東南海防,西北塞防孰輕孰重,朝野上下意見不一。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也派出代表,提出將伊犁讓與俄國,天山南麓讓與阿古柏。清政府因此舉棋不定,已經開始的西征計劃一時陷入困境。

山東巡撫丁寶楨、湖南巡撫王文韶、江蘇巡撫吳元炳等封疆大吏則認為沙俄才是心腹大患,應該全力西征,“俄人不能逞志於西北,則各國必不致構釁於東南”。1875年3月,清政府將李鴻章等人的奏議寄給左宗棠,令他統籌全局,通盤籌劃。

1875年4月12日,左宗棠上奏清政府,提出了海防、塞防並重的建議。左宗棠著重指出,一旦放棄新疆,外敵必將得寸進尺,到時候不但隴右危急,蒙古各地也將不保,停兵節餉對海防未必有利,對邊防則必定大有損失。至於軍餉耗費巨大的問題,左宗棠則提出了興辦軍屯、民屯的建議。左宗棠的主張得到了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文祥的大力支持。他認為放棄新疆乃是自撤藩籬,到時候敵人步步緊逼,勢必形成兩面受敵的不利境地。因此在廷議時,文祥力排眾議,堅決主張西征。最終,清政府下定決心出兵收復新疆。1875年5月,清政府改派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金順為烏魯木齊都統,幫辦新疆軍務。

左宗棠受命後,立即開始裁汰冗員,整軍經武,實行精兵政策。他將金順部47營縮編為19營,將原景廉部34營編為19營,對其舊部徐萬福回湘招募的4營勇丁則派員點驗,將青壯者併成3營。對成祿舊部,在成祿被革職拿問後,左宗棠將該部12營挑汰整頓,併成3營。駐守哈密的文麟所部也進行了就地整頓,除保留吉林、黑龍江馬隊外,其餘一律裁汰遣撤。經過一番裁汰後,西征軍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同時也節約了大量糧餉。此外,左宗棠還著力提升西征軍的武器裝備,除在西安、蘭州機器局大量仿製西洋槍炮外,還在上海、漢口、西安等地設立採買機構,大量採購西洋軍火,確保西征軍裝備較先進的槍炮彈藥,使其足以對付裝備英國新式武器的阿古柏軍隊。與此同時,左宗棠還專門組建了一支專業化的炮兵部隊,裝備有後膛炮12門。

1875年7月,當沙俄政府派出的以索思諾夫斯基為首的所謂“科學貿易考察隊”來到蘭州刺探軍情時,他們驚訝地發現,清軍擁有的武器包括德國的毛瑟步槍、美國的雷明頓步槍等,不但在質量上堪比歐洲軍隊,數量上也毫不遜色。他們不得不承認,阿古柏的事業已經到了盡頭,因為交戰雙方的實力太過懸殊。英國人包羅傑也評論這支軍隊不同於以往的中國軍隊,其裝備已經與歐洲強國的裝備水平相差不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解決軍糧問題,左宗棠一方面下令在哈密地區屯田,一方面建立了四條運糧路線:第一條路線從甘肅河西出發,出嘉峪關、過玉門,到達哈密;第二條路線從包頭、歸化城出發,經烏里雅蘇臺、科布多,至巴里坤;第三條路線從寧夏出發,過蒙古草原,到巴里坤;第四條是通過俄國人購買糧食,從齋桑淖爾出發,運至古城。當時,俄國正忙於準備與土耳其的戰爭無暇東顧,同時也為了削弱英國人的勢力,便同意了左宗棠購買糧食的要求。經多方籌措,至開戰前,左宗棠已經蒐集了4000多萬斤糧食。但一路轉運到前線的費用驚人,“出關之師,糧運至哈密,每百斤已費銀十一兩有奇”,更不用說運輸到烏魯木齊以及更遠的地方。除此之外,軍械添置、軍衣軍餉發放,均需籌措大量銀兩。但此時清政府國庫拮据,只撥付了一部分錢糧,而各省的協餉也是時有時無。為了確保西征的軍餉開支,左宗棠將希望寄託在“紅頂商人”胡雪巖身上。兩人之間合作多年,在左宗棠鎮壓太平天國、創建福州船政局、蘭州織呢局等事業中均活躍著胡雪巖的身影。胡雪巖果然不負厚望,他多方活動,以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海關收入為擔保,從匯豐銀行借銀1195萬兩,又以各省協餉作保,從華商手中借得175萬兩白銀,有力地保障了收復新疆戰事的順利推進。

大軍雲集,糧草齊備,只待得令出征,但由何人統帥這支大軍呢?左宗棠認為自己年老體衰,精力不濟,於是毅然保舉了湘軍中的後起之秀,時任三品卿銜見署西寧道的劉錦棠。

1875年夏,左宗棠在蘭州召開分統以上將領參加的軍事會議,商討作戰計劃。會上,左宗棠與劉錦棠兩人將戰略方針定為“先北後南,緩進速戰”。所謂“先北後南”是因為新疆地勢北高南低,先行收復北疆,可以居高臨下,控扼南疆,同時烏魯木齊周邊土地肥沃,可以就地解決大部分軍糧。“緩進急戰”即戰役與戰役之間準備要充分,故前進要緩,一旦發起進攻,則必須迅速結束戰鬥,防止頓兵堅城之下。

1876年2月,各路大軍陸續向肅州集結,主力為劉錦棠所部馬步25營(包括董福祥部數營甘軍),部將有漢中鎮總兵譚上連、寧夏鎮總兵譚拔萃、陝安鎮總兵餘虎恩等人。除此之外,西征軍的陣容中還包括廣東陸路提督張曜所部嵩武軍16營,涼州副都統額爾慶額所部馬隊,烏魯木齊都統金順統帥的舊部與原景廉、成祿部共40餘營,記名提督徐佔彪所部蜀軍7營等,以及後來徵調的金運昌所部卓勝軍10營,共計7萬餘人。

英國人得知清政府下令收復新疆的消息後,連忙派遣福賽斯以英印政府代表的身份來華活動。4月8日,福賽斯會見了李鴻章,他極盡恫嚇之能事,吹噓阿古柏的實力,稱俄國人也將幫助阿古柏,企圖動搖清政府西征的決心,但清政府並沒有為其所動。

“腰橫劍氣騰空出,側耳鄉音夾路聞。”1876年4月,西征軍主力湘軍馬步25營,先後分四批出星星峽,向哈密進發。4月26日,劉錦棠親提大軍從肅州起程,踏上了西征的漫漫征途。

與西征軍相比,阿古柏的軍隊無論在兵力上還是士氣上都遠遠不如。“哲德沙爾國”的常備軍約為3.5萬人,主要兵種有步兵、騎兵、炮兵和抬槍部隊。其中步兵被稱作“沙爾巴茲”,主要以火槍為武器;騎兵被稱作“吉杰特”,是軍中精銳,主要使用腰刀和卡賓槍,而一部分東干人騎兵則使用長矛;炮兵由2個炮兵連組成,使用的武器有滑膛炮和線膛山炮;抬槍部隊則主要由漢人和東干人組成。

為加強對軍隊的思想控制,阿古柏在軍中派駐司法官、經訓詮釋官、宗教治安官等宗教官員,由他們傳達軍令,監督軍令執行,灌輸伊斯蘭極端思想。但是,除少數阿古柏的心腹爪牙外,強制徵發來的當地士兵均士氣低落,時有逃亡。而安集延等地招募來的僱傭兵,他們來到新疆的目的只是為了掠奪和發財,能為阿古柏的“王冠和宗教進行戰爭的人”極其稀少。

8月12日,西征軍來到古牧地城下,劉錦棠部駐東北面,金順部駐東南面。次日,阿古柏派來的援軍在阿孜木庫爾率領下從紅廟子馳援而至,劉錦棠遂命馬隊在步兵配合下下山迎敵,迅速將其殲滅。阿孜木庫爾當場被斃,只有100餘人逃脫。隨後,西征軍步兵在開花大炮的支援下,先後攻克城外的山壘和城關兩地,清除了敵軍城外據點,從而完成了對古牧地的包圍。由於清軍具有壓倒性的火力優勢,敵軍只得困守孤城。在清軍火炮的猛烈射擊下,古牧地多處城牆被炸出缺口,破城只是時間問題。 劉錦棠與金順商議後,決定在8月16日晚發起總攻。由譚拔萃等將領率軍攻打城東北角,譚上連等部攻打東城,總管湘軍營務處的羅長祜則指揮城南炮隊,掩護攻城部隊。同時,劉錦棠又命記名提督譚和義、譚慎典等將伏兵護城壕中,等炮火炸開城牆後強行攻入。除此之外,為防備敵軍棄城逃竄,劉錦棠還佈置了多路人馬防守城外諸要津,以截擊逃敵。劉錦棠本人則親率馬隊駐守城南山壘督戰。

8月17日拂曉,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火炮聲,西征軍發起了總攻。清軍猛烈的炮火迅速炸開了城牆,先鋒董福祥在囊土填平壕溝後,率部首先從缺口衝入,與守敵進行了激烈的巷戰。經一番激戰,西征軍全殲守敵6000餘人,而自身僅付出了陣亡158人、傷455人的輕微代價。

在繳獲的一封烏魯木齊阿奇木伯克馬人得寫給古牧地守將的信中,劉錦棠得知烏魯木齊城內的精銳已經全被調去古牧地,現在城防空虛,而南疆的援軍尚未趕至。劉錦棠當機立斷,決定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攻下烏魯木齊。 8月18日,在留下一部分軍隊防守古牧地後,劉錦棠親率大軍分三路直趨烏魯木齊。迫於西征軍的凌厲攻勢,白彥虎、馬人得等自知難以抵擋,倉皇出逃。於是,清軍不費一槍一彈地收復了烏魯木齊三城,繳獲敵軍存糧100多萬斤。此時,經過阿古柏匪幫及其爪牙的反動統治,烏魯木齊城內一片凋敝殘破,僅有漢回居民數十人。正所謂是: 亂後全無舊井屯,蕭條兵火數家存。 炊煙帶雨迷荒市,蔓草連根入斷垣。 “夜奏甘泉書報捷,重恢疆域種葡萄。”就這樣,劉錦棠取得了三日連克四城的輝煌戰果。迫於西征軍的赫赫聲威昌吉、呼圖壁等地敵軍望風披靡,紛紛南逃。對於這一戰,英國人包羅傑評論說:“這次進軍,其行動是如此的隱蔽,而攻擊又是如此的神速和巧妙。基於此,其戰果之顯著,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中亞細亞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同時,北路清軍開始進攻瑪納斯城,涼州副都統額爾慶額、總兵馮桂增為搶頭功,率吉江馬隊約2000人乘夜撲城,結果失利,額爾慶額身負數創,馮桂增戰死,陣亡官兵200餘人。在隨後的圍城戰中,各路清軍又各行其是,以至於久攻不下。直至8月份,守將餘小虎等人見大勢已去,率親信南逃後,清軍才趁勢攻下北城。殘餘回民武裝據守南城負隅頑抗。清軍在攻打南城的戰鬥中,再次遭受挫折,損失頗重。於是,金順不得不率部前去支援。而劉錦棠則留在烏魯木齊,指揮各部肅清北疆各地殘敵。10月,金順等部久攻瑪納斯南城不克,不得不向劉錦棠求援。於是劉錦棠派遣羅長祜等人率領步隊6營、馬隊5旗(一旗為半營,共125騎)前去增援。各路清軍會合後,於11月6日攻下了瑪納斯南城。至此,西征軍收復了北疆所有地區,使肅州、哈密、塔城連成一片,防止了阿古柏北竄的可能性。

不過,由於已至冬季,大雪封山,糧草輜重難以運輸,同時軍中因水土不服患病者也較多,西征軍不得不暫緩進軍,以待次年雪融冰消,再整軍出發直指南疆。 在西征軍收復烏魯木齊,取得北疆戰事大捷的同時,英國為維護其在新疆的利益,出面進行所謂的調停。駐華公使威妥瑪通過李鴻章轉告清政府,稱英國將代阿古柏向清政府乞降,其“哲德沙爾國”可以作為清政府屬國存在,但是隻隸版圖,不必朝貢,以免勞師糜餉,兵連禍結。

10月中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將這一情況轉告左宗棠,並徵詢其意見。左宗棠對此予以了堅決駁斥,稱南疆乃中國領土,阿古柏竊據此地,即是大清之賊,豈有讓其立國之理。所謂代阿古柏乞降,只是英國為維護其利益的藉口,斷不能從。

阿古柏方面,雖然北疆諸地全為清軍收復,但損失的人馬多為拼湊僱傭來的回民武裝,其主力並未受損。在清軍於北疆休養之際,他調兵遣將,集結精銳,沿天山一線利用關隘重點設防,其中達坂城、托克遜、吐魯番三城均佈置重兵,三城互成掎角之勢,擊其一點,其餘兩地可以分兵馳援。阿古柏企圖依靠這一鐵三角防線阻遏清軍南下,繼續維持其“哲德沙爾國”的反動統治。其中,達坂城守將為其大總管愛伊得爾呼裡,有精兵5000人;吐魯番守將為布素魯克之侄艾克木汗、馬人得和白彥虎,守軍約8500人;托克遜城則由其次子海古拉防守,有步騎6000人、大炮6門;阿古柏則親自坐鎮喀喇沙爾指揮,其佈置在前線的總兵力為27000人。

對於阿古柏的這一佈置,左宗棠認為只要三處得手,殲滅其主力部隊,則如破竹之勢。因此,左宗棠決定,由徐佔彪、張曜率所部人馬攻打吐魯番,劉錦棠則率主力攻打達坂城,在兩城克服後,再進攻托克遜。為加強劉錦棠所部實力,左宗棠還調來了侯名貴指揮的炮隊1營(有後膛炮12門)及肅州鎮總兵章洪勝等人率領的馬隊3營。張曜、徐佔彪也分別得到了馬隊和炮隊的補充,實力有所增強。

1877年4月,在經4個月的補充和休整後,西征軍再次啟程,發起了收復南疆的戰役。4月14日,劉錦棠親率大軍由烏魯木齊南下,於4月16日兵臨達坂城下。該城雄踞通往南疆的要道,阿古柏在山口修建了高大堅厚的新城,由其悍將愛伊得爾呼裡把守。當時守敵將湖水引入城下草澤中,形成了一汪深及馬腹的泥塘。他們自恃有此天險萬無一失,於是放鬆了防備。劉錦棠通過偵查得知這一情況後,遂命餘虎恩、譚上連兩將率部急馳,乘著夜色悄悄渡過泥塘,迅速佔領了城外有利地形,將達坂城四面合圍。次日,守敵才發現城池已被包圍,慌忙開槍射擊。中午時分,劉錦棠冒著敵軍密集的子彈,來到城下巡視。其坐騎中彈而死,但劉錦棠不為所動,易馬繼續前行,並指揮各營迅速挖掘壕溝,修築營壘。

4月18日,西征軍將開花大炮運至城下,開始修建炮臺。此時,敵軍托克遜守將海古拉得知達坂城被圍,派騎兵1500人前來解圍,但被清軍擊退。守敵企圖突圍,但這一計劃被從城中逃出的當地維吾爾族群眾報告給了清軍,劉錦棠遂命令在城外佈滿火炬,將城垣周邊照得亮如白晝,使敵軍行動無所遁形。 4月20日,在侯名貴的指揮下,西征軍的火炮對達坂城進行了猛烈轟擊。敵軍炮臺首先被摧毀,隨後城牆也被轟塌多處。守敵根本無力還擊,只得坐以待斃。不久後,西征軍的一顆炮彈擊中敵軍彈藥庫,引起劇烈爆炸,聲震全城。在大風的助力下,火焰迅速蔓延,引爆了其他彈藥。西征軍則趁著敵軍混亂之際發起總攻,一舉攻克該城。此役,斃敵2000餘人,俘獲1200餘人(包括守將愛伊得爾呼裡及6名五百人長),繳獲戰馬800多匹、各類槍炮軍械1400餘件、大炮1門,而清軍僅僅戰死52人,受傷116人。

攻克達坂城後,劉錦棠對俘獲的敵軍進行了甄別,其中附從的土爾扈特人和維吾爾人均給以衣糧,放還原籍。釋放的俘虜回到托克遜後,阿古柏害怕他們會削弱軍隊的戰鬥意志,於是下達了處決令。一部分人被殺,剩下的人聽到消息後投奔了清軍。此消息一出,南疆各地與阿古柏更是離心離德。同時,阿古柏的軍隊在聽說達坂城被攻克,“一人一騎不返”的消息後,也是亂作一團,或向清軍出降,或逃亡喀什噶爾,阿古柏根本難以約束。

9此時,國際形勢也對清政府極為有利。1877年4月24日,俄國以拯救土耳其壓迫下的基督徒和保護斯拉夫兄弟為由,向奧斯曼土耳其宣戰,發動了第十次俄土戰爭。俄國人企圖通過戰爭控制巴爾幹,進而控制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博斯普魯斯海峽,以打通出海口。英國的注意力也被轉移至巴爾幹方向,再也無暇顧及新疆地區。

4月25日拂曉,劉錦棠在白楊河分兵兩路,一路由羅長祜率領,共計馬步6營,與徐佔彪、張曜會合後攻打吐魯番;一路由他親自率領,共計馬步14營,直搗托克遜。劉錦棠主力行軍至小草湖時,當地維吾爾族群眾紛紛前來報告,稱敵軍準備逃竄,並焚燒附近村莊,準備裹挾當地居民一起西逃。於是,劉錦棠揮軍疾進,於15點左右行至距城10裡之地。劉錦棠只見前面火光四起,槍炮聲隱約可聞,知道敵人就在附近,遂命令馬隊立刻奔馳前進。雙方在城郊展開激戰,劉錦棠親率主力馳來,橫截敵軍,敵軍節節敗退,只得焚燒存糧、火藥,棄城逃竄。清軍奮力追擊,酣戰通宵,賊屍遍野。4月26日,劉錦棠收復托克遜。此役,清軍殺敵2000餘人,俘敵100餘人,繳獲戰馬200餘匹、槍械2000餘件,自身僅傷亡90餘人。同一日,羅長祜所部也抵達吐魯番,與徐佔彪、張曜所部會攻該城。此時,守敵馬人得勢單力孤,被迫率部投降。由於糧餉一時難以運到,劉錦棠與左宗棠商議後,決定先行休整,待8月秋涼後繼續南下。 至此,西征軍在決戰中殲滅了敵軍主力,打開了通往南疆的大門,阿古柏利用天山之險布重兵頑抗的企圖破滅。劉錦棠也因為這一功勳賞戴雙眼花翎,“其以監司受戴,恩與督撫無異,朝廷眷注之隆,為二百年所未有”。

在劉錦棠率領西征軍凱歌高奏、狂飆推進的同時,阿古柏的反動政權也在土崩瓦解中,大小官吏紛紛給清軍寫信輸誠,連他的首席司庫烏守爾見大勢已去,也攜帶著阿古柏用於前線的所有金銀並夥同50餘人投奔到西征軍陣營。飽受阿古柏苛政荼毒的當地維吾爾族欣喜地歡迎西征軍的到來,“各城阿奇木、阿渾、玉子巴什攜酒酪,獻牛羊,絡繹道左”,他們或為嚮導,或隨清軍打仗。阿古柏軍中的維吾爾族士兵也紛紛丟下武器,向清軍投誠,“沒有一個城鎮向皇帝陛下的大軍射過一粒子彈”。 在南疆各地,到處都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 和臺人從北京趕來了,就像天上的明星。

5月29日,眾叛親離的阿古柏在阿勒泰暴卒。其死因眾說紛紜,最流行的說法是,阿古柏知人心已去,日夜哭泣,最終服毒自殺。還有說法是,他是被和田的阿奇木伯克尼牙孜·哈克木毒殺的

阿古柏死後,眾人秘不發喪,直到其次子海古拉率兵從喀喇沙爾來到庫爾勒後,才於6月1日宣佈了阿古柏的死訊。阿古柏死後,“哲德沙爾國”迅速因內部爭權奪利四分五裂。

10月,西征軍連克庫車,輪臺,12月收復英吉沙,和田,至此,除伊犁地區還在沙俄手中外,其餘失地已全部光復

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發出上諭,正式確定新疆建省,劉錦棠成為首任新疆巡撫。最後,用左宗棠好友楊昌浚所作的一首詩來緬懷150年前,為了祖國西北領土完整,人民安康的英雄們: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晴天有時下豬


左宗棠之所以能夠迅速平定新疆,是因為他帶了兩件東西:棺材和加特林機槍!

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勞莫過於擊潰阿古柏,捍衛了祖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與康乾時代持續了近百年的鏖戰相比,左宗棠除了路上往返耽擱的時間,幾乎就是彈指間收拾了阿古柏,取得了完勝。

很多人覺得非常詫異,對晚清時左宗棠的輝煌勝利表示費解。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左宗棠懷著以死報國的決心,並配備有先進的武器。

在清廷舉棋不定時,左宗棠力排眾議,對新疆問題極為重視,堅決反對重海防而放棄塞防的設想,不惜扶棺出征,表示了誓死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這樣的將領,焉能不打勝仗?

更為重要的是,左宗棠不僅具有軍事才能、戰略眼光和政治韜略,更是懂得帶兵打仗,且配備有當時最為先進的武器!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件大殺器,便是加特林機槍。

除了先進的洋槍洋炮外,加特林機槍在左宗棠隊伍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或許很多朋友都覺得這是個笨拙而老舊的玩意兒,但在一百五十年前的戰場上,可是件大殺器啊!

左宗棠之所以能獲得並穩住晚清四大名臣的美譽,與之收服新疆、捍衛領土主權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而他獲勝的原因,則是靠著勇氣、智謀和過硬的武器。


史海爛柯人



準噶爾汗國在今天的教科書中一筆帶過,給人感覺只是一方割據勢力,其實真實的準噶爾存國近百年,巔峰時期擁有700萬領土,相當於今天的大半個中國了,崛起於康熙帝時期,與清朝算是同樣崛起時間,並且意圖染指中原,逼的康熙帝御駕親征,才擊敗了噶爾丹率領的巔峰時期準噶爾大軍,就這樣之後準噶爾也是清朝心腹大患,僵持到乾隆年間,乾隆帝趁其內亂派遣大軍才滅其國。

現在還有一種說法,同一時間段沙俄的彼得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準噶爾的葛爾丹被稱為當時的三大帝,可見準噶爾之強。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準噶爾只是一方部落造反,因為史料上記載準噶爾對抗清朝是叛亂,而不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史料上這樣記載也是有一定淵源的,因為準噶爾部屬於衛拉特蒙古的一支,而衛拉特部落盟主曾先在後金時代遣使歸順,後在清(後金於皇太極時代改名為清)入關以後,衛拉特各部落首領聯名歸順清朝,所以被定義為叛亂,並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大家對於準噶爾汗國真正實力的判斷。



而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對手阿古柏只是中亞浩罕汗國的一方軍事頭目,趁著新疆動亂之際入侵,獲得英國與沙俄支持,沙俄最後更直接,阿古柏佔新疆大部,而伊犁等重地被沙俄所佔據,說白了,阿古柏只是英國與沙俄兩方扶持的割據勢力,真正的麻煩是沙俄佔據伊犁,這種扶持割據勢力,當然好解決,而沙俄佔據伊犁卻不是那樣好解決的,清庭交涉幾年後,沙俄迫於左宗棠楚軍之壓力,才交還伊犁,退出新疆。

準噶爾存在近百年,巔峰時期700萬領土,與清廷的戰爭,嚴格來說屬於強國與強國的連綿戰爭,而阿古柏只能說是英國與沙俄試探性扶持的侵略割據勢力,面對戰鬥力強悍的左宗棠之楚軍,當然堅持不了多久。

在這裡加幾句話外之題,民族英雄左宗棠,清末鷹派,沒有他今天的中國版圖還猶未可知,感謝左公,高風亮節,我輩之楷模。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面對的準噶爾和左宗棠要收復的新疆不是一回事兒,亦不可同日而語。在17世紀,穩居中亞的三位王者——康熙、彼得大帝還有葛爾丹,他們都是首屈一指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而左公面對的阿古柏只是浩罕汗國一個將領,他鑽了清朝無暇管理新疆的空子,拉攏了沙俄和英國,建立了偽政權,新疆百姓並不服他。

準噶爾的地盤相當於今天的內蒙西部、新疆還有青海,因為地廣人稀,所以準噶爾汗所能控制的軍隊也是有限的。不過他們十分重視軍火,大量從沙俄購買火器,軍隊士兵四成都擁有火槍,比例要遠遠高於康熙手下的軍隊。清朝軍隊仗著數量優勢,也曾多次將準噶爾擊退,但是因為戰線拉得太長,他們無法乘勝追擊。在雍正王朝之中,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情節,年羹堯一舉擊敗了準噶爾部,但是依舊無力西進,陷入了困境。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乾隆中期,經過兩代帝王的積累,國庫充足,國力提升。乾隆皇帝主動發動了戰爭,派遣兆惠將軍拿下了準噶爾。當年平定一個準噶爾,三位清朝的中興帝王前赴後繼,長期的對抗耗損了準噶爾部的實力,加上準噶爾本身的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遠遠不及大清的速度,能熬這麼多年真的是實力雄厚了。

而對於晚清來說,左公能在一年半收復新疆也是超乎預料的。阿古柏並非簡單人物,當時新疆發生農民起義,被大地主和宗教勢力利用而引起了內亂,被阿古柏見縫插針佔據新疆,殘酷鎮壓當地人民。清朝處理臺灣問題已經是焦頭爛額,左公在眾人力主全力海防暫且放下新疆之時,孤注一擲要求親自帶兵收復新疆。

阿古柏在新疆放任自己的軍官剝削奴役農奴,在佔領區實行了落後的采邑制度,他自己在得到暫時的勝利之後也是極力享受,妻妾成群。新疆人民視其為侵略者。所以阿古柏在新疆的根基並不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和當年準噶爾大汗在準噶爾部的聲望是完全不能比的。

左宗棠率軍首先收復了土地肥沃的北疆地區,保證了軍隊的供給。在拿下吐魯番之後又將阿古柏的防線一一攻破,最終逼得阿古柏服毒自盡。隨後阿古柏的兒子們陷入了奪位內訌之中。左宗棠所部一邊休憩一邊看著他們內耗,等到情勢差不多了,直接出擊促成大捷。在這場戰役之後,左宗棠開始部署伊犁之戰,沙俄迫於壓力退還伊犁地區。

所以兩者征戰時間長短不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對方實力懸殊太大,阿古柏無論是在新疆的聲望還是統治能力都不及當年的準噶爾大汗。


木劍溫不勝


康熙乾隆打準噶爾和左宗棠收復新疆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兩者的性質和目的均不相同,康熙乾隆打的是滅國戰,是要消滅準噶爾帝國,而左宗棠是要趕走入侵的阿古柏外來分子,收復新疆,一個是連根拔起,一個是驅敵即可。

乾隆時期徹底平定準噶爾,設立伊犁將軍,清末沙俄破壞了伊犁九城後,新疆軍政中心轉往烏魯木齊,伊犁成為邊關重鎮。

當年的噶爾丹可是漠西蒙古根正苗紅的活佛哲布尊丹巴,他即位準噶爾部首領後,立馬統一了漠西蒙古,根本不用開戰,這就好比今天穆罕默德如果還活著,哪還有什麼中東問題,各個國家立馬來臣服,所以噶爾丹利用活佛的身份和強硬的實力統一漠西蒙古,兼併漠北蒙古,侵略臣服滿清的漠南蒙古,並聯合西藏、青海喇嘛勢力,建立準噶爾帝國,版圖一度達到700多萬平方公里,虎視滿清,準噶爾帝國也是滿清一朝最危險的敵人,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

圖為1875年,左宗棠率軍西征前在蘭州留影。

所以,康熙、雍正、乾隆致力於消滅準噶爾,從1678年準噶爾揮師南下,到1762年直搗準噶爾老巢伊犁,設立伊犁將軍,用了近百年時間才消滅,而不是消耗了70年。而1876年左宗棠率領的清軍,趕跑了阿古柏的入侵,收復新疆,是一場戰役,阿古柏只是中亞地區浩罕汗國的一個軍閥,他乘新疆少數民族暴亂時,入兵幫助回族平定了叛亂,但趁勢佔領了北疆地區,建立了洪福汗國。

收復新疆前,西安和蘭州局仿製了大量德國槍炮,裝備精良。

雖然洪福汗國一度囊括了南疆北疆,並得到沙俄和英國的支持,但他只是一股外來勢力,兵力最多時5萬人,都是散兵遊勇,戰鬥力不強,當年左宗棠進軍新疆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整頓軍隊,裝備都是新式的,兵力是阿古柏的2倍,並且左宗棠進入新疆主要目的是為了對付沙俄,趕跑阿古柏只是順帶的事情,所以叮叮咣咣一通揍後,阿古柏兵敗身亡,他兒子伯克胡裡帶著殘餘勢力逃回中亞地區,新疆收復,前後不到2年時間,只是伊犁還在沙俄手中,經過幾年談判,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拿回了面目全非的伊犁,清廷吸取教訓,將省會移到烏魯木齊。


圖文繪歷史


我國西北地區,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自古以來就是各個政權之間的必爭之地。

清朝從康熙年間開始用兵,一直到乾隆年間將其徹底消滅,竟然耗時70多年。

各位別忘了,那時可是大清朝的鼎盛期。而到了國力衰敗的晚清,左宗棠卻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收復了新疆。

這是為什麼呢?有書君分析,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康乾時期和晚清,所面對敵人的強弱不同。

康熙乾隆時期,準噶爾是一個國家,版圖最大時甚至擁有過大清帝國近一半的土地。

他實力強大,並對中原虎視眈眈。清朝和準噶爾是兩個國家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

準噶爾部原本就是個勇猛善戰的部落。

噶爾丹建立準噶爾汗國後,準噶爾汗國工業和軍事科技發展的都十分迅猛。

準噶爾汗國的人口很少,因此準噶爾汗國的軍隊走的是精兵路線。

當時,準噶爾軍的附甲率極高,火槍兵、步弓兵幾乎都有鐵質盔甲。

步兵的火槍、火炮配備率也很高,而且技術先進質量優良,各種武器裝備都是相當精銳。

而清康熙年間,內憂外患,到處用兵,的確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徹底消滅準噶爾。

平定三番以後,康熙皇帝才分出精力來對付準噶爾。

當時他曾集結十萬軍隊,帶上幾乎所有的火炮和大量火器和輜重,在烏蘭布統和準噶爾打了一仗。本想給準噶爾以重創,結果卻吃了大虧。

清騎兵死傷十分慘重。

雍正帝時期,在博克托克嶺戰役中,清軍再一次大敗而歸。

準軍擊潰6萬清軍,清軍僅剩2000人逃離戰場。

歷數清兵與準噶爾的幾次大的戰役,基本上是敗多勝少。

而晚清時,新疆的阿古柏建立的所謂哲德沙爾汗國,不論合法性還是實力都無法與清朝相比。

論合法性,阿古柏出身沒有一點尊貴的血統,也不具有什麼威望,更沒有建立起長久統治的心理優勢。

論實力,阿古柏的部下都是臨時糾合的烏合之眾,其部隊總量不算很多,碰到的左宗棠又是百年難遇的帥才,迅速身死國滅也就不稀奇了。

二、康乾時代和晚清時期,攻打西北地區的政治需要不同。

康熙打準噶爾為什麼用這麼長時間?是真的殲滅不了嗎?有書君覺得不以為然。

與其說康熙希望準噶爾完蛋,不如說希望他一直存在著。

準噶爾是蒙古各部中勢力較強的一股,他的存在讓喀爾喀蒙古各部如芒在背,但他們靠自己又對付不了,所以才要依靠中央政府的力量。

而清朝,正好趁機加大中央政府控制西北的力度,所以也樂得幫忙。

這樣,準噶爾的勢力同其它蒙古部落之間也保持了一種動態的平衡。所以不是康熙滅不了準噶爾,這只是一種政治需要罷了。

再看左宗棠收復新疆,則是一場打擊外來入侵者的戰爭。自乾隆朝準噶爾被徹底消滅,新疆就是我國領土一部分。

所以,阿古柏並不是一個國家的首領。他只是浩罕國的軍事將領,趁著清政府無暇顧及新疆,趁機入侵,隨後得到英國和俄國人的扶持,成為一方割據勢力。

俄國和英國的勢力彼時正在向新疆滲透,阿古柏就是個試探用的前鋒。

如果不能及時打掉他,新疆就有被英俄瓜分的危險。所以左宗棠才要緩進急攻,並且那麼積極爭取收回伊犁。

三、康乾雖是盛世,卻少了左宗棠這麼個“絕世奇才”。

在這個題目的相關因素對比中,有書君覺得,左宗棠其人,絕對是個值得特別書寫的存在。

還在他默默無聞的年輕時代,曾擔任陝甘總督的林則徐就非常賞識他,並說過:“將來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屬。”

後來左宗棠慢慢嶄露頭角。他率領“楚軍”,先後剿滅太平天國和捻軍,一時名震朝野。收復新疆提上議事日程時,朝廷中以李鴻章為代表反對的呼聲很高。

左宗棠據理力爭,最終說服了朝廷,籌到了足夠的軍餉。

據統計,收復新疆共耗費5000萬兩白銀,平均起來每年花費佔清政府年財政總收入的15.6%。清政府能下定決心如此大手筆地投入,很大程度上來自左宗棠的堅持。

在籌餉的同時,左宗棠還專門在西安設立西征糧臺,統籌軍糧。

後來,西征軍陸續進入新疆,左宗棠又命令各軍就地屯墾,為軍隊提供充足的糧食。

武器是打仗的關鍵。

左宗棠費盡心思,給西征軍裝備了最新式的武器。英國曆史學家包羅傑說,“這支中國軍隊完全不同於所有以前在中亞的中國軍隊,它基本上近似一個歐洲強國的軍隊。”

左宗棠為了收復新疆足足準備了四年。

進軍新疆前,左宗棠首先整飭了軍隊,嚴查吃空餉和體弱多病的情況。身體強壯的當兵,身體弱者進行屯田。為此,原西征軍幾乎被縮編了一半,但更為精銳了。

左宗棠還著力加大練兵的力度。經過他的錘鍊,西征軍士在人不睡覺、馬不卸鞍的情況下,能做到在五個夜間疾馳八百里。

在操練軍隊戰鬥力的同時,左宗棠充分利用人心向背的作用,佔盡“人和”。他規定:只要投降絕不許亂殺,而且要給遣散費,讓他們回家。

如果不願回家的,則給予錢財、糧種在當地耕作生活。

“嚴禁殺俘”這個舉措影響效果非常強。當時,達坂城司令大通哈(官職)愛德爾呼裡寧不光願意歸降留在中國軍營,而且還派人到托克遜勸降阿古柏。

達坂城之役的1200多名戰俘,只抓了200名外國人送到肅州監獄,其餘戰俘則給衣服糧食讓他們或者回到原籍或者回歸原駐地。在他們的廣播下阿古柏軍心渙散,令阿古柏大傷腦筋。

吐魯番之戰後,清軍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連頑敵白彥虎的千餘部眾,左宗棠都沒有殺。

所以,眾多維吾爾族同胞聽到後大為感動,數座城池官民主動獻城歸降。

在南疆,阿古柏一貫採取極端野蠻和殘酷的手段,實施民族壓迫,橫徵暴斂,致使民不聊生。

左宗棠充分利用這一弱點,西征軍一路對新疆各族民眾施以仁政,籠絡人心,得到了邊疆人民的支持,大大縮短了戰爭時間。

綜上所述,康乾盛世70年才啃下的硬骨頭,左宗棠只用了一年半就攻下來這件事,仔細分析起來是有其特殊背景原因的。

除了政治需要不同,所對敵人的不同,有書君覺得,在衰敗的晚清時節,清廷擁有左宗棠這樣一個文武兼備的曠世奇才,這才是他們最終取勝的根本性因素。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藉此平臺,頌揚功在當時利在千秋的中華英雄一一一左宗棠!

如果評定對中華民族有功之臣,我認為左宗棠絕對能進入前十,希望中國歷史能給予左宗棠公正、恰當的評價。

平定太平天國後的大清朝已經邁入風燭殘年。叛亂分子阿古柏在沙俄的唆使和支援下禍亂新疆,新疆已處於"半獨立"狀態,而此時離康雍乾三朝平定準噶爾、收復新疆才區區百年。當時主持朝政的李鴻章更重視洋務運動和海防,認為新疆乃可有可無的雞肋之地,而左宗棠堅決要求平定新疆叛亂。

朝堂上二人爭執激烈,慈禧太后居然站在了左公一邊,看來這個婆娘也不是一無是處嘛!

取得朝廷支持的左宗棠,率領楚軍(實為湘軍),扶棺出征,一年多就平定了新疆叛亂,並屯兵於此。自此,新疆牢牢納入中華版圖。

對比新疆,外蒙的絕塵而去令人嘆惜國無良將。同樣是蘇俄唆使,外蒙古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已實質性獨立,蔣百里只是做了些無用功。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斯大林蘇聯推動聯合國允許外蒙全民公決,外蒙從國際法上合法獨立、建國。時任國民政府外長王世傑作為中方代表見證了公決過程,而中國公民居然沒有投票權。當今國際經常出現全民公決,請不要以為是西方首創。如果彼時新疆不被我們實際控制,積弱的大清國、內憂外患的民國,誰能阻止新疆離我們遠去;只要新疆如同外蒙成為國際法理上合法的國家,再收回是千難萬難的!

新疆是個好地方。歷史上漢唐明清等朝代,我們曾或長或短或多或少地管轄治理過新疆,而外蒙僅是清朝管轄過,所以從感情上來講,新疆更親一點。

從地緣政治方面來看。沒有外蒙我們還有內蒙作為邊疆和戰略緩衝;而失去新疆,本為內陸的陝甘寧則變成了邊疆。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個半軍事建制存在了近七十年仍巋然不動,可見新疆之於中國之戰略重要性。

紙面上似乎很難認識到新疆之重要。但是回想到上世紀六七八十年代中蘇交惡、蘇聯百萬大軍無數飛機大炮坦克陳列中蘇邊境的險惡時代,如果沒有新疆縱橫數千裡的戰略緩衝,當時落後的中國是否危如累卵?真是細思極恐啊!

反思歷史,左公宗棠毅然決然收復新疆真可謂功莫大焉!

即使今天,新疆仍然是我們極為重要的西北重地,不僅是因為她是西北屏障,不僅是因為新疆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還因為,如果沒有新疆,我們就沒有西出聯繫中亞、中東、中東歐的絲綢之路;如果沒有新疆,我們很難有巴鐵這個堅定的全天候盟友……

左宗棠之收復新疆,真的是功在當時,利在千秋。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歷史上還有:秦始皇之建長城,楊廣之掘大運河。但是在現代中國,長城和大運河更多的是歷史意義和旅遊景點。新疆對於中華民族,其價值永不改變!

憶往昔,總督新疆大臣林則徐致仕回返家鄉途中與落魄舉人左宗棠會晤,就治理、經營新疆二人交流甚歡。當時二人雖不為淪落人但也不是得意人,一老一少不在朝堂卻心憂天下,定下有關新疆大計,實在令人神往啊。實屬三顧茅廬三分天下重演!

晚清之中國,有林公則徐、左公宗棠,民族幸甚,中華幸甚!

單論戰功,左宗棠之平定新疆叛亂,確實遠不如霍去病衛青、李靖蘇定方、郭子儀、岳飛等歷代名將。但是於清朝之中華、當今之中華、未來之中華,左公立下了萬世之功!!!


獨尊宋明


如果告訴你左宗棠部隊裡有使用加特林機關槍、後膛大炮你相信嗎?左宗棠的軍隊裡面後膛槍可以連發7發子彈,接近日本侵華時候用的三八大蓋,你信嗎?能夠戰勝對手的,最主要的是你的實力——智慧、膽識、眼光、財力。

清朝晚期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愚昧,下圖是美國著名的春田兵工廠博物館珍藏的一挺機關槍:英國人贈送給李鴻章。

康熙乾隆打準噶爾、乾隆滅大小金川,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勝;雙方拿的都是冷兵器——刀劍,弓弩,對拼對殺。然而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時候,不僅僅是左宗棠的膽識,還有左宗棠清醒先進的頭腦。

阿古柏在英國和俄國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建立偽政權,自立為汗。此事傳到朝野,當時朝堂上炸開了鍋。李鴻章認為新疆是荒蕪之地,住的人少,交通不便利,所以丟不丟無所謂。左宗棠認為,寸土不能丟,況且新疆是戰略要地,丟了新疆那麼就會內地受到威脅。爭吵的最終結果就是:收復新疆可以,你左宗棠去。於是,已經兩鬢斑白的左宗棠,為了國家再一次出征,並且由了哪個抬棺出征的壯舉。帶著六萬人浩浩蕩蕩的出征了。

左宗棠可不是個書呆子,打起仗來左宗棠戰無不勝,離不開他那先進的眼光。左宗棠對西洋武器十分鐘愛。因為在對太平軍的作戰中,他們見識到了僱傭的華爾洋槍隊的驚人表現。於是左宗棠在之後,大量購買進西洋武器。導致了1860年的清軍所使用的武器先進程度超過了大多數歐洲國家。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後方軍需是極其重要的關鍵因素。於是左宗棠在上海建了一個專門為自己軍隊採購武器的部門。

本來左宗棠打算向普魯士波魯克公司購買後膛炮,但是伯虜克公司已經把訂單都給了李鴻章的淮軍;迫不得已向美國買了後膛炮。但是跟美國做生意,讓左宗棠買到了一個意外的東西——加特林機關槍;每分鐘打600發子彈。美國當時自己都沒有怎麼裝備——太貴了。

所以面對阿古柏騎兵的衝鋒,左宗棠不對直接幾挺加特林全部搞定。雖然英國俄國給阿古柏的軍隊裝備了一萬多支單發步槍。但是面對左宗棠的野戰火炮的轟炸,加特林機槍的突突。火力上被全面碾壓。

為了能夠得到充足的彈藥,左宗棠開設了蘭州製造局,就地生產子彈等先進武器的彈藥。於是,擁有武器絕對優勢的左宗棠,全面碾壓了叛軍,就連英國和俄國頁感嘆,左宗棠軍隊的火力實在 太猛了 。

那麼話說回來,為何人們覺得清軍落後呢?答案就是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等人在奏摺裡壓根不提這些,每一次戰勝都是說自己如何拼死打仗,敵人如何勇猛,總之自己是以弱勝強。

他們為何要這樣做呢?答案就是:為了活命。他們都是漢人,受到朝廷的猜疑。為了要到更多的軍費,只能如此。

永遠不要忽視科技帶來的力量,宋朝的弓弩可以射出1500步的距離,這是冷兵器時代的科技極致;但是面對現代軍種作戰,弓弩卻是不堪一擊。

所以,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不是武器,而是制度和人。


嘟嘟讀讀


對這段歷史的認知都是一知半解,因為在我們曾經的歷史教科書中也只是簡單地介紹了康熙三次平定準噶爾動亂和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歷史事蹟。 其它更細緻的地方並未過多闡述。(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其實這段歷史其實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平定準噶爾一族動亂總共用了三十年,題目中的準噶爾其實是不夠準確,準噶爾是康熙時期叛亂勢力的首領,而其後的雍正乾隆所平叛的是準噶爾的弟弟及其直系勢力!

而左宗棠和他們更不是一個時期,左宗棠是在晚清同治時期!我們不能全方面地還原歷史,但歷史有自己的車輪和軌跡,我們可以儘可能的解讀歷史!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題目中說的征討年限差別如此之大的事實呢? 首先我們要弄清的一點是:前者平定叛亂和後者收復疆域的區別。

前者是準噶爾等人奪取前任掌權者的勢力,後來野心逐漸膨脹在國內製造的一系列動盪事件,後者是阿柏拉在沙俄的唆使下成立了獨立的政權,分裂出我國180萬平方公里的疆土。

前者可以理解為兄弟窩內自己打架,後者便是在帝國主義唆使下分裂國家完整統一的侵略戰爭,性質更加惡劣! 對待的作戰方針不同是出現這種年限差距極大的原因之一。

準噶爾動亂康熙給予的方針是剿撫並用,剛柔並濟。剛穩定政權的準噶爾野心蠢蠢欲動,沙俄統治者企圖讓準噶爾在新疆一代製造動亂,自己則坐收漁翁之利趁機攫取東北的大片土地,於是在沙俄統治者的慫恿下準噶爾多次向東騷擾內蒙一代。


康熙深知攘外必先安內,頂著東北沙俄的壓力,先後在如今內蒙的烏蘭布同、今蒙古昭莫多大敗準噶爾,第三次準噶爾揚言向沙俄借精兵六萬,要與清軍決一死戰,誰知作戰之時後方大本營被其弟弟策妄阿拉布坦奪得準噶爾進退維谷,所需物資不能得到及時補充。

說起他的命運也是悲慘,最終在眾叛親離下服毒自殺。三次出征目的只是平叛動亂,並未傷其根本,並採取一定的安撫,因為百姓也渴望安定。而後者是有著堅定的作戰目標,那就是收復伊犁,並且作戰計劃井然有序,先奪取烏魯木齊政治中心,再揮師南下,一舉收復伊犁。

出現這種情況也是由當時的局勢而定,當時的準噶爾勢力根深蒂固,作為當時地方的執政官有著極高的威望,再加上擁有著四百萬左右的執政區域,準噶爾當時的軍事實力完全不可小覷,如果康熙一次出征就抱著殲滅準噶爾的目標完全不現實。

因為當時的沙俄在雅克薩也牽制著一定兵力,再加上國內的動盪,對於準噶爾只能採用打擊和安撫並存的政策。左宗棠所對抗的只是康雍乾三代征討70餘年後的一群蝦兵蟹將再加上為數不多的俄國士兵,自然手到擒來。

不過我們談了那麼多也不難發現,俄國在這其中扮演了很多次小丑的角色,他想到的不是如何和鄰居友好相處,而是把自己的鄰居當成了一大塊肥肉,時時刻刻想著怎麼偷走一些肉!

比起動亂者我們更討厭的是侵略者分裂者,俄國在近代史做的事絕不光彩,他所得到的利益遠比後來的八國聯軍中的任何一國得到的利益都多。所以不是康熙乾隆無能,歷史環境就是這樣,我們最大的敵人永遠是侵略者,無論何時我們對於侵略分裂都是零容忍!中國永遠都會是完整的中國。


歷史三日談


誠邀,如題。實際上戰爭的影響因素很多,一般情況兩個不同對手的戰爭是不能相互比較的,因為戰爭的勝利與否牽扯到天時地利人和多方面的原因。不過既然樓主提問了,小編就勉為其難的比較一下,這康熙準噶爾之戰與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的區別。

區別一:準格爾與阿古柏力量懸殊

我們所學的歷史中很少有提到準格爾汗國的,以至於許多人以為準格爾就是一個北方的草原部落。實際上在17世紀,準格爾汗國的實力穩居東亞前三,僅次於大清和沙俄。準格爾汗國全盛時期擁有700萬領土,相當於今天的大半個中國了,有帶甲精兵50多萬。而阿古柏不過是中亞小國,哪怕得到了英國和沙俄的暗中支持,其精銳兵力也不過6萬人,二者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

區別二:八旗兵與近代軍隊的實力不同

實際上康熙平準格爾。雖然兵力略有優勢但是八旗兵馬的裝備比得到沙俄幫助的準格爾好不到哪去,但是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軍隊就不一樣了。除了戰法的區別,為了精進武器,左宗棠同時在蘭州建立“蘭州製造局”,為西征軍修造槍炮。為了對付阿古柏軍的洋槍洋炮,並由廣州、浙江調來專家和熟練工人,在蘭州造出大量武器,還仿造了德國的螺絲炮和後膛七響槍,改造了中國的劈山炮和廣東無殼抬槍。 湘軍紀律嚴明,操練得法,軍火槍炮也不落後,其比起百年前的八旗兵馬來說戰鬥力強了何止一籌?所以才能在幾年之後肅清新疆叛亂,保住了祖國的領土完整。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