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早春平箱雙王群和繼箱雙王組織方法及有效利用

一、雙王群分類

雙王群有兩種形式:一是平箱雙王群,二是繼箱雙王群。平箱雙王群就是將巢箱的中間用隔王板分隔成兩室,每室各開一個巢門,各放入2~3框蜂,各有一隻蜂王,就可以組成平箱雙王群。繼箱雙王群就是將巢箱和繼箱用平面隔王板分隔,巢箱和繼箱各有2~3框蜂,各有1只蜂王。

蜜蜂養殖技術|早春平箱雙王群和繼箱雙王組織方法及有效利用

二、平箱雙王群組織

1、合併法

春繁開始時將巢箱用隔堵板隔成兩個區,將2~3框越冬後的蜂群連蜂帶王提入,緊挨著隔板擺放,巢門開在巢箱中間位置,用一塊木板堵在中間把巢門分為左右兩個門。蜂箱內左右兩側空餘處用保溫物填塞,隨著蜂群發展,不斷加脾後將保溫物逐步撒出。

2、平均法

春季當蜂群發展到7~8框,有10張脾時,用1塊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中央位置,將巢箱分隔成相等兩區,一區有蜂王,另一區無王,2天后在無王區介入一隻與有王區相似的蜂王,巢門開在中間,同樣用一塊木板堵在巢門中央,將巢門分為左右兩門。每個區放1張未封蓋的子脾,2張封蓋子,1張空脾和1張粉脾。其餘巢脾提到繼箱,放在繼箱中間位置,繼箱與巢箱之間加隔王板。

蜜蜂養殖技術|早春平箱雙王群和繼箱雙王組織方法及有效利用

3、非均等法

當蜂群發展到10張脾時,用隔王柵將巢箱分為大小兩區。大區放7張牌,有蜂王,巢門開在前面;小區放2張半蜜脾,1張帶蜂封蓋子脾,巢門開在蜂箱後面或側面。分隔好後從大區抖些蜂給小區,蓋好覆布和箱蓋,讓小區無王兩天,然後誘入一新王(與有王群王相似)。待新王產卵後,將大區不帶蜂的老封蓋子脾補給小區,同時將隔王板移到中間位置,關閉後巢門或側巢門,使兩群平衡發展。

在流蜜期,也可以不均等一直保持,大區作為採集群,小區作為後勤保障群,繁殖採集倆不耽誤。

當兩群發展到無法再加脾時,加隔王板上繼箱,提部分封蓋子脾和蜜粉脾到繼箱內,巢箱空出位置加空脾或巢礎框。也可將巢箱中間的隔王柵去掉,提一個區的蜂群到繼箱,變成巢箱雙王群。

4、交尾群法

開始組織時,可將兩室作為交尾群,當處女王交尾後,便成為兩個蜂群;也可直接組織成兩個蜂群,分別誘入蜂王,兩群的蜂王年齡要基本一致。

蜜蜂養殖技術|早春平箱雙王群和繼箱雙王組織方法及有效利用

三、繼箱雙王群組織

若蜂群發展到10框蜂,8張子脾時加上繼箱,在繼箱開一後巢門,用鐵紗副蓋或塑料薄膜將巢繼箱分隔開。原群蜂王帶2張封蓋子牌,1張空脾,1張幼蟲脾和1張蜜粉脾保留在巢箱,其餘的巢脾提到繼箱。向繼箱介入1只與巢箱相似的蜂王,蜂王產卵10~15天后,將巢繼箱之間的鐵紗副蓋或塑料薄膜撒掉,換上隔王板,關閉後巢門,組成巢繼箱雙王群。

蜜蜂養殖技術|早春平箱雙王群和繼箱雙王組織方法及有效利用

剛組織的繼箱雙王群,由於老蜂飛回巢箱,會出現巢箱蜂多、繼箱蜂少的現象,在最初幾次調整巢脾時,向繼箱中多調入將要出房的封蓋子脾,待上、下箱群勢基本平衡之後,再按常規方法進行管理。

巢箱雙王群由於空間有限,需要6~7天調整一次巢脾,才能保證有大量的空房供2只蜂王產卵。當上、下箱都繁殖到滿箱後,

蜜蜂養殖技術|早春平箱雙王群和繼箱雙王組織方法及有效利用

四、雙王群的有效利用

1、強補弱

如流蜜期還未到,可抽出蛹脾補給其他未滿箱的蜂群。

2、加大繁殖

可採取向產卵區加入粉脾或調出一隻蜂王另組雙王群等辦法迎接流蜜期到來。

3、發揮各自優勢

一般,細心的蜂農會發現,有的群造脾快、有的採集強、有的哺育強,有的王產卵力強,在大流蜜期可以分工協作。雙王群最大的特點就是王多,產子多,充分利用這一點,為其他採集群提供大量封蓋子脾,讓採集群一直保持旺盛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