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為何要殺死清朝首富胡雪巖?

用戶64528827574


李鴻章為何要殺死清朝首富胡雪巖?

李鴻章並沒有直接殺死胡雪巖,應該只能說用計謀逼死了他。他會針對這位首富,自然是有一定理由的。當初胡雪巖只是一個放牛娃,家裡極為貧窮,但他後來能成為王朝首富,和他的眼光有極大關係。



胡雪巖能夠成功,第一是靠投資,第二就是靠投資回報。在他這一生中有幾次重大的轉折點,都和他投資結交的人有關。第1次他認識了一個叫王有齡的人,這個人是出生在官宦家庭,但官途卻一直不順暢。這件事被胡雪巖知道了,他感覺王有齡是一個可造的人才,於是毫不猶豫的就拿出了500兩銀子給他,由此為他作為升官鋪路之財。



有錢了以後,王友齡的官途真的一步一步走得更順暢。他並沒有忘記當初幫助自己的胡雪巖,因此之後利用自己的權力,在商場上又大大的幫助了胡雪巖,使得他的生意越來越大。很快,在江南地區,胡雪巖就變成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商人。由此看來,胡雪巖這一次的投資是非常成功的。



他第2個轉折點是和左宗棠有關。當初太平軍殺到了杭州,城破之後,王友齡也跟著自殺了。胡雪巖就覺得茫然了,不知道現在自己應該靠著誰。等到左宗棠帶了兵馬攻進來,再次收復回了杭州,胡雪巖又感覺眼前一亮,找到了方向。他去投靠了左宗棠,幾乎傾盡了所有的家當來贊助他,因此左宗棠很快就信任他,並且讓他任職了軍中的主管。

也是從這開始,胡雪巖才真正的算是搭上了官家這座船。之後胡雪巖就利用這層身份,和洋人搞起了軍火生意,從他們手中買得了火器,轉手又倒賣出去,從中賺取了巨大的利益。抱著左宗棠這個大腿,也因此讓他的生意不斷擴大,之後甚至連京城的那些權貴們都知道。於是大家商量了一下,給他封了一個布政使的虛銜,讓他有了一個皇商的名頭。

胡雪巖的生意越來越大,導致左宗棠在朝中的地位名氣也越來越高。這就讓李鴻章覺得不滿了,他明白,要扳倒左宗堂,就一定要先除掉胡雪巖。於是背地裡他就開始用了計謀,先斷了胡雪巖販賣生絲的商路,又開始散播謠言說他的錢莊即將要面臨破產。導致大量的百姓們開始湧入到他的錢莊兌換現銀,這樣的情況下真的很快就到了胡雪巖的破產。最後李鴻章又以一個非法斂財的名頭抄了他的家。這一系列打擊就使得胡雪巖鬱鬱而終。


紫禁公子


中國社會,歷朝歷代都是高度集權的結構,所以無論是做官,還是寫寫文章,還是深山當和尚,都無法脫離政治的羈絆而獨立,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即是。

而商人,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滋生資貨財利”,自然更不可能置身事外。從呂不韋到胡雪巖,到後來的傑克馬,從他們這些“首富”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此中某些理路與軌跡,似乎還能聽見他們那聲無奈的嘆息。

晚清胡雪巖先生,堪稱歷史上最成功的商業大鱷,“當官當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是從晚清社會就流傳下來的一句俗語,可見其風光。

他當年所掌舵的阜康銀號,鼎盛時期的資產與存銀高達2000萬兩,基本相當於彼時清廷財政總收入的一半,帝國甚至打破“祖宗慣例”,為他授予二品大官,併成為大清朝唯一的“紅頂商人”。

但是,胡雪巖可稱歷史上敗落的最迅速的鉅商。他將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發揮到出神入化地步的同時,也給自己挖下了一個個陷阱。光緒九年,即1883年的那個寒冬,阜康票號紛紛倒閉,富可敵國的胡雪巖幾乎一夜之間破產,一座財富帝國也隨之煙消雲散。

(圖:杭州胡慶餘堂所在地)

可憐一代富豪,身敗名裂,給歷史留下一個永遠的傳說。

一般來說,胡雪巖商業帝國的崩塌,主要不是經營不善,而是帝國高層內鬥的犧牲品。所謂成也政治,敗也政治。

胡雪巖論出身,極為卑微。原本不過一錢莊夥計,身份類似我們今天小店搞推銷的小哥,沒有上過什麼正經學校,後來和外國人打交道學了幾句外文,不過也只停留在“哈嘍哈嘍”的層面,先天條件根本無法和眼下馬老師那些人比。但是他從一個社會底層,一躍而為清廷首富、二品頂戴,差不多也花了整整30年時間。

他能起家、暴富、成功、富可敵國,除了個人才智超卓之外,很明顯是憑藉著權貴的東風而興旺的。按照高陽曆史小說《胡雪巖》的演繹,他先是放膽私自挪用錢莊500兩白銀,借給王有齡進京合法買官,在地方找到一個官家靠山,仰仗王的權力代理政府公庫,利用無息存款、佔款等方式,打時間差,再用公家的錢放貸、投資,循環套利;緊接著,全面打通官場關係,其法寶直接乾脆,就是不斷給官員行賄,培養自己官場人脈。

(圖:胡雪巖故居大門)

後,生意鋪展到全國,像所有的頂級商人一樣,因為入局太深,利益太大,為了維持不倒,在又不可能通吃的前提下,只能政治押寶,選擇最大的靠山。他選擇了左宗棠,徹底成為高層某方權貴的金融代理人。

一個有大抱負的大財閥,根本不能脫離政治潔身自好,而一旦參與進入權力鬥爭的烽火口,基本不能全身而退,中國歷史上可以只有范蠡成功過,就連這都還是隻是一個傳說。

原因很明顯,商人作為政治附庸的金錢武器,註定只能跟著政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當左宗棠平復新疆,聲望達到頂峰時,作為左公“後勤部長”的胡雪巖,毫無疑問會跟著走上人生的頂峰,成為人人稱羨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

可如此同時,這樣的商業操作就是對政治樹敵的層層加碼。左胡組合越成功,就越會引發政治對手的反撲。因此,當左胡彈冠相慶時,左公政治上強勁對手,另一對強大的政商組合,即李鴻章和盛宣懷已經加緊步驟暗中策劃,商議著如何把左胡這對搭檔幹掉,掃清障礙。果不其然,在李盛的重重阻撓與精心設計下,胡雪巖一步步落入圈套,最終功虧一簣。仰仗官家發財的胡雪巖,最終敗給市場;而官場給他補上最致命的一擊,商業帝國隨之瞬息瓦解。

(圖: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胡雪巖》)

而他自己也只能孤苦而終——沒像前輩呂不韋那些人一樣落得身首異處,已經是萬幸了。

胡雪巖從赫赫帝國首富,淪落到被抄盡家產只用了三天;而他從傾家蕩產到死於貧困,也只用了三年。

商人不得已依附於政治,從中取利,但這種取利法則,又是火中取栗,一步點錯,就是引火自焚。只因,政治派鬥,向來不是溫情脈脈,而是你死我活,亦官亦商之人要從中永遠跟對人、站好隊,在宦海中永遠不致沉舟,在商場上永遠披荊斬棘,幾乎是不可能的。一旦功成名就後,不能智慧地選擇適時退隱,只能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所以,李鴻章“殺”不“殺”胡雪巖,已經無關大局,他不因李鴻章而倒,也會隨著張鴻章、劉鴻章而敗。胡雪巖給中國商人帶來了太多啟示。很多人認為,中國企業家在席不暇暖中還熱衷看厚厚的《胡雪巖》,是因為他是這些人心目中的“商聖”。

但是,精明的商人哪裡會那麼簡單呢,胡雪巖的商業操作,在現代經濟學能手看來,實在太小兒科了吧。我想他們看重的,還是波譎雲詭的某些歷史經驗吧。古今多少事,都在不言中。

2018,10,3,晚間閒談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1823年)也就是道光三年,胡雪巖出生在安徽省徽州市湖裡村的一個貧困家庭,靠幫人放牛討生活,12歲時父親去世,於是胡雪巖決定出去闖蕩,到杭州的“信和錢莊”當學徒,因為為人勤勞,踏實能吃苦,三年後成為正式夥計,19歲時被“阜康錢莊”掌櫃收為學徒,因掌櫃沒有子嗣,就把他當兒子對待,彌留之際掌櫃把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送給了胡雪巖,這筆前就成了他商業生涯的第一筆資金。

<strong>

胡雪巖在商場混的風生水起離不開兩個人的幫助。

一個左宗棠,一個王有齡。

胡雪巖是個眼光極為獨到的人,他感覺王有齡值得他投資,便拿出500兩銀子給他升官鋪路,果然,有了錢打點後,王有齡的仕途平步青雲,最後坐到了浙江巡撫的位置,為了報答胡雪巖,王有齡利用手中的權利給胡雪巖的生意上一路開綠燈,很快胡雪巖就變成人盡皆知的大商人。就在胡雪巖志得意滿的時候,太平軍殺來,攻破杭州城,王有齡破城自殺,此刻的胡雪巖不知所措。

但沒多久的一次機會,又讓這個極有商業眼光的商人看到了一個機會,左宗棠帶兵收服杭州來了,於是他開始傾盡所有的贊助左宗棠,並很快的獲得左宗棠的好感和信任,被任命為軍中主管。

自古以為做生意最賺錢的是啥?當然莫過於軍火生意。胡雪巖利用左宗棠的支持,從洋人購買槍炮獲得鉅額差價,賺的缽滿盆滿。

而胡雪巖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事,就是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

當時,朝廷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但是武器裝備,糧草一概不管,主要還是朝廷沒錢,這個時候的左宗棠多虧了胡雪巖的幫助。胡雪巖為左宗棠籌集大量的錢糧武器,讓左宗棠的後勤沒有後顧之憂,也因此才能順利收復了新疆。

收復新疆,左宗棠名聲大震,胡雪巖成了大紅大紫的人物。

在古代“市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也許是為了光宗耀祖,他有錢了就開始捐,捐到後面成了江西侯補道,獲得二品頂戴,朝廷賜黃馬褂,因此他也就成了滿清三百年唯一的黃馬褂商人,即紅頂商人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一切都被李鴻章看在眼裡。

晚晴朝廷有三大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李鴻章一心想扳倒左宗棠,只是雙方在政治上不分伯仲,不管在政治方面或經濟領域,兩人也不遑多讓。終於,李鴻章發現左宗棠能閃轉騰挪,做事能如魚得水全靠的是胡雪巖在後面鼎力支持。 於是李鴻章深知:欲扳倒左宗棠,必先殺胡雪巖。

於是,他和手底下的人就策劃了置胡雪巖死地的計劃。

他們先斷了胡雪巖生絲的生意,然後散佈謠言說胡雪巖錢莊面臨破產,在慫恿大量客戶兌換現金,可胡雪巖就算再多現金也無法填這個窟窿,於是不得不關門破產,最後李鴻章以非法斂財的名義去抄了胡雪巖的家。

就此以後胡雪巖鬱鬱而終,可惜了一代紅頂商人,成了左宗棠與李鴻章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摯潷畫畫紅塵


胡雪巖能從一個放牛娃逆襲成為清末首富,得益於兩個貴人,其中一個是王有齡,還一個是左宗棠。

胡雪巖打小放牛,父親去世後,13歲的他只得出外謀生。

胡雪巖聰明勤快,做事又踏實。因此,在他19歲時,得到杭州阜康錢莊老闆的賞識和信任。阜康錢莊老闆把他收為學徒,並把錢莊裡的許多事情,交給他打理。

(胡雪巖畫像)

就在此時,胡雪巖認識了“候補浙江鹽大使”的王有齡。

王有齡出身官宦世家,但在他這一輩時,家道已經落。由於沒有錢上下打點,所以他在仕途上很不如意。

胡雪巖見王有齡風流倜儻,又頗有文采。認為他將來大有作為,於是私挪了錢莊500兩銀子給他,讓他去奔遠大前程。

有銀子開道,再加上王有齡的確很有才幹,所以他很快便升任浙江巡撫。王有齡投桃報李,利用職權為胡雪巖廣開便利之門。

胡雪巖藉著王有齡的權力,從一個小小的錢莊做起,生意越做越大。不僅開起錢莊分號,還涉足了許多別的行業。商號亦是越來越多,很快便成了浙江一帶有名氣的生意人。

然而,隨著太平軍攻破杭州,沒能保住杭州的王有齡,羞愧地自盡而死。

官場上沒人了,生意做起來自然不如以前順當。就在胡發巖犯愁時,清廷命左宗棠接替了王有齡的職務,並負責督辦軍務。

為了拉攏左宗棠,胡雪巖斥資購買了一些洋槍洋炮和糧食送給他。由於戰備充足,左宗棠很快收復了杭州。

捷報傳到清廷後,左宗棠被升為閩浙總督。

(左宗棠)

左宗棠感念胡雪巖的傾囊相助,任命他為軍中總管,讓他負責杭州城的善後事宜和整個浙江省軍隊錢糧、軍餉和武器購置等事情。

自然,官賬上的錢糧軍餉,都存入了胡雪巖的錢莊。

胡雪巖在為清軍購買槍炮時,與洋人多有貿易。於是,他謀得有能力的洋人幫助左宗棠,訓練了一支槍炮齊備的常捷軍,以攻打太平軍。

由於胡雪巖和左宗棠關係不一般,清軍中的官兵在收復浙江後,都把所掠的錢財等物,存入胡雪巖的錢莊裡。胡雪巖利用這些錢到處開商號,像滾雪球一樣,獲利不菲,很快躋身為清末首富。

除了賺錢,胡雪巖還做一些公益事業。

比如,清廷收復浙江後,胡雪巖設立粥廠、善堂、義塾,以及收斂因戰爭死去的遺骸等。他的善行,不僅為他換來好名聲,還大大提高了他的信譽度。因此不論錢莊還是商號,生意都非常興隆。

1873年,左宗棠奉命收復新疆。

清廷入不敷出,籌不出打仗的經費。想要向洋人銀行借款,也告失敗。

無奈之下,左宗棠再次讓胡雪巖充當了他的後勤部長。

由於胡雪巖在與洋人貿易時聲譽很好,再加上他又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收入做抵押。於是,他分次貸得1870萬白銀,為清軍西征解了燃眉之急。

胡雪巖擔心清軍到新疆後會水土不服,於是又私人捐贈了大批藥材,以備不時之需。

(慈禧)

左宗棠收復新疆歸來後,極力向慈禧舉薦了胡雪巖。

這樣,胡雪巖不僅得到面見慈禧的殊榮,還因輔助有功,被授予布政使銜(三品),賞賜黃馬褂一件。另外,還允許他可帶二品紅色頂戴。

可以說,胡雪巖憑著過人的鑽營能力,先後倚仗王有齡和左宗棠,僅僅幾年時間,便成了人生大贏家。而他和左宗棠亦是相互成全,最終獲得雙贏。

不過,左宗棠越是風光,他的政治對手李鴻章越是覺得不痛快。

李鴻章深知,左宗棠之所以能建立功勳,離不開胡雪巖這個取款機。所以,想扳倒左宗棠,就先要除掉胡雪巖。

1882年,胡雪巖不願意坐視中國絲農的生絲價格,一直受洋人操控的局面。為了奪回生絲價格權,他在上海開了一家蠶絲廠。並以高於洋人的價格,回購生絲。

起初,胡雪巖盡收生絲百萬餘擔,讓洋人陷入被動的局面。眼看勝利在望,誰知卻趕上了中法戰爭。再加上歐洲和意大利紛紛宣告生絲豐收,如此一來,生絲價格大跌。

李鴻章趁機利用職權,鉗制胡雪巖,導致他的工廠不能正常運動,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損失。萬不得已,胡雪巖只得把收來的生絲賤賣,結果虧掉了上千萬兩銀子。

(李鴻章)

然而這只是開始。李鴻章得知由胡雪巖為中間人的一筆80萬的清廷貸款到期了。按理,清廷經手官員把錢打給胡雪巖,再由他把錢還給匯豐銀行就行了。但李鴻章卻和經手官員邵友濂打招呼,讓他先不撥款給胡雪巖。另外他又讓洋務總辦盛宣懷,鼓動匯豐銀行向胡雪巖催款。

由於胡雪巖和洋人爭生絲價格權,已經得罪了所有洋人。因此匯豐銀行這邊使勁催款,那邊別家銀行又不肯借款給胡雪巖。無奈之下,胡雪巖只得賣了部分私產,才還上了這80萬兩銀子。

接著,李鴻章又利用商賈四處散佈胡雪巖鬧錢荒的消息,同時又上奏清廷,說胡雪巖虧空無數。為避免社會動盪,應凍結他的產業,以務抵債。

各地官僚富商早已聽聞消息,紛紛提款。由於資金量太大,家產又被凍結,招架不住的胡雪巖,最後只得宣佈破產。

可以說,在李鴻章的設計下,胡雪巖再難翻身。

但李鴻章並不因此就放過胡雪巖,他又給胡雪巖上了最後一道藥。他向慈禧上呈了一份奏摺,稱胡雪巖當初為收復新疆貸款時,吃了洋人的回扣。這讓慈禧好生惱怒,於是下令,把胡雪巖革職查辦,務必一查到底,讓胡雪巖補清虧空。

李鴻章接二連三的打擊,讓胡雪巖很快從清末首富,跌到了貧病交加的境地。1883年,胡雪巖終於支撐不住,鬱鬱而終。

(參考史料:《胡雪巖全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鴻章確實有要誅殺胡雪巖的打算,很可惜,胡雪巖作為布政使,又身穿黃馬褂,頭頂二品頂戴,不是他想殺就能殺的。胡雪巖作為東南首富,又背靠左宗棠,雖然最後被李鴻章和盛宣懷所算計,但是最後是病死的。胡雪巖臨終交代三條給後人,一不得做官,二不得經商,三不得胡李通婚,尤其是最後一條,明顯是衝著李鴻章說的。那麼胡雪巖是怎麼被李鴻章算計的呢?兩人為什麼有矛盾呢?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胡雪巖從小家庭貧困,沒怎麼上過學。為了維持生活,幼年的胡雪巖幫人放牛補貼家用,應該說凡是大富大貴之人都運氣不錯,胡雪巖就是這樣,那麼胡雪巖運氣有多好呢?

胡雪巖一次放牛回家,在路上撿到一個藍布包袱,裡面有許多銀兩。他沒有選擇將這些錢財佔為己有,而是站在原地等失主回來。後來失主返回找到了他,覺得他人品不錯,於是建議他去自己的大阜雜糧行去當夥計。自此,年幼的胡雪巖開始走上社會,進入商場。

年幼的胡雪巖不但人品好,而且勤快、聰明。後來胡雪巖因為照顧生病的金華客商而被這位老闆相中,將他帶去了金華火腿行當學徒。在金華火腿行胡雪巖人生第一次見到銀票,於是萌發了到錢莊做事的打算。後來胡雪巖苦練算盤和記賬本領,終於在自己19歲時進入杭州的阜康錢莊做事。而阜康錢莊是他人生騰飛的第一站,在阜康錢莊工作期間,胡雪巖憑藉勤奮和聰明做到了出店(主管),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他以後會是一個好掌櫃,很可惜,上天了向給胡雪巖更多。而胡雪巖為了得到更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什麼代價呢?

本來,錢莊的老闆已經相中了胡雪巖,臨終前將錢莊交給了他。但是胡雪巖結交了一個落魄士人王有齡,他將自己的命運壓到了這個人身上,事實證明,他押對了。

胡雪巖挪用自己收回來的欠款五百兩白銀交給王有齡,助他到京城謀個空缺,結果自己遭到錢莊解僱。王有齡在京城巧遇自己的朋友江蘇學政何桂清,何桂清將他推薦給浙江巡撫黃宗漢。王有齡後來被黃宗漢委任為海運局坐辦,然後一路升官直到浙江巡撫。

王有齡做官後沒有忘記胡雪巖,他利用自己為官的便利,給胡雪巖提供幫助,助他生意越做越大。胡雪巖在湖州開辦自己的絲行、藥店和錢莊,後來適逢天平天國動亂,江南一帶戰爭頻繁,胡雪巖趁機利用官銀籌集糧械,督管漕運,當時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稅賦收入。

當時,太平軍圍攻杭州,王有齡給胡雪巖2萬兩銀票讓他籌集軍糧。結果沒等援軍到來,王有齡就戰死了。後來,曾國藩推薦左宗棠為浙江巡撫,總管浙江軍務。左宗棠來了之後,胡雪巖主動歸還了銀票,並且送來了糧食。左宗棠被胡雪巖的行為所感動,從此以後和胡雪巖成為莫逆之交。而與此同時,在胡雪巖結交左宗棠的時候,他得罪了另外一個人,誰呢?他就是李鴻章。為什麼呢?

當時曾國藩率軍成功的將洪秀全堵在了天京,急需外援。於是調李鴻章前來支援,但是李鴻章有自己的打算,他認為此時洪秀全已經是甕中之鱉,天京城破時遲早的事情。如果自己前去佔不了首功,於是便組織 部隊去了浙江。而此時左宗棠是浙江巡撫,總管一切,你李鴻章來浙江趁機打劫,搶功勞,算哪門子事情呢?於是左宗棠上奏朝廷,參奏李鴻章擅離職守,不聽調度。從此以後,兩人便結下了樑子。

當時的左宗棠要比李鴻章要風光的多,左宗棠是個強硬派,喜歡打硬仗。而李鴻章剛柔並濟,善於權鬥,能屈能伸。兩人對當時的戰局有不同意見,具體來說就是李鴻章主張防守東南和東北的海務,而左宗棠主張海務和塞防並重,不能顧此失彼。因此,左宗棠強烈要求收復伊犁,安定邊防。

後來,慈禧太后選擇支持左宗棠,而左宗棠也不負眾望,西征勝利,被朝廷冊封為二等恪靖侯,並且允許在軍機處行走。要知道,當時李鴻章和張之洞等人都是沒有資格進入軍機處的,這讓李鴻章嫉妒不已。

為了排擠左宗棠,李鴻章隨即制定了策略,即倒左先倒胡。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要想扳倒左宗棠就要先扳倒胡雪巖。那麼為什麼呢?

當時胡雪巖就是左宗棠的錢袋子,胡雪巖幫助左宗棠組建了洋槍洋炮裝備的常捷軍,籌建“福州船政局,還在蘭州籌建了蘭州織呢總局,所有這一切都是兩人密切合作的結果。因此,要想打擊左宗棠,就要先擊垮胡雪巖。那麼李鴻章靠誰來擊潰胡雪巖呢?盛宣懷。

左宗棠有胡雪巖這個錢袋子,李鴻章也有自己的錢袋子,他就是盛宣懷。胡雪巖是官商一體,而盛宣懷比他更厲害,他是純粹的朝廷商務代表,比胡雪巖要正大光明的多。那麼李鴻章和盛宣懷是怎麼搞垮胡雪巖的呢?

公元1882年,胡雪巖花了2000萬兩白銀囤積生絲,想靠壟斷市場謀求暴利。這個舉動惹惱了外商,外商聯合起來抵制胡雪巖。胡雪巖買多少,外商也買多少,雙方以白銀為賭注,打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當雙方你死我活之際,盛宣懷出場了。

盛宣懷覺得這是個扳倒胡雪巖的好時機,於是他開始四處活動。具體怎麼操作呢?胡雪巖購買生絲用了太多錢莊的白銀,而前期由胡雪巖做擔保,清朝廷分兩次借了匯豐銀行共計約1000萬兩銀子,說好的每年由各省協餉還款。但是李鴻章指揮盛宣懷,從中做了手腳。

盛宣懷找到上海道臺邵友濂對他說:李中堂向讓你把各省的協款晚一些再給胡雪巖,二十天之後吧。邵友濂不敢得罪李鴻章,只有答應。後來胡雪巖錢莊資金週轉不靈,陷於危機。這時盛宣懷通過賄賂胡雪巖的一個夥計而得到了內幕,於是盛宣懷決定在上海開啟反擊胡雪巖的第一戰。

盛宣懷指使人去胡雪巖的阜康銀號上海分號取出存銀,並放出謠言,阜康銀號受生絲價格下跌的影響,馬上就要倒閉。知道消息的人紛紛都去阜康銀號取錢,形成擠兌潮,很快,胡雪巖的阜康銀號支撐不住了。

胡雪巖為了保住銀號,他親自去找海道臺邵友濂,讓他把各省協響趕快發放,用來救急。但是邵友濂躲著不見。胡雪巖又給左宗棠發電報,盛宣懷掌控郵局,把電報扣押了下來。

沒有辦法,胡雪巖將自己的地契和房產抵押出去,同時賤賣生絲,想挽回困局。誰知道越來越多的人聞訊前來銀號取錢,胡雪巖無力迴天,終於支撐不住,商業帝國破產。

後來,李鴻章痛打落水狗,給朝廷上奏摺參奏胡雪巖利用朝廷軍餉私自牟利,吃了不少回扣。朝廷派左宗棠前去查個究竟。胡雪巖最後以虧空軍餉的罪名被帶到京城,幸虧恭親王、左宗棠等人求情,朝廷暫時放他回家。

左宗棠死了之後,胡雪巖徹底沒有了靠山。李鴻章又參奏胡雪巖的罪狀,慈禧太后於是派人前去問罪抄斬。朝廷上下都對胡雪巖感到惋惜,於是故意在文書傳遞上做手腳,耽誤行程。當時胡雪巖已經身染重病,等文書到達浙江,胡雪巖已經病逝了!

就這樣,胡雪巖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他起步於和朝廷官員聯合,最後也失敗於朝廷官員的陷害。正是因為此,他嚴令子孫:不得做官,不得經商。最後因為痛恨李鴻章,交代胡李不通婚。也許在胡雪巖心目中,是李鴻章害死了自己。你覺得呢?


每日趣評


這個問題上怎麼那麼多人胡說八道啊。

胡雪巖的死和李鴻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好不好!

胡雪巖生意倒閉並不是因為投機生絲失敗,事實上他生絲生意好得很,即使最後清倉大甩賣給外國商行,價格也非常客觀,絕對不存在“賤賣”這回事。

簡單點說,胡雪巖生意的破產和當時外貿回款方式以及訊息流通方式、和清朝當時根本談不上完善的金融市場息息相關,和李鴻章真的沒有任何關係。

胡雪巖輸在“天下大勢”上,而不是什麼陰謀詭計上。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可以舉個例子:現在直接去國外網站海淘買東西即使加上稅款也比國內便宜,所以很多人都海淘;但是海淘有個前提條件是你得會英語,也要會上網買東西。一個完全不會英語,不會上網買東西的人,東西買貴了,你能說這是有人陰謀整他,故意不讓他海淘嗎?他連什麼是上網,什麼是英文都不知道,怎麼海淘?

胡雪巖就屬於這樣。

先說訊息,19世紀訊息傳遞可沒有現在這麼迅捷,尤其是電報還沒有發明之前,從英國到上海,最快的船都要大半年;以生絲為例,如果一個英國商人在上海做生絲生意,他只能根據半年前的消息來制定今年的生絲收購價格,但是歐洲發生什麼情況,他在上海完全不知道,比如今年意大利生絲豐收(意大利也是生絲主要出口國之一),但這個上海的英國商人完全不知道,那麼他制定了100塊/1公斤生絲的價格,可倫敦交易價格因為意大利生絲豐收,可能才80塊錢/1公斤。

那麼這個商人在上海按照100塊錢/1公斤收購生絲,那就等著虧錢破產吧。可惜,即使從生絲在上海上船,到運到倫敦,再把消息反饋回上海,大半年過去了,也就是說可能這個商人2月就破產了,但是等他知道自己破產已經是9月了。

所以,當時在上海的外國商人為什麼說是冒險家的樂園?因為每次外貿生意和賭命沒有區別。

當然,隨著電報技術的進步,在1880年代,電報網絡從長崎到上海、香港已經形成了一個跨週期的電報網絡,倫敦的消息雖然還是要經過新加坡中轉,但是到達上海也只需要1天時間。信息相比1860年那種半年傳遞一次,已經可以叫及時了。

在上海的外國商人可以很迅速的知道倫敦交易市場的情況,從而改變自己的收購價格,所以這個時候破產的外國商人已經很少了。

但是當時這種信息都掌握在外國商人手裡,畢竟胡雪巖也沒牛到能派交易員去倫敦,他也根本沒有這個思路。

第二,清朝在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晚期的外貿結算方式完全是被動的,主動權是掌握在外商手裡;最早的時候外商和中國商人交易主要的貨幣都不是白銀而是鴉片,因為外國商人手裡就鴉片,中國商人把貨物賣給外商,外商支付一定數量的鴉片,然後清朝商人再在國內把鴉片賣掉換錢。

胡雪巖那個時候當然還不至於這樣,但是每一次和外商交易都有半年的壓款期:舉個例子,怡和買了胡雪巖價值500萬兩白銀的生絲,但是可能胡雪巖當時只能收到20萬兩白銀,剩下的錢要等怡和把生絲運到倫敦賣掉之後,再把錢給胡雪巖。

這種方式是不是不公平?當然是不公平,但是這就是當時外貿規則,清朝商人想掙這份錢就必須按照這個規則來。除非你能厲害到拋開外國商人,拋開外國商船,自己從新建立一整套收購、物流、交易流程。

但別說19世紀,即使今天,恐怕都沒幾家企業能做到這一點。英國人、美國人做到這一點,那是好幾個世紀,填了多少人命在裡面,一點點趟出來的;更何況英國皇家海軍全球瘋狂打擊海盜也是為了英國貿易服務。

換了海軍孱弱的清朝,即使胡雪巖建立了船隊,搞不好沒到新加坡就被“海盜”搶劫了。

最後就是當時清朝根本說不上存在的金融市場,大家知道很多金融工具必須在法規完善的金融市場才能成為正常的金融工具,而把金融產品放在毫無市場規則的金融市場只會帶來災難。

當時清朝金融市場根本說不上市場,但是當時1883年,上海竟然流行股票交易投機。

大量資金從錢莊、商號流向股市。更要命的是:許多人都把買賣股票當作了賺錢的正當生意,所以向錢莊貸款用於炒賣股票的現象也很普遍。

惡果隨之而來,《申報》說:從1882年開始,“買賣股份之旺,幾於舉國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顯露,股票萬千直如廢紙。”(見1884年1月23日《申報》)從錢莊、商號流出的大量資金就此在股市中蒸發。壞賬、呆賬由此而大量出現,經濟形勢就此惡化。《申報》說:1883年,“滬上市面自夏秋以來,日見衰落之象,至冬間則更疲敝。虧倒之行號、店鋪,日有所聞。訟案累累,不能清結。”(見1884年1月23日《申報》)

1883年10月19日《申報》報道說:去年(1882年)冬天,“本埠各大行棧倒閉紛紛,約計所耗之數,有數百萬之多。市面情形大為減色。”進入1883年,市面更蕭條,倒閉的商鋪更多,並牽連到放貸的錢莊。1883年2月1日,上海的信源錢莊首先宣告倒閉,“虧欠某銀行銀約八九萬兩”(見1883年2月2日《申報》)。4月5日,上海的利康錢莊又宣告倒閉,“共虧銀約有二十九萬兩”(見1883年4月6日《申報》)。

此後,銀根更緊,局面更慘。10月8日,上海又爆出兩大錢莊倒閉的消息:一家叫“純泰”,虧損金額為“19萬白銀有餘”;一家叫“泰來”虧欠金額為“7萬白銀有餘”(見1883年10月9日《申報》)。

10月22日,杭州聲名顯赫的德馨錢莊突然倒閉。當時,《申報》作了這樣的報道:

杭垣著名之大錢莊,合上下城計之,不過七八家而已。而其資本極巨、聲名極震之店,則以阜康與德馨兩號。如雙峰之對峙焉。德馨莊開張於望仙橋河下,房屋閎敞,排場寬綽,本系某宦所開……

日來,上海遭倒閉巨莊者甚危急,且泰來莊亦系某宦與人合開,一經倒閉,必致波及,其勢萬難支持,故於上月念二日即時倒閉。(見1883年11月5日《申報》)

可見,在胡雪巖的阜康錢莊倒閉前,上海商界已經出現一股倒閉狂潮,大批商店倒閉,繼而是一家又一家的錢莊倒閉,並牽涉到外地錢莊。錢莊倒閉的消息,又引發猛烈的擠兌風潮,市面銀根因此奇缺。《申報》當時曾發表長篇評論,感嘆:上海市面“銀根緊急,為從來所未有”。(見1883年10月24日《申報》)

如果這個時候清朝政府腦子裡有救市概念,只需要在金融市場投入不到500萬兩白銀就能救的,但是很遺憾清朝政府根本沒有這個概念,那麼胡雪巖生意的破產就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簡單總結一下胡雪巖生意破產的過程:1880年開始,長三角流行玩股票,大量資金從錢莊湧入股市,很多人從錢莊裡借錢炒股;而這個時候胡雪巖籌集了大批資金用於囤積生絲;到了1883年年底,這個時候由於股票市場崩潰,大量的人破產,錢莊貸款收不回來,造成市場恐慌,大家都去錢莊提款,這就造成擠兌了,錢莊沒有那麼多現金支付,只能倒閉了事。

這個過程中胡雪巖的錢莊也面臨同樣問題,而且他也不知道1883年意大利生絲豐收,倫敦生絲價格下跌(如果他早知道,早賣掉,擠兌風潮他是能躲過的)。

雖然他最後選擇把生絲全賣給外國商人(外國商人沒有乘機壓價,依然高於胡雪巖收購價),但是由於外貿回款週期原因,遠水解不了近渴,胡雪巖最終還是因為缺少現金,他的錢莊還是倒閉了。

胡雪巖的失敗說明在19世紀,西方對中國的衝擊是全方位的,並不是只有軍事、政治領域,在經濟上清朝和世界聯繫的越緊密,也就越容易受世界大環境的影響。比如1883年清朝遭遇的金融危機和當年的中法戰爭有直接關係,不少學者認為上海股災和金融崩潰和中法戰爭息息相關。1883年12月中法戰爭爆發,局勢不穩,使得人們對金融市場失去了信心,加劇了擠兌行為,升級了危機,直接導致總崩潰。

這就是胡雪巖生意倒閉全過程,他的失敗只是當時清朝金融危機的一個縮影和其中一環。


蘭臺


胡雪巖

李鴻章

當然,不能說李鴻章就對胡雪巖沒有恨意,19世紀80年代,當時清廷中樞到地方洋務大員,正在開始一場關於“海防”“塞防”孰輕孰重的打討論,本質上是在爭論,到底是集中力量抑制新興的日本,保衛東南沿海重要,還是集中力量防禦沙俄覬覦我國西北邊疆重要,李鴻章和左宗棠是兩派意見的領袖,各執一詞,矛盾很大,胡雪巖作為左宗棠最重要的金融操盤手,李鴻章肯定心裡看他的是不順眼的。

但實際上,胡雪巖敗亡的直接原因,是當年一場自中國打開國門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外貿易戰。這就是1882年以上海為中心的"生絲之戰”

放眼當時的世界,絲綢作為各國消費者熱捧的奢侈品,其原材料生絲,依舊只有兩個主要產區,中國的蘇南浙北地區,以及意大利,而意大利出產的生絲質量和產量都不如中國,所以當時上海各大洋行的主要貿易項目,就包括採購蘇南浙北生產的生絲,生絲也成為歐洲各國依賴,中國對外出口的最主要商品。

胡雪巖當時野心勃勃,想通過買斷市場上的生絲,控制整個江浙滬的生絲貿易,進而將全部外國洋行逐出,這是一項大風險,高回報的冒險,如果成功,那麼今後一段時間內,全球各地的絲綢面料製造商,如果想購買中國生絲,就只能找胡雪巖,利潤前景真是不可估量。

但同時,打這一仗需要的現金“彈藥量”也是驚人的,根據資料統計,當時上海市場上每年供應的生絲,超過1萬包,按照每包400兩白銀的價格計算,胡雪巖要想把這些生絲全部納入囊中,至少需要五百萬兩白銀。不僅如此,生絲這種商品的特殊屬性決定了它不耐久存,儲存超過2,,3年就會泛黃,失去光澤,變成廢品,還要算上倉儲成本,還有,洋行對胡雪巖這種壟斷性的收購,也不會坐而視之,肯定會進行競拍,所以打贏這一仗,所耗費的現銀肯定是千萬兩級別。

但此時的胡雪巖正是春風得意之時,他手中有東南地區最大的錢莊,阜康錢莊,能調動出的現金大約有2000萬兩白銀,1882年當年春天,他就收購了上海市面上大部分的生絲產品,大約8000包,只留給其他外商洋行不到3000包,由於1882年這場“生絲大戰”,次年春季,上海市場上生絲價格一路飛漲,但胡雪巖繼續出擊,又搶購囤積了6000包,算下來,胡雪巖手中囤積的生絲每包均價已經到了1300至1400兩白銀。

然而,胡雪巖傾盡全力,依舊沒有達成自己想象中的“絕對壟斷”,兩年他累計囤積生絲14000包,但依舊有8000包在洋行和其他國內投機商手裡,另外,人算不如天算,1883年意大利生絲大豐收,已經能夠滿足歐洲絲綢製造商相當部分的要求,從而導致中國產生絲需求回落,價格急劇下跌,這一下,胡氏高價囤積的大批生絲頓時從下金蛋的母雞變成掛在自己脖子上的沉重磨盤,到了9月,上海市場上的生絲價格已經跳水到了500兩白銀一包,胡雪巖是心急如焚。

這個時候,李鴻章出手了,左宗棠西征時,所用的大筆軍費,是以中國海關名義向各外國銀行借貸的,以左宗棠任上管轄省份的財政收入作保,但具體擔保人,卻是胡雪巖和阜康錢莊。李鴻章拍了兩個電報,收件人是蘇松太道道臺邵友濂和上海匯豐銀行的買辦席正甫。過了幾天,正好是上海江海關向匯豐銀行支付每月到期本息的日子,這一筆錢是五十萬兩,錢不多,但邵友濂卻表示,江海關手裡恰好沒現銀,支付不了,按說中國各地海關收入穩定又雄厚,偶爾一個月遭遇週轉困難,外國銀行基本就通融過去了,但這次,席正甫一反常態,直接向擔保人胡雪巖發出了法律文書,要他履行擔保人義務,把50萬兩的本息先行代償給匯豐銀行。

這一刀可謂來的巧,此時胡雪巖正如同溺水之人,手上除了這燙手的1萬4000包生絲哪裡來的現銀,更糟糕的是,一些內幕人士,比如其他銀行的中國買辦,以及江浙大商人,得知匯豐銀行居然向阜康錢莊逼債,而後者連區區五十萬兩都拿不出,於是紛紛找上門來,要求提取存款,阜康錢莊遭遇了擠兌,胡雪巖不得不忍痛割肉,開始將這些生絲出手拋售套現。

既然是拋售套現,價格就更是一潰千里,根據資料記載,11月上海生絲價格,最低已經跌到了362兩一包,也就是說,一萬四千包生絲賣了,胡雪巖只拿到了5,600萬兩白銀,虧損高達1400萬兩,這個消息一出,大家對阜康錢莊的擠兌更是猛烈,1883年12月5日,一夜之間,江浙沿海到兩湖,乃至京城,幾十家阜康錢莊全部關門,宣佈破產。

作為胡雪巖的老靠山,兩江總督左宗棠此刻也沒了辦法,他不能制止匯豐銀行逼債,也不能單純通過行政命令來終止儲戶的擠兌,最終只能讓江蘇省拿出30萬兩給阜康錢莊,這點錢對於胡雪巖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更糟糕的是,1884年初,中法關係惡化,兩國開戰近在眼前,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緊急前往福州主持戰事,但此時,左宗棠已經病重,長途車馬勞頓,讓這位洋務派重臣的健康徹底惡化,於9月在福州病逝,靠山一倒,胡雪巖也知道自己再無機會東山再起,3個月後,貧病交加的胡雪巖也在杭州病逝。

胡雪巖唯一的幸運在於,當朝廷因為他無法清償公款債務,且引發全國性連鎖金融恐慌,下令宣佈革去他的候補道臺官職,緝拿入獄時,他已經不在人間。當然,如果他尚在人間,革職下獄也不屬冤枉,因為他在出面替左宗棠籌辦軍費時,堂而皇之地收取了鉅額佣金。以1877年第四次西征借款為例,匯豐銀行索取的利息是10%,但左宗棠向朝廷申報時,變成了12%,後來又以洋行包認實銀為理由,把年息說成15%,其中這些利息差,一半都進了胡雪巖的口袋,根據統計,1867到1879年,胡雪巖經手的對外借款大概是1200萬兩白銀,利息總計600萬兩,胡雪巖至少從中中飽了300萬兩。這種鉅額貪腐,連湘軍集團中的重要人物,曾國藩之子曾紀澤都看不下去了,在日記中說,對於胡雪巖“雖籍沒其資財,而科之以漢奸之罪,殆不為冤枉。”

胡雪巖這跌宕起伏的一生,成與敗,歸根結底都在於和官場,權力走得太近。


晴天有時下豬


胡雪巖是清朝中興時期著名商人,同時也是一個官員,其代表著是徽商勢力,雖然李鴻章與他是老鄉,但是從感情上他與左宗棠走的更近。

而左宗棠與李鴻章代表的是不同的派系,尤其是在太平天國之後,淮軍與湘軍的矛盾達到了極點。在曾國藩處理天津事件時候,因為做出了對中國有害的決定,以李鴻章為首的大臣們,對曾國藩進行口誅筆伐,大罵曾國藩為賣國賊。而李鴻章後來所作所為,與曾國藩相比較而言,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胡雪巖和當時鼎盛的湘軍領袖曾國藩關係甚好

胡雪巖自從發家之後,他知道生逢亂世,就必須有一個靠山。而當時淮軍的實力,遠遠不如湘軍,因此胡雪巖不斷的向湘軍示好,給予湘軍資助。

而胡雪巖與湘軍可謂是彈冠相慶,即湘軍利用徽商提供的金銀髮軍餉,購買火炮等,而後期曾國藩興建工廠,也少不了胡雪巖的金銀。而湘軍體系不僅為他提供了穩定的避風港,而且還使得他獲得官位,這使得胡雪巖成為了官場上的商人,這對於他的社會地位的提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曾國藩死後,胡雪巖又瞄準了左宗棠

曾國藩在一片聲討中死去以後,而他的去世使得權力鬥爭向李鴻章這邊傾斜,雖然左宗棠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在湖南派系的地位,左宗棠的影響力遠遠沒有曾剃頭那麼大,而此時淮軍派系與湖南派系的鬥爭遠遠的沒有結束。

雖然左宗棠在掃蕩捻軍,平定回亂等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打仗能力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政治手腕,卻不是李鴻章的對手,因此在國家需要將才的時候,他還能夠與李鴻章掰手腕,但是遇到和平時期,左宗棠是完全處於下風,當然李鴻章對此並不滿意,試圖要將湖南派系全部打壓下去。

圖:胡雪巖故居

與李鴻章求和形成鮮明對比,左宗棠是結結實實的強硬派,即對外爭國權,而清朝此時對於戰爭不是太支持,因此左宗棠的軍餉很多都是自籌的,而胡雪巖做為當時清王朝的首富,對於左宗棠的行動給予非常大的資金支持。而左宗棠屢次立下了大功,這使得朝廷對於左宗棠非常重視。

那麼李鴻章為什麼要害死胡雪巖呢?

李鴻章意識到,只要左宗棠不立功,自然就會被朝廷冷落,而自己就會輕而易舉的戰勝了湖南派系,要想阻止左宗棠立功,就必須斬斷他的資金來源,於是,胡雪巖就成了眼中釘肉中刺。

與左宗棠相比較而言,胡雪巖的職位畢竟是比較低的,而胡雪巖雖然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但是他在做生意中也是存在著很多汙點的,李鴻章隨便找一個藉口,就夠胡雪巖喝上一壺的。

因此李鴻章在蒐集胡雪巖所謂的罪狀之後,就上報朝廷。雖然朝廷念在胡雪巖這些年對於國家的貢獻,網開一面,赦免了他的死罪,但是還是抄了他的家,胡雪巖積累的億萬財富,被朝廷沒收一乾二淨。

原本胡雪巖還指望著靠左宗棠東山再起,但是這個夢想很快破滅了,因為左宗棠在征討法軍的時候生病去世了,而胡雪巖在絕望與無限怨恨中,生病去世。雖然胡雪巖不是李鴻章直接殺死的,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一代鉅富胡雪巖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令人扼腕嘆息。


小小嬴政


俗話說:“做人要學曾國藩,做事要學胡雪巖”。胡雪巖是晚清首富,據說他的總資產達2000多萬兩。



1823年胡雪巖出生在安徽徽州績溪一個貧窮的家庭,幼年喪父,1835年,胡雪巖經親戚推薦,在杭州“信和”錢莊當了一名學徒工。13歲移居浙江杭州。他下雨天經常為人打傘,他說,下雨天誰都有沒傘的時候,你肯為別人付出,別人就肯為你付出。



胡雪巖人生的第一個貴人

胡雪巖遇到人生的貴人王有齡,他在王有齡急需資金的時候,偷偷地將錢莊裡的500兩銀子借給王有齡週轉當了官。王有齡坐上了浙江巡撫的寶座。他將500兩銀子加上利息還給了胡雪巖,還幫胡雪巖創辦了阜康錢莊。胡雪巖還有了“候補道臺”的官銜(正四品)。


胡雪巖的第二個貴人

1861年,太平軍攻戰杭州,王有齡自盡。左宗棠繼任浙江巡撫,進攻太平軍,胡雪巖幫助左宗棠解決了軍需供應的難題。左宗棠勢如破竹攻下杭州,在左宗棠讓他管理賑災局、設立粥廠、難民局、善堂、醫藥局等,胡雪巖果斷利索完美完成任務,而且胡雪巖從中得到不少利潤,得到左宗棠的賞識。

左宗棠(左)和胡雪巖(右)

胡雪巖走向人生的巔峰

左宗棠向清廷誇讚胡雪巖,奏請朝廷加胡雪巖為正三品按察使銜,後來胡雪巖在福建又幫左宗棠採辦軍火和軍糧,左宗棠奏請朝廷,胡雪巖又被清廷賜予正二品布政使,頂戴紅珊瑚,賞穿黃馬褂。他還被特批在紫禁城騎馬”,榮譽的光環環繞在他的周圍,他成為晚清唯一的一位“紅頂商人”。但他不忘從各方面幫助老百姓,被大家尊稱為“胡大善人”

胡雪巖憑藉其卓越的商業眼光和才能,利用過手的官銀在上海籌辦私人錢莊,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他時刻不忘幫助軍民,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胡雪巖當時財源滾滾,被稱為“活財神”。

左宗棠在胡雪巖的幫助下名望飛速提高已經和李鴻章平起平坐。

同治十年(1871年)九月,左宗棠再次上奏清廷,朝廷賞給胡雪巖正一品官銜,結果清廷拒絕,因為胡雪巖是商人並非科舉出身,賞正一品不和清朝規定。

同治十一年(1872年),左宗棠任出任陝甘總督,在西北平定叛亂,立了大功,清廷破例準封胡雪巖正一品官銜。

1876年,在左宗棠的強烈請求下,慈禧最終決定收復新疆。七旬的左宗棠,為表示與新疆共存亡,行軍前準備好棺材,胡雪巖大力資助,他借外債1870萬兩白銀,還資助將士們大量藥材,後來,新疆成功收復。胡雪巖還慷慨解囊到各地賑災,得到慈禧多次親自接見。


李鴻章的出現讓胡雪巖的人生走向低谷,他抑鬱而終

李鴻章和左宗棠是政治競爭對手,而胡雪巖是左宗棠的人,左宗棠在軍餉,錢糧,軍費軍火等大部分開支,都離不開胡雪巖的鼎力相助,李鴻章有盛宣懷當“小金庫”,李鴻章要整垮左宗棠就要先斷左宗棠“錢袋子”,所以李鴻章開始尋找機會擠兌胡雪巖。




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用2000萬兩白銀囤積壟斷了國內所有蠶絲,讓外商無利可圖,氣急敗壞的外商聯合起來,拒收中國蠶絲。海關海運全都是外國人操縱,胡雪巖不得不將蠶絲低價出售,虧損1000萬兩。清光緒九年(1883年),李鴻章利用職權使胡雪巖的產業,受到各地官僚競相提款、敲詐勒索,資金鍊斷開,同時受外商排擠,可以說胡雪巖在清政府以及商界的聯合圍攻下,資產失去一半。1885年,左宗棠去世,胡雪巖失掉了靠山,李鴻章指示親信舉報胡雪巖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時借洋人款,吃回扣,還挪用公款,結果激怒了慈禧,慈禧下令追查胡雪巖的資產。



最終,胡雪巖作為政治犧牲品被革職查抄全部家產,1885年鬱鬱而終。他和左宗棠同一年去世,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小姐姐講史


胡雪巖雖然不是李鴻章直接弄死的,但差不多也是被李鴻章“搞”死的。

作為左宗棠的人,胡雪巖成也“官商”,最終在清廷高層的權力鬥爭之下,成為派系鬥爭的犧牲品,落得個家族崩塌、身敗名裂,在貧恨交加中鬱鬱而終的下場。

本身,胡雪巖不過是一個杭州錢莊的小學徒,掌櫃的沒有後代,一直把聰慧的胡雪巖當兒子來對待,去世前,也把錢莊交給了胡雪巖打理,這個錢莊,成了胡雪巖發家的第一桶金。

從1848年開始的30多年時間裡,胡雪巖依託王有齡、左宗棠等清廷高官,“互幫互助”,胡雪巖在經濟上幫助他們,他們反過來用自己的政治資源為胡雪巖商業帝國的開拓“不斷行方便”,促使胡雪巖成為清末有名的紅頂商人。

隨著國內戰爭的陸續結束,李鴻章和左宗棠因政見不合,尤其在“塞防”和“海防”論上爭執不休,經常需要慈禧出面才能調停。

時間一長,李鴻章就想盡辦法要“倒左”。

不過,要搞定左宗棠,李鴻章的計劃非常毒,他先想辦法剪除左宗棠的支系。

胡雪巖就成了李鴻章要搞倒的重要目標。

畢竟,胡雪巖是左宗棠的錢袋子,搞定了胡雪巖,左宗棠就沒錢搞洋務搞實業了,等於就掐斷了左宗棠的經濟命脈。

這樣,左宗棠再牛,也很難再和李鴻章鬥了。

而對於山雨欲來的危機和風險,胡雪巖顯然即使有所察覺,也防備不足。

畢竟,胡雪巖老了,生意場上30多年的成功,讓他的敏銳度和反應力都下降了。

1885年,左宗棠抱憾而終,而之前的幾年,他已經逐漸失勢,李鴻章集團完全“壓”過了他。

左宗棠的失勢,也讓胡雪巖的“災難”接踵而至,李鴻章一步一步放心大膽地將胡雪巖從神壇上拉下來,一腳踩到了地上。

1882年,胡雪巖幾乎孤注一擲,傾其所有,投資2000萬兩白銀將國內的新生絲盡數收購,企圖壟斷生絲貿易,這可把洋商們惹火了,他們索性聯合起來拒絕購買中國的生絲。

因為大清的海關被洋人控制,胡雪巖這些生絲也運不出去,無法出口,最後堆積在倉庫裡。

最後,胡雪巖不得不賤賣生絲,一下子就虧了1千萬兩白銀,家產損失了一半以上。

經過這一次嚴重打擊,胡雪巖簡直是痛心疾首,很快就進入資金捉襟見肘的地步,他旗下龐大的商業帝國,開始缺錢了。

而胡雪巖用人不察,他手下的一些夥計早就是“李中堂的人”,這些人在內部開始造謠,說“掌櫃沒錢了”,錢莊也沒錢了。

胡雪巖錢還是有的,並不少,只是週轉比較困難,只要堅持一兩年,總能緩過勁來。

但是當這些“內鬼”們開始大肆傳播胡雪巖沒錢的信息後,在李鴻章的運作下,國內外的商界人士一起動手,開始“困死”胡雪巖。

那些外國的銀行,開始頻繁索取胡雪巖的借款,把錢存在胡雪巖各地錢莊裡的儲戶們,也紛至沓來,要提取現銀,胡雪巖頃刻間資金鍊斷流。

當胡雪巖找昔日的合作伙伴們借錢的時候,各大商會和錢莊等等,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

沒有錢周莊,胡雪巖的商業帝國徹底崩塌,核心的錢莊、當鋪等生意全崩潰了。

隨著各地商號倒閉,胡雪巖不得不宣佈破產。

在這緊急關頭,李鴻章充分發揮了“痛打落水狗”的釜底抽薪,他指使親信官員,上奏朝廷,舉報胡雪巖“貪汙挪用國家糧餉”。

慈禧下旨,將胡雪巖革職抄家,胡雪巖迅速落得身敗名裂、窮困潦倒的下場。

2年後,胡雪巖就在憤恨中鬱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