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在今日人們的印象中,蚩尤是殘暴、兇狠、嗜血如命的妖魔,而黃帝作為“正義”的化身殺死了蚩尤,平定亂世,最終人間恢復平靜。但事實呢?對於那段久遠的歷史我們似乎已經無從獲知毫無爭議的真相,但我們卻能從現有的史料中探尋蛛絲馬跡,勾勒歷史中蚩尤。

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一、對蚩尤長相的描述讓人覺得他是個妖怪

據《初學記》卷九引《歸藏·啟筮》記載:“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其後《述異記》雲: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從中我們大致可以瞭解到,蚩尤頭上長角,鬢髮鋒利如劍戟,雖有人的身體,卻長著牛蹄,還有四隻眼睛,六隻手臂。另外還有些民間神話傳說中描述,蚩尤面如牛首,背生雙翅。單從這樣的描述來看,蚩尤就像是《西遊記》中的牛魔王。但其實在上古神話中,大多數的神祗都是人面獸身,且或有很多頭,或者有很多腳。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而同樣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也記載了“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同樣九首,但一個是北極天櫃山的神祗,一個則是“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幸乃苦,百獸莫能處”的妖怪。

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所以我們完全無法單從外表上去判斷這形象所代表的,是神還是妖,是正義還是邪惡。蚩尤在上古神話中的形象塑造,包含了鳥和牛的元素,他是鳥圖騰和牛圖騰氏族的首領,而上古百姓對於鳥圖騰和六畜圖騰都存在著崇拜的情結,所以即便從長相上,我們也無法判定蚩尤是“妖怪”,或者說是“邪惡的”,甚至還有可能是受當時人崇拜敬仰的。

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二、蚩尤的兄弟都是妖怪

對於蚩尤的兄弟,據《龍魚河圖》記載,“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使刀戟大弩,威鎮天下,詐殺無道。”對於形象的描述,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了,並不能作為評判的標準,而“銅頭鐵額……威鎮天下”其實是說驍勇善戰,至於“詐殺無道”我們今天無從考證,從某些角度看甚至可以認為是當權者為了自身利益而刻意誇大對手的險惡,這種現象是常見的。

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從民間傳說中入手。魃魅魈魍一類的鬼怪,民間或有把他們歸為蚩尤一族,但事實上蚩尤乃東方部落九黎族的首領,而這些鬼怪則是遍佈各處,如《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又西二十里,曰剛山……是多神ch【i 光鬼】,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其中ch【i 光鬼】在今日寫作魑。文中的剛山屬於“西次四山,自陰山以下,至於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里”,這西邊山上的妖怪怎麼出自東邊的部落?而魃,在《山海經》等史料記載,她是黃帝的女兒,在黃帝與蚩尤的交戰中,被黃帝派來助戰的,更不可能是蚩尤的兄弟了。

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三、在與黃帝的戰爭中蚩尤戰敗

我想這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甚至可以說是如今蚩尤形象被徹底抹黑的根源。於這場戰爭的記載有諸多的版本。據正史《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簡單來說,即黃帝的部落日漸壯大,炎帝的勢力日漸衰弱,黃帝戰勝炎帝相當於是一種朝代的更迭。而蚩尤不聽黃帝的命令,於是黃帝出兵征討蚩尤,與之交戰於涿鹿之野,結果是蚩尤戰敗。而這之後軒轅黃帝正式取代神農氏,成為新一任統治者。

當時《史記》編纂時,已確立“獨尊儒術”,受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作為其祖先的黃帝自然需要正面的形象,以此證明漢族這一血脈是正兒八經的統治階層。因為本身儒家講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弒君則違背了這種認知,所以只有通過強化“正義”來彰顯這種通過戰爭實現統治階級更迭的正確性和必要性,也就是“正名”。那麼為什麼被抹黑的是蚩尤而不是上個時代真正的統治者炎帝呢?武王伐紂是商紂王為非作歹,李氏滅隋也是由於隋煬帝的荒淫無度,正史總是以這樣的方式實現“正名”。但當時對炎帝的評價都特別正面,《山海經》中就記載“炎帝嘗五穀之所”,還有說炎帝“嘗百草”,所以炎帝被成為農業之神和醫藥之神。相比抹黑這樣的正面人物,抹黑善戰的蚩尤反倒更容易,因為戰爭本身就意味著殺劫,“善戰”亦可理解為殘暴嗜血。

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但事實上,一些地區一直以來就有崇拜蚩尤的傳統。如南朝任昉的《述異志》就有記載冀州有樂名《蚩尤戲》,民人頭戴牛角而相抵;而在太原的村落中人們會祭拜蚩尤神。在黔南還有苗族史詩《榜蚩尤》在民間傳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

今天,面對手頭上屈指可數的史料,其實我們很難去還原一個真正的蚩尤形象。但不論蚩尤是面如牛首,還是四目六手,不論他是人是神或是妖,這些都不重要,沒有人能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去評價一個人。所以在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時代裡,當所有的人都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在保留自己看法的同時又理解包容他人的看法,將這些看法加以融合,或許我們就能真正接近歷史上真實的蚩尤。

說道蚩尤我們都認為凶神惡煞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