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推薦給大家的是一本我「原以為鐵定不感興趣」,但讀過被瘋狂圈粉的文學作品。

今年1月出版的、來自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起連環綁架案的新聞》。

剛看到這本書時,其實我的內心是有些拒絕的。

馬爾克斯?那位用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寫了《百年孤獨》,第一遍“恕我看不懂”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家?

但是有一句推薦語闖進視線:

這本書是,豆瓣9.3分美劇《毒梟》主人公原型,哥倫比亞第一大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的真實故事。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遙想當年追《毒梟》第一季第二季,熬了好幾個大夜,一氣呵成才過癮。美劇講的是哥倫比亞大毒梟埃斯科瓦爾的故事——

他是世界頭號通緝犯,他綁架記者,威脅政府,手下的私人軍隊比政府軍還精良。兇殘而機敏的他,不到40歲就控制了幾乎全世界的可卡因貿易,成為全球7大富豪之一。

不僅哥倫比亞政府恨他,美國政府也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這中間的博弈與對抗既有陰謀也有膽識,相當刺激。

不過,最讓人後背發涼的,是這個瘋狂而荒誕的故事是真實人物真實事件改編的。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而一位勇敢又文筆利落的記者,通過三年時間走訪整理,將這件雜糅著社會和政治背景的複雜事件還原,寫就了堪稱新聞範本的《一起連環綁架案的新聞》。

這位名聲大噪的記者就是馬爾克斯。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一個讓人瑟瑟發抖的故事背景

哥倫比亞也許是拉美最神秘而富有悲情色彩的國家了。翻開該國曆史,苦難與堅強,掠奪與反抗,都是關鍵詞。

落後的哥倫比亞經歷了漫長而屈辱的殖民時代,好不容易在1819年通過暴力反抗獲得了獨立與自由,卻又陷入了長久的內亂之中。

羸弱的政府,滋養著腐敗、暴力和不安定的因子。

亂世造梟雄。20世紀70年代,美國對可卡因的需求越來越大,哥倫比亞的毒梟們變得富可敵國。

而埃斯科瓦爾是哥倫比亞、甚至是人類歷史上的“最強毒梟”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巴勃羅·埃斯科瓦

對他而言,豪宅、私人飛機都是小意思了,傳說,在他的莊園裡,有機場、賽車場、動物園。他可以一次燒掉200萬現金用來取暖。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在他最聲勢煊赫的時候,集團擁有大小頭目250人,殺手3500餘人,毒販25000餘人。他還有精良的軍隊武裝,瘋狂而無所畏懼,像一群沒有天敵的肉食動物,連哥倫比亞政府都拿他沒有辦法。

另一面,埃斯科瓦爾卻對自己國家的窮人愛得深沉。

他用販毒獲得的錢分給可憐的窮人,在一處遭遇了火災的貧民窟建造房屋數千所。如今,這個區域仍被稱為“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區”。

同時,他還陸陸續續為貧民建了學校、足球場、公園等。他還主辦報紙,為遭遇不公的貧民發聲。

麥德林有三分之一的產業都直接或間接從“毒品資金”中獲得好處。在他的帶領下,當地的福利和經濟都飛快地飆升。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大毒梟和他成立的足球隊

他備受窮人擁護,甚至還有了當國家領導人的想法,經常在公開場合演講、出書、辦活動,還真當選過國會議員。

但另一邊,大毒梟用殺戮和暴力擺平一切礙眼的人和事。

這後來演變成幾乎毒梟組織的做派:

1989年,為了剷除總統候選人而發生的“哥倫比亞航空203號班機空難”

1994年世界盃因為一場烏龍球慘遭暗殺的年輕哥倫比亞球星。

還有2018年上映的《毒梟》第四季因為題材敏感,劇組在墨西哥取景考察期間,一位製片人被槍擊身亡……

20世紀80年代,當時感受到威脅的美國,決定與哥倫比亞簽訂了引渡協議,也就是美國緝毒局可以直接抓捕埃斯科瓦爾,並把他關進美國監獄。

眼看著進入絕境的埃斯科瓦爾開始了瘋狂反擊,他製造動亂,綁架政要家屬和九名記者,一步一步向哥倫比亞政府施加壓力,避免自己被引渡去美國。

最後,在人質家屬的協調下,一位德高望重的神甫取得博弈雙方的信任,敲定了“停戰協約”,解救了人質,將埃斯科瓦爾和他的羽翼暫時送入了監獄。1993年,埃斯科瓦爾越獄時被亂槍打死。

馬爾克斯的《一起連環綁架案的新聞》,記錄了“大毒梟”綁架政要和記者的全過程,以及他最後的結局。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真為記者老馬捏把汗

大多數人知道的馬爾克斯,是享譽全球的大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但很多人不知道,馬爾克斯還是一位無比熱衷於新聞行業的調查記者。

曾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或許無限放大了老馬的文學天賦,卻一定掩蓋了他為新聞行業所做的那些努力。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早在《百年孤獨》問世前,記者馬爾克斯就因為揭露了一樁牽扯政府的海難,轟動了哥倫比亞。

1955年,哥倫比亞官方宣稱,風浪把一艘哥倫比亞軍艦捲入海中,失蹤人員全部死亡。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遇難者中竟有一人奇蹟生還。

馬爾克斯在對這位海難倖存者進行了為期20天的深入採訪後,得知海難的真相竟不是天災所致,而是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

他的報道震動了全國,官方顏面盡失,隨即馬爾克斯也流亡海外。

這個故事15年後才得以集結成書,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個海難倖存者的故事》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一個海難倖存者的故事》

[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一生撰寫了大量針砭時弊的報道,他像個戰士,從不畏懼強權和暴力,即使困難重重。

他曾自豪的對人說:“我自始至終是個記者。”

“新聞是一種永遠無法滿足的激情,只有與現實相遇才能盡情揮灑。”1996年,在美洲報業協會開幕式上,他望著臺下的人深情地說。

就在那一年,他將大毒梟埃斯科瓦爾的連環綁架案的新聞集結出版。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真相堪比奢侈品。

去年,#調查記者幾乎快要消失#還一度成為一個熱搜詞條,吸引了看客三五分鐘的關注和嘆息。

今天還會有人樂於為了一件新聞背後的真相,歷時3年,走訪幾百個親歷者,去調查和還原麼?這或許有。但如果調查本身,會有喪失生命的風險呢?

這就是馬爾克斯。

1993年10月,瑪露哈和她的丈夫阿爾貝託向我提議,讓我把她6個月的被綁架經歷和她丈夫為了救她而付出的艱苦努力寫成一本書。當第一稿已經頗為成熟時,我們才意識到,這起綁架案與哥倫比亞同期發生的另外9起綁架案之間有著難以割裂的關係。

一開始,我們以為這十起綁架案是相互獨立的,然而,這實際上是一起連環綁架案,被綁架的10個人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綁架由同一個集團實施,目的也是相同且唯一的。

我採訪到了儘可能多的主角,所有人都向我展現了同樣的慷慨,不惜攪亂他們記憶的平靜,為我重新撕開那些他們或許試圖遺忘的傷口。他們的傷痛、他們的耐心和他們的憤怒給了我勇氣,讓我在人生的秋季堅持寫完這部我生命中最艱難、最悲傷的作品。

我向所有的主角與合作者致以永恆的謝意,是他們讓這場殘忍的悲劇免遭遺忘。很不幸,這只是二十多年來在哥倫比亞上演的大屠殺中的一個片段。謹以此書獻給以上所有人,並同他們一起將此書獻給所有的哥倫比亞人——無辜的和有罪的,並希望書中的一切不再重演。

這是老馬寫在《一起連環綁架案的新聞》最前面的一段話。這本書是馬爾克斯歷經三年走訪調查整理而成的一部非虛構作品,他說:“它比我最離奇的小說還要離奇。”

想到毒梟組織的兇殘,說實話,我真的替他捏把汗…

不過幸運的是,“殺人如麻”的大毒梟埃斯科瓦爾對待老馬的態度,似乎異常的“溫柔”。

他並沒有試圖挑釁、綁架或者暗殺他,即便馬爾克斯時常會發表公開講話diss他,還默默調查了他所設計的連環綁架案。

後來,當埃斯科瓦爾的故事塵埃落定,哥倫比亞警方在他的住處,發現了馬爾克斯全部的作品,從那些被翻得舊舊的摺頁可以看出,這些書的主人可不止讀了它們一兩遍呀。

厲害的人總是惺惺相惜的。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我對他除了崇敬,沒有別的

20世紀80年代,中國掀起了一陣“百年孤獨熱”,老馬以他天才的文風和擋不住的魅力,順利圈了一票中國迷弟,這其中不乏我們的大熟人,比如莫言、餘華。

2012年,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種高光時刻,專門提到加西亞·馬爾克斯“給了我重要啟發”。餘華也坦言,“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敬,沒有別的。”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圖片來自華商晨報

作家格非曾說,馬爾克斯恢復了整體性寫作。而在這之前,文學是瑣碎的、個人化的,習慣於局部描述,你在馬爾克斯的作品裡,可以看到社會、政治、文化、愛情……

但他並不無趣。音樂人李健也是老馬的粉絲,有人問在他心裡馬爾克斯是什麼樣的,他說,“馬爾克斯是那種很活躍、很開朗,偶爾會爆幾句粗口的老頑童,即使是描述死亡和最陰冷的場面,都隱約能感受到後面的寬厚溫度”。

在馬爾克斯的文字裡,我們看到一種格局和擔當,他著眼於他的國家、他的土地,他尊重真實和現實,關注傳統,敬畏自然和古老的生活。

今天,年輕的讀書人,總是更容易關注世界感性的一面,被小情小愛和煽情的個人表達所感動。但或許,我們應該留一些時間給宏觀的世界,培養一種更寬闊的視角和胸懷。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今年是馬爾克斯逝世5週年。

提到馬爾克斯,如果你只知道諾貝爾文學獎、《百年孤獨》和魔幻現實主義,那就太可惜了。

卷子再推薦給你三本馬爾克斯不能錯過的偉大作品,每部均獻上有書快看的短視頻,幫助你快速瞭解。當然,還是建議找書來讀。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霍亂時期的愛情》:紐約時報評論稱,這部光芒閃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活著為了講述》。馬爾克斯唯一的自傳

。“我年輕過,落魄過,幸福過,我對生活一往情深。”

殺人如麻、綁架記者,他筆下的世界第一毒梟為何深受窮人愛戴?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馬爾克斯認為自己最好的作品,書中主角被譽為“20世紀小說中最難忘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