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沈阳塔湾,自古便有盛京之美誉,名曰“塔湾夕照”和“塔尖留得古斜阳”。这里距沈阳城中大约12公里的样子,那时候还是皇城根的“郊外”,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环周围的繁华城中。

塔湾文化自古便有之,自唐代以来,主要是佛教文化的盛传。相传,唐代便开始有塔。现在看到的是辽代古塔;后来有庙,名曰:回龙寺。

清代时,朝廷开始重视这里,兴修水利,建造水渠,发展良田及农业。现在,这里有石碑一座,刻有乾隆皇帝的御笔“万福之源。”中国是农业大国,古时基本还是处在农耕时代的文化背景与影响。1905年之后,辽塔及庙宇遭受破坏,民国时曾重建古塔,这里依然保留着古时佛教文化及农耕文化的影子。

建国后,塔湾在城市的建设与进步中,逐步按照古时盛京八景之一的名胜“塔湾夕照”修缮了古迹建筑,实现了当年塔湾的风光再现。

一塔一庙,处处皆有石碑座座,还有一座专门的碑林陈列馆;一池一廊一广场;一条运河穿梭而过;形成了塔湾独特的文化现象与历史遗留的文化景观。

原来,塔湾仅仅有塔有庙,现在又有了古迹长廊和碑林陈列馆。长廊里有碑帖文字,碑林陈列馆有近代300-400以来,沈阳地区各处的碑文石碑。当地人习惯称这里叫:“塔湾儿”、“塔南公园”;官名则称这里是沈阳一绝的“盛京碑林”。

说“公园”也不错,这里集舍利塔、回龙寺、盛京碑林、大型文化广场、雕梁画栋的文化长廊、水域湖泊与运河为一体的沈阳塔湾“公园”。

这里最新的正规叫法是“盛京碑林” ,不知道官方是如何考虑的?为何按照从沈阳各地收集来的石碑和碑文文字,确立了“盛京碑林”这样的称呼?而不按照百姓习惯的“塔湾公园”?我估计,还是要把这里打造成沈阳古城名迹一绝的“盛京碑林”。不管怎么称呼,这里都已经成为当地的佛教文化之地,百姓娱乐、游乐的文化场所。

近几年,自这里的舍利塔、回龙寺、盛京碑林陈列馆和周边文化长廊修建好以后,可以说,每天来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塔湾这里,水泽一片,夏日里的池塘荷花盛开,运河河道的两边,绿树成荫,风光无限。公园的道路两边,石碑座座,文化长廊里,书法篇篇,尽显文化艺术的古朴风格。其实,塔湾已经形成了盛京风格的文化现象与百姓娱乐的文化圈。

塔湾这里,有庙宇佛教文化。每天都有百姓来这里请香拜佛;有碑刻书法文化。每天清晨与下午,有一些古诗爱好者和大地书法家,在这里兴诗汇笔。塔湾有一个“舍利塔书法艺术协会”,每天都有会员来此研讨书画艺术,传授书法真谛。

塔湾有大众自发兴起的广泛性的群众文化。每天来到这里的沈城人民,有下中国象棋的;有喜欢国粹唱京剧的;有高歌一曲引吭高歌的;有跳交际舞的;有跳拽步舞的;有跳健身吉特巴舞蹈的;有打陀螺摔响鞭子的;有放风筝的;有扭东北大秧歌舞的;有做佛家健身操的;还有专门锻炼身体的文艺健身操;有跳健身绳操的;还有每天晚上坚持不懈的各个名目繁多的暴走队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百花齐放,尽显塔湾风光与文化风流。

有一些文化活动是一年四季连续不断,像交际舞,除了大年初一初二休息,爱好者们热情洋溢,基本天天都有。有些活动则是季节性的,像,冬天里的池塘、运河上的滑冰、溜冰。而有些活动在寒冷的冬季,也暂停休息。像,扭东北大秧歌,跳健身舞蹈,群众自演自唱的文艺演出活动,而第二年的春季再重新开始。

自古,塔湾这里传播影响的是佛教文化和农耕文化;现在则形成了古迹文化及大众性的娱乐文化;并且在沈城不断兴盛,影响人们日益需要的文化娱乐生活。

这些群众性的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方式,长年累月日积月累,形成了沈城塔湾人民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一个个不同的文化娱乐圈子。像书法诗文圈子;交际舞圈子;拽步舞圈子;健身舞圈子;象棋圈子;歌唱演出圈子;风筝圈子等等。

“五一”劳动节来临前夕,这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每天胜景不断,塔湾的文化活动与形式多种多样,场面火爆,令人目不暇接。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沈阳塔湾文化自古便有之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自古便有盛京八景之一的“塔湾夕照”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尖留得古斜阳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池塘里夏季盛开的荷花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这里夏季的柳树成荫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有一塔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前面一条沈城运河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这里有塔有水 被称为 塔湾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有一座回龙寺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有碑林 现在被称为“盛京碑林”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有碑林座座 是沈阳独特的古迹游览区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乾隆皇帝的御笔 万福之源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石碑及古建筑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长廊里的古碑记书法作品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仿制清代石碑 下马牌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的盛京碑林陈列馆 这里有沈阳地区300-400年左右存放的石碑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的文化长廊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的古迹建筑风格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回龙寺前面的广场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自演自唱歌曲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自演自唱自表演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国粹京剧爱好者演唱京剧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表演男女生二重唱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塔湾的书法爱好者写大地书法 后面左二的《舍利塔书法协会》吴会长其他是协会会员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舍利塔书法协会”会员写书法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回龙寺前的广场在教练交际舞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鬼步舞爱好者练习拽步舞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这个交际舞场全年都有 每天下午开场2点到5点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这又是一个交际舞学习班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休闲的老人在文化长廊打扑克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中国象棋每天都有比赛较量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巾帼不让须眉 女子在打陀螺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独自转的陀螺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冬季 大人、孩子们在运河河道上滑冰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这是在塔湾池塘里滑冰的大人和孩子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甩大鞭子 啪啪啪作响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少见的塔湾灯光照亮辽代舍利塔

“五一”劳动节来临 沈阳塔湾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圈子”活动火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