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低迷时,着急上火排行榜

独家榜单不全方位排行,欢迎转载、转发指正。

政府

最高政府才是关键,地方政府再着急也不敢轻易放肆,小打小闹弄点小浑水可以,没有人敢于顶风作案,他们深知不再是政绩的表现,在房地产把控上稍不小心就会被批评,甚至会丢掉乌纱帽。

所以不要谈什么地方财政多么艰辛,公务员日子如何清淡寡水,有些区域连工资都捉襟见肘,想着卖地卖房多补充,但只要是涉及到本位,那么再苦的日子也可以坚守,再穷的生活也能抵抗。

缓一缓等一等,其实也没有那么着急,前些年卖的地足够多,即使是严控的2017年,频繁政策下的房地产市场,各级政府土地转让金依旧创造了新高,尤其是2018上半年土地转让金额增幅更是到了井喷状,足够政府安安心心整治当下的房地产市场。

政府着急上火指数0颗星,如果可以的话负一颗。

银行

很多人误会了房地产调控的最大杀手锏,说什么是限购的房票难得,限售的期限太长,限价的威力发动,实际上只有银行的贷款,杆杠的限制才是最猛的杀气,没有金融属性的延伸,买房很多时候就只能是梦里探花空一场,炒房就更不要谈什么可能。

住宅贷款依旧是银行最赚钱的业务,且是最安全最有保障的稳定,没有之一。按照前任央行周行长的原话,这是很多银行最看重的业务,稳赚不亏旱涝保收。

银行依旧还是躺着赚钱的垄断,短期内他们太容易赚钱的状态无法改变,并且住宅贷款依旧稳步挺进,即使是减少了部分比例,但额外的其他贷款依旧层出不穷,贷款利率也比住宅贷款好很多,相比较坏账率的比例,依旧信心满满,有足够的抵押品,银行从不心慌。

再者说,最高层最新的指示关于民营企业贷款的通知,这一条路还只是刚刚开始,春风轻轻扬起,小船还没有来到,这里的宝藏还没有真正开启。

银行,着急上火指数一颗星。

开发商

最近二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的开发商有点着急,一则是市场相对冷清销售不够理想,老百姓突然变得钱不够,下手似乎更谨慎,限价下的摇号政策也逐步失去了吸引力,唱空唱衰楼市的声音渐渐放大,部分楼盘有些手足无措。如果不是上半年销售超额完成,这日子还真有些艰难。

二则是房地产市场热度减弱后,开发商为了迎合更多的需求做的改变和延伸,有部分楼盘是暗暗减价增加装修,有些干脆是大张旗鼓广撒英雄帖:我们降价促销!

于是乎在那些降价楼盘的售楼处再现了往日人山人海,纷至沓来。但这一次售楼处的工作人员高兴不起来,早日销售时刻满脸的笑容立马晴转阴天乌云密布,如临大敌。

如果只是叫嚣喊话倒还好对付,好生低声下气去劝去聊去拖延。就怕这人群齐喧闹,拉开白底黑字的长横幅,各种名义的讨伐和抵制,一排排站立在售楼处或小区大门口,人声鼎沸中还有不少小喇叭,齐刷刷地在喊:奸商在当道!黑心开发商!说好的学校没有了!以次充好的破装修!承诺的绿化变了样!

也有老老实实直接叫骂,新买的房还没有交就降价,老板姓这一年这几年白忙活,首付已经快要没有踪影,这心头咬牙痛恨,这买房该涨到我们这如此光景,怎么可能不游行,不抵制,不叫喊!

实际上,目前所有的维权都是因为价格,其他的都是合适或牵强的借口,房价怎么能跌,不应该是一直涨的吗?

当然,如果房价真涨了,持有多年后账面财富上了一个台阶,那时也不会给开发商送锦旗,更不能送现金,写感谢信的念头都不曾有。

面对如此状态,开发商着急上火二颗星。

购房人

还能买房吗?这是目前刚需买房人心底最真实的呼唤,也是最忐忑的疑问,他们在懊恼错过高涨前夕的机会,真是一迟疑两房变一房,一房变买不起。也在暗自庆幸没有在最高价时刻进入,不然更是无形中白白丢掉了几千血汗。那些较远城市的郊区楼盘,在上升通道阻挡后有了较大的价格调整,这个价格空间基本会在10%左右,部分幅度更大。

此时他们却矛盾得无以复加,他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有人说这个价格下降通道还只是刚刚开始,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物品是可以保持无限度上涨的趋势,既然这几年房价大涨了如此之多,有些连翻倍还要超过。如今哪里还有理由不大跌,不说相比之前的价格腰斩,那起码也应该有个20%到30%或许40%的空间吧。

这只要时机选得好,按照首付30%来计算,一不留神这就节约了几十万,这本来买两房的资金准备,完全可以胆大地去看看三房的格局。

也有人说现如今房价这般稳定,且有不少楼盘真真实实在下跌,二手房的议价空间也加大,着急卖的那些价格还没有谈就直接让步5%或10%。

这趋势下如果不买房,不把握机会,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大跌的时候得靠抢还没有挑选余地,现在可以上下打量还占有绝对主动权,莫非真的想等到再次混乱,或是真有那个能力探探真实的底?

错过的就不要再提,有机会的就别再错。

千万,别再弄成了过错。

购房人,着急上火指数三颗星。

中介

如果说新房还有那么一点吸引力,毕竟还打着限价的筹码,还有和周边二手房价格倒挂的情形,还有一定的收益空间。

但二手房的低迷是全方位的展现,尤其是中小城市的二手房成家量低到令人发指,用冰山雪冻来形容当下的二手房一点也不为过。

二手房中介的日子会越发地艰难,已经有不少二手房中介公司寻求新的业务,代理了不同城市的新房销售,从海边的旅游城市到养老概念的山区楼盘,只要有生意能做的他们基本不放过。

不少小的连锁中介公司选择优化管理,甚至是行业内的巨无霸也会选择关门,再也没有了高速时期的疯狂开店,在上海有些沿街的商铺不过相距几百米,鼎盛时期能看到同一家中介公司标牌3次。

而现在大家同时选择了缩减开支,有意识地降低底薪,有些干脆不再提供保底薪资,三个月没有开单的业务员任其离职。

在上海高峰期二手房成交量达到4万套,而如今只是每月1万套出头,低潮期整个大上海只有7千多套成交量,按照正常状态下上海目前的二手房市场,保守估计应该要有2万套的成交量,才能容纳这些在外奔跑的中介业务员。

如今,只是一半。

中介,着急上火指数四颗星。

炒房客

这里指的炒房客绝对不是那种有2-3套房就感觉倍好的朋友们,动不动要在某个城市去建仓,要利用低价时机快速买入投资,说起来津津乐道实际上却鲜有建树。

真正在拿真金白银炒房的那群体,他们真的在某个城市拥有多套或2位数的房源,且本质上从未想过居住甚至之前那个城市没有过多联系,只是单纯地为了买房获利做的投资行为。

在房价起步阶段购入的那部分应该没有那么急迫,有些稍微好些的房源租金很有可能覆盖了贷款,或只是需要很少部分的填补。但如果恰巧遇到了限购政策补丁,再冒出来一个限售年限,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还有部分是本来并没有太多关注炒房的新学员,他们凭空相信了买房造富的现实,深切地感受到了房价上涨的魔力,听各种大佬劝说和教导也冲进了这汪洋大海,且在房价上涨中期或高峰期即将停滞下滑的阶段,更给他们带来致命打击的是这些炒房的钱都是借来的,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信誉贷抵押贷全部用上,指望短期内房价再次猛涨后转手获利,坐收渔利。

殊不知,最终自己成了鱼塘中的小鱼,无力辗转也难以调头,相比较涨幅后的总价,租金的收益随之降低,房贷的压力伴随着各种其他的资金成本,无法踹气。

想抽身都很难,想出售时间还不够,到了期限那么远的二手房,似乎也没有啥吸引力,周边的新房依旧扎堆,价格还更实惠。

炒房客,着急上火指数五颗星。

组织团购者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很多朋友笑而不语,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上涨期间,尤其是近2年的特殊时刻,总会有很多大佬组团高喊买房一定致富,炒房绝对升阶,最小的付出,最大的回报。

只要抓住这上涨的红利,敢于挑战自己,能够用心用力去学习,敢于尝试新产品,能够冲向那些别人还没有发现的城市,在那些区域内寻找最便宜的标的,经过他们的指导和组织,甚至都不需要本人出现在那些城市,买房就像买白菜一样简单,在菜市场你很有可能还会挑挑拣拣,在这里你只需要一声令下。

追寻他们的步伐,听从他们的建议,在一个你完全不熟悉一次也没有去的城市,很愉快地参加了团购,拿到了非常好他们说的优惠价格,绝对低于市场绝对是洼地,一定会给你带来不同寻常的反馈。

坦白讲真的很佩服这些买房都不去现场的朋友们,他们在生活中很有可能对几十元几百元都斤斤计较,小心翼翼,生怕花了冤枉钱。

但却能任由网络上的陌生人帮忙做几十万的决定,这里面的人性差异真是非同寻常,同时发生在一批人身上也真是匪夷所思。

有些参与的朋友确实在团购中尝到了甜头,在上涨的周期里他们的账目财富有所增长是现实,这也是他们能够一直信任的原因,也能够继续跟随的动力。也表明团购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真的可以做到双赢或多赢,而不止是很多组织团购方的单方面胜利。

团购组织者面对如此的市场情形,也变得无能为力,即使是再好的宣传再好的口碑,也无法抵消低迷楼市状态,逐步下降的价格通道,在能够组织团购的城市里,新房的数量依旧无限供应。

当然团购组织者也不会放过那些城市的二手房,在他们口中那些房源变成了笋盘,能够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炒房,能够租金覆盖贷款,能高评高贷来套现,能带来足够的现金流,能变成更好的价值守护。

办法很多,只要你愿意支付费用,每一个过道都设置了门槛,交钱就可以走到另一端看不同的风景,能否达成所愿会不会有所展现,不再负责。

现在的低迷情形,非常尴尬。

市场冷却了,房价开始走下坡路了,限售期限拉长了,最关键的是贷款被控了,房地产市场的去杠杆化猛烈程度超越想象,金融属性也逐步被剥离,尤其是在那些还能够组织团购的城市里,他们的空间被铲除了。

当务之急是寻找更好、更低价格、更远距离、更有吸引力的新城市,给更好的未来、更大美味的饼、更长远的趋势,把潜在可能的或根本不可能的全部带上。

组织团购者,着急上火指数六颗星。

如果想了解不同城市房价最新的变动,兔博士APP有详尽的数据可以查询,还有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详细报表,包含出售最快、成交最多、涨跌幅度等各种信息。还有很多朋友关心的学区房特辑,值得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