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阿方索·卡隆的科幻世界

奧斯卡獲獎影片《羅馬》,很可能要於近期在大陸上映了。

在2019年第91屆奧斯卡上頒獎典禮上,導演阿方索·卡隆憑《羅馬》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影人】阿方索·卡隆的科幻世界

《羅馬》是卡隆根據其童年往事改編的一部極富現實意義的電影,它講述在墨西哥城的一箇中產階級社區“羅馬”,一位女主人和一位女傭如何在突如其來的意外中照顧四個孩子,面對苦澀茫然的生活的故事。

《羅馬》中充滿隱喻,你會覺得導演卡隆是一個聯想能力和想象力都非常豐富的人。事實上,他確實是一個幻想大師,拍過很多幻想片,包括《人類之子》、《哈利·波特3》、《地心引力》,甚至《流浪地球》項目當初也考慮讓他導演。

從這些幻想故事中,我們同樣能發現導演卡隆對現實的關懷。這次我們就來說說他的兩部截然不同的科幻片:《人類之子》與《地心引力》。

1.科幻的概念與分類

為什麼說《人類之子》與《地心引力》是兩部截然不同的科幻片?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科幻的概念與分類。

科幻的概念與分類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基本的共識是有的。比如維基百科對科幻的概念的介紹:“科幻”即試圖用科學原理來解釋故事中的幻想成分的作品。按照科學原理的“含量”不同,可以劃分為“硬科幻”(hard science fiction)與“軟科幻”(soft science fiction):前者通常對科技有細緻的描繪,後者則更側重在非現實情況下進行文化、社會、政治層面的思考。

《地心引力》就是一部“硬科幻”,講述兩名由於太空垃圾流落太空的宇航員,想盡辦法試圖回到地球;《人類之子》就是一部“軟科幻”,講述人類都喪失了生育能力,人口老齡化令廣大發展中國家四分五裂,其人口向英國大量非法遷移,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

與充滿航天專業術語的《地心引力》相比,《人類之子》中,唯一跟“科學”沾點邊的是“人類喪失了生育能力”,但影片對於這個設定完全沒有解釋,就進入到由這個設定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中去了。所以糾結這個設定是否“科學”也是沒意義的。

但是,無論卡隆所構思的科幻世界怎樣天馬行空,你總能感覺到,其實他的心是與腳下的土地緊緊相連的,就像《羅馬》一樣。

2.“軟科幻”:《人類之子》

【影人】阿方索·卡隆的科幻世界

不遠的未來,人類社會正面臨著滅頂之災——所有的人類都喪失了生育能力,人口老齡化令廣大發展中國家四分五裂,其人口向英國大量非法遷移。 英國政府不堪重負,只得建立難民營粗暴對待非法移民,雙方劍拔弩張、衝突不斷。

然而此時一個非法進入英國的非洲女孩肯,腹中竟然懷有孩子。為了保住人類唯一的血脈,憤世嫉俗的政府僱員蒂奧,和他的前妻、反政府組織領袖朱麗,決定護送肯穿越混亂的英國抵達安全地帶。

《人類之子》故事的前提是,人類喪失了生育能力。如前所說,它對此沒有做出解釋,而是更關注這一設定在人類社會中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移民問題、種族衝突、恐怖主義等等。這使得本片成為一個標準的“軟科幻”。

作為一部思考社會的軟科幻,《人類之子》的優秀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就是它強烈的現實意義。它上映於2006年,然而在那時它對當前發達國家的移民問題就已經很有預見性了。同時對各個陣營、派別的訴求都安排了代言人進行表達:英國政府認為一擁而入的大批非法移民損害了本國的利益,所以建起難民營,任由難民自生自滅;難民們中的激進派為了生存,採取極端手段,以恐怖主義貫徹訴求。在這種道德困境下,你可以說雙方的做法是不道德的,卻很難說是錯誤的。

其次,在更高的哲學層次,《人類之子》對“人類能否得救”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起初,懷孕的母親是各方爭奪的對象,都想用她來為自己獲取政治優勢。這象徵著人類總是為自己逐利的行為尋找一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但人類也並不總是這般無情的——當嬰兒真的出現在難民與政府軍交戰的戰場上,雙方士兵都自動停下了戰鬥,有基督徒甚至在胸前畫十字;而當嬰兒遠離時,一發火箭彈打破了戰場的寂靜,雙方又加入到你死我活的廝殺中去——電影沒有直接回答“人類能否得救”這一問題,而是用一個宗教式的寓言讓觀眾看到人類的複雜性,留下觀眾去靜靜思索。當蒂奧最終為了嬰兒獻出生命時,觀眾也和他一樣,並不確定人類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遺憾的是,在反映社會問題的同時,《人類之子》對社會問題真正根源的思考並不深刻。移民問題的產生,並不是源自“人類不能生育”這種天災,而是源於西方發達國家對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長期掠奪的人禍。這是本片的侷限性。

3.“硬科幻”:《地心引力》

【影人】阿方索·卡隆的科幻世界

《地心引力》的故事異常簡單,簡直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兩名由於太空垃圾流落太空的宇航員,想盡辦法試圖回到地球。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就是因為它在細節上的“硬”。

首先,《地心引力》在科技方面很硬,較為真實地展現了外太空以及宇航員的工作生活。當然細節上、情節發展上會有很多“不科學”的地方,不過“硬科幻”的“硬”就在於,它是可以討論的,可以被指出“科學”與“不科學”的地方,而不像我們之前所說的《人類之子》,你完全無法討論“人類不能生育”究竟科不科學。

其次,《地心引力》在製作方面也很硬,視聽效果炸裂。與之類似的,還有《阿凡達》和《創:戰記》。這三者都以其極其出色的乃至超越時代的試聽衝擊極大地震撼了一度麻木的觀眾,從此3D、IMAX、杜比7.1音效深入人心。電影由無聲到有聲,由黑白到彩色,如今又由銀幕內到了銀幕外,彷彿正經歷著第三次革命。電影變得越來越真實——IMAX的那句著名廣告怎麼說的?“看一部電影,或是成為它的一部分”(Watch a movie,or be part of one)。

《地心引力》不僅在上面兩個方面很“硬”,而且創造性地利用了深空恐懼。 比如長鏡頭的使用——當固定女主角的吊臂被衛星碎片擊斷、在蔚藍的地球上空飛快旋轉、另一面就是無盡的深空時,這樣的年頭自然而然地闖入我的腦海:假如是我在那上面會怎樣?另一個鏡頭是,女主角被斷臂帶入深空,還在不斷打轉——她很有可能一輩子都這樣轉下去——背景是漆黑的太空,鏡頭對準她由遠及近,再穿透面罩,再變成她的視角,地球、星辰、日月都在飛速地旋轉,方位與時間感都失去了——這對於人類來說是莫大的恐懼。

人們害怕未知的東西——害怕黑暗、害怕不知道在哪、害怕不知道要到哪裡去、害怕不知道已經過去了多久。這些都是電影在極力灌輸給觀眾的感受。整部電影中,最讓人不寒而慄的是,宇航員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墮入無盡的深空,並在那裡永遠飄蕩——這是比任何一種死法都讓人恐懼的:看著氧氣慢慢耗盡,自己面對虛空卻無能為力。黑暗將你包裹,然後陷入無間輪迴中,永不安寧。

正是在這種深空恐懼症的連續重壓之下,電影最終給了觀眾一次釋放:女宇航員瑞安乘著“神舟”飛船穿過大氣層,落入水中。瑞安打開艙門,潛進水裡,一邊脫下太空服,一邊向上游去,破水而出,登上陸地。她的臉貼著溼漉漉的泥地說:“謝謝。”

像《人類之子》和《羅馬》一樣,這又是充滿了隱喻、甚至是宗教意味的畫面。瑞安從水中登上陸地,彷彿是生物進化的縮影;而她脫去複雜的宇航服,又有著返璞歸真的意味。她在感謝什麼?也許是命運,也許是生命,也許是地球,也許是讓她走到今天的一切。

結語

卡隆的科幻世界中從不缺動盪:《人類之子》中充滿了仇恨與暴力,《地心引力》通片都是驚險的求生。但卡隆的科幻世界最終總是歸於寧靜,讓你靜靜思考人類、思考生命。

在科幻整體上“式微”、少數子類(如“超級英雄”)大行其道的今天,正是這種對科幻現實意義的精準把握,讓卡隆成為當今十分難得的科幻導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