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兩撥千斤,依託社會共治,打造市場監管升級版

四兩撥千斤,依託社會共治,

打造市場監管升級版

——訪福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宗勝

本刊記者 雷光程 于成龍

“單靠一個部門單打獨鬥開展監管工作,三頭六臂都不夠用。我們必須依靠社會共治的理念,讓我們監管的手臂、眼界、觸覺延展出去。”暮春時間,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宗勝在福州市局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這樣強調,“如果全社會都來參與,就多出了千千萬萬雙監督檢查的眼睛,讓違法事件難以藏身!”

在去年的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高峰論壇上,福州市市場監管部門有兩個案例分別斬獲十大社會共治案例優秀獎和提名獎,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殊為少見。在採訪中,記者感受到,社會共治理念已經成為福州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工作的重要指引。在共治共享的理念引領下,福州市場監管部門同心圖治、唯實創新,不斷打造市場監管的升級版。

記者問(以下簡稱問):我們瞭解到,近期福州局在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方面又推出了一個新的創舉,正式啟動了外賣送餐領域“吹哨人”制度,請問推出這一創新舉措是出於什麼考慮?

陳宗勝局長答(以下簡稱答):這項工作其實是我們在推進食品安全監管社會共治的一個延伸。目前在機構改革背景下,市場監管部門事權增加,任務加重,但執法監管人員卻沒有相應的增長。在執法力量還難以做到對市場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巡查的現實情況下,如果僅僅依靠常規檢查手段,很難察覺這些監管死角。

總局張茅局長在多個場合談及要建立內部舉報人獎勵制度,強調監管要借鑑國外的吹哨人制度。以網絡外賣餐飲為例,縱然各方加強監管治理,但網絡餐飲行業規模巨大,而且違法違規行為由線下向線上或幕後轉移,隱蔽性極強。

我們最早的想法是發揮送快餐小哥的作用,小哥去哪兒就會看到那個經營場所到底怎麼樣,是不是規範。後面越想越深,認為包括餐館裡面的廚師、服務員也可以作為吹哨人,包括平臺的市場發展、食品安全管理等相關人員也可以作為吹哨人。這樣就把線上跟線下,包括外賣小哥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完整吹哨人體系。

問:構建社會共治體系,需要的不僅是讓不同的利益主體參與進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充分發揮主動性。福州局是如何充分調動積極性,讓大家更好地參與共治的呢?

答:是的,只有唱響社會各界的“大合唱”,才能形成協同共管、社會共治的良好監管局面。共治需要我們從各方的利益訴求出發,同時要創造各種便利條件支持他們參與。比如說,之前我們在福州大學等高校,專門指導成立學生膳食共治委員會,派學生代表檢查食堂衛生。學生可以根據指導,從環境衛生、原料控制、加工製作等10個方面26個要點來進行一一評定。局裡還給他們配備了“甲醛快速抽檢管”和“農藥殘留檢測試紙”,教他們對食材進行快速檢測。這種模式還可以推廣到企業食堂、機關食堂,乃至社會上的餐飲店,讓人人都來為食品安全站崗放哨。

回到網絡餐飲“吹哨人”的例子上,我們在制度設計上主要考慮了這樣幾點,一是突出內部舉報人,專門針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平臺市場發展相關人員、平臺自營配送人員及平臺內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即商戶)和從業人員,因為他們最熟悉行業潛規則。其次,忽略舉報人的舉報動機。我們明確了包括經營場所不一致、在戶外生產加工餐食、食品生產加工場所環境存在髒、亂、差等十種具體違法情形,只要舉報的內容屬實,處理結果在客觀上有利於社會大眾,有利於社會公正,該舉報就應得到法律的保護。三是舉報必須第一時間得到回應。這種及時的回應不僅包括真實的舉報能夠得到監管部門的迅速查處,同時也包括讓舉報人第一時間快捷、安全地拿到獎金。目前我們的獎勵標準最高可獲獎勵50萬,只要查實舉報屬實最低也可獲得400元獎勵。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正向激勵,鼓勵更多企業內部員工勇當“吹哨人”。

問:之前我們就瞭解到,福州市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開展社會共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餐飲環節的監管,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有什麼經驗可供分享?

答:從我們的監管實踐來看,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更需要推進共治理念。在目前的監管形勢下,再搞人海戰術已經不能奏效了,必須要靠創新實現四兩撥千斤。這兩年我們福州局比較注重“互聯網+監管”,“大數據+監管”。在流通環節,我們去年上半年建設了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可追溯系統。系統通過獲取源頭種養殖部門賦予的農產品“源頭碼”,(福建省內的農產品上市一個批次產品統一賦一個碼),實現對該產品的全過程可追溯。例如同一車黃瓜上市前就會被賦予同一個二維碼。老百姓去買菜時,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掃一下銷售小票上的二維碼。這個菜、蛋、肉的源頭追溯碼信息,產地是哪裡?上一家是誰提供給他的?產品是否合格?商戶有沒有相關經營資質,全部都能展示出來。

現在福州改造後的“農+超”農貿市場裡,商戶使用的都是電子追溯秤,老百姓要一根蔥一把菜,秤上一盛,按一下按鍵條形碼馬上就出來了。老百姓如果發現商戶未提供二維碼小票,可以向監管部門舉報,從而實現倒逼機制。

從源頭上來講,福州的三大批發市場都已經全面覆蓋。僅這三家市場就相當於進入福州的蔬菜、水果和水產品80%左右都進入了“一品一碼”系統。因為借用了共治的理念,請老百姓參與進來,納入“一品一碼”追溯體系監管的農產品,基本可以做到快速追溯、去向可追、安全可控。

四两拨千斤,依托社会共治,打造市场监管升级版

問:我們注意到,近年來福州市市場監管局在科技投入上力度很大,您是基於什麼考慮?

答:科技可以為監管賦能,只有積極擁抱新技術,才能有效破解目前監管難題。還是以餐飲監管為例,像我們去年全力推進了“明廚亮灶”服務平臺建設,這個平臺應用了“VR網格+物聯網+數據共享+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模式,實現了食安監管“一張圖-動起來、一張網-活起來、一站式-用起來”創新食安監管“N-1-N”的新模式。

這個服務平臺既可以通過福州市倉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查看,也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計算機網站等端口進入。監管部門可在辦公室隨時查看任意商家的服務狀況。可以遠程監督後廚加工製作食品全過程,對證照信息是否到期、從業人員操作是否規範、設施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做到一目瞭然,心中有數。消費者通過登錄“明廚亮灶”社會服務共治平臺,就可以通過平臺實時查看後廚加工、清洗消毒等情況,做到每一口湯飯都“明明白白”入肚。用餐後,還可以作出評價並留言建議。監管部門可利用平臺的評分機制,通過消費者的投訴建議,對餐飲商家進行食品安全年度風險分級、動態量化分級。VR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新技術的利用,讓我們監管效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四两拨千斤,依托社会共治,打造市场监管升级版

問:您認為,除食品安全監管外,社會共治的理念在市場監管哪些領域發揮作用還比較廣?

答:我們認為在市場監管各個領域,社會共治的理念都值得推廣。特別是在食品藥品安全和特種設備監管等民生領域,社會共治的意義更加凸顯。像我們推出的96196微信公眾號便民平臺,將全福州近6萬臺電梯全部覆蓋進來。這個平臺藉助老百姓最常用的手機微信來實現監管。居民只要用手機掃一下自己家電梯裡的二維碼,就可以瞭解這一部電梯有沒有保證每半個月維保一次,是否更換零件,更換了什麼零件。老百姓打開界面,還可以對維修狀況進行點評。

我們去年做完這個平臺以後,不光是監管,服務也有了較大的改變。例如如果電梯故障,出現有人困在電梯裡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平臺實現三級應急響應。只要撥打96196服務熱線,後臺接聽的同時就實現自動定位,馬上就會與最近的維保單位取得聯繫,以最快的速度實現救援。解救人員困梯國家允許是30分鐘,我們福州目前平均時間在14分鐘。

問:目前特種設備監管也是基層市場監管工作的中心,在監管中,還有哪些創新?

答:我們常說,實現社會共治的關鍵是權責統一、風險共擔、成果共享。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領域,我們社會共治的意義更加重大。舉個例子,目前各種壓縮氣體、液化氣體已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居民生活、餐飲服務、汽車加氣等各個領域,與百姓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全福州市共有氣瓶122多萬隻。由於數量多、分佈廣、規模零散、流動性大,這些氣瓶如果管理不善就是122多萬個炸彈。我們突破監管難題的思路也是依託社會共治的理念,通過建設讓多方參與的“福州市氣瓶安全追溯管理系統”來提升管理效能。

我們現在應用現代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通過“實名制評分”、“追溯評分”功能對氣瓶充裝銷售企業的氣瓶銷售行為進行“實名制評分”,對氣瓶流轉全過程進行“追溯評分”,以達到對企業進行動態監管的目的。同時,我們開發了“氣瓶安全APP”, 執法人員在餐飲店等用氣場所對氣瓶進行掃碼查驗,可實現“在線扣瓶”,並通知被扣瓶相關企業在限定時間內將“問題氣瓶”召回,達到促使企業有效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的目的。另外,公眾可通過“氣瓶安全監督”微信公眾號對所購氣瓶進行在線驗證,對可疑或不合格氣瓶在線發起投訴,如發現“氣瓶銷售企業名稱與查詢的結果不符”、“現場送氣工與微信掃碼的送氣工信息不符”、“氣瓶年檢時間超期”等情況,均可在線投訴,以充分發動社會公眾全員參與氣瓶安全監督的目的,使“黑氣”無處藏身,讓百姓放心用“氣”。

四两拨千斤,依托社会共治,打造市场监管升级版

總體而言,可以說這幾年,我們始終圍繞社會共治殫精竭慮,始終不懈地在探索管用、實效的創新上做文章。像我們局完成的“福州市電動自行車目錄管理系統”,面向市、縣兩級政府多部門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平臺、“市場監管預警平臺”“廣告監測平臺”“福州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雲平臺”等也都是依託共治理念,藉助技術力量,激勵廣大幹部結合市場監管新形勢新業態,實現更大的擔當和作為,不斷打造市場監管的升級版。

本文刊發於《市場監督管理》半月刊2019年第九期

發佈單位:中國工商出版社 數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執法經驗

關注消費維權動態

同護市場公平正義

共觀市場經濟大潮

權威●專業

①複製“微信號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微信號:banyuekan 公眾賬號搜索“市場監管半月沙龍”

編讀交流QQ群: 304158374

聯繫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