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閱讀心經」:懷疑加上查證,兼聽同時自省

一、網絡閱讀時代的問題

我已經好像有五六年沒有碰過報紙了。實體書已經買得很少了。

因為公眾號、頭條號等等這些新媒體,想盡辦法吸引讀者,免費提供了我幾乎三輩子都看不完的內容。

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人的跟我一樣,大部分的閱讀都是在手機、電腦上完成的。

網絡時代,巨量信息以光速洶湧而來,信息過載反而讓我們的大腦變得迷茫。

網絡時代,人人都是信息製造者,各種謠言和不靠譜的十八手信息氾濫。

所以,這種信息超載,很多時候增加我們的「選擇成本」,甚至有時候讓我們無所適從。

因此,網絡時代所學的閱讀技能是:

學會核實信息的真假,衡量信息的可靠程度,才能讓豐富信息為我所用。

總的來說,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你需要具備【批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的能力。

不然,你讀得越多,只會讓越多的謬誤和偏見佔據你的大腦。

網絡時代的「閱讀心經」:懷疑加上查證,兼聽同時自省


二、懷疑,接近真理的第一步

舉目所見,人類社會一切行為幾乎都是在說服你,要你相信他:

從電視廣告到淘寶店主,從金融菁英到賣瓜小販、從學術論文到網絡爆文,哪一個不是?

人是一個複雜的動物,人性是自利的,而且是人都會有偏見和先入為主,都會犯錯。

因此,大部分人在試圖說你的接受他的觀點的時候,有意或者無意,都會時候說一些不實之言。

所以,人言不可輕信。

注意:我不是說人都是騙子,而是說這是人性的複雜性導致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謬誤」和「偏見」包圍的世界,不論古今,真知灼見是無比稀缺的。

人人都是信息製造者的網絡世界就更加稀爛。

當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遇到不是那麼「不證自明」的結論,而作者沒有提供的一定證據加以證明,或者沒有論證使其「自明」。

我們就要開始懷疑,這個結論是不可靠的。

打個簡單的比喻:

  • 如果說:「人必有一死」,我們不需要外部證據支持,憑常識做出判斷,就可以接受的結論。
  • 如果說:某高僧奇人活了200歲,這就需要外部證據進行支撐,如:出生證明,證人證言,我們才可以接受這個非同尋常的結論。

這其實也就是【休謨公理】:非常之舉張,非常之證據:

舉張越反常,越稀有,越不自明,需要的證據力度越高。

這都是非常簡單的道理,我相信誰都可以明白,一定要養成這樣的習慣,這個習慣是你尋找真相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比如:風靡網絡「朱元璋化學之父」的文章,無數人跟著人云亦云說:

清代的徐壽翻譯西方化學元素名詞的時候,參考了《明史》和《朱家族譜》。

網絡時代的「閱讀心經」:懷疑加上查證,兼聽同時自省

之所以這個說法這麼多人相信,流傳得這麼廣,是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大腦忽略了,這不是一個「自明」的結論,而選擇輕易的相信。

「懷疑」這個習慣需要一定的刻意訓練。

但是,一定要分清楚,那些值得「懷疑」!「懷疑」也不是要你當「自大的懷疑狂」。

我這裡引用胡適先生的《智識的準備》一文,來解釋這種「懷疑精神」:

總而言之,一個受過訓練的頭腦,就是對於易陷人於偏見、武斷和盲目接受傳統與權威的陷阱,存有戒心和疑懼。同時,一個受過訓練的腦筋不是消極或是毀滅性的。他懷疑人並不是喜歡懷疑的緣故;也並不是認為「所有的話都有可疑之處,所有的判斷都有虛假之處」。他之所以懷疑是為了確切相信一件事。為了要根據更堅固的證據和更健全的推理為基礎,來建立或重新建立信仰。

網絡時代的「閱讀心經」:懷疑加上查證,兼聽同時自省


三、核實,追溯信息的源頭

前面說過,人性是有缺陷的,為了說服你接受他的結論,大部分人都會有意、無意的曲解信息,或者隱藏不利於自己的信息。

史學家陳垣曾言:「毋信人之言,人實誑汝」。

陳先生治學的經驗就是,一定追查到第一手文獻,不輕易相信任何二手或者轉述結論。

網絡時代的「閱讀心經」:懷疑加上查證,兼聽同時自省

所以,一個結論即便有證據支撐,但是,這個證據看起來很可疑,或者說沒有指明信息來源,也不能輕易相信:

  • 首先,這個時候你需要作者提供信息源,這是作者的義務。
  • 其次,你自己可以自行追查信息源,核實信息的可靠程度。

一定要記住:提供可供核實的信息源是文章作者的義務。

比如:在歷史領域,都是研究幾千、幾百年的以前的事情,作者就必須告訴讀者,這些歷史上發生的事,他是怎麼知道,哪一個文獻有記載,刊登何處,讓別人可以去核實。

這就是學術論文的註釋體系的意義之所在,而網絡文章不要求註釋體系,往往成為瞎編亂造的重災區。

這個時候,你就更加要有具備懷疑精神和審核信息可靠程度的能力。

你只要始終保持這個疑問:

  • 作者是怎麼知道歷史的?他有沒有交代過?他給出可供追溯的信息源頭嗎?
  • 查證核實,是否與他說的一致?

比如: ,通過追查信息源發現:

其實所謂的「專家」都是模擬兩可,甚至有隱藏不利信息的嫌疑,「大德高僧」也不過是想當然判斷的而已。

沒有查證的意識的媒體不斷轉述,疑點和漏洞完全被隱蔽起來。


四、剋制,懸置判斷和兼聽

「懷疑」不是要你當「懷疑狂」,而是為了更好的相信,而且要在你擅長和專攻的領域,對於你不懂的領域,你一定要特別謹慎。

這個世界上知識如此龐雜,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在很多領域,我們沒有能力去懷疑和獨立判斷。

但問題是,人性決定我們喜歡做出判斷的動物,「偏見」和「先入之見」會主導我們做出判斷,這會讓我們感覺良好。

所以,我們在信息缺乏和知識儲備不夠情況下,要保持克制,學會「懸置判斷」。

因為錯誤判斷的危害大過不判斷的。

其次,「懸置判斷」能讓你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避免先入之見影響你以後的判斷。

面對不懂的專業領域,哲學家羅素提出了一個「訴諸權威」的中庸之道:

  • 專家一致肯定,你暫時可以相信。
  • 專家有分歧,你不能擇期一端而不疑。
  • 專家一致否定,你暫時不要相信。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必須要進行一定的取捨,要儘可能兼聽各方不同的專業意見,讓信息完備起來,做出的判斷至少靠譜一點。


五、自省:我有可能是錯的

還是引用羅素的一句名言:

這個世界最大的問題就是蠢人和狂徒自命不凡,而智者卻滿腹疑慮。T

he world's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fools and fanatics pretentious, but the wise man was full of doubts.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達克效應(D-K effect)】,說的是一種【認知偏差】:

  • 無知的人會過高的評價自己,對自己的判斷非常自信
  • 飽學之士反而對自己的評價較低,認識到自己的侷限。

你一定要認識到:我是人,人性帶來的思維缺陷在你身上一定存在,不要認為自己「理性、客觀」:

  • 我知道我有主觀的好惡,會無可避免會產生「偏見」。
  • 我會依據以前的經驗做快捷判斷,形成十分不靠譜的「先入之見」。
  • 我會對不同意見本能的抵抗,提高審查的門檻。
  • 我會喜歡與自己見解相同的意見,降低審查的門檻,久而久之形成一種【迴響室效應】,以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主流」。

總之一句話,你任何時候都要建立最後一道「防線」,也即「自省」:我有麼有可能是錯的?我是不是不那麼正確?

很多人在「懷疑」他人的時候,非常在行,卻看不到自己相同的問題。

所以,所謂的【批判性思考】,並不是打擊別人的工具,而是防止自己犯錯的方法。


六、總結

綜上,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我們必須具備一些批判性閱讀的技巧和原則,總結起來如下:

  • 懷疑的精神,查證核實的意識
  • 剋制、兼聽、自省

我認為這些歸根到底就是克服人性中缺陷:盲信、偏見、自我的樂觀偏好、牴觸不同意見等等,當你克服這些人性的弱點帶來的思維誤區,就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今天,講敘批判性閱讀和思考的書籍汗牛充棟,有很多都說得高深莫測,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相信我,只是你沒有養成習慣,當你刻意訓練,習慣養成,就如同呼吸一樣輕鬆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