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漫談老子及先秦諸子

“道法自然”: 漫談老子及先秦諸子

先秦諸子中,老子最具傳奇色彩。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可能是李耳,即老聃,可能是老萊子,也可能是太史儋。老聃或稍早於孔子,老萊子或與孔子同時,太史儋或比孔子小一百餘歲。老子活了多少歲?同樣沒有人知道。有人說活了一百六十多歲;有人說活了兩百多歲。總之,“世莫知其然否”。

關於老子其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雖然“迷離惝恍”,畢竟是最早也是最完整記載老子生平事蹟的第一手資料。迄今尚未發現司馬遷沒有見過的新資料,因此,司馬遷未能解決的問題,今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解決。但是,根據司馬遷所記載的,似乎可以確定:老子是楚國人,見聞廣博,熟悉舊的典章制度,作過周朝守藏室史官,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道法自然”: 漫談老子及先秦諸子

老子

關於《老子》其書,據司馬遷記載,老子著書上下篇五千餘言,敘述道與德的意義。因此,《老子》又稱《道德經》。該書取上篇第一句“道可道”的“道”,又取下篇第一句“上德不德”的“德”而以為名。

《道德經》雖為老子所著,其成書卻並不出自老子之手。該書成於何時?《戰國策》載魏惠王引用老子的話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段話與今本《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裡的話完全一致。魏惠王公元前三七二年至前三三四年在位,故《道德經》成書當不致晚於公元前三三四年。

當然,和大多數子書一樣,《老子》書中也有後人加入的文字,也有註釋誤入的部分,但不能因此就懷疑該書的作者及成書年代。

對於老子其人,郭沫若的《十批判書》不持疑義,認為“這個人的存在是無法否認的”。

對於《老子》其書,郭沫若認為:“《老子》其書是一個問題,老子其人又是一個問題。這兩者在漢時和現代似乎都被含混了。”

在郭沫若看來,《老子》為環淵所作。1962年版《中國史稿》第一冊指出:該書“實纂成於戰國時的環淵。《史記·孟荀列傳》中曾經指出,楚人環淵學黃老之術,著上下篇。這上下篇就是《道德經》的上下篇。但他是一個文學趣味太濃厚的楚人,他纂集老子遺說的態度卻沒有孔門弟子集《論語》那樣的質實,他充分地把老子的遺說文學化了,加了些潤色和修飾,遂使《道德經》一書飽和了他自己的時代色彩。這本書的詞藻多半是環淵的,其精神則是老子的。”

簡言之,“人在前,書在後。”

《十批判書》探討了老子學派產生的社會歷史根源:“那是在春秋末年,一部分的有產者或士,已經有了飽食暖衣的機會,但不願案牘勞形,或苦於壽命有限,不夠滿足,而想長生久視,故爾採取一種避世的辦法以‘全生葆真’;而他們的宇宙萬物一體觀和所謂‘衛生之經’等便是替這種生活態度找理論根據的。這種理論,在它的本質上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前途,因為它沒有大眾的基礎;而小有產者的小眾能夠滿足於這種生活態度的,依然還佔少數的時候,也無從發展。故爾它在初期不能有孔墨那樣大的影響。”

八年後出版的《中國史稿》第一冊,把老子的思想精華概括為一個字—“道”。郭沫若認為,老子否定商周以來天之至上權威,而建立了一個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本體。這個本體就是“道”,又叫“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為大。”

在古代漢語中,“道”的本義是道路的道,多用為法則義。老子用“道”表示宇宙本體,這是中國思想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哲學範疇。

“道法自然”: 漫談老子及先秦諸子

在老子看來,“道”是宇宙萬物的本體,是為感官所不能接觸的實在,一切物的與觀念的存在,連同至高無上的“上帝”,都是由它幻演出來的。沒有“道”的存在,上帝和鬼神也不能存在。有了“道”的存在,鬼神也就失其威嚴。鬼神失去了威嚴,通達鬼神意志的卜筮自然失去了神秘性。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老子對於天和鬼神仍然是肯定的,比如他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種話語與傳統的迷信思想並無多大差別。這同他提倡“愚民”政策不無關連。

先秦諸子之書既有“學”又有“術”。學為術之體,術為學之用。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是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問題,而提出不同的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或手段。儒、墨、道、法四家是先秦諸子中最為人所尊崇的學派。

上述四家,雖都以解決現實的人生、政治問題為旨歸,但儒、墨、法三家皆以人生論、政治論為其主要內容,而道家則不然。作為道家的開山鼻祖,老子思想開始於政治論,擴展於人生論,而完成於宇宙論。然後,再從宇宙論伸展到人生論,從人生論伸展到政治論。

宇宙論是人生政治思想的根基。萬物皆須循道而行。作為萬物之一,人當然也要照此辦理。只要照著“自然無為”這句話去做,人就自然而然地與道合而為一,與自然和諧共處,而了無兇災。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也是宇宙萬物演化的法則。待人處事要以道為規範,治國理政也要以道為指導。因此,守道是治國理政的第一要務。

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者,統稱“先秦諸子”。

春秋時期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自鎬京遷都洛邑。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之際是社會變化的關鍵時間。社會結構的變化顯著。新出現的自耕農成為社會生產的主體。手工業者、商人始具獨立的身分。宗法貴族發生分化,新興的官僚和士人紛紛湧現。士人可以上升為官僚,也可下降為農民。

各國競用士人,推行變法。魏、楚、齊、韓國相繼變法,而秦用商鞅變法成就最顯著。商鞅變法使秦國由衰而盛。

伴隨著社會的變化,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學術也呈相應的變化,出現了許多學術流派。不同的流派之間也互相溝通,互為影響。儘管這些流派在宣揚自己的主張時,彼此詆斥,各不相容,但事實上並非門戶森嚴、壁壘分明的。因此,戰國時便呈現諸子百家競相奔放的局面。2000多年過去了,至今仍有不少學術思想無以超邁那個時代的藩籬。

西漢史學家司馬談率先把先秦諸子分為儒、墨、名、法、道、陰陽六家。

從有無宗師看,名、法、陰陽三家沒有一個共奉之宗師,儒、墨、道三家則有,分別是孔子、墨子與老子。

從學術思想看,只有儒、墨、法、道四家,可以卓然成為四大學派,其餘諸家之間並沒有顯著的學術界限。

從組織上看,只有儒、墨兩家是有組織的宗派,擁有大量的門徒。兩家不僅有思想言論體系,而且有獨特的行動表現。

從地域看,諸子百家建立時大多帶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鄒魯是儒、墨兩家的發祥地;三晉﹙韓、趙、魏﹚是法家的溫床;南方是道家的搖籃;燕、齊則是陰陽家的誕生地。但總的看,呈現由東而西的態勢,始於東方的齊地,終於西方的秦地。

春秋戰國之際,儒、墨、道三家形成鼎立之勢。孟子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朱屬道家,而墨翟為墨家始祖。到戰國中期,盛極一時的墨家逐漸衰落。

“道法自然”: 漫談老子及先秦諸子

主張“兼愛非攻”的墨子

老子創立的道家在稷下學派出現之後才發展起來。稷下學派得名于田氏代齊後設立的稷下之學。從此,道家由分散到集中,成為稷下學派的中心。

在稷下學派中,從右的方面發揮老子思想是莊子。他對新時代採取以苛全性命於亂世而遊戲人世的態度。道家雖有反儒的傾向,但自從莊子出現後,和儒家比較接近。莊子後學與思孟學派接近的傾向更為明顯。

孔子逝世後,儒學分化為許多派別。其中繼承儒學正統的是思孟學派。子思,即孔子的孫子孔伋。孟軻當為子思門徒的私淑弟子。

思孟學派的理論核心,是以王道為中心的天命五行說。王道即中道,就是以聖王﹙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為中心之道。

戰國時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軻和荀況。孟子主張人性善,宣揚“行仁政”;荀子主張人性惡,強調“法后王”。孔孟的儒學後來處於獨尊地位,對後世影響最大。

戰國中期以後,適應社會變化和統一需要的法家學說應時而生。法家認為社會進化有賴於君主權威,而加強君主權威必須法、術、勢並重。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是韓非。他的學說後來成為秦朝的統治思想。

老子、孔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是先秦諸子中對後世產生較大影響的六位學者

新中國建立以來,先秦諸子主要是通過郭沫若的四本書而影響國人的。這四本書是:1.1954年版《十批判書》;2.1962年版《中國史稿》第一冊;3.1976年版《中國史稿》第一冊;4.1979年版《中國史稿》第二冊。

按照郭沫若的說法,對先秦諸子的影響,不外乎三種態度:

“或者是正面的接受與發展,或者是反面的攻擊與對立,或者是綜合的統一與衍變”。﹙參見《十批判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