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漫谈老子及先秦诸子

“道法自然”: 漫谈老子及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中,老子最具传奇色彩。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可能是李耳,即老聃,可能是老莱子,也可能是太史儋。老聃或稍早于孔子,老莱子或与孔子同时,太史儋或比孔子小一百余岁。老子活了多少岁?同样没有人知道。有人说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人说活了两百多岁。总之,“世莫知其然否”。

关于老子其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虽然“迷离惝恍”,毕竟是最早也是最完整记载老子生平事迹的第一手资料。迄今尚未发现司马迁没有见过的新资料,因此,司马迁未能解决的问题,今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决。但是,根据司马迁所记载的,似乎可以确定:老子是楚国人,见闻广博,熟悉旧的典章制度,作过周朝守藏室史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道法自然”: 漫谈老子及先秦诸子

老子

关于《老子》其书,据司马迁记载,老子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叙述道与德的意义。因此,《老子》又称《道德经》。该书取上篇第一句“道可道”的“道”,又取下篇第一句“上德不德”的“德”而以为名。

《道德经》虽为老子所著,其成书却并不出自老子之手。该书成于何时?《战国策》载魏惠王引用老子的话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段话与今本《道德经》第八十一章里的话完全一致。魏惠王公元前三七二年至前三三四年在位,故《道德经》成书当不致晚于公元前三三四年。

当然,和大多数子书一样,《老子》书中也有后人加入的文字,也有注释误入的部分,但不能因此就怀疑该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对于老子其人,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不持疑义,认为“这个人的存在是无法否认的”。

对于《老子》其书,郭沫若认为:“《老子》其书是一个问题,老子其人又是一个问题。这两者在汉时和现代似乎都被含混了。”

在郭沫若看来,《老子》为环渊所作。1962年版《中国史稿》第一册指出:该书“实纂成于战国时的环渊。《史记·孟荀列传》中曾经指出,楚人环渊学黄老之术,著上下篇。这上下篇就是《道德经》的上下篇。但他是一个文学趣味太浓厚的楚人,他纂集老子遗说的态度却没有孔门弟子集《论语》那样的质实,他充分地把老子的遗说文学化了,加了些润色和修饰,遂使《道德经》一书饱和了他自己的时代色彩。这本书的词藻多半是环渊的,其精神则是老子的。”

简言之,“人在前,书在后。”

《十批判书》探讨了老子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那是在春秋末年,一部分的有产者或士,已经有了饱食暖衣的机会,但不愿案牍劳形,或苦于寿命有限,不够滿足,而想长生久视,故尔采取一种避世的办法以‘全生葆真’;而他们的宇宙万物一体观和所谓‘卫生之经’等便是替这种生活态度找理论根据的。这种理论,在它的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因为它没有大众的基础;而小有产者的小众能够滿足于这种生活态度的,依然还占少数的时候,也无从发展。故尔它在初期不能有孔墨那样大的影响。”

八年后出版的《中国史稿》第一册,把老子的思想精华概括为一个字—“道”。郭沫若认为,老子否定商周以来天之至上权威,而建立了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道”,又叫“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为大。”

在古代汉语中,“道”的本义是道路的道,多用为法则义。老子用“道”表示宇宙本体,这是中国思想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哲学范畴。

“道法自然”: 漫谈老子及先秦诸子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为感官所不能接触的实在,一切物的与观念的存在,连同至高无上的“上帝”,都是由它幻演出来的。没有“道”的存在,上帝和鬼神也不能存在。有了“道”的存在,鬼神也就失其威严。鬼神失去了威严,通达鬼神意志的卜筮自然失去了神秘性。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老子对于天和鬼神仍然是肯定的,比如他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种话语与传统的迷信思想并无多大差別。这同他提倡“愚民”政策不无关连。

先秦诸子之书既有“学”又有“术”。学为术之体,术为学之用。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而提出不同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手段。儒、墨、道、法四家是先秦诸子中最为人所尊崇的学派。

上述四家,虽都以解决现实的人生、政治问题为旨归,但儒、墨、法三家皆以人生论、政治论为其主要内容,而道家则不然。作为道家的开山鼻祖,老子思想开始于政治论,扩展于人生论,而完成于宇宙论。然后,再从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从人生论伸展到政治论。

宇宙论是人生政治思想的根基。万物皆须循道而行。作为万物之一,人当然也要照此办理。只要照着“自然无为”这句话去做,人就自然而然地与道合而为一,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了无凶灾。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演化的法则。待人处事要以道为规范,治国理政也要以道为指导。因此,守道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统称“先秦诸子”。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自镐京迁都洛邑。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之际是社会变化的关键时间。社会结构的变化显著。新出现的自耕农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手工业者、商人始具独立的身分。宗法贵族发生分化,新兴的官僚和士人纷纷湧现。士人可以上升为官僚,也可下降为农民。

各国竞用士人,推行变法。魏、楚、齐、韩国相继变法,而秦用商鞅变法成就最显著。商鞅变法使秦国由衰而盛。

伴随着社会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学术也呈相应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不同的流派之间也互相沟通,互为影响。尽管这些流派在宣扬自己的主张时,彼此诋斥,各不相容,但事实上并非门户森严、壁垒分明的。因此,战国时便呈现诸子百家竞相奔放的局面。200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有不少学术思想无以超迈那个时代的藩篱。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率先把先秦诸子分为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

从有无宗师看,名、法、阴阳三家没有一个共奉之宗师,儒、墨、道三家则有,分別是孔子、墨子与老子。

从学术思想看,只有儒、墨、法、道四家,可以卓然成为四大学派,其余诸家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学术界限。

从组织上看,只有儒、墨两家是有组织的宗派,拥有大量的门徒。两家不仅有思想言论体系,而且有独特的行动表现。

从地域看,诸子百家建立时大多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邹鲁是儒、墨两家的发祥地;三晋﹙韩、赵、魏﹚是法家的温床;南方是道家的摇篮;燕、齐则是阴阳家的诞生地。但总的看,呈现由东而西的态势,始于东方的齐地,终于西方的秦地。

春秋战国之际,儒、墨、道三家形成鼎立之势。孟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朱属道家,而墨翟为墨家始祖。到战国中期,盛极一时的墨家逐渐衰落。

“道法自然”: 漫谈老子及先秦诸子

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子

老子创立的道家在稷下学派出现之后才发展起来。稷下学派得名于田氏代齐后设立的稷下之学。从此,道家由分散到集中,成为稷下学派的中心。

在稷下学派中,从右的方面发挥老子思想是庄子。他对新时代采取以苛全性命于乱世而游戏人世的态度。道家虽有反儒的倾向,但自从庄子出现后,和儒家比较接近。庄子后学与思孟学派接近的倾向更为明显。

孔子逝世后,儒学分化为许多派别。其中继承儒学正统的是思孟学派。子思,即孔子的孙子孔伋。孟轲当为子思门徒的私淑弟子。

思孟学派的理论核心,是以王道为中心的天命五行说。王道即中道,就是以圣王﹙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为中心之道。

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轲和荀况。孟子主张人性善,宣扬“行仁政”;荀子主张人性恶,强调“法后王”。孔孟的儒学后来处于独尊地位,对后世影响最大。

战国中期以后,适应社会变化和统一需要的法家学说应时而生。法家认为社会进化有赖于君主权威,而加强君主权威必须法、术、势并重。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是韩非。他的学说后来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六位学者

新中国建立以来,先秦诸子主要是通过郭沫若的四本书而影响国人的。这四本书是:1.1954年版《十批判书》;2.1962年版《中国史稿》第一册;3.1976年版《中国史稿》第一册;4.1979年版《中国史稿》第二册。

按照郭沫若的说法,对先秦诸子的影响,不外乎三种态度:

“或者是正面的接受与发展,或者是反面的攻击与对立,或者是综合的统一与衍变”。﹙参见《十批判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