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每 天 推 荐 一 部 好电 影」

话说印度现实主义电影,真是越拍越狠了。

说起来也是感慨,才几年的光景,印度电影+现实题材的组合,就成为了引进片里的金字招牌。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神秘巨星》一以贯之,在一个少女明星梦的故事里,放入了印度女权觉醒的社会议题;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这不,最近又来一部——

嗝嗝老师

Hichki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这部电影今年三月在印度本土上映后口碑不俗,观众们赞为「印度版《放牛班的春天》」;

说实话,印度片的译名向来都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就连我一开始都是拒绝这部电影的。

不过看完后却发现,这次还真是点题满分。

片名中的「嗝嗝」其实是个拟声词。

女主纳娜患有图雷特综合征。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这是一种比价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运动疾病。

具体现为:患者身体会不受控制的抽搐,越紧张、激动,抽搐越严重。

而「嗝嗝」正是女主纳娜抽搐时发出的声音。

对于患有图雷特综合征的人来说,生活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做低调的工作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但纳娜却有与众不同的梦想——她想成为一名教师。

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教授知识。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但对纳娜来说,梦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虽然她手持理科硕士、教育学学士双学位证书,又有十足的教学热情加持,可惜她却处处碰壁。

她应聘了19家学校,但通通被拒。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没人愿意应聘一位说两句话就「嗝嗝」不停的怪胎当教师。

所以,她长期在家待业,父亲总是以各种方式揶揄她。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直到有一天,纳娜的「教师梦」终于出现了转机,她母校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一是校长被她的热情打动了。

更重要的是,学校实在找不到人了。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校长安排她教授9F班,班级共有14人。

他们是学校著名的混世魔王,气走一个又一个老师,欺负一个又一个同学。

其他班级的同学像躲瘟疫一样,躲开9F的学生。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可这群学生越被人看不起越叛逆,越反抗学校的安排。

纳娜第一天上课,便招到这群学生的刁难。

他们称呼纳娜为「结巴老师」,用rap公然嘲笑「嗝嗝」,弄坏老师座椅,把纳娜的头像和当女支女贴到大街上·······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可以说,9F学生为了气走纳娜,无所不用其极。

可是,纳娜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

其实这群来自贫民窟的捣蛋鬼们,并不是有心挤走老师,

他们只是心里太脆弱,才不得不封闭内心保护自己。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这群孩子的心思别的老师不懂也猜不透,但纳娜能够理解。

因为她小时候也曾面临同样的窘状,甚至用自暴自弃的方式与现实对抗。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小时候父亲一度想把她送去特殊学校,但母亲坚决阻止。

直到面试十多家学校后,才有一个学校肯接收她。

校长当着全校学生家长的面前说:

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平等的对待你。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这句话彻底改变了纳娜的人生轨迹。

从此,她致力成为和校长一样的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无论贫穷或富有,不管智商高或低,不在意捣蛋或乖巧······

在她眼里:世上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她一直坚守这个信念,并积极践行。

学生家长没时间来学校开会,她亲自跑到贫民窟会见家长。

在这里,她见识到了9F班学生的日常生活。

有人以赌博养活自己,有人靠补胎补给家庭,有人不得不帮家里洗车,还有人必须和街坊邻居抢水喝·······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纳娜看见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向能更好的帮助他们。

她把课堂设置在操场,利用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用生动有趣的实验操作阐释晦涩难懂的物理、化学知识。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这群孩子向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紧紧跟在纳娜身后。

他们称纳娜为指引光明的北极星。

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北极星。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其实,整篇电影看下来《嗝嗝老师》很套路,就是很简单的励志教育类电影。

老师费尽心力上课,学生却不领情;因某事戳中学生心,双方化解矛盾;有心人挑拨,学生辜负老师;成功解决问题,双方逆袭。

故事很简单,很俗套,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被感动。

有很多人都说,我上学的时候就差这么一位老师——

对自己工作十分热情,又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我只羡慕纳娜老师的讲课方式。

我想如果,我初高中的物理、化学老师讲课也能那么生动有趣,我的理科成绩就不会拖后腿了。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看看纳娜老师,学生用盐洗指甲,她就说这是化学知识。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学生在修车厂工作,她就说汽车换挡变速是物理学范畴。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甚至一次简单的打篮球比赛,也能得出很多知识点。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回想一下自己,那么多年了的数理化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不,准确的说,从老师那里也没学到什么!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所以,现在看数理化试卷,自己好像个文盲,看都看不懂。

此时,我呼唤身边可以出现「嗝嗝」老师。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有人说,一个教师的育人水平,不是看TA能教出多少尖子生,而是看它如何对待所谓的「差生」。

《嗝嗝老师》中纳娜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有人。

差生她努力帮助对方,优等生她也不高看对方。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这固然是好的,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

但是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差学生有老师帮,好学生有老师疼,那中等生该如何立足呢?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中等生既不捣蛋,学习成绩又不突出,总是淹没在人群中。

他们或许也想成绩优秀,但总有各种条件限制了能达到的上限。

正因此,这也造成这群人的迷茫。

纵观所有的教育类电影,都将焦点放在了优等生和差生身上,

要不就是讲述一个优等生是如何做到行业TOP的,如《万物理论》。

要不就是讲混世魔王们是怎样逆袭的,如《放牛班的春天》。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但,这些影片从未给过中等生任何眼神。

难道中等生一辈子都只能如此平庸?

在人群中不起眼,在行业不被重视。

默默地来到这世间,然后默默地带走这一切。

想想,还真有点可悲。

又是一部走心的印度电影,一如既往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那么,朋友们,如果你是编剧,你怎么编写中等生的剧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