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凡的崗位上他們成了超級英雄,聆聽6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故事

山西:平凡的崗位上他們成了超級英雄,聆聽6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故事

他們是勞動群眾的傑出代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他們儘管工作崗位不同,但都以無私奉獻的精神紮實工作,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4月28日,山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動模範表彰大會在太原隆重舉行,會議代為表彰了山西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工人先鋒號”的22個單位(集體)和16名個人。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是全國總工會為獎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勞動者而頒發的榮譽獎章,是中國工人階級最高獎項之一。

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深入6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工作一線,傾聽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秉持初心、勤勉奮鬥、堅守夢想,用雙手和汗水創造美好生活的動人故事。

獲獎者感言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工,能獲得國家級的榮譽,很意外,也很高興。

雖然是我個人得獎了,但卻代表了我們一線的建築工人!感謝所有人對我的鼓勵和支持,我特別要感謝的是我的單位山西一建。雖然我不是本地人,但卻在這裡找到了一份歸屬感,這裡有“家”的感覺。知道我的家庭情況後,公司還給我發過家庭補貼。這一路走來,是公司給我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和平臺,是領導和同事教我技能,教我做人,他們給予了我太多的幫助,沒有大家,就沒有現在的我。未來的我,定不負眾望,好好工作,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吉克達富,一名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小夥,從各行業勞動者中脫穎而出,榮獲了今年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2歲的他,是此次表彰中年齡最小的獲獎者,也是我省建築行業裡唯一獲此殊榮的個人。作為一名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典型縮影,4月26日,山西晚報記者走進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建築工地,聆聽了這名彝族小夥背後的故事。

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闖

200元就能讓一個孩子輟學?雖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就是吉克達富作為一個90後經歷過的悲慘現實。他出生於大涼山深處一偏僻村莊,山裡不通電,生活窮苦,父母艱難養活著他們兄妹4人。想要上學,需要徒步4個多小時。所以,村裡大多數孩子都是到了八九歲才開始上學。週一5點多起床,10點前到校,即便是學校提供吃住,但在升學階段,吉克達富還是因為200元的費用,止步於初中。

看著外出打工回來的同鄉,吉克達富想和他們一樣,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懷揣著一份懵懂和希望,他跟著當地的勞務隊,第一次走出大山。看著高樓林立的都市,看著繁華熱鬧的街道,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吉克達富心中充滿了鬥志。

打工的第一站是山西朔州,機緣巧合之下,他認識了一名塔吊司機,後來來到太原,進入山西一建,開始了塔吊司機的職業生涯。塔吊司機是一項高危、枯燥、艱辛的工種,不僅要在七八十米的高處、一平方米的駕駛空間內完成作業,而且,操作期間駕駛室內會持續感覺到震動。想當一名塔吊司機,必須克服心理恐懼。這項超高難度的工作並非人人能勝任。“我做過不少工種,就覺得塔吊有技術含量,不管多苦多累,只要能學到東西,我願意付出一切。”吉克達富希望用自己的雙手搏出一片天地,讓家裡翻身。

頭等障礙就是語言關

語言不通是吉克達富職業生涯裡的頭等障礙。他從小說彝族語,很少接觸漢語,外出打工這兩年,他說話也不多,多數時候靠手比劃。

想學塔吊的專業知識,就必須開口說話。上塔前要認真調試,下塔後要精心保養設備,有疑問就得不斷虛心請教。吉克達富逼著自己與人交流。在艱難地語境中,他反反覆覆地推敲練習,一點一滴地積累經驗,一年多後,他的語言和工作技能都有了很大提升,不僅可以熟背操作步驟,還能精準地完成定位吊鉤,迴轉大臂,精準裝卸等一系列動作。對於不同型號的塔機操作要點,他也都瞭然於心。每一次嫻熟的操作,都是背後苦練的結晶。很快,他成了班組的主力干將。

出色的表現讓不少人對他刮目相看

2016年,公司內部組織塔機司機技能大賽,他榮獲二等獎。“比賽成績中理論佔30%,操作佔70%,我當時的實操是滿分,但理論卻是倒數第一!”吉克達富回憶說,在單位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他開始加強培訓,系統學習了塔吊操作技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專業知識。同年,在山西省建築業第四屆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他便以實操和理論測試雙滿分的優異成績奪得大賽一等獎,成為全省數千名塔吊司機裡的佼佼者。

如今的他,塔吊玩兒得很“轉”。如何定位吊鉤更精準、怎樣迴轉大臂更高效、如何規劃路線更順暢、怎樣卸載更安全都不在話下,甚至是個別很偏的起升角度,他也能順利作業。幾噸到幾十噸的塔吊,對他而言,就像是握在手中的一件工具般駕輕就熟。身為技術能手,他也常常和同事們分享經驗,與大家共同摸索出了“一慢、二看、三確認”的操作規範。

之後,經省總工會推薦,他先後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三晉技術能手”殊榮,還參加了省國資委第二次團代會,並當選共青團省國資委第二屆委員會委員。眾多榮譽加身,年輕的吉克達富絲毫沒有“飄”,還是一如既往地學習鑽研。在公司組織的“百日攻堅”戰中,他年紀最小,卻衝在最前。高溫曝曬,工作強度大,先後有9名工友因為“扛不住”退了下來,但吉克達富卻堅持到項目完工。出色的表現讓不少人對這個小夥刮目相看。

這幾年,吉克達富就是全家的頂樑柱,加上當地政府扶持,他們家已經搬出大山,家裡煥然一新。 (來源:山西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