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這個牌子的固態硬盤好嗎?

近水樓臺1998


首先感慨兩句:國產科技崛起之路,實乃一場曠日持久的中外技術博弈。給國產一點時間,我們必將打破國際大牌的SSD壟斷!

既然題主問的是光威固態硬盤,正巧我剛寫好一篇老筆記本換盤體驗,其中換新的SSD就是來自光威的弈系列240GB SATAIII固態硬盤。所以這篇評測就奉上,給諸位一些參考。

錯愛國產?光威弈SATA SSD 240GB為老筆記本“換血”體驗奉上!

從少年時代目睹作為“互聯網第一批弄潮兒”的老爸鼓搗組裝機開始,我就沒怎麼接觸過國產硬盤。或者說我年輕時總是會把“硬盤”歸為老外的技術產出。這些年希捷西數稱王已久,直到SSD逐步衝擊並顛覆以往HDD佔據的硬盤市場,我願意接受的硬盤品牌裡列表中才偶見國產。不過,我相信不少人依然會下意識到將“國產硬盤”與“不夠給力”畫個等號。

在核心技術研發實踐的道路上,沒人能夠一口氣吃成個胖子,與大牌爭奪市場的歷史進程也將極其漫長。很慶幸自己活著的時代能夠看到許多令人欣喜的國產新成果,比如說2018年底出現的嘉合勁威+國科微聯合出品的光威SSD,240GB容量1G一塊錢,借勢將去年貴得離譜的SSD價格掀翻下馬,隨後我們看到了2019年SSD市場的價格雪崩,目前是2019年4月,隨便一搜1.5TB SSD都有七八百的,歪果仁,你們感受到恐懼了嗎?

售價並不是判斷品質的唯一標準,光威弈SSD發佈同期不止這一系列價格香甜,像黑皮膚的光威悍將更有性價比。可明眼人都知道,弈系列有國科微自主主控GK2301與嘉合勁威自封裝64層3D NAND顆粒閃存,這才是更香的地方——幾乎是純國產了!

附上官方對GK2301主控的解讀:1,集成國密SM2/3/4加解密算法、AES256加解密算法,使用驗籤方式防止固件被篡改,多級加密防止密碼被破解等手段,從而保證SSD的高安全性。2,採用高速SATA 6 Gbps接口與主機通訊,支持4通道接口,SATAIII接口,兼容SATA Revision3.2標準。3,通過了中國信息安全評測中心的安全審查,源頭上杜絕洩密風險,實現“中國芯”的自主安全可控。

這篇文章我並不打算拿“愛國”情懷說事,我只是為了給有點年久卡頓的聯想老本“換個血”,先開箱,後換硬盤。

邊開箱邊說事兒,紅盒外包裝紙盒附帶一次性封膜,2.5英寸SATA3固態硬盤+緩衝塑料內盒+光威說明書為內盒全部物件。弈系列封面、貼紙都是這個威武龍頭造型,紅底色暗印不同字體的“弈”字。

由於採用金屬盤體,重量50g比塑料的略重,勝在散熱迅速。

背面有序列號貼紙和參數銘牌,4顆螺絲其一覆蓋保修貼紙。

銘牌可見:SATAIII規範,SATA 6.0Gbps的傳輸速度,國內組裝。

厚度7mm,老本機械盤換SSD剛剛好;從預留螺孔看,可側面、底面擰螺絲,兩種固定方式皆可。

金手指特寫,拍的有點虛,前面那張反光可以看出飽滿無痕。

細節看過,換硬盤流程開始。

15.6英寸老本聯想G510已經陪我走過四五年,近兩年幾乎一直頗受冷落,主要因為自帶500GB機械硬盤日漸卡頓,其實偏弱的處理器也有鍋可背。這款筆記本還有個供電bug,光驅位改第二盤位上固態會供電不足,只能考慮直接把唯一的硬盤換成SSD做升級。這次就讓光威弈來完成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吧。

拆機,風扇裡面不乾淨。入手新本之後再看這個“大厚黑”,內部顯得low許多。內存我曾經升級加過一條4GB湊足8GB,當時一條金士頓DDR3 1600低電壓版花了我179元,啥時候DDR4臺式機內存條也能再使使勁降到200以下呢。

先換硬盤,再給風扇清灰。

拆下兩顆螺絲把硬盤架順著金手指拔出方向平著卸下來。

第一次看自帶盤真身,500GB西數藍盤5400轉,2014年11月14日出廠,一轉眼也4歲半了。

擰下硬盤架側面4顆螺絲。

硬盤架背面一整張導熱貼片。

教練請求換人,新選手光威弈SSD 240GB。

插回去,金手指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順便給髒兮兮的風扇和散熱器出風口做個全套Spa。

硬件裝機完成,接著借用準備好的兩個U盤為光威弈SSD新裝系統,為了保靠,不用Ghost,人要學會對生活多一點耐心。

一個內有大白菜超級U盤裝機工具,一個是微軟Windows10官方自制引導系統裝機U盤,倆U盤搭配,幹活不累。

有些大佬不愛給SSD做分區,聽說有人只用一個大盤連裝系統帶裝軟件,我認為不妥。此外,考慮我這個本子也因為固有的供電問題,無法接雙硬盤,這個SSD只能獨自等待以後大容量SSD取代它(而那時這本子去哪裡了都說不定了),所以分兩個盤,系統之外留150GB,作為閒置筆記本,也不需要太大的倉庫,算是夠用,舊本也不心疼。

魯大娘報出五臟六腑。G510自帶原廠內存居然是記憶科技;這本子買時獨顯R5 M230也是次於主力型號R7的,當年也不屬於高配,窮人孩子會當家,我是看中了全鍵盤+15.6英寸屏,現在看來真是累贅。

大娘評分。遺憾的是換硬盤前忘記跑分,沒有對比圖;總之SSD相較於之前的500GB機械硬盤提升不是一點半點,老本開機速度嗖嗖的。

裝機後第一時間給系統補充了必要軟件,之後才做個SSD的測試。下圖左顯示光威弈支持NCQ和TRIM,右側是ATTO測試,寫入最高490MB/s,讀取最高533MB/s,16KB以上讀寫穩定,可見國科微主控GK2301值得肯定。跑分時溫度保持在38°以下,發熱量控制很好。

測固態少不了AS SSD Benchmark和CrystalDiskMark,二者測試結果與ATTO基本一致,前者連續讀取495MB/s、寫入467MB/s;後者連續讀取554MB/s,寫入515MB/s。AS評分總分907中規中矩。

最後TxBENCH也來做個成績單,連續讀寫分貝是536MB/s和514MB/s。幾款測速軟件所得結果與官方給出530MB/s讀寫速度相當。而實測傳輸拖拽一個1GB文件,實際傳輸速度在400MB/s左右,與老機械硬盤的110MB/s相比高下立現。

體驗總結

簡言之,聯想G510原廠西數500GB HDD換成光威弈240GB SSD後有三大提升,一是讀寫速度加快3倍左右,開機進Win10桌面也闖入10s,之前老硬盤的卡頓和偶爾卡死徹底治好;二是老硬盤的運轉噪音完全消失,只剩風扇動靜;三是硬盤低溫度和穩定性得到保證,老本成功煥新生。實際測試中,這塊國產SSD與國際大牌差距並不大,我對光威弈的國產主控GK2301也蠻有信心,能不能用得久一點,咱們邊走邊驗證。

當然,這款SSD的出現有一個重要意義不可忽視,那就是打破了國際品牌SSD的壟斷,國內消費者不用再看老外臉色付錢,今後SSD的價格也會應聲下跌,比拼技術實力將成為主流競爭手段。當然,SSD國產之路還很漫長,未來究竟怎樣我不敢冒然下結論,我所篤信的是——執著打拼終將迎來勝利曙光,有些國產值得被“錯愛”。


筆點酷玩


自家的聯想筆記本電腦,去年開膛破肚,換了固體硬盤和兩根內存條。運行速度大幅度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