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育儿观念不一致该怎么办?

家有一宝0702


花姐姐问题分析:

和家人育儿观念不一致该怎么办?

花姐姐问题解析:

看到您的问题让我想到有个妈妈曾经也有过和您一样的问题。

妈妈认为孩子应该比较宽松,孩子爸爸认为教育孩子必须严格,例如,妈妈认为给孩子吃点零食没有关系,老公则觉得出于健康的教育,绝对不可以,久而久之,经常吵架,非常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给您提供两个思路:

这两个思路的前提是沟通不效的情况下的方法。

1.能沟通则沟通,如果实在沟通不了也没有关系,你按你的方法来养育孩子,爸爸按照爸爸的方法养育孩子。不应强求两个人一定要一致,其实让孩子学习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成长,对吗?

在我们家也是的,我是比较宽松的,孩子爸爸在学习上则要求严格,所以孩子有时候会对爸爸有些逆反,于是,我就对孩子说,其实爸爸也是爱你的,只是爸爸不太会说话,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但是特别会说,别人会觉得他好,另一种人是做了100件事情,但是不会说话,别人觉得他特别不好,你爸爸就是这样的人。

在我们聊完之后,孩子爸爸回来,孩子主动的抱了爸爸。

其实不管是宽松还是严厉,都是爱,让孩子能感受到爱是最重要的。

2.只要不是虐待孩子,打骂孩子,就没有说100%正确的教育方式;

有的孩子可能因为爸爸比较严格,但是孩子就喜欢爸爸,这表示爸爸对严格的分寸拿捏得非常好;有的孩子可能因为爸爸严格,而让孩子疏远他,如果一个爸爸是非常爱孩子,那么爸爸也会意识到自己需要调整,所以,对父亲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3.最后,夫妻关系大于具体的教育方式;

妈妈和爸爸因为成长的经历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也自然不同,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自然很难达到一致,其实这是正常,也这是这个世界多姿多彩的原因。

真实的世界中,很少有非黑即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的思想。

其实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关系好,家庭气氛和谐比任何分歧都更重要,所以,当面对小孩子分歧时,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是每天一定要吃几碗饭重要,还是尊重彼此重要,对不对?

就好比说:当学校老师和我们教育观念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要求老师一定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来,这时,更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如果适应不同老师的风格,毕竟,当孩子进入社会后,他无法决定他碰到的人一定就是他喜欢的人,那如何和不喜欢的人好好相处,也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可以从小时候就锻炼起来。


我是花姐姐,家庭教育指导师,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父母的成长则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耐心陪伴,希望我的回答能陪伴您成长。


花姐姐家庭教育指导师


家人帮忙带孩子,遇到育儿分歧到底应该听谁的?这样做婆婆听你的

我很庆幸婆婆没有帮我带孩子,我的孩子一直都是自己带的,即使婆婆有时候也会对我的育儿方式指指点点,比如“应该给孩子绑腿、剃眉毛”、“给孩子穿太少了”、“穿尿不湿对孩子不好”等等,可她也只有说说而已,我依然坚持科学的育儿方式,我的孩子怎么带我自己说了算。

身边也有很多妈妈,由于各种原因孩子是由婆婆帮忙带的,刚开始我很羡慕她们,觉得有人帮忙带孩子真好,自己可以继续工作,不用太操心孩子,可以轻松一点,可是后来发现除非你的婆婆是一个思想开明、愿意主动学习接受新知识的人,否则在带孩子上就会因为各种育儿分歧而争执不断。

昨天就有一位朋友向我诉苦,说婆婆总喜欢给宝宝喝糖水,跟她说小孩子不能吃甜的,以后习惯了就不喝白开水了,她却说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除此之外还有好多,比如非要给宝宝把尿、给宝宝捂得厚厚的、不洗手就抱宝宝、追着宝宝喂饭……说了很多次也没有用,跟老公说他也不懂,空有一腔科学育儿知识却无用武之地,自己的孩子都不能做主,着实让人很苦恼。

那么婆婆帮忙带孩子,遇到育儿分歧到底应该听谁的?我的观点是孩子是宝妈生的,婆婆只是帮忙带一下,当然应该听宝妈的。很多人会说不是原则性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没必要跟婆婆计较,但是孩子的事无小事,有时候忍得了一时,反而会害了孩子。可是,婆婆有很多的传统经验,你只是新手妈妈,怎么做才能让婆婆心服口服听你的呢?

一、肯定并感激婆婆的付出,好好孝敬婆婆

老人带孩子是很辛苦,像我们年轻人做全职妈妈都觉得辛苦,更别说老人了,加上还要做家务、做饭什么的,一天下来肯定累的不行。儿媳下班后一定要多替老人分担,把孩子接过来照顾,或者做饭做家务,这些本身也是自己该做的。另外,抽空多带婆婆出去逛逛街、吃吃饭,逢年过节多给老人买点衣服、送点小礼物,老人高兴了自然婆媳关系也就和谐了。

二、统一观念和态度,确定第一监护人

一家人在一起商量一下,带孩子到底应该根据老一套传统经验还是应该接受科学新观念,我相信如果老人真的为孩子好,一定会愿意接受和学习新的育儿观念。同时确定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当然应该是孩子的妈妈,孩子的喂养和教育问题都应该以妈妈为主,即使妈妈不在,其他家人也应该统一态度,按照妈妈交代的方法照顾孩子。

我自己的妈妈也是帮儿媳带孩子的婆婆,也有一些带孩子的事情会遭到弟媳的埋怨,我就劝我妈,带孩子的事情上你都应该听她的,孩子是弟媳生的,她让怎么带你就怎么带,她打孩子教育孩子你也千万别拦着,她是亲妈知道轻重。否则你辛苦带了反而不落好。

三、老公应该与媳妇统一战线

一般说起育儿分歧都是婆婆和媳妇,爸爸去哪儿了?孩子不是媳妇一个人的,作为老公应该支持和帮助媳妇一起教育孩子,在婆婆和媳妇发生冲突时,站出来帮助媳妇劝说婆婆接受科学育儿方式。媳妇如果与婆婆直接提出反对意见,婆婆多半不爱听,可是自己儿子说的话她应该会更容易接受吧。

四、多说好话哄婆婆开心,教育孩子尊敬老人

老人都喜欢听好听话,婆婆也不例外,平时看到婆婆做的对的地方多夸奖,特别是在亲戚朋友面前,经常说婆婆带孩子多辛苦多用心,把孩子带的很好之类的话,婆婆心里肯定开心。另外,从小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告诉孩子,奶奶照顾你很辛苦,要孝敬奶奶听奶奶的话。

值得一提的是,我那个弟媳就特别会哄我妈开心,时不时的会给我妈买衣服和鞋子,嘴也甜,带我妈去理发店做头发,会夸我妈年轻、漂亮。所以即使有时候俩人也会有一点分歧,但是我妈还是心甘情愿的为他们带大了两个孩子。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关注留言和分享哦~





索菲育儿


先介绍一下我们家的情况。

我有两个孩子,女儿小的时候,是婆婆带大的,儿子,现在我自己带。

我弟弟家有两个孩子,都是我妈妈亲手带大的。

举个栗子

1、我家那些鸡飞狗跳墙的事情

我女儿百天的时候我上的班。

然后斗争开始了。为吃饭、生活习惯一系列事情开始,当然斗争的结果以我失败告终。

分析:婆婆不识字,我上班还是她带孩子的时候多,与老人同住,只能委屈一下自己了。

不过后来,我发现女儿身上也有一些优点是婆婆培育的。

比如:皮实

跟着婆婆风里来雨里去的在村里玩耍,孩子很少生病。

泼辣

婆婆言穿身教,女儿敢说敢干,行为很是果断。

现在生了二宝之后,我就将孩子带到身边,在当地找了一个保姆。

解决了一切问题。

2、我妈家,怎么一片和平气息呢?

我弟妹也是百天上的班。

我妈手挺巧的,给孩子做饭决不含糊。当然也有致命的缺点:不爱卫生。

但是我弟妹只夸优点,不说缺点,把老太太哄的特别高兴。

然后我弟妹对我妈的就是:

对,妈,你说的对。但是,我该怎么着,怎么着。

碎碎念

1、冲突很正常,但是别正面顶撞。

婆婆年龄大了,她们那种年龄的妇女(包括我妈),有时会把这些冲突上升到输赢的地步。

这件事上,咱们赢了她。

她会想着在下一个事儿上赢你。

育儿,事情太多了。和她们斗争没意思。

对策:阴奉阳违

参考我弟妹的办法。

对,妈,你说的对。但是,我该怎么着,怎么着。

2、看不下去的事情,也别表现在脸上,话上。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上班很忙,回到家,一看到女儿又是一脸脏。就来气。

然后,会说:妈,你怎么不给孩子洗脸呢?

错!

婆婆会觉得,我带了一天孩子,你一到家,就找事儿。

对策:少言多做

参考我弟妹的办法。

直接抱上孩子说,来:宝宝,我们去洗个脸。奶奶忙了一天了,让她赶紧休息下。

3、不是太重要的事情,就当看不见吧。

<strong>女儿小的时候,家里经常是一团乱。我一下班,就开始收拾,边收拾,边说:妈,你就不能。。。。

婆婆很生气。

对策:无视

参考我弟妹的办法。

我家即使乱成猪圈,我弟妹仍是笑逐颜开的陪我妈,看开门大吉。

当然,我弟妹也不收拾。

但是,我妈高兴呀。

我妈一高兴,孩子也高兴呀,这样,全家人都高兴了。

过来人的话

我妈常说:哄死人不偿命。

我弟妹说:有些话,即使知道是假的,可还是愿意听。

我奶奶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糊涂一些,啥事都好。

家和万事兴。你说呢?


山那边好地方健康育儿


育儿观念表面上看起来不一致,实际上背后隐藏的是对别人的改造欲望和权利斗争。

我学习了育儿知识,我就比对方懂得多,所以你就要听我的,我是正确的。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

你可能会否定我,但是当孩子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被爸爸责备,妈妈看不顺眼,或者奶奶溺爱,导致孩子感觉被太多的控制。



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真的在乎孩子,应该怎么做呢,可以观察孩子是否有了情绪,失落,等感受。也可以反过来问孩子自己的感受,爸爸这样说你,你感到难过了么?听听孩子自己会怎么说,而不是因为育儿观念的冲突,直接去怼老公怼婆婆。除非特别严重的情况,比如孩子遇到肢体上的伤害,那需要另当别论。

有个例子,一个小女孩受到别人的发泄的愤怒,妈妈问她,你一定很难过吧,小女孩说,我没有啊,他的愤怒是他自己的情绪,和我无关,我没有做错什么,这样的孩子就是界限特别清晰的孩子。一个孩子都能做到如此,那成人之间也要尊重彼此的界限。



一个人要做好的首先是自己,孩子遇到问题首先关心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育儿理念帮助疏导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围的人看到时间久了也会受到感染,而不是一味地去说教别人。

没有人会喜欢被贴上错误的标签,做好自己感,真正的去倾听孩子,倾听周围的人,才会更加促进整个家庭的和谐。


香梅*^O^*


这是好多家庭存在的典型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

第一,耐心沟通。无论是父母也好,老人也好,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也好,都是为了让孩子很好的成长,这是作为家人的共同目标。本着这样一个目标,跟老人好好说话,以尊重的态度,摆事实,说道理。我相信,老人也不会说什么。而且还能更好的配合我们做好育儿。

第二,虚心请教。作为长辈,他们的一些育儿观念,确实有些落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长辈,他们确实有很多带孩子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所以,对于不好的喂你,我们好好沟通。对于好的经验,我们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让老人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整个家庭氛围也会比较和谐。

第三,家庭做好分工合作。爸爸妈妈作为照顾孩子的第一责任者,要多跟孩子在一起。多一些陪伴,了解和爱。和孩子在一起,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会看着你的言行举止去学习。所以,孩子需要更多的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才能够直接影响的到他的成长。

第四,多感恩,少抱怨: 长辈们能做好后勤工作,我们就已经很感恩了,不要想着,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养,自己还整天嫌养的不好。

从体力和精力上来讲,长辈们看孩子就已经很辛苦了,根本没有心力去学习,更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爸爸妈妈我们自己的责任。不要试图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推给别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园长妈妈Mandy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会与家人发生过矛盾。这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每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观点是不一致造成的。我个人觉得当和家人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发生分歧的时候,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处理。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来争吵、争论谁对谁错。如果发生分歧的时候不认同对方的观点,可以在背后私下里沟通,当沟通达成一致的时候,再与孩子进行交流、教育。

其次,在育儿方面发生分歧的时候,首先要找到问题的主旨所在。不要在家庭中一味地追求哪个强势就听哪个的错误观念。

第三,还要把孩子的兴趣放在首位,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因为在我们中国式教育当中,往往忽略孩子的感受。我们要转变这个观点扭转这个局面,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然后考虑哪样做是对的,哪样做是对的,然后大家围绕这一主题,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统一的育儿观。

实际上,在育儿方面产生观念不一样、产生分歧是正常的也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这种分歧处理不得造成的严重的后果,才是我们要积极面对和避免的!





风清留香


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谁家的老人和初为父母者的育儿观念都会存存差异。

老人凭的是经验,年轻者凭的是书本。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在家里,因为育儿观念的不同,产生了许多矛盾。这时侯,家人们必须得多沟通,达成统一的认知。

如果老人比较固执己见,就需要你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最好让他们多看些此类书报。他们为了孩子的健康,都会改变观怎的。


以书为家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年轻人容易接受新的育儿观念,而老一辈固守传统,矛盾总是存在。

不带孩子就少逼逼

有的年轻人,从来不上手照料孩子,即便回到家,也是刷手机,刷网剧,然后看到一些先进的育儿理论就理直气壮指责老人的不妥,种种要求。

如果你不亲自带孩子,那就少动嘴,这是基本的原则。夸夸其谈是很容易的事情,理论也总是美好的,但中间还隔着实践呢。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适合自己孩子的操作方法,才能得到实用的方法,否则都是空谈,站着说话不腰疼。

用效果说服

不要站在理论的高度要求,也不要强硬地指责,任谁都不会乐意否定自己,接受他人。所以,如果你觉得其他家人的方法不妥,请自己接管,然后亲力亲为,用你的方法实践,用实际的效果对比证明你的方法更优,那么其他人也就会很容易认可并接受你的育儿观念了。

间接说服

父母很愿意看朋友圈里的鸡汤和科普文,那么你不妨转发一些宣传你支持的育儿观念的文章,他们会去阅读,而且很容易接受,远比你直接要求要好得多。

作为长辈,他们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尊严,我们赤裸裸的否定会让他们抵触,通过类似间接的方式,给彼此一个缓冲区,让主动接受和改变代替强硬的命令,是更聪明的做法。


爱陪娃的熊叔


在家的概念中,孩子是家中的一棵苗,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孩子为家为国出力的一棵大树。

在家中培养的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们,都是重要人物,也是围着孩子转的培养人。在培养孩子意见不统一,为孩子的事一个要打,一个要护短,还有的要宠,还有的什么事情都依着孩子。家中不和谐才怪,孩子出了事情或什么事情?你怪我,我怪你。什么理由都有,让孩子望着你们大人一脸的茫然,不知所措,更不知道错在哪里?只知道自己顺心顺意才是真。

在家中培养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们,都是重要人物,也是围着孩子转的培养人。在培养孩子意见要统一,还要家庭和睦邻友好的环境,孩子做错事,做父母的就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来教育孩子的对与错。也有说服教育方式是最好的。说真话父母和家人团结,和谐,和睦相处的家庭环境,孩子在对与错之间有相当好的识别能力,在为人处事,学业方面都有很强的自觉性。

孩子都是聪明的,关键在是家庭和,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才能够让孩子自立自强。


o141782749


重在沟通,可以开家庭会议讨论,做到有理有据。

另外在家庭关系中,关系排第一,对错排第二。

很多育儿观念的冲突起源于双方都想争个对错,却忘记了处理好家庭关系。其实,良性的家庭关系应该是教育子女的前提,把对方放到显微镜下,看到他的优点,多表扬、少批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