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收養個小乞丐,後人為朱家守江山260年,明亡後繼續抗清,這個人是?

司馬長史




在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韋小寶有一個老婆叫沐劍屏,她就是沐王府的郡主。在清初沐王府和天地會共同反清復明,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韋小寶才能碰到沐劍屏。

這個沐王府的首任創始人就是朱元璋的乾兒子沐英,自從沐英跟隨傅友德攻下雲南後,他就受命長期鎮守雲南,世代承襲鎮守雲南。雲南沐王府存在了260多年,直到清朝初年平西王吳三桂打下雲南為至。


沐英和朱元璋一樣,都是安徽鳳陽人。他自幼父母雙亡,從此就流亡江湖,成了乞丐。有一天沐英到了濠州城,正趕上朱元璋招兵買馬。當他聽到朱元璋熟悉的鄉音時,就拜倒在朱元璋面前。這時他只有8歲,就被朱元璋收為義子。

有了家的沐英就隨了朱元璋的姓叫朱英,他非常珍惜家庭的溫暖。打小就幫助朱元璋照顧朱標,兩個人一起讀書,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後來當太子朱標病逝的時候,沐英因為傷心過度,不久就去世了。



從13歲起,沐英就進入朱元璋的軍中開始歷練。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沐英很快就熟悉了軍隊生涯。18歲的時候,他就開始獨當一面,擔任鎮江指揮使。

23歲時,沐英率兵攻打福建,他身先士卒打下了重要的關隘分水關。隨後又佔領了祟安,連續攻破十八寨,消滅了陳友定的殘餘勢力。朱元璋念其屢立戰功,就讓他恢復了沐姓。

大明建國後,沐英被朱元璋封為鎮國將軍,擔任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掌管明朝的兵權,事務繁忙,但在沐英的管理下顯得井井有條。在工作之餘,他還經常進宮拜見朱元璋夫婦,當面向他們彙報工作並問安。馬皇后也稱讚他是朱元璋乾兒子裡最能幹的,也是最孝順的。

1376年沐英被派往關隴地區歷練政務,體察民情。當然朱元璋還給他了一項秘密任務,那就是主持對吐蕃的軍事情報工作。在這年底,沐英跟隨鄧愈出征吐蕃。

第二年大軍凱旋,主將鄧愈在途中去世,沐英指揮全軍撤回關東地區。回到南京後,他被晉升為西平侯,世襲2500石,這下他們家終於撿到了一個鐵飯碗。



此後的幾年,沐英一直率兵征戰西北,積累了大量對少數民族地區作戰的經驗,還學會了如何治理少數民族地區。更重要的是,沐英還是一個武器專家,在征戰的空閒時間,他還改進了宋朝的火器,發明了三段擊的戰術。

三段擊在幾百年後才被歐洲人發揚光大。因為當時的火槍打完一發後,槍筒發熱,必須暫停一會兒。沐英就把火器營分成了三排,第一排射擊,第二排準備,第三排休息。這樣就可以實現輪番攻擊,不給敵人可乘之機。

1381年,沐英跟隨傅友德進攻雲南,消滅元朝殘餘勢力。在此之前,朱元璋先後向雲南派出了兩撥使者,希望梁王儘快投降。哪知道梁王卻是死硬的忽必烈後代,他把使者殺死,表達了與明朝決戰到底的信念。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命令以傅有德為主將,沐英和藍玉為副將,統率30萬大軍,發起對雲南的關鍵一戰。



雲南地區地勢險要,河流縱橫,瘴氣流行,可以說是易守難攻。但沐英長期與少數民族作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制定了正面進攻和奇襲相結合的作戰方式,迅速攻下了雲南的要隘曲靖。

這時明朝的騎兵經過幾十年的征戰,早已臻入化境。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久明軍全殲元軍主力,梁王自殺。大理段氏自從宋朝就一直成為大理地區的實際佔領者,他們驅動大象嚮明軍發起攻擊。沐英利用火槍加大炮,迅速平定了雲南地區的叛亂。



朱元璋在戰爭中收養了許多幹兒子,並派遣他們鎮守各地。儘管朱元璋後期殺死了許多的武將,但對自己的乾兒子卻是非常的信任。戰爭結束後,朱元璋讓傅友德大軍班師,由沐英家族世代鎮守雲南。


明朝末年,沐王府的最後一個王爺沐天波跟隨著永曆皇帝被迫逃亡緬甸。吳三桂逼迫緬甸政府交出永曆皇帝,但懾於沐天波的威望,一直拖延了兩年。最終沐天波為了保護永曆皇帝,在緬甸戰死,不久後永曆皇帝也被吳三桂絞死於昆明。沐英家族260年至死不愈,誓死效忠於明王朝,完成了他們祖先對朱元璋的承諾。


新知傳習閣


朱元璋絕對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開國皇帝,他祖祖輩輩都是貧苦農民,靠著租種地主家的土地為生。運氣好的時候家人也只能勉強餬口,一旦遇上一點天災人禍便會破產乞討。



1343年,年僅16歲的朱元璋在半個月內父母雙亡,而且長兄也因病去世。整個家裡面就剩下了自己和二哥,兩個人也無力照顧對方,於是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1352年,25歲的朱元璋已經度過了人生最痛苦的一段時期,並且已經成為了紅巾軍的將領。有一天朱元璋和妻子馬氏在濠州城巡視,看到了一名小乞丐沿街乞討。此時的朱元璋佇立良久,他彷彿看到了幾年前的自己,小乞丐無助的眼神也勾起了朱元璋的惻隱之心,最終朱元璋把這名小乞丐帶回了軍營。



朱元璋經過詢問了解到,這名小乞丐年僅八歲,沒有姓名,幼年喪父,前些時母親也因為戰亂剛剛去世,於是自己便開始了乞討生活。朱元璋越看越像曾經的自己,於是便把這個孩子收為了義子,並且給這個孩子起名朱英,從此朱英便跟著朱元璋開始生活。

朱元璋和馬氏當時沒有孩子,所以對朱英視如己出,非常疼愛。朱元璋教導朱英帶兵打仗,馬氏教導朱英識文斷字,也因此朱英慢慢的成長為了一個獨當一面的將帥之才。

1368年,經過多年的戰爭,朱元璋在南京開國稱帝,此時朱元璋親自為二十一位開國功臣排定座次,徐達為功臣之首,常遇春次之,朱英赫然排在了第六位,以此可見朱英才乾和能力。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開始讓收養的義子改回原來的姓氏,一來可以讓他們光宗耀祖,二來也可以避免以國姓封王。但在改姓的過程中朱英卻犯了難,朱英父母雙亡時年齡幼小,根本不知道原來姓氏。

於是有一天朱元璋把朱英叫來詢問道:“你到底是誰的孩子呀?”朱英跪在地上說:“我是陛下的孩子,是沐浴陛下和皇后的恩典才長大成人的。”朱元璋一連問了幾遍,朱英都是這一個答案,最終朱元璋突然笑了笑說到:“你是朕的養子,現在不能讓你恢復原來的姓,但也不能再姓朱了,既然你說沐浴朕的養育之恩,那你就姓沐吧,從此永沐皇恩。”



朱英雖然改名沐英,但其對朱元璋依舊是忠心耿耿,在之後的歲月中沐英南征北戰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1381年,朱元璋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沐英和藍玉為副將征討元朝殘部,此戰之中,沐英也達到了人生的頂點。朱元璋命傅友德和藍玉班師回朝,而令沐英駐守雲南。此後沐英謹記朱元璋教誨,對明朝忠心耿耿,而且在雲南駐守期間也大力推廣中原文化、興修水利、開墾良田,也因此雲南地區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1382年,馬皇后去世,聞訊後的沐英悲痛欲絕,咳血數次。1392年,朱元璋長子朱標去世,這一次聽聞噩耗的沐英哭的十分傷心,最終因悲傷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朱元璋聽聞後下令將沐英靈柩運回京師,自己親自迎接,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諡昭靖。從此之後沐家子孫世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朝末年。



清軍入關後,沐英第十一世孫沐天波堅決擁護南明朝廷,並且在永曆帝敗亡後,選擇追隨其入緬,最終在咒水之難被殺。沐天波死後,沐府後人也加入了反清復明的勢力當中,積極的謀劃推翻清朝的統治者。


我是越關


此人便是朱元璋的養子沐英。

朱元璋想必大家都很為熟悉,明朝開國皇帝,在歷代開國君王裡面,他的出身背景是最為乾淨。朱元璋父母都是貧苦農民,早年雙亡。朱元璋歷盡滄桑,在地主家放牛、在皇覺寺出家、農民軍當親兵,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國家並未統一,只是佔據了中原一部分地區,在他建國之後的幾年時間裡,為他平定吐蕃、雲南的大將便是他早年收養的乞丐沐英。


身世相仿,收留為子

元至正四年,沐英出生在安徽鳳陽一帶,家中也是十分貧困,父親早逝,母親陪著他長大,在元末農民起義軍的戰火中,母親在逃難路上去世。七歲的沐英再無依靠,從此開始流浪的生活,這和幼年的朱元璋基本相似。

至正十二年,八歲的沐英在濠州城偶遇當時的農民起義軍首領朱元璋。這時的朱元璋膝下無子,朱元璋看見大街上乞討的沐英,便想起了曾經的自己,於是將沐英帶回了家。朱元璋和馬氏便認他為義子,改姓為朱,此後的沐英便一直生活在朱元璋夫婦旁邊,朱元璋夫婦對他也是如同親生一般。

年少從軍,帶兵打仗

至正十六年,十二歲的沐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一直在朱元璋身邊侍奉著他。在沐英十八歲的時候,他開始擔任軍中要職,先是參與鎮守鎮江,後來他獨當一面,鎮守重要軍事基地江西廣信。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遣沐英攻陷崇安,後來他屢立戰功,朱元璋在這一年,讓他恢復了沐姓。

征戰天下,戰功赫赫

建國第三年,沐英被授鎮國將軍,掌握天下兵馬,處理大量繁雜軍政要務,解決很多問題十分果斷,事無大小,件件清晰。洪武九年,沐英擔任副元帥,跟隨鄧愈征討吐蕃,此事他和藍玉是一樣的軍銜,次年班師回朝。回軍途中,元帥鄧愈去世,這一戰,沐英軍功卓著,被封為西平侯。之後的幾年,沐英連續征討吐蕃,立下很大的功勞。洪武十四年,沐英跟隨大將徐達北征,沐英獨當一面,攻取了公主山長寨,俘虜了知院李宣及其部眾。



平定雲南,流芳百世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三人率領部隊前往雲南將元朝殘餘勢力肅清。元朝梁王派遣十萬部隊前往應戰,三十萬明朝部隊一舉擊潰元軍。次年,沐英和藍玉去西攻大理,沐英身先士卒,肅清了段氏在大理長達數百年的割據勢力。此時的雲南大部分地區歸依明朝。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命令沐英留守雲南,其他人迴歸朝堂。接下來,有人叛亂都被沐英鎮壓下來。




沐英在雲南支持發展農耕,疏浚河道,支持了農業發展,也開設儒家文化的課堂,讓百姓能受到仁義禮智信的薰陶。沐英在雲南的名氣很大,很受百姓愛戴。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得知太子朱標去世,傷心不已,由於過於傷心,不久病逝雲南,追封為黔寧王,從此沐氏世世代代鎮守雲南260多年。


我是荷馬詩人,您若是喜歡我的文字,還望點贊、評論、轉發!


荷馬詩人


(沐英劇照)

朱元璋喜歡收義子,一生當中收的義子就有二十多個,大多都是無父無母之人。

有一個義子非常特別,因為父母雙亡,而在街頭流浪,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乞丐。就是這個小乞丐,為朱元璋的大明立下無數功勞,死去後,其後人為朱家守江山二百多年。

這個人名字叫沐英。

沐英的身世

沐英(1344-1392)出生在安徽濠州定遠縣的一個貧苦人家,父親早死,隨母親艱難度日。因為江淮地區爆發紅巾軍起義,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相依為命的母子倆開始流浪。

流浪途中,嚐盡艱難困苦,看盡世態炎涼,讓小沐英感覺到了窮人的不容易。但,悲劇的是,本來還未成人,可是母親又死在了流浪途中,這讓8歲的孩子徹底沒有了任何依靠。

為了活命,小沐英到處乞討要飯,就這樣來到了濠州城。在這裡,小沐英碰到了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朱元璋夫婦。

彼時,朱元璋夫婦膝下還沒有子女,看到這個乞討的可憐孩子,朱元璋不僅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的討飯生涯,就這樣,朱元璋將其收為義子,並起名叫“朱英”。

在朱元璋夫婦這裡,朱英感受到了溫暖,吃飽穿暖不說,還受人尊重,朱英彷彿到了天堂,對朱元璋夫婦充滿著感激。

沐英的輝煌

為了培養朱英,在其12歲時,朱元璋就將其帶在自己身邊,做一個近身侍衛。當小朱英長到18歲時,朱元璋開始讓朱英擔當重任了。

第一個重要的工作,是鎮守鎮江,後來又提拔為江西重鎮廣信(今上饒)鎮守使,工作完成不錯,朱元璋看在眼裡很是高興。

公元1367年,朱元璋攻打福建,在戰爭過程中,朱英表現非常突出。戰後,除了對朱英的賞賜外,朱元璋夫婦把朱英叫到跟前說道:“現在你已經功成名就了,你可以恢復原來的姓了。”

朱英哭了,哭得很傷心,“你們就是我的父母,我願意一直姓朱。”朱元璋夫婦也很感動,扶起來說道:“你還得延續你們家族的煙火,就這樣吧!你還是我的義子,但繼續叫你以前的沐英吧!”

朱英恢復了原名“沐英”,但朱元璋的重視程度一點都沒有下降。

公元1370年,沐英被封為鎮國將軍,年輕的沐英成為了朱元璋最信任的人。

後來的日子裡,無論是隨鄧愈征戰吐蕃、西藏,還是同藍玉一起出徵西番,或是單獨攻打元朝殘餘勢力,沐英都是發揮極其出色,而且和各個將軍配合得很好。

公元1381年,37歲的沐英,和藍玉一起,作為傅友德的副將,一同前去平定雲南。雖然,初期並不是那麼順利,但幾人硬是在短時間內,把雲南大部分地區攻打了下來。

在當年農曆8月,雲南還未完全平定,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馬皇后死了,這對沐英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因為他把這個人當做母親一樣看待,他在馬皇后那裡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但,人死不能復生,可沐英的痛苦不能抑制,最後因為悲傷過度而導致了咳血。

農曆9月,沐英心態調整過來後,和大家配合打敗了叛軍,斬首六萬,攻克昆明,穩定了局勢。

之後,朱元璋命沐英鎮守雲南。沐英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不僅保持了穩定,而且發展了經濟,改善了民生,成為朱元璋最放心的邊疆地區。

沐英的隕落

沐英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他感謝朱元璋夫婦的知遇之恩,收養他的時候,朱元璋夫婦剛成家,還沒有孩子,沐英就成為了朱元璋夫婦非常疼愛和重視的養子。

1355年,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出生了,沐英彷彿真的有了一個親弟弟,非常高興,一個11歲的孩子,有了一個小弟弟,不開心才怪呢!在沐英的心裡,對朱標有著非常深的感情,他願意用生命去維護和幫助這個弟弟。

朱標當然用不著沐英去幫助,因為還有朱元璋這個大樹罩著。但是,1392年,朱標去世了,遠在雲南的沐英悲傷過度,日夜啼哭,因為那是他心裡最愛的“母親”馬皇后生的孩子,那是他最愛的弟弟,沒有之一。

(沐英最愛的三個人)

終於,在悲傷過度下,沐英追隨兄弟而去,離世時只有48歲。當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時,感慨不已。然後,命人把沐英的靈柩運抵京城應天府。靈柩到時,朱元璋親自迎接,並安排了高級官員處理後事,對沐英進行了厚葬,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此後沐氏子孫世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朝末年。在明亡後,沐家後人心有不甘,各處活動,積極進行復明大業,雖然沒有成功,但其忠誠,確實很少有人能比。

沐英雖然是朱元璋夫婦的義子,但雙方都當對方是親人,這種感情值得尊敬。


藍風破曉


朱元璋幼時貧窮,當過放牛娃,當過和尚,當過乞丐,嚐盡人間冷暖,這都是婦孺皆知的真實歷史,但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還曾收養過一個小乞丐,並且把他養大成人,而這個小乞丐長大後對朱元璋忠心耿耿,為朱元璋世代鎮守雲南達275年,譜寫了一段佳話。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縣一個貧苦的佃農家庭。

公元1344年,沐英出生在濠州(今安徽鳳陽)定遠縣一戶窮苦人家,這一年朱元璋16歲,已經父母雙逝,家破人亡,就連在皇覺寺當和尚都混不下去,開始了流浪乞討的生涯。

沐英的命運也很悽慘,他父親早逝,值得跟隨母親度日,但在那個兵荒馬亂、天災頻仍的日子裡,母親根本無力撫養沐英,只能帶著他四處逃難,躲避戰亂。

就在逃難的路上,母親也死了,沐英成了一個舉目無親的孤兒,這一年他只有7歲,比15歲父母雙亡,尚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在世的朱元璋更悲慘。


我們7歲時在幹什麼呢?衣食無憂,讀書學習,在父母面前撒嬌。

但沐英比朱元璋更幸運,因為他遇到了朱元璋。

公元1352年,8歲的沐英無處可去,跟隨難民群流浪到了濠州城。

此時的朱元璋24歲,他已經結束流浪生活,在濠州郭子興帳下混的風生水起,還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當老婆,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后,正過著衣食無憂的滋潤生活。

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元璋發現了難民群中這個可憐的小男孩,他的目光孤單但堅毅。


朱元璋一下子從沐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比自己還要小很多,就這樣孤苦伶仃,煢煢孑立,漫無目的地流浪,用不了多久,他可能就會失去自己年幼的生命。

朱元璋的眼睛溼潤了,剛剛新婚的他還沒有生育,和馬皇后一商量,決定收養這個孩子。沐英從此結束了流浪生活,改姓朱,大名朱文英,跟隨朱元璋夫婦生活。

由於朱元璋長期征戰,沐英一直伴隨身邊,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完全是在兵營、征途和戰爭中度過的,環境的耳濡目染和朱元璋的刻意培養,讓他很快就適應了戰爭環境。

公元1362年,18歲的沐英開始擔綱軍事重任,屢立戰功,特別是作為主帥之一率軍攻佔福建,軍功卓著,朱元璋便賜他姓沐,單名一個英字,表示“沐浴皇恩”之意。


此後,沐英繼續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和鄧愈、藍玉、徐達等名將搭檔,東伐西討,南征北戰,為朱元璋消滅元朝殘餘,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公元1381年,朱元璋決定征討雲南,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

明朝軍力正值巔峰,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雲南,滅亡大理。

2年後,朱元璋讓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但云南地處偏遠,當地蠻族眾多,形勢複雜,必須有一名得力干將鎮守,否則很難穩固統治,朱元璋把這個艱鉅任務交給了沐英。

在漫長的軍事生涯中,朱元璋收養過20多個義子,除了姐姐的兒子李文忠外,沐英是與他關係最密切,也是最受他信任和器重的。

沐英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他用自己的忠誠和勇敢回報了朱元璋的恩情。

從公元1383年到1392年,沐英鎮守雲南9年,不但確保了雲南的軍事安全,還命令軍隊屯田,鼓勵墾荒,疏浚河道,興修水利,整飭交通,招商引資,興辦教育,有力促進了雲南的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文化事業,很大程度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

朱元璋對開國功臣一向猜疑,很多功臣死的不明不白,但他對天高皇帝遠的沐英卻始終十分信任,聽說沐英的治績,高興地說:“自從沐英鎮守在西南,朕就高枕無憂了。”


沐英在軍事有一個貢獻——對火器的使用。

根據《明史》記載,沐英在征討雲南叛亂的土著首領時,建立並使用了專門的火器部隊,用於對付對方的大象。為了提高火器的射擊效率,沐英改進了射擊方式,發明了“三段式”的射擊方式,這是世界上最早關於“三段式”射擊方式的記載。

公元1392年,積勞成疾的沐英在雲南病逝,終年48歲。

沐英的棺槨運回南京時,朱元璋親往迎接,追封他為黔寧王,配享太廟。

朱元璋沒有忘記沐英的貢獻,他下令讓沐英的子孫世襲黔國公,鎮守雲南。


從此以後,沐英的子孫牢記教誨,一直鎮守在雲南邊陲,堅持到明朝滅亡。

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軍進入昆明,沐英的十一世孫沐天波被迫逃離雲南,沐氏終於結束對雲南長達275年的鎮守,他們用12代人275年的堅守詮釋了忠誠的力量。直至如今,人們依然感念沐氏開發建設雲南的功勞。

需要說明的是,位於雲南麗江的木府跟沐英和沐氏家族並無關係,麗江木府是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朱元璋賜其姓木)的官府。


黔國公沐英及其後代的府邸位於昆明,後來曾被吳三桂鎮守雲南時闢為“平西王府”,因沐英死後封王,當地百姓稱之為沐王府。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誠邀,如題。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因為明朝亡國之後,在民間繼續抵抗清朝的勢力就那麼幾個。其中天地會是清朝成立的組織,和朱元璋扯不上關係,臺灣的鄭氏更是海盜出身,是以這個勢力只可能是雲南沐王府,其先祖就是朱元璋收養的乞丐——沐英


沐英,字文英,明朝初期重要將領,公元1344年出生濠州定遠,朱元璋養子。沐英小時是在戰亂、兵營、征途中度過的。從元至正十六年起,年僅12的沐英跟隨朱元璋攻伐征戰,開始軍旅生涯。元至正二十二年,十八歲的沐英被授帳前都尉,參與守鎮江,開始擔當軍事要任。1376年(明洪武九年)以副帥之職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封西平侯,賜丹書鐵券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沐英與傅友德、藍玉率兵30萬徵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留滇鎮守,後被朱元璋封沐國公,世守雲南。

大明滅亡後,沐國公府也受到了滅頂之災。

1661年,南明永曆帝逃亡雲南,沐王府最後一任國公沐天波傾盡所有力量,護送永曆帝逃往緬甸,連自己的小妾都盡數捨棄,雖然事不可為,但沐天波仍然勉力一試,最後死在緬甸王的屠刀下,保全沐家276年的清名。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大名鼎鼎的“沐王府”第一代沐英,曾經是個小乞丐。

說起來,沐英真是可憐孩子,他出身貧困,年幼時父母先後去世,為了躲避戰亂,沐英只能四處流浪。

(沐英劇照)

1352年,8歲的沐英逃荒到了濠州城,遇到了起義軍將領朱元璋。

朱元璋的身世和沐英的身世相仿,也是出身於苦難家庭,受戰亂影響,年少時父母便因病去世。

由於窮得吃不上飯,兄弟姐妹只得各自找各自的出路。

朱元璋幼時給地主放過牛,後來父母去世後,為了能混口飯吃,只得跑到廟裡去當和尚。

1351年,小夥伴湯和給他寫信,要他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

不偏不巧,這封信被師兄發現,威脅要告發他。

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得到濠州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

朱元璋憑著勇猛和機敏在軍中很快便嶄露頭角。再加上他為人公允,從不爭功,因此很快便成了軍中推崇的大哥。

朱元璋因此得到郭子興賞識,先是被調到郭子興身邊做九夫長,後來又讓他參與軍政要事,還主動把養女馬氏嫁給了他。

但是隨著朱元璋在軍中的名望越來越高,心胸狹隘的郭子興,漸漸提防起他來。

就在朱元璋抑鬱的時候,他遇到了小乞丐沐英。他看著沐英如同看到自己的過去,於是起了憐憫之心,把他帶回營中。

(馬皇后劇照)

馬氏為人善良,她和朱元璋夫妻感情很好。見朱元璋平白無故帶回個小乞丐,也沒有責怪朱元璋,反而覺得兩人膝下無子,何不把沐英收為義子呢!

就這樣,沐英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大貴人,從此脫離了四處流浪,缺衣少食的悲慘生活。

朱元璋夫婦待沐英視如己出,不光教他讀書寫字,還教他武藝兵法。

沐英是個聰明孩子,在學習和兵法上一點就通。再加上他為人乖巧,很得朱元璋夫婦疼愛。

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單獨拉起了一支隊伍。由於他軍紀嚴明、賞罰分明,很多人紛紛前來投靠,他的隊伍也迅速壯大。

沐英在12歲時,便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在征戰中,對朱元璋細心侍奉,從不叫苦。

儘管年少,但沐英膽大心細,作戰極為勇猛,因此屢立戰功,深得朱元璋器重。

在沐英18歲時,被朱元璋封為指揮使,成為軍中高級將領。

朱元璋建國後,沐英被封為鎮國將軍。

1377年,沐英又作為副統帥,與衛國公鄧愈出征吐蕃。得勝歸來後,被封西平侯,並賜予丹書鐵券。

1381年,沐英和傅友德率軍30萬,征討雲南元朝殘餘勢力,並消滅段氏勢力,平定了雲南。

由於沐英不僅善於用兵,還很有才能,朱元璋便下詔,讓他鎮守雲南。

(朱元璋劇照)

由於雲南離都城南京太遠,運送糧草一直是件勞民傷財的事,沐英在打通田州糧道後,便上疏請求軍隊屯田耕作。如此一來,不光解決了糧草問題,還穩固了邊防駐守的積極性。

同時,沐英還組織軍民疏通河道,興修水利,鼓勵外來流民屯田耕作。經過他的努力,雲南的農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另外,沐英在得到朱元璋的同意後,又制定了許多利於經商的政策。因此,雲南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繁榮。

除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沐英又建立了許多學校。通過興學,來為朝廷培養人才。

沐英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僅讓百姓安居樂業,還對穩定邊疆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朱元璋大為高興,連聲說,有沐英鎮守西南,朕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

馬皇后病逝時,沐英悲痛到咳血數升。緊接著,與他感情親厚的太子朱標又病逝了,沐英痛哭不止,竟引發惡疾,一病嗚呼。

沐英的靈柩運回京城後,朱元璋不僅親自迎接,還命官員將其厚葬,同時將他封為黔寧王,並配享太廟。而他的子孫則承襲爵位,並世代鎮守雲南。

清軍入關後,明朝滅亡。

沐英的11世孫沐天波,雖然看見明朝大勢已去,但他認為沐家世代蒙受皇恩,因此抱了殉國的決心,反清復明,追隨永曆帝。

清軍攻佔雲南後,沐天波無奈,只得與永曆帝退往緬甸。

然而,緬甸王室發生內亂,沐天波等人遭遇埋伏,最後不幸遇難。與他一同遇難的還有他的小兒子沐忠亮。

至此,沐王府再無後人。

(參考史料:《明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都知道朱元璋是草根皇帝。他是從基層一步步的登上帝位,即使是另一位草根皇帝劉邦,也不曾有過他的艱苦。所以他更懂來自底層人民。

元朝末期朝廷腐敗,民不聊生。朱元璋作為最窮苦人中的一個,曾經一天之中送走了自己的數位至親,可謂痛苦至極。所以後來在遇見這個小乞丐時,或許勾起了曾經的許多回憶,於是就將他收為義子了。



朱元璋征戰天下,義子眾多,甚至可以說朱元璋就是考義子打下的天下。但是這眾多的義子之中最為忠誠的幾乎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了,就是這次要說的小乞丐了。這個小乞丐應該就是沐英,因為在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始終守著這片江山的我印象中的也就只有他一家而已。


或許說沐英,你沒有什麼太深的印象,但是說到另一個名號你一定會恍然大悟,那就是沐王府了。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鎮守雲南的那一個沐王府。這個沐王府從沐英開始就一直鎮守雲南,從未對大明起過反心。

沐英是馬皇后撫養成人的,和太子朱標親如兄弟。後來太子朱標和馬皇后相繼去世之後,沐英痛哭到了嘔血的程度,之後,不久他追隨著他們二人去了,年僅四十八歲。在他死後,朱元璋命令沐英的兒子沐春接替父親鎮守雲南,沐春也很得朱元璋的寵愛。在沐春之後,沐王府的每一代也都是讓皇帝信任的。




在明朝被大清所滅之後,明朝永曆皇帝逃往了緬甸避難。 後來永曆皇帝和明朝官員被三千緬軍團團包圍。 緬軍首領在對明朝文武官員進行屠殺之前,命人將沐天波拖出包圍圈,不想傷害沫天波。沐天波知道橫生變數,奪取衛士的刀奮起反抗,殺緬兵九人,最後也被慌亂的緬兵殺害。


圍知歷史


沐英跟英布一樣,都有悲慘的童年,沐英比較幸運的是他被朱元璋收為義子了;而英布的悲劇在於他沒有被秦始皇或者劉邦收為義子。因此沐英成為了大明的開國名將之一,其後代長期鎮守雲南,直至吳三桂全面攻克雲南;而英布少輕時就被派去給秦始皇修陵,起兵造反後又多次更換靠山,最終被劉邦逼得逃亡天涯,被百姓群毆而死。沐英出身貧苦,自幼顛沛流離,到處討口為生,八歲時被紅巾軍將領朱元璋收為義子,從此開始了他的開掛人生。



朱元璋也是貧苦百姓出身,小時候也當過討口子,後來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才解決了溫飽問題。由於朱元璋作戰勇敢,足智多謀,關鍵是他曾在戰場上救過郭子興的命,所以被郭子興提撥為軍中大將,還把義女馬秀英許配給朱元璋為妻。朱元璋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就要培植自己朱家人,奈何只有一個老婆,生也來不及,所以他採用廣收義子的方式擴大自己的親信勢力。沐英雖然是個討口子,但是骨骼驚奇,容貌清秀,有大富大貴之面相,於是老朱夫婦就收沐英為義子,著重培養他。

沐英確實跟英布一樣驍勇善戰,十三歲就跟朱元璋一起上陣殺敵,作戰勇敢頑強,深受老朱喜愛。洪武九年,沐英以副帥之職征討吐蕃;洪武十三年第三次北伐殘元時,以主帥職務大敗元軍。洪武十四年第四次北伐時,率西路軍連敗元軍,洪武十四年至十五年明攻雲南之戰中,以副帥之職屢敗元軍。沐英鎮守雲南十年間,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對西南安定做出傑出貢獻。沐英身前官封黔國公,死後追封黔寧王,諡昭靖,享太廟,塑英像於功臣祠,配享太廟。沐英死後,他的後代承襲爵位,一直為明朝鎮守雲南;末代沐王府主人沐天波追隨永曆皇帝逃進緬甸,後來兵敗被殺,沐王府絕祀。


大秦鐵鷹劍士


這個孩子就是後來明朝的大將——沐王府黔的開創者,西平侯(死後被追封為黔寧王)沐英。

中國封建時代兩個最傳奇的帝王,他們來自最底層的農民階級,沒有出身貴族,也沒有出生豪門。一個是漢朝的締造者——漢高祖劉邦;另一個是明朝的締造者——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應該是中國封建時代最關心農民疾苦的一個皇帝,對於官員的貪贓枉法毫不留情。朱元璋出身農民,一路走來,嚐盡了人間滋味的酸甜苦辣。彼時的朱元璋尚未成為大明的開國之君,還只是諸多紅巾將領中的一員。有一次朱元璋在一次外出時遇見了正沿街乞討的小乞丐,兩人經歷如此相似,更何況沐英出生濠州,兩人又都是老鄉,這不禁讓朱元璋和夫人馬氏動了收留義子的惻隱之心。

朱元璋一生收留義子二十多個,個個都英明強幹,功績顯著。而沐英則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者,而且沐英這一輩子都把自己獻給了大明朝。


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沐英八歲是就跟在了朱元璋身邊,跟隨朱元璋習武練功,跟隨馬皇后識文認字,與後來的太子朱標親如真兄弟一般,天資聰穎的沐英“孺子可教也”,不論是武功還是文才方面漸漸都通曉明理了。十二歲時就被朱元璋以侍衛的身份帶在身邊,小小年紀的沐英從小便跟隨朱元璋出入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老天爺對這個“乞兒”是憐憫的,十八歲羽翼豐滿時,出征張士誠,受任於鎮江帳前都督一職。

之後的沐英,驍勇善戰,卓著奮戰,屢立戰功的他,好像真的是天生的將帥之才,在統兵作戰這一方面,沐英表現出的是淋漓盡致。此後沐英23歲時,被朱元璋委任沐英為徵西大將軍,獨自領兵出征西藏,果然不負眾望,得勝而歸。


25歲的沐英接連勝任大都督府同治,官及三品。後來31歲的沐英被委派跟隨明朝開國名將鄧愈出征吐蕃,在這次出戰中。沐英積極向鄧老將軍請教統兵作戰的方法,鄧愈也教會了沐英使用了火銃,沐英在面對百象軍隊時突發奇想創造了“三連換射”的方法,使得火銃子彈達到一種連射的目的,大敗敵軍。之後的沐英接連跟隨鄧愈、藍玉兩位老將軍出征轉戰全國各地,均得勝而歸。沐英征戰十幾年均無敗績,為新生的大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正當沐英全力奮戰於雲南的元朝殘留勢力以及地方的反對勢力時,北京先是傳來了馬皇后薨(hōng)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使得沐英口吐鮮血,一病不起;緊接著又傳來太子朱標病薨的噩耗,沐英聽後當即吐血而死。

時年四十八歲,朱元璋聞後倍感痛惜,命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賜諡"昭靖",由此可見,沐英是多麼感恩於朱元璋一家,相反,朱元璋又是多麼厚愛沐英。

沐英去世後,沐英的後代也都繼承父志,時刻不忘皇恩浩蕩,世世代代守護著大明朝政權,最後一任黔國公沐天波更是以身殉國,真正做到了“世代後人秉父志,滿門上下屬忠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