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大全:公務員常識40000問(一百二十)

12001.【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12002.【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12003.【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12004.【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

12005.【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12006.【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12007.【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12008.【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12009.【二十四史】《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裴注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沈?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12010.【四大名著】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水滸傳》、吳承恩《西遊記》、曹雪芹《紅樓夢》

12011.【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12012.【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12013.【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昇《長生殿》

12014.【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遊記》、曾樸《孽海花》

12015.【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漢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

12016.【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

12017.【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12018.【五貢】恩貢、拔貢、歲貢、副貢、優貢

12019.【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

12020.【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12021.【六部】禮部、戶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12022.【六歷】《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

12023.【六法】規、矩、權、衡、準、繩

12024.【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12025.【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12026.【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12027.【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12028.【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12029.【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12030.【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

12031.【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12032.【十大名醫】秦越人〖戰國〗、華佗〖漢末〗、張仲景〖漢末〗、孫思邈〖唐代〗、劉河間〖金代〗、李東恆〖金代〗、張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時珍〖明代〗、王肯堂〖明代〗

12033.【中國歷史十大猛將】項羽〖秦〗、霍去病〖西漢〗、英布〖西漢〗呂布〖三國〗、馬超〖三國〗、冉閔〖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齊〗、史萬歲〖隋〗、楊再興〖南宋〗、李文忠〖明〗

12034.【建國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12035.【建國十大將】粟裕、黃克誠、徐海東、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12036.上古神話的主要內容有:

(1)解釋自然現象的: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盤古開天闢地。

(2)反映人類同自然鬥爭的:鯀禹治水、后羿射日、精衛填海。

(3)反映社會鬥爭的:黃帝戰蚩尤。

12037.記載上古神話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經》、《莊子》等。

12038.“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12039.“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12040.“六經”在“五經”後增加《樂》,“六藝”,詩、書、禮、樂、御、射。

12041.歷史散文有《左傳》、《戰國策》、《國語》。《左傳》、《穀梁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

12042.《詩經》本只稱《詩》,後又以“詩三百”為代稱。著名篇目有《關雎》、《伐檀》、《碩鼠》、《七月》。《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周初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開創了我國文學現實主義先河。《詩經》名句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12043.《戰國策》,33篇,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定。屬國別體史書,歷史散文集,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遊說諸侯或相互論辯時提出的政治見解和鬥爭策略,以及他們的政治活動。對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12044.老子,名耳,又稱老聃,春秋末年楚國人,道家學派創始人。相傳《道德經》是他的著作,此書共五千言,系統闡述了老子的哲學觀點和政治思想。

12045.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儒家創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主要作品為《論語》20篇,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如《學而》、《為政》等,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12046.左丘明,魯國史官。主要作品為《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曹劌論戰》等選自此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歷史散文集,記載春秋時期史實,富有文學性。

12047.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書由其弟子編輯。主要作品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滕文公》、《離婁》、《萬章》、《盡心》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孟子長於論辯,善用比喻,對後世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影響較大。

12048.列子,名禦寇(圉寇),道家前輩。主要作品為《列子》又名《沖虛真經》,《愚公移山》出於此書。

12049.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為《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屬諸子哲理散文,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12050.荀子,名況,字卿。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主要作品為《荀子》,其中《勸學篇》、《天論》等最具代表性。另作《賦篇》對漢賦的興起有所影響。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又兼採法家和其他各家學說的思想體系。韓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繼承者。作品屬諸子哲理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