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陪孩子學習就發火?老師:這樣“陪學”大人孩子都開心!

從我加入家長群開始,群裡一聊起“陪孩子學習”的話題,就會變得硝煙四起,彷彿在上演一場“比比誰陪學更痛苦”的大戰。

一個家長說:“陪孩子寫作業,時間不用長,10分鐘就能讓我失去理智,當著他的面來個河東獅吼。”

另一個家長說:“我家孩子,寫個作業能磨蹭好幾個小時,每次陪完他都大半夜,啥事也幹不成了。”

還有家長說:“我們家也是,就沒有一次能高高興興地寫完作業的,每次都是她委屈得哭,我氣得直叫。”

一陪孩子學習就發火?老師:這樣“陪學”大人孩子都開心!

陪孩子學習,爸媽永遠的痛點。

我時常想,孩子在家裡學習或者寫作業的時候,到底需不需要爸媽陪著呢?直到我接觸了大量的學生,瞭解到了獨立學習的重要性,我才發現,陪學原來很有必要。

可是,“陪學”似乎總是伴隨著痛苦,孩子的問題總是讓爸媽發狂。我問過很多爸媽:“如果我們能夠明白陪學的目的,並且在一開始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陪學姿態的話,是不是能讓陪學不那麼痛苦,讓孩子也能高效學習呢?”他們的答案都是“那是肯定的”。

一陪孩子學習就發火?老師:這樣“陪學”大人孩子都開心!

一開始正確陪學,幫助養成獨立學習的能力。

不管是說“孩子寫作業省心”的家長,還是說“陪學痛苦”的家長,其實心裡都明白,陪學的目的是為了“不陪”,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之前,我在參加教育講座時,主講人問孩子:“孩子們,你們覺得學習是為了誰學的?”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我自己!”

主講人又問:“是誰告訴你們的?”

孩子們的回答有了變化,有的說“老師”,有的回答“家長”。

主講人最後問:“那在老師和家長告訴你們之前,你們覺得是為誰學的?”

孩子們再次異口同聲地說:“家長!”

可見,很多孩子其實對學習的認識並不是特別清楚。我們都知道,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家長最多起到輔助作用。而在陪學的過程中,

我們也要讓孩子認清這一點。

一陪孩子學習就發火?老師:這樣“陪學”大人孩子都開心!

孩子以為,學習是為了家長學的。

在陪孩子之前,我們要先明白,陪學的時機很重要。如果沒有弄明白,什麼時候陪,什麼時候不陪,真的會讓家長痛苦,孩子無奈。

我認識一個研究生媽媽,從孩子上一年級開始,就把陪學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每天晚上都陪著孩子寫作業,進行復習、預習等,孩子也一直完成得不錯。

直到有一天,孩子姥姥住院,媽媽去陪護了一晚,第二天接到老師電話,說孩子沒有寫作業。媽媽回到家,便很生氣地質問孩子。

沒想到,孩子很委屈地說:“你不在,我也不知道該從什麼作業開始寫,也不知道怎麼複習和預習,就沒有寫。

媽媽愣了,感覺自己這幾年的陪學真是失敗。

一陪孩子學習就發火?老師:這樣“陪學”大人孩子都開心!

陪學過度,讓孩子失去學習能力。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在他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之前,我們應該陪學。而且,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低年級孩子需要家長配合的作業比較多。

先不說教育體制的問題,也不談論老師是不是把一些工作分給了家長,很多時候,孩子的作業就是朗讀或背誦課文給家長聽,由家長出題進行計算,或者家長配合著進行默寫等。

對於高年級的孩子,或者已經養成獨立學習習慣的孩子,我們儘量不要陪,但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非常支持他的學習。當他需要幫助時,我們就在他的身邊。

一陪孩子學習就發火?老師:這樣“陪學”大人孩子都開心!

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需要陪學。

在陪學的時候,要具體怎麼做呢?一個原則,把應該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交給他。

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作業班,專門代替家長指導孩子寫作業。在陪伴孩子方面,我覺得這個朋友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

每當有學生詢問她題目時,她不是像其他作業班老師那樣,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把相關的知識點告訴他,引導他自己完成學習。

雖然這樣做會耗費她更多的時間,但是,學生的進步卻是最大的,而這也為她的作業班贏得了好口碑,為她後來開辦新的班輔導班,打下了很好的家長基礎。

如果爸媽在陪孩子學習時,最好不要直接告訴答案,而是試著教一下方法,雖然剛開始的時候,這樣會讓孩子的學習速度變慢,但是如果多給孩子一些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以後的學習效率肯定會提高的。

一陪孩子學習就發火?老師:這樣“陪學”大人孩子都開心!

磨刀不誤砍柴工,方法比答案更重要。

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我們都知道,與其後期進行矯正,不如一開始就正確地陪學,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只是做到確實不容易。

但是,為了孩子,我們仍然在努力。希望在我們適當放手、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指導後,孩子能發揮自己的內在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