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滴滴遇害案最新进展 犯人是精神病!哪些人犯罪不会坐牢?

常德滴滴遇害案最新进展 犯人是精神病!哪些人犯罪不会坐牢?

曾经轰动一时的"常德滴滴司机遇害案"有了新进展,杀害滴滴司机陈某的19岁的大学生杨某淇,近日被诊断为抑郁症,并被认为在犯罪时有限定(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对此,受害者家属表示不认可,将委托权威鉴定机构重新进行鉴定。

2019年3月24日凌晨,湖南常德的杨某淇上网至深夜后叫了一辆滴滴,在被陈某送到约定目的地后,趁其不备对陈某砍了20多刀,其中有7刀砍在致命部位。据陈某家人表示,他手臂上的肉都被割走了一块,手法极其残忍。杨某淇随后到派出所自首,并表示,自己是因为有悲观厌世情绪已久,当天精神崩溃,想要杀个人试试胆量,杀害陈某后准备投江,但是被朋友劝阻并自首。

事发一个多月后,陈某家属收到了一份精神鉴定书,表示根据检查,可以判断杨某淇患有抑郁症,有限定(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常德市鼎城区公安局也证实,这份鉴定书是真实的。在此前曝光的杨某淇作案时周边监控画面来看,杨某淇从车上下来后大步离开,边走边整理衣袖,看起来并不惊慌。陈某家属表示,这一个多月来,杨某淇的家属从未联系过他们,也没有道过歉,他们认为对方就是不想负责任,也不想承认自己有罪,不认可这份鉴定,并说"会找最好的鉴定师来鉴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王红星医生曾表示,抑郁症不是社会上普遍认为的精神病,而应该说是神经系统性疾病或脑疾病。带来的情绪上的反应轻者为无愉快感,重者生不如死,产生无用感、无价值感,或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而生理层面上可能出现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注意力障碍和反应时间延长等症状。一般需要通过药物,辅以心理疏导方法进行治疗。

知名法律博主邓学平律师4月30日表示,如果被诊断为抑郁症,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因犯罪行为被判处死刑。他说,在精神法医鉴定中,大部分抑郁症都不会被认为影响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一些少数的重者重症患者,可能会像杨某淇一样,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常德滴滴遇害案最新进展 犯人是精神病!哪些人犯罪不会坐牢?

【哪些人犯罪不用坐牢?】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突破这一界限。

法律具体规定如下: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6、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7、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8、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9、已满75岁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常德滴滴遇害案最新进展 犯人是精神病!哪些人犯罪不会坐牢?

【未成年人犯罪会被判刑吗?】

未成年人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需要被社会保护,所以在法律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也特别详细。我国法律对于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我们这里所说的犯罪是刑事犯罪。

1、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造成他们人身损害或者财务损害等一般有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下列刑事罪名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另外补充一点,有些家长比较害怕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特别是找工作,我们法律有一个很人性化的规定就是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常德滴滴遇害案最新进展 犯人是精神病!哪些人犯罪不会坐牢?

【精神病人犯罪会被判刑吗?】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一,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以及负何等程度的刑事责任,关键要看法律标准即辨认或控制能力的有无和丧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轻度精神病。从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认或控制能力减弱等几种情况,每种情况承担的刑事责任不同。

第二,要结合其行为时的精神状态,有些精神病人属于间歇性的,时好时坏,关键要看其实施某种行为时是否处于发病状态。

而《民法通则》也对精神病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也不能免除民事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精神病患者个人有财产的,从其财产中支付赔偿费。

由此可见,刑法意义上的精神病只是医学上的精神病中极小的一部分,即对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有影响的一部分。因此不能简单得出 “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一概不负刑事责任”这样的结论。

在认定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免责时,还要视乎精神病人是否在发病时期内实施犯罪行为,精神病人的精神状况及其行为能力、责任能力也要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评定,并非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责。对于精神病人犯罪,针对不同的情况,则有不同的判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