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很凶的“30歲老男人”

“不是看起來很兇,是真得很兇!”在長寧消防救援支隊,長寧消防中隊副中隊長季剛是一個近乎“傳奇”一樣的存在。

這個在火場、訓練場上極為嚴苛,脾氣火爆,不允許消防員在火場犯下一丁點錯誤的中隊主管,被消防員們私下裡起了個綽號:“大炮”。

但,就是這樣一枚“大炮”,卻又是整個支隊和轄區百姓公認的“最美消防員”。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傳奇

長寧消防中隊平均每年出警800多起,副中隊長季剛是一個近乎“傳奇”一樣的存在。

這個從消防兵成長為帶兵人的基層主管,曾參加過2008年抗震救災,14年的消防生涯累計參與3000多次火災搶險救援、社會救助,從死神手裡搶救20多個生命。

今年,恰逢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來滬調研,隨機抽取長寧中隊一個班的7名消防員查看訓練情況,考核均達到了優秀。

這時,現場的領導當即又提了一個要求:“季剛,你作為中隊業務主管,自己也考一遍”。

話音剛落,季剛當場領命,18秒爬繩登上4樓,將30秒達標和22秒優秀的要求,遠遠甩在身後。

在戰鬥一班副班長陳澤川看來,這是季剛的常態,“扛66斤重的6米拉梯上2樓,達標是12秒,我們隊長只需7秒多。”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剛在訓練中

2012年底,季剛被選派參加了全國消防鐵軍指揮員比武集訓,這項被稱作“打鐵”的比賽,需要參賽消防員在集訓期間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極限,苦練體能、巧練技能,適應高溫、濃煙、高空等惡劣環境作業,全面掌握偵察、救生、滅火、供水、破拆、排煙、堵漏等技能。

如今,在總隊、支隊舉辦的各類比賽中,32歲的季剛依然不輸20多歲的小夥子。

標杆

“作為業務主管,季剛對我們幹部要求特別嚴,凡是要求兄弟們做到的,中隊幹部必須得做到。”作為排長,體重一度達186斤的成振華因為跑步不達標,被季剛找去談話。

“季隊說,作為帶頭人,你都不能達標,如何要求兄弟們達標。減肥最好的辦法,就是跑步。”成振華說,他由此開始了每天10公里的“有氧訓練”。

“我每天早晨5點鐘起床,5點半開始跑5公里;晚上7點再跑一個5公里。”成振華說,這樣堅持了一個月,他的體重從186斤減到了166斤,足足減了20斤,跑步達標早已不在話下。

另一個在跑步上被季剛激勵過的是22歲的戰鬥一班副班長陳澤川。

“去年冬訓,我跟著季隊跑步10公里,跑到後來感覺自己有點堅持不下來了,隊長就從後面超了過來,在我耳邊悄悄說了一句,‘你被一個30多歲的老男人給超越了’。”陳澤川說,因為隊長的這句話,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跑完了10公里。

戰鬥一班班長喬雲峰說,“假設說,我的極限是跑5公里,季隊長會要求我跑8公里,但是他自己則跑10公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季剛的帶領下,長寧中隊的各項考核在支隊一直名列前茅。

4月13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抽考100米負重項目,要求消防員全副武裝拿兩盤水帶衝刺100米,長寧中隊滿分通過測試,全部優秀。

4月18日、19日,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冬訓考核,要求消防員拎兩個15公斤的壺鈴進行200米折返跑,長寧中隊也是全優;爬繩上4樓,也是全優。

為什麼對體能訓練如此嚴苛,季剛有著自己的理解。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剛第一次撲救的廢舊木材堆場火災(資料圖)

“我第一次救火,就遇到了一把大火。”季剛說,2006年5月4日下午3時11分,閔行區華翔路老北翟路口一個廢舊木材堆場發生火災,現場過火面積約3000平方米,“這場火非常大,連衛星雲圖上都可以看到這把火”。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消防員裡體力算好的,但當時在火場裡撲救一段時間後都有些跑不動,所以當時我就知道,體能對於消防員而言太重要了!”

“大炮”

除了在訓練中極為嚴苛以外,季剛在隊裡還有一個兄弟們私下叫的綽號——“大炮”,因為他不允許消防員在火場犯下一丁點錯誤。

長寧消防有一個“傳說”,如今天山消防中隊的主管——副指導員張禕瑋第一次上火場時,是被季剛“踹”進火場的。

“說‘踹’可能有點誇張,但我當時確實是被他‘推’進火場的。”張禕瑋說,2016年9月,年僅22歲的他作為實習幹部被分配到長寧中隊參加實習,帶隊領導正是季剛。

“那是我滅得第一把火,也是第一次進入真實的火場。”張禕瑋說。到場後,季剛負責帶隊衝入火場,內攻滅火,自己則負責在外疏散居民。

“我記得,季隊戴著空氣呼吸器(簡稱‘空呼’)從火場撲救出來後,剛好看到我在疏散居民,就把我拉了過來,看我的空呼還有多少空氣。我回答,還有20兆帕(記者注:充滿約25兆帕)。”張禕瑋說,這時季剛突然跟他說,“你戴好空呼準備進火場”。

“雖然我當時已經訓練了半年多,各項滅火的技能都學會了,但畢竟是第一次見到真實的火場,我第一反應就是恐懼,而且這把火燒得很大,一戶居民家幾乎都燒光了。”張禕瑋戴好空呼後,站在原地不敢進,季剛就讓有經驗的消防員陪著他,把他推進了火場。

張禕瑋說,現在回想起來,季剛當時是故意讓他克服恐懼的,因為這把火當時已經被控制了,房間裡只有一些小的殘火,需要他和隊友們去撲滅,“有了第一次滅火的實戰經歷,我後面就不怕了”。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剛和同事們在訓練

有著同樣經歷的,還有長寧中隊副指導員李東睿。2016年元宵節,他也是第一次滅真火,起火的是中山北路一家賓館的店招廣告牌。

“第一次見到真正的火,季剛負責帶隊內攻滅火,我負責在外面出水配合。到場之後首先要鋪水帶,架設供水線路,我看到明火後,整個人突然就懵了,兩手拎著水帶,不知道該幹什麼了。”李東睿說,沒多久,季剛帶隊內攻滅火都結束了,“但因為我的原因,鋪設供水線路比平時稍慢了一些,所幸沒有造成影響”。

“季隊下來後,人氣得都快爆炸了,直接現場列隊戰評,每一個人都被罵得很兇。但,到了我之後,他看了我一眼,直接跳過去了。”李東睿說,當時季隊可能考慮自己是第一次出火場,沒有責罵,但他一直記得季隊的眼神,“當時我內心很不是滋味,真切體會到了自己跟一名合格消防員和一名指揮員之間的差距”。

同樣被責罵過的,還有司通班副班長鬍強,他因為在一次撲救火災的過程中,駕車開錯了一個路口被嚴厲批評。

“我們平時開車子,要求對轄區的門牌號、道路、水源非常熟悉,隨便報一個地址,必須馬上報出靠近什麼路、周邊有多少消防栓,這是基礎中的基礎,我們叫‘一口清’。”胡強至今清晰地記得,季剛當著所有人的面反覆問他:

“你知道,火場晚到一分鐘,意味著什麼嗎?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剛和同事們在訓練

對於自己的嚴苛,季剛有自己的道理:“火場上是不能出現一點點失誤的。一旦出現失誤,首先受影響的是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是我們消防員自身的生命安全。”

長寧中隊副指導員李東睿說,季剛脾氣火爆是出了名的,而且他還有個要求,被批評後不允許在他面前哭。“實際上,我們通常不是被他罵哭的,而是在講評火場利害時,才哭的。”

暖男

相比訓練場和火場上的嚴苛,生活中的季剛卻有著內心很柔軟的一面。

“我們以前比較怕他,是因為不瞭解他。”天山消防中隊副指導員張禕瑋說,實際上,季剛是一個心很細的暖男。

2017年元旦,作為實習幹部,張禕瑋第一次在中隊吃跨年飯,“因為要迎新年,那天會多加幾個菜,我們新人都挺期待的”。

然而,就在吃飯前,隊裡的警鈴響了,張禕瑋跟著頭車前去搶險救援,大家在返隊的路上都在想,“估計中隊老早已經吃完跨年飯了,內心有點小失落”。沒想到,等他們回到中隊後,發現大家一直沒吃,因為季剛要求必須等頭車的兄弟們回來一起吃,“當時內心感覺挺暖的”。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剛在為同事整理著裝

“還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季隊對兄弟們的感情。”長寧中隊副指導員李東睿說,2016年10月,中隊一名消防員的父親被診斷為胰腺癌,先後已花去治療費10來萬元,後續治療每月也需要不少錢。得知這一情況後,季剛多方協調,幫忙聯繫了醫院,並向全支隊的消防員發出了愛心捐款倡議書,先後籌集了愛心捐款5萬餘元。

“他其實是冷麵孔,熱心腸。”李東睿說,中隊所有兄弟都知道季隊特別心疼女兒,“兄弟們有時開玩笑說,很難想象,平時那麼兇的一個人看到女兒‘小湯圓’滿眼都是笑,還會給女兒梳辮子”。

“我感覺,季剛在火場上啥都不怕,但有點怕老婆。”長寧消防支隊政治處主任劉俊開玩笑說,有一次,季剛愛人當著支隊領導的面,抱怨季剛幾乎不問家裡的事,季剛站在一旁“一聲不敢吭”。

“我們不是‘996’,而是‘007’。”季剛說起妻子有點不好意思,“確實虧欠太多,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壓在她身上,女兒如今5歲了,基本都是她和家裡老人帶大的”。

以後,爭取能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

”季剛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