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灌阳】问向苍天“红军井”

【红色灌阳】问向苍天“红军井”

自从去年夏天看了那口难忘的“红军井”之后,我心里总是在念叨着该写点什么了。是了,又到了桐树花白的季节,那洁白的花朵就是为祭奠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红军英烈的。

40年前,我就听我在县武装部工作的大哥讲述过湘江战役中红军在我的家乡广西灌阳新圩阻击从恭城、贺州赶来支援国民党中央军的桂系军队的故事。当时的战斗异常激烈,前所未有,许多被打散或受伤的红军战士流落在灌阳新圩的乡间,有的被当地百姓救了下来隐姓埋名存活下去,有的则被当地反动武装民团搜了出来惨遭杀害。也就在1980年,我曾经在县里的文艺杂志《灌阳文艺》发表了一篇长篇叙事诗《桐树花白》,写的就是湘江战役被老百姓救下的红军伤员隐藏在乡间,领导农民抗税最终被民团发现,为保护百姓战士跳崖牺牲的故事。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受伤的红军战士散落在民间得到老百姓的救护则是真实的,而我要传颂红军革命事迹的动机也是纯之又纯真之又真的。

【红色灌阳】问向苍天“红军井”

2017年9月初秋,一则新闻传出,位于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的酒海井揭开了红军遗骸的打捞工作。1934年红军长征路上的第一场恶战湘江战役中,百多位年轻的红军伤员被反动武装沉进了名叫酒海井的石洞里。酒海井实际上是一个喀斯特地貌的岩洞,因地下水冒出像水井而得名。现场打捞出20具遗骸,经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专家鉴定,就是当年牺牲在此地的红军战士。关于酒海井内有百余名红军烈士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此次打捞就是为了让红军烈士的英魂可以早日入土为安,将其葬于2016年在此建起的红军烈士陵园内。

这酒海井于是有了广西“红军井”的别称。

酒海井吞噬了百多位红军战士,自然是丑恶的,看了那黑咕隆咚的井口和还流淌着地下水的深坑,心里更有一种痛惜和仇恨。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在12月的寒冬里被剥光了衣服五花大绑推入井中活活淹死!酒海井当然也是无辜的,可恨的是那些丧尽天良的反动势力,是他们的狠心毒手让这井从此成为冤井。

问向苍天的酒海井就这样默默地等待着冤情的公开。

时隔80多年,酒海井得以挖掘,这段艰难悲惨却也正气薄云的历史才被打捞出来。在红色革命的历史上,“红军井”在许多地方都有,如江西瑞金、福建南靖、四川宣汉等,那些都是红军为当地百姓掘井汲水的温情故事,唯独这广西灌阳的“红军井”,却蕴藏着悲情和令人伤痛的历史。如今,在酒海井边建起了红军烈士陵园,其中的红军烈士主墓冢依山而建,高大雄伟,烈士忠骨埋入山体中。墓的顶部是一顶硕大的红军帽的造型,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一把刺向青天的红军刺刀的雕塑,象征着红军力量的坚不可摧。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纪念馆后面甬道两旁的石壁上,密密麻麻地刻着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名字。其实有的根本就没有名字,只有姓氏,比如叫陈老四、王老六之类。名字后面有的写了年龄,仔细看过去,很多战士都只有二十来岁或者十六七岁。这些名字都是根据有关部门所能提供的红军名册中记载已牺牲的红军战士。那一个个名字沉甸甸的,让我们捧在心上印在脑海,那是一颗颗闪烁的星星,永远照耀在共和国的大地上。正是这几万名红军将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住敌人的猛烈进攻,铸就了一道钢铁防线,创造了世界上的一个传奇,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进入贵州,从而保存了革命火种,才有了万里长征宏丽画卷的展开。

时隔80多年,问向苍天的“红军井”才有了正视那一段被隐藏起来的历史的机会。正是在1934年11月末的那段时间里,红军因为失去了领导核心,才不能果断决策,延误了最佳渡江的宝贵时间,给红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三万多将士捐躯于湘江之侧。如今我们重提这段历史,自然是为了总结与回顾,但更重要的是祭奠那些英烈,宣扬他们的硬气骨气和正气,证明无论道路如何曲折,由钢铁意志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打不垮摧不毁的!我们要继承与弘扬的就是这种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

时隔近40年,我再度走进这段历史,以一片敬仰之心写下这篇文字,让它与家乡山上盛开的白色桐花一起祭奠那些永远镌刻在人民心中的英烈。据广西的朋友告诉我,广西文艺界正在创作一部大型歌剧《湘江战役》,就是以红军在湘江上游的灌阳、兴安、全州的英雄故事为底本去写的。相信到那时,“红军井”的故事将会广为流传。

图:蒋纤纤

校对:陆庆龄

编审:蒋 宇

总编:时青松

关注今日灌阳公众号:jinriguanyang

投稿邮箱为:[email protected]

【红色灌阳】问向苍天“红军井”【红色灌阳】问向苍天“红军井”
【红色灌阳】问向苍天“红军井”

每天奉送新信息,更多精彩等着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