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健康體檢怎麼看?

美年大健康管家


40歲以前可能健康體檢不是那麼重要,但40歲後,健康體檢非常重要。

主要原因是:

1、人25歲後身體機能就開始走下坡路,到40歲,身體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大不如前,身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削弱了很多。

2、40歲後的人剛好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生活、工作壓力巨大,情緒波動也大,甚至很多人開始失眠、焦慮,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影響。

3、40歲後,經過幾十年不良生活、工作、飲食習慣的侵襲,已為各種疾病特別是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提供了爆發的基礎。

40歲後如何更健康的生活,減少重大疾病帶來的意外,除了要調整自己的生活、工作習慣外,必須要在飲食和鍛鍊上做到更加科學合理,其次就是要重視每年的健康體檢,對重大疾病儘可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首先要糾正健康體檢的幾個誤區:

1、每年企業組織的健康體檢,做了沒發現什麼問題,就以為身體很健康。企業組織的員工福利體檢,基本上都在300-500元體檢套餐,多為常規基礎體檢項目,對重大疾病的早期篩查、發現,作用甚微。

2、企業的福利體檢因為預算有限,大部分選擇民營體檢機構,其體檢質量當前階段很難有保障,也不可能作為判斷身體是否健康的依據,40歲以前在民營體檢機構做可能無所謂,但40歲以後一定要謹慎了。

3、年年做常規體檢項目,如一般檢查、眼鼻喉、血常規、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心電圖、幾個彩超、婦科常規+白帶常規+宮頸塗片等,對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作用不大。

其次,40歲後,一定要重視健康體檢,並且要科學、合理的做健康體檢,需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1、選擇質量更可靠的公立三甲醫院去做體檢,重大疾病一次疏忽就事關生命安危,三甲醫院體檢費是貴些,服務也可能差些,但離開質量談價格和服務,一切都是零。

2、一定要針對自己的身體情況、遺傳病史、生活工作環境、飲食習慣、精神狀態等方面進行總結,針對性的規劃體檢項目,如家族有腸癌史,那必須要做腸胃鏡之類的專項篩查,如有心臟病史,一定要做心臟彩超之類的,如常抽菸的,一定要做CT,而不是年年做常規體檢,就覺得萬事大吉。

3、重視對高發腫瘤的篩查。目前高發腫瘤如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宮頸癌、鼻咽癌等,做到對這些腫瘤的專項篩查,基本上就可以避免80%以上惡性腫瘤悲劇的發生。

肺癌專項篩查:有吸菸史(每年吸菸30包以上)、戒菸少於15年的,職業接觸煙霧較多,有其他患癌史、有肺癌家族史、患有慢阻肺或肺結核的、以及經常被動吸菸(二手菸、油煙、粉塵)等,應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

乳腺癌篩查:一級親屬在50歲前患乳腺癌者;未育或≥35歲初產婦;月經初潮≤12歲,或行經≥42年的婦女;對側乳腺癌史或經乳腺活檢證實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內乳頭狀瘤病者建議每年定期做:乳腺彩超+乳腺鉬靶檢查。

甲狀腺癌篩查: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結束時;有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甲狀腺髓樣癌或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狀腺癌綜合徵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緣關係);甲狀腺結節>1cm,且結節生長迅速,半年內增長到1cm以上;甲狀腺結節>1cm,伴持續性聲音嘶啞、發聲困難、伴吞嚥困難或呼吸困難,並可排除聲帶病變(炎症、息肉等);甲狀腺結節>1cm,伴頸部淋巴結腫大。建議每年進行甲狀腺彩超篩查。

結直腸癌篩查:一級親屬結直腸癌或結直腸癌家族史;持續炎症性腸病。每年進行大便常規檢查,2-3年一次結腸鏡檢查檢查。

胃癌篩查:飲食習慣中,喜歡鹽漬、醃製、煙燻、油炸食物及動物紅肉,抽菸酗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胃癌家族史;有包括腸化、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曾經接受過胃部手術等癌前狀態;來自胃癌高發地區(譬如浙江岱山等)。每年進行血清胃蛋白酶原(PG)檢測,3年左右一次胃鏡檢查。

肝癌篩查: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等。

針對性篩查:血清AFP檢測、肝臟超聲檢查,必要的時候做CT或磁共振檢查。

前列腺癌篩查:年齡>45歲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齡>40歲且基線PSA>1μg/L的男性

針對性篩查:直腸指檢聯合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

宮頸癌篩查:感染HPV;非常早開始性生活;20歲以前生孩子;多次分娩史;性生活頻繁且多,有多個性伴侶或配偶有多個性伴侶;有長期吸菸史;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

針對性篩查:每3-5年一次HPV檢測,定期做薄層細胞製片技術檢查(TCT)和腫瘤標誌物(SCC、CA125、TPA)聯合檢查


劉醫生健康說


健康體檢是對自己身體的一個瞭解,能及時發現自己身體有無異常。

一般健康體檢都是半年一次或者一年一次,這個是很有必要的。新聞裡也沒少報道過,由於沒有體檢,等到身體疼痛的時候,到了醫院檢查就已經癌症晚期了,這個時候做什麼都於事無補為時已晚了。


做到定期健康體檢很多問題都能夠及時發現,然後進行治療。早期發現治療好的幾率大大提高,即使發現癌症的話也能夠儘早控制,很多癌症早期患者由於發現及時,配合醫院治療都能夠戰勝病魔。所以,病魔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趁早發現它,導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定期去做健康體檢,讓自己的身體信息得到及時反饋。不要等到身體給你發信號的時候在去醫院做檢查,要做到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之中。要想有好身體就得養成:定期體檢、多運動、作息規律、良好的飲食習慣。


Loyoung


可以提前預防一些疾病,還可以對本身的疾病有一個新的認識。


臨床營養鬥士


體檢報告中單個指數不達標不用驚慌,這並不一定代表生病了,而應綜合抽血結果及B超、心電圖等多項檢測,以及本人病史,才有最終結論。

針對體檢報告中指數不達標的項目,以及一些專業術語,專家做出瞭解答:

血脂檢查

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代表血漿中的脂肪含量,這三項指數越低對身體越有益。體檢前一週的飲食對這三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對“甘油三酯”影響很大,其次是“膽固醇”含量,再次是“低密度脂蛋白”。

1.輕度偏高

如果只是輕度增高,醫師建議清淡飲食、平常多運動;如果明顯增高,除了清淡飲食、多運動,建議你到心腦血管專科診治。

2.低密度脂蛋白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對身體有害的“壞脂肪”)值得高度重視,它反映整個脂肪的代謝功能,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評估有價值。如果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這項指標必須控制在2.6以下;如果是合併心臟病患者(即同時患有2項以上心腦血管疾病)哪怕只比正常指數超出0.1就必須服用相關降脂藥。

3.高密度脂蛋白

有些醫院還會加檢“高密度脂蛋白”(對身體有益的“好脂肪”)則指數越高越好。

血常規

許多拿到體檢報告的人,血液檢查多多少少有些不合標準。特別是裡面密密麻麻多項指數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對無血液病、健康的體檢者,主要關注下面四項——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要檢查其他多項主要方便血液科醫師做綜合診斷查考,單個指數或某幾項指數不達標,不能說明問題。

1.白細胞

增高表示機體某些部位有炎症的可能,比如,你感冒了、拉肚子都有可能影響這項指數。降低表示你的免疫功能差,也就是抵抗力較差。

2.紅細胞、血紅細胞降低考慮有貧血的可能。

3.血小板降低

要考慮血小板減少性疾病。

4.不少項目增高

我們在血液檢查項中經常可以看到增高的情況,不用恐慌,對沒有發現其他疾病,健康的體檢者大部分都是正常情況,因為抽血前沒有喝水、沒吃早餐,導致血液濃縮,使測量指數偏高。

腎功能三項

以下三項指數偏低都是正常的。偏高則有下列可能:

1.肌酐+尿素

代表腎臟功能,如果這兩項都增高,多見於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者。

2.尿素

高,而且確定自己沒有慢性腎臟疾病,大多數屬於正常情況。如果你不放心,或不知道自己有無腎臟疾病,可以上醫院做尿常規檢查,看有沒有尿蛋白。

3.尿酸

偏高表明有“高尿酸血癥”,平常多喝水、少進食海鮮等高蛋白食物,否則容易發生痛風,引起關節痛、腎結石,甚至腎功能不全。

乙肝兩對半

1.乙肝兩對半全陰

說明體內缺乏乙肝病毒抗體,建議上醫院注射乙肝疫苗,獲得對乙肝病毒的抵抗力。

2.乙肝表面抗體陽性

表明以前注射過乙肝疫苗,或者曾經感染乙肝病毒,身體已經產生了抗體。那為何“建議3~5年再打一次疫苗”?因為乙肝疫苗的作用時間有期限。但由於個體差異大,加上注射疫苗品牌的影響,無法明確地說多長時間後一定得去注射。

3.乙肝表面抗體弱陽性

“乙肝表面抗體”是弱陽性,表明抗乙肝病毒能力減弱,建議儘快去醫院注射乙肝疫苗加強針,或再接種一次乙肝疫苗。

內科

1.腹部包塊

醫生是無法僅憑包塊判斷到底有哪種疾病的。因為有包塊的可能性很多,比如,經常便秘的人腸子裡有大便;那個包塊是腹肌等。需要結合個人病史和其他檢查下結論。

2.腹部壓痛

腹部壓痛跟體檢醫師的力度有關,如果稍微用力本人就感到疼痛,可能是胃腸道有炎症,同樣需要結合個人病史和其他檢查下結論。

3.肋下觸及不滿意

這表示體檢者不太配合,致使檢查不理想。“肝脾肋下未觸及”則屬於正常。


醫食參考


健康體驗就是心情愉快,吃得有味道,便得快,對任何事情都看得開放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