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新中國70年國家治理的重要法寶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將黨的群眾路線創造性地運用在國家治理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治理之道,不僅促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而且推動了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進步。

群眾路線:新中國70年國家治理的重要法寶

群眾路線在國家治理中的創新發展

長期以來,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運用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部實踐活動中,並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群眾路線。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毛澤東同志將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有機統一起來,提出了黨的群眾路線。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人深刻意識到:當我們黨成為執政黨之後,脫離群眾的危險以及由此帶來的其他風險可能會大大增加,因此,必須認真地宣傳和全面執行黨的群眾路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了實現撥亂反正,《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將群眾路線看作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決議》指出,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從關乎社會主義成敗得失的高度,提出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江澤民同志指出:“黨的領導,黨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創造,接受人民的監督。這裡既有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有共產黨人的工作方法。”黨的十六大以後,在推動科學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胡錦濤同志指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黨的十八大決定,圍繞著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了搞好這次活動,習近平同志強調,黨的群眾路線本質上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

群眾路線在國家治理中的豐富實踐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黨將群眾路線運用到了國家治理的各個領域中,創造性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工作,形成了國家治理的中國之道。

群眾路線:新中國70年國家治理的重要法寶

群眾路線在政治治理中的創新實踐

在國家治理中,我們黨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通過各種途徑努力促進人民群眾管理國家事務,努力實現民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從政治制度來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安排,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協商民主的典範,有利於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是實現決策民主化的重要形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保障民族平等的政治制度,有利於少數民族群眾依法參與自治地方的政治事務,發揮其在地方政治事務中的主體作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實現基層民主的政治制度安排,居委會、村委會、職代會是將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在政治治理中的重要形式,是基層民主管理的重要制度形式。截至2017年,全國農村普遍開展了9輪以上村委會換屆選舉,98%以上的村委會依法實行直接選舉,村民參選率達95%。在總體上,我們既積極擴大人民有序參與政治,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又努力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社會主義民主實質上就是群眾路線的政治運用和政治建制。這樣,就形成了政治治理的中國之道。

群眾路線在經濟治理中的創新實踐

1978年之後,人民群眾通過“聯產承包”和“鄉鎮企業”等自發行動撬動了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鄧小平同志強調,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的。因此,經濟建設和經濟管理必須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企業改革、進行經濟管理,同樣必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充分發揮職代會和工會的作用。事實證明,只有堅持群眾路線,國有企業改革才能順利進行;反之,舉步維艱、代價沉重。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內在要求。為此,要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鼓勵職工代表有序參與公司治理。對於非公企業來說,同樣如此。這在於,市場存在著失靈,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並不是萬能的,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可以彌補上述不足。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貫徹群眾路線的經濟治理思路:謀劃發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問題向人民群眾討教,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群眾問策,落實發展任務由人民群眾發力,衡量發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這樣,隨著群眾路線介入經濟管理,就形成了經濟治理的中國之道。

群眾路線在文化治理中的創新實踐

人民群眾同樣是文化治理的主體。我們黨十分重視黨的群眾路線在文化治理中的貫徹和落實。對於廣大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宣傳工作者和文藝工作者來說,在堅持政治性和專業性的同時,必須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的豐富生活和生動實踐中汲取營養和智慧,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例如,在辦報紙的問題上,毛澤東同志強調,既要堅持無產階級政治家辦報,也要堅持面向群眾、依靠群眾辦報。對於文化管理部門和文化管理工作者來說,在加強專業管理的同時,要加強民主管理,要充分發揮文化專業工作者在管理中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管理中的作用。在文化單位轉制和發展文化產業中,不僅要發揮好廣大文化工作者在文化企業管理中的作用,而且要發揮好人民群眾的作用,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真正將社會效益擺在第一位,有效避免和防範文化市場失靈。從人的培養上來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必須同人民群眾相結合,知識分子必須勞動化,勞動人民必須知識化。當然,在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這樣,就形成了文化治理的中國之道。

群眾路線:新中國70年國家治理的重要法寶

群眾路線在社會治理中的創新實踐

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2015年1月,《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提出,支持群團組織參與創新社會治理和維護社會穩定。在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這樣,就逐步形成了社會治理的中國之道。

群眾路線在生態治理中的創新實踐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後,為了阻止我國生態環境的惡化,鄧小平同志發起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根據這一倡議,1981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自此以後,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連續多年與首都人民一道參加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對這一運動的深入開展起到了巨大的示範和帶動作用。截止到2011年,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數累計達127億人次,義務植樹589億株。2019年2月12日,美國航天局(NASA)發文寫道,過去20年中,世界變得越來越綠了。來自“NASA地球”的衛星資料顯示,是中國等國的行動主導了地球變綠。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新增綠化面積的42%來自於植樹造林。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大力“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美麗中國。這樣,就形成了生態治理的中國之道。

群眾路線在黨的建設中的創新實踐

我們黨力求在黨內製度的層面上確立群眾路線。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歷挫折的關鍵時刻,1990年3月頒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繫的決定》提出,只有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才能保證決策的民主化。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新階段之後,2001年9月出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提出,必須堅持群眾路線這一根本工作路線,健全聯繫群眾的制度。為了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要求,2013年5月推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提出,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於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了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發展,2015年2月印發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提出,除了要進一步加強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之外,必須穩步推進基層協商,探索開展社會組織協商。上述制度建設,為將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和落實在黨的建設中提供了制度保障。這樣,就形成了政黨治理尤其是執政黨治理的中國之道。

綜上,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們在將黨的群眾路線作為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則和方式的政治前提下,創造性地將群眾路線運用在了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國家治理的具體領域中。群眾路線成為了執政黨建設的重要原則和方法,成為了國家治理其他領域的政治保障,為構建和形成完整的國家治理框架提供一個重要切入點。

文章來源:《國家治理》週刊 2019年3月乙

作者:張雲飛(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視覺:王嘉騏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國家治理》週刊及人民論壇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