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那些“躺贏”的行業和人

緊跟那些“躺贏”的行業和人


(首先申明,不推薦任何股票,不鼓勵散戶買股票,也不做任何短期預測,提到公司名稱只是為了表述方便。)

01

最近,企業的一季度季報陸續發佈。

我特別留心幾個明星企業的年報,比如中國平安一季度淨利增77%,貴州茅臺一季度實現營收216.44億元,同比增長23.92%;淨利112.21億元,同比增長31.91%。

還有萬科:2019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83.7億元,同比增長59.4%;實現公司股東應占期間利潤人民幣11.2億元,同比增長25.2%。

格力電器發佈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今年首季其業績增速大幅放緩,營業收入405.5億元,同比微增2.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6.7億元,同比微增1.6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77.33億元,同比減少46.15%。

至於在2018年曾經歷輿論風波的華誼兄弟,最終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一份年度成績單——虧損10.93億元。根據協議,馮小剛要補給華誼現金6700萬,鄭愷2000萬,-這也是華誼兄弟上市以來,淨利潤首次出現虧損!


緊跟那些“躺贏”的行業和人


02

有人很努力,輸了。有人沒怎麼努力,躺贏。我們需要看清趨勢,跟隨那些“躺贏”的行業和人,就業、投資都一樣。

巴菲特之所以在較長時間內不看好科技行業,主要是這個行業他不懂,雖然他因此錯過了牛股,但是他在他懂的事情上做對了,照樣是世界級富豪,所以,沒毛病。


緊跟那些“躺贏”的行業和人


我們也不需要什麼都懂,如果跟隨股市波動開展學習,估計這輩子就啥也不用幹了,只剩下學習了。

因此,我們要緊跟某些行業,但是首先是縮小學習的範圍,比如,你看好醫藥以及養老,那麼就關注這方面的公司,哪些公司可以躺贏呢?

持有某些慢性病專利藥的公司,長期營收穩定,渠道也不錯,躺贏。

還有某些知名品牌的公司,有悠久中醫做背書,有各種神奇功效,這個我就不評價了,反正粉絲也不少,收入穩定,躺贏。數據會說話,它們都挺好。

當然,不是所有的醫藥公司都值得買,有些醫藥公司就是騙子,那麼,哪些值得買?繼續往下看。


緊跟那些“躺贏”的行業和人

03

其次,不要買小公司股票。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說“頭部化”這個事情。巴菲特買股票基本只買好公司大藍籌,最好是行業龍頭,有時候買的貌似有不便宜。

他也曾經買過菸蒂股,後來不買了,轉價值投資,因為價值投資可以保命,價格投機可以讓你被套。

為什麼要買龍頭股?這些企業都是血雨腥風殺出來的,要麼有硬核科技,要麼有渠道護城河,要麼有專利技術,管理相對規範,人才聚集量大。

所以,如果是選擇就業方向,我建議先去大公司歷練幾年,知道人家是怎麼幹起來的,再來想想以後的選擇。

眼界極其重要,高一些的眼界可以在關鍵的時刻幫到你做出正確決策。

買股、擇業以及其他莫不如是,一定要立意高遠,同時又要腳踏實地。


緊跟那些“躺贏”的行業和人

04

第三,不看好那些靠體力和人脈來擴張的公司。我一直比較看淡廣告策劃公司,主要是這類乙方公司沒有太大議價權,一直在幹辛苦活,公關公司也一樣。他們也有做得比較好的,但是從付出與獲得來看,如果換個行業,可能同樣的努力賺得更多。

但是資訊或者平臺公司除外,比如彭博社,又比如今日頭條。

彭博社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其數據終端系統“彭博專業服務”可以幫助客戶查閱和分析實時的金融市場數據,並進行交易。該終端每年為彭博貢獻數十億美元的收入。雖然不是躺贏,但是它這種模式,如果繼續拓展用戶,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當然是一門好生意。

我同樣看好國內某音頻巨頭,它只是一個平臺,大家主動來發音頻,還推出付費節目,運營成本相對於傳統媒體要少,但是觸及生活的深度卻極其深,這才是媒體巨無霸。

相比較而言,很多傳統媒體其實完全沒有跟上節奏。


緊跟那些“躺贏”的行業和人

05

第四,啥也別買,定投指數基金,反週期收割韭菜。

前面說了這麼多,也許你還是會說,搞不懂,不想費腦子,有沒有最愚蠢又能賺錢的辦法?有!我教你一個,但是你八成做不到:

好好上班,好好掙錢,努力工作。

把儲蓄的三分之二拿來定投指數基金,然後每個月去證券公司轉一圈,人少則繼續定投,人多則停止定投,人特別多則贖回基金。這就是反週期收割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