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那些“躺赢”的行业和人

紧跟那些“躺赢”的行业和人


(首先申明,不推荐任何股票,不鼓励散户买股票,也不做任何短期预测,提到公司名称只是为了表述方便。)

01

最近,企业的一季度季报陆续发布。

我特别留心几个明星企业的年报,比如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增77%,贵州茅台一季度实现营收216.44亿元,同比增长23.92%;净利112.21亿元,同比增长31.91%。

还有万科: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3.7亿元,同比增长59.4%;实现公司股东应占期间利润人民币11.2亿元,同比增长25.2%。

格力电器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今年首季其业绩增速大幅放缓,营业收入405.5亿元,同比微增2.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微增1.6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33亿元,同比减少46.15%。

至于在2018年曾经历舆论风波的华谊兄弟,最终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差的一份年度成绩单——亏损10.93亿元。根据协议,冯小刚要补给华谊现金6700万,郑恺2000万,-这也是华谊兄弟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紧跟那些“躺赢”的行业和人


02

有人很努力,输了。有人没怎么努力,躺赢。我们需要看清趋势,跟随那些“躺赢”的行业和人,就业、投资都一样。

巴菲特之所以在较长时间内不看好科技行业,主要是这个行业他不懂,虽然他因此错过了牛股,但是他在他懂的事情上做对了,照样是世界级富豪,所以,没毛病。


紧跟那些“躺赢”的行业和人


我们也不需要什么都懂,如果跟随股市波动开展学习,估计这辈子就啥也不用干了,只剩下学习了。

因此,我们要紧跟某些行业,但是首先是缩小学习的范围,比如,你看好医药以及养老,那么就关注这方面的公司,哪些公司可以躺赢呢?

持有某些慢性病专利药的公司,长期营收稳定,渠道也不错,躺赢。

还有某些知名品牌的公司,有悠久中医做背书,有各种神奇功效,这个我就不评价了,反正粉丝也不少,收入稳定,躺赢。数据会说话,它们都挺好。

当然,不是所有的医药公司都值得买,有些医药公司就是骗子,那么,哪些值得买?继续往下看。


紧跟那些“躺赢”的行业和人

03

其次,不要买小公司股票。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说“头部化”这个事情。巴菲特买股票基本只买好公司大蓝筹,最好是行业龙头,有时候买的貌似有不便宜。

他也曾经买过烟蒂股,后来不买了,转价值投资,因为价值投资可以保命,价格投机可以让你被套。

为什么要买龙头股?这些企业都是血雨腥风杀出来的,要么有硬核科技,要么有渠道护城河,要么有专利技术,管理相对规范,人才聚集量大。

所以,如果是选择就业方向,我建议先去大公司历练几年,知道人家是怎么干起来的,再来想想以后的选择。

眼界极其重要,高一些的眼界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帮到你做出正确决策。

买股、择业以及其他莫不如是,一定要立意高远,同时又要脚踏实地。


紧跟那些“躺赢”的行业和人

04

第三,不看好那些靠体力和人脉来扩张的公司。我一直比较看淡广告策划公司,主要是这类乙方公司没有太大议价权,一直在干辛苦活,公关公司也一样。他们也有做得比较好的,但是从付出与获得来看,如果换个行业,可能同样的努力赚得更多。

但是资讯或者平台公司除外,比如彭博社,又比如今日头条。

彭博社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其数据终端系统“彭博专业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查阅和分析实时的金融市场数据,并进行交易。该终端每年为彭博贡献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虽然不是躺赢,但是它这种模式,如果继续拓展用户,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当然是一门好生意。

我同样看好国内某音频巨头,它只是一个平台,大家主动来发音频,还推出付费节目,运营成本相对于传统媒体要少,但是触及生活的深度却极其深,这才是媒体巨无霸。

相比较而言,很多传统媒体其实完全没有跟上节奏。


紧跟那些“躺赢”的行业和人

05

第四,啥也别买,定投指数基金,反周期收割韭菜。

前面说了这么多,也许你还是会说,搞不懂,不想费脑子,有没有最愚蠢又能赚钱的办法?有!我教你一个,但是你八成做不到:

好好上班,好好挣钱,努力工作。

把储蓄的三分之二拿来定投指数基金,然后每个月去证券公司转一圈,人少则继续定投,人多则停止定投,人特别多则赎回基金。这就是反周期收割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