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真的白學了,《李愬雪夜入蔡州》背後竟然有這麼精彩的故事

語文真的白學了,《李愬雪夜入蔡州》背後竟然有這麼精彩的故事

本文為《元和中興,幾多英雄血淚飄》下部

最重要的一件事——削藩

歷史表明,在削藩的問題上,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將國家陷入災難之中。德宗削藩未果,導致“涇源之變”,連自己都被趕出長安,最後只能接受現實,維持現狀。憲宗李純深知此中關鍵,因此並未魯莽行事。

好在,在削藩事務上,李純有杜黃裳和李絳。

杜黃裳年輕時便才能出眾,他中進士後進入郭子儀幕府,擔任從事,郭子儀入朝後,杜黃裳留守朔方。德宗在位時,杜黃裳升為監察御史,此後10年未升。順宗即位後,杜黃裳因為女婿韋執誼擔任宰相,才升到太常寺卿。王叔文改革,杜黃裳反對,認為應由太子監國。韋執誼表示不理解,杜黃裳堅持己見。結果,永貞革新失敗,韋執誼被貶地方,杜黃裳絲毫不受牽連,可見他的政治眼光。

李純監國後,杜黃裳成為宰相,他的才能得以更好的發揮。

806年,西川節度使劉闢發兵東川,舉兵反叛。朝廷震動,大家都認為蜀地易守難攻,唯獨杜黃裳說劉闢不過是個白面書生,很好收拾。他向憲宗推薦了了高崇文。此時的高崇文僅是神策軍一普通將領,由於杜黃裳慧眼力薦,高崇文被任命為左神策行營節度使,率領左右神策軍以及其他軍隊討伐劉闢,一路追擊,劉闢在鹿頭關連設八寨,高崇文連衝八關,八戰全勝,再勝劉闢於德陽、漢州,劍指成都。

不久,成都即被拿下,劉闢出逃吐蕃,路上被活捉。劉闢被滅。高崇文後被任命為成都尹,但他覺得處理政務非自己所長,就請求繼續讓他在邊疆建功立業,走時將成都值錢的物資和舞女等都一掃而空,憲宗也沒怪罪。幾年之後,高崇文光榮病死,享受無盡哀榮。

李純將滅劉闢第一功記在杜黃裳名下。

杜黃裳雖有才能,但其不拘小節,宰相位置上沒呆多久就外放地方。李純在剿滅了鎮海節度使李錡,處罰了昭義節度使盧從史後,變得有些膨脹。元和四年,面對不聽話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時,李純錯誤的進行了討伐,折損了大量兵力後還是失敗。

之所以走了彎路,是因為李純沒有聽從李絳的建議。

李絳是杜黃裳之外重要的削藩派成員。他28歲中進士,一路從秘書省校書郎經監察御史再到翰林學士。前文說過,憲宗朝的翰林學士直接參與決策,非常重要。李絳一向主張招撫和打擊並用的方針,招撫為主,剿滅為輔,整個削藩基本上按照這個方針執行的。

柳暗花明魏博鎮

就在削藩大業受阻,人心沮喪時,李純萬萬沒想到竟然因為一件事,整個形勢扭轉,變得一片大好起來。

到元和七年,老牌的魏博節度使田繼安病死,繼任的田懷諫年僅十一,正是人心不穩時。李純當然知道這是絕佳的處理魏博的機會,但在具體策略上,朝廷內部起了爭執。李吉甫建議立即出兵,而李絳經過分析,認為魏博平日內部分裂,各個將領互相牽制,方能相安無事。而今田懷諫年幼,大權一定旁落,諸將一定不服號令,內部必然分崩離析。此時,朝廷不必出兵,而魏博自己會歸順朝廷。(郭嘉也曾如此勸曹操解決袁紹兒子的問題)

果然,田懷諫在軍中沒有任何威信,權力歸於家僮,對麾下將領隨意處置,引起眾怒。而朝廷偏偏不下任命,更加劇了內部的離心離德。而另一將領田興素來受到軍中尊重,眾軍都推舉他為主帥,於是田興殺掉家僮等人,將田懷諫遠遷,自己請求歸順朝廷。

勝利得來太容易,李純有些猶豫。但李絳勸他抓住機會,主動拉攏田興本人,並對魏博鎮軍民予以恩惠。於是,李純就任命田興為魏博節度使,出內庫鉅款予以重賞,並給魏博六州百姓免賦稅一年。同時,派遣宣傳幹部進入魏博,大力宣傳朝廷的好政策,徹底感化人心。

魏博自安史舊部田承嗣割據以來已經過了四十九年,拿下魏博,對整個削藩大計產生了重要的連鎖反應,不但朝廷振奮,各藩鎮也開始了動搖。

李純為田興改名田弘正,魏博軍參與了多次平藩戰爭,成為朝廷重要軍事力量。

江州司馬青衫溼

魏博之後,李純的長劍指向淮西,這成為他整個削藩計劃最關鍵的一環。

淮西自李忠臣始不聽號令,後來經歷了李希烈(殺害顏真卿那位)、陳仙奇、吳少誠、吳少陽、吳元濟,前後五十多年不聽中央號令,淮西地區地盤雖然不斷減少,但其地多年來實行軍民合一策略,民風彪悍,且不尊王化,處理起來依舊非常棘手。而淮西地處中原腹地,控制著運河命脈,四面並不與其他割據藩鎮相連。一旦拿下淮西,將徹底去除心腹之患。

語文真的白學了,《李愬雪夜入蔡州》背後竟然有這麼精彩的故事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死,其子吳元濟接棒,這位公子心高氣傲,主動出擊騷擾各地,甚至出兵東都洛陽。於是,朝廷正式將淮西列入重點打擊對象,發兵十萬討伐吳元濟。

當此之時,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與吳元濟沆瀣一氣,為吳元濟求情不成,派家養的刺客深入官軍糧草重地河陰轉運院,縱火焚燒糧草,嚴重影響了朝廷計劃。(當時藩鎮好養刺客,互相刺殺也是家常便飯。著名的傳奇《聶隱娘》、《崑崙奴》就是講的這一時期的武俠故事。)群臣又請求罷兵,李純不許,派裴度以慰問之名去前線探查情況。裴度回來後,堅決建議討滅吳元濟。韓愈也上書建議討伐,請憲宗堅定決心。

李師道決心繼續為朋友兩肋插刀,他派刺客潛入長安,準備刺殺主持淮西事務的武元衡,讓其他猶豫的大臣望而卻步。

武元衡並不知道危險即將到來。元和十年六月三日四更左右,武元衡像往常一樣,從小妾的床上慢慢地爬起來,洗漱畢,仔細穿好圓領紫服,圍上貴重的玉帶,掛好金魚袋、戴上幞頭,腳踏烏皮六合靴就出門了。武元衡的馬剛出靖安坊東門,突然從暗影中衝出一個刺客,一下破滅燭火,同時向前導隨從射了一箭,隨從當即倒地。武元衡隨機被另一刺客用大棒擊中大腿,座下馬被牽出十餘步後,刺客將武元衡頭顱砍下揣到懷中,從容逃去。武元衡倒在了血泊中。隨後,刺客趕往裴度宅邸,在路上將裴度頭部刺傷,因裴度所戴氈帽較厚,故並未傷及性命。(並非精精兒和空空兒那樣誇張的文學上的高手)

慘案發生後,朝廷一片譁然,再加上刺客留下恐嚇話語,搞得人人自危,連案子都沒辦法正常偵查。白居易拿出一貫作風,上書請求嚴懲兇手,李純早就煩他經常嗡嗡嗡發表議論,藉口越權上書,將他貶到江州任司馬。這位江州司馬開始遠離政治,一度心灰意冷,與潯陽江上的琵琶女感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寫就了千古流傳的《琵琶行》。

語文真的白學了,《李愬雪夜入蔡州》背後竟然有這麼精彩的故事

李純最終頂住了壓力,罷免了主張罷兵的兩個宰相,任用主戰的裴度為宰相,主持平淮西事務。

奇襲蔡州活捉吳元濟

裴度的殺手鐧是李愬。

李愬是曾平定涇源兵變的名將李晟的第八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擔任唐州、隨州、鄧州節度使。到任唐州後,李愬向前輩東吳陸遜學習,一方面面對剛剛戰敗的士兵說自己只是來安撫軍士的,打仗不是他的事,讓大家放心。另一方面讓淮西軍兵認為他本領低微,減少戒備。暗地裡,李愬逐漸制定出一個大膽的計劃:出奇兵直搗吳元濟的老巢蔡州,釜底抽薪,一舉掃平淮西。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通過斬首行動,癱瘓中樞系統,達到消滅敵方的目的。裴度拿到這個報告後眼前一亮,照準。

李愬一步一步執行自己的計劃。第一步,蒐集各種情報並加以利用。第二步,俘虜吳元濟帳下虞侯丁士良,放下身段爭取其反水。丁士良又幫助李愬收服了吳元濟的左膀右臂吳秀琳、柳子野、李祐等人。第三步,奇襲。同時,李愬招募死士三千人,專門訓練,等待時機。

十月,吳元濟老巢蔡州僅剩老弱,李愬認為時機成熟了。一個風雪之夜,李愬命令部隊出發。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大家都不知道具體內容,只是按照命令向東進發。一路殺掉對方戍卒和烽火臺守軍,確保消息不外漏。等到各條道路橋樑都封鎖,李愬才下達直取蔡州的命令。眾將大驚失色,監軍都哭了,大罵中計。然而他們不敢違抗軍令,在大風雪中一路行軍七十里,人馬凍死無數,直抵蔡州城下。

三十年來,官軍從未到達城下,因此蔡州並未防備。李愬軍順利入城,城內並未發覺。等到雞鳴時,吳元濟仍不相信官軍入城,還以為是假消息。直到聽見李愬軍令時才發現,但是已經晚了。吳元濟被擒,淮西平定。

蔡州平定,全國鼓舞,人民振奮。遠在連州的劉禹錫激動地寫下了平蔡州三首,其中一首假借老翁之口,訴說激動之情。

汝南晨雞喔喔鳴,城頭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憶舊事,相與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辭,官軍入城人不知。

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

大約是最後一戰

淮西的平定,對各個藩鎮產生了連鎖反應,以前反叛的橫海、幽州節度使紛紛請求歸順。

只有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仍在猶豫。他曾深度支持吳元濟,又派人刺殺重臣,自知罪孽深重。李師道生性懦弱,大事基本都聽妻子魏氏及幾個手下的,故此在是否歸順朝廷上左右搖擺。憲宗李純下定決心剿滅他,在淮西平定的第二年,李純集結了李愬、田弘正等明星將領討伐李師道,所向披靡。元和十四年,李師道被部下劉悟所殺,爾後劉悟聯絡田弘正,將李師道頭顱獻給後者。田弘正不能確定是否李師道,就找來李師道曾經的部下夏侯澄辨認。夏侯澄抱著頭顱端詳許久,大聲慟哭,並用舌頭舔去頭顱眼中的塵土,然後繼續大哭。

夏侯澄不忘舊主,田弘正並沒有責怪他。

關於李師道還有一個小插曲。

李師道曾經想邀請韓愈的弟子張籍進入其幕府,張籍沒有說你是反叛,我不能從你,而是寫了一首《節婦吟》婉言拒絕。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我有丈夫,但是很感激你這麼喜歡我。對不起,只恨我們沒有在未嫁時相遇。這就是唐人的境界。到了明代,這樣的節婦就成了綠茶婊。時代不同,主流意識改變,人的思想也跟著變了。

迴歸正題,李師道死後,藩鎮基本削平。至此,六十年藩鎮割據形勢宣告結束,天下呈現出安史之亂以來少見的統一局面,史稱“元和中興”。

元和中興和貞觀之治、永徽之治、開元盛世並稱為唐代四大治世。(非官方結論)

此事古難全

然而,李純僅滿足於此時此地的勝利,沒有從長遠考慮,徹底剷除藩鎮勢力,導致節度使仍擁有重兵。同時,削藩目標實現後,李純再沒有了向上的動力,轉而求取長生不老和享受生活,逐漸開始任用小人,排斥忠良,就連平淮西中立下大功的宰相裴度也被外調為節度使。

憲宗晚年,重拾早年深惡痛絕的奢侈作風,收取地方進奉,驕奢淫逸,造成百姓流離失所。更為嚴重的是,憲宗崇佛佞佛,元和十四年,令人迎請法門寺佛骨於京師奉養,藉此大量斂財,致使百姓大量破產。而韓愈因為上書諫言反對迎佛骨被憲宗貶到潮州任刺史。韓愈萬分失望,在給侄子韓湘子的詩中寫道: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語文真的白學了,《李愬雪夜入蔡州》背後竟然有這麼精彩的故事

李純還大量服食各類所謂仙丹,造成中毒,導致神智錯亂,動輒殺害身邊宦官。宦官為了自保,就密謀將李純殺害,對外說是暴死,誰也不敢追究責任人,事情就這麼稀裡糊塗的過去了。

此為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距唐代開國已過去202年,距安史之亂爆發已過去65年,距黃巢造反58年,距唐朝滅亡87年。

為何李純前期能勵精圖治開創元和中興,而後期卻將局勢搞得一團糟,最後落得身死?

其實,在他死前的元和十四年已經有了答案。

那一年,李純問宰相崔群:為什麼玄宗的統治,先治理得很好而後卻陷入亂局?

崔群回答:玄宗任姚琮、宋璟、韓休、張九齡則治理好,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所以用人的關係很大。人都說安史之亂為反亂的起點,我認為張九齡罷相,起用李林甫才是治亂分界。

可惜,此時的李純已經深度油膩,再也不是那個奮發雪恥的有志青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