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天皇今日退位!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延续千年?

今天(4月30日),现任日本天皇明仁将正式退位,持续30余年的平成时代即将落幕。皇太子将于5月1日即位,“令和”元年开启。这是自江户时代后期的光格天皇以来,时隔202年,日本又迎来天皇的生前退位。至此,日本实现生前退位的天皇达59人。如果加上室町时代的北朝的5人,则达到64人。

在世界历史上,王朝、王室的兴亡更替十分激烈。一个王室能够长时期地延续下来是极其罕见的。而日本的天皇制作为王室的典型代表,自建国以来延续至今,天皇对于日本国民来说更是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日本古书记载,从第一代神武天皇到今天退位的平成天皇,已历经125代2678年,从未改朝换代。日本天皇制为何能这么长久?

明仁天皇今日退位!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延续千年?

▲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

神武天皇,只在传说里

相传开天辟地之初,日本列岛还不存在,有一天,众神俯瞰苍茫大海,觉得美丽的海中既无海岛,也无人烟,实在寂寞。于是,掌管万物生灭的女神召来伊耶那岐、伊耶那美兄妹,命他们到下界治理海洋。

他们先后生下8个儿子,也就是四国、九州、本州等8个岛屿,总称“大八洲国”。伊耶那美生完8子,坐起身时,又生6岛。接着,她又创造了岛国的山川草木。

既然创造了日本列岛,为什么不再生一个天下之主呢?于是,伊耶兄妹又生出了“日神”,即“天照大神”,她一出生就光芒四射。二神很高兴,将她送到天上。后来,天照大神派孙子带着3件神器统治下界。他死后,后代彦火火出见尊统一日本列岛,公元前660年登基,成为大和民族的最高统治者,被尊奉为神武天皇,也是“开国之神”。那3件神器从此成为历代天皇标榜正统的“三大神器”。

神武天皇的故事主要记载于公元8世纪日本皇室授意编写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两部史书中。由于历史久远,其真实性已不可考。学界基本认为,神武天皇并不存在。这个神话模仿了中国皇权天授的故事,强调皇权神授,为天皇血脉的正统性和“万世一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明仁天皇今日退位!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延续千年?

推古女皇,首次自称“天皇”

真实的日本天皇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日本先后有5位大王来华要求册封。那时,日本还没有称天皇,只是称大王。

7世纪初,“天皇”的称号正式出现了。提出这一称号的是日本第一位女皇、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推古天皇592年登基,628年去世。一般认为,这是有日本信史可查的最早的天皇。她在位期间,中国建立起统一的隋朝;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强大起来,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周边形势的变化引起了推古天皇和她的侄子、摄政王圣德太子的注意。他们也试图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树立天皇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观念,还重视中日邦交,向中国派遣留学生。

不过,他们不愿再臣服于中国。公元608年,推古王朝在给隋朝的国书中,首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即推古女王称自己为“天皇”,称隋炀帝为“皇帝”。这是日本在对外交往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天皇”称号,意在挑战华夷秩序,与隋朝平起平坐。

明仁天皇今日退位!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延续千年?

天皇造神运动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年号为大化,取自中国的《尚书》“施教化,大治天下”之意,这是日本第一次效仿中国使用年号。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发布《改新之诏》,开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废除世袭氏姓贵族制度,确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废除贵族私有的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将土地、部民全部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国家每6年一次,把田地平均分给农民;统一租税。

大化改新让日本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天皇成为最高权威,自诩为神的代言者,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控制在自己手中。

日本天皇为何传了千年从未改朝换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天皇号称神的子孙,与上天血脉相连,如首代神武天皇据说就是天照大神(太阳神)的五世孙。

天皇造神运动在明治时期体现得尤为突出。明治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为“现人神”,总揽统治权,是陆海军统帅。而其时发布的《军人敕谕》《教育敕语》更是规定军人要对天皇尽忠守节,国民要忠君爱国。对于皇族来说,血统纯净最重要,当今明仁天皇前几年心脏病手术输血也只输自己的血,就是观念上不能让外人的血进入天皇体内。

这种观念深入日本文化之中。虽然日本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贵族豪强、乱世枭雄,但他们都不能推翻神的后代取而代之。

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所谓象征地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言而喻,天皇是超脱于政治的存在,否则就无法成为国民统合的象征。

明仁天皇今日退位!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延续千年?

日本的社会结构

当然,日本的天皇制能以这样的形式延续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本是传统的纵向社会。日本社会是由身份的上下关系结成的,行动的原理也是由上而下的支配、服从的思想形成的。这一风俗使得天皇这一特殊的存在更加突出起来。

日本著名的社会学者中根千枝教授在其著作《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中,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现代日本社会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了日本人的归属意识,认为归属意识使日本人在各自所处的场合建立起“纵式”人际关系,形成纵式集团。与建立在个人主义和契约精神基础之上的欧美国家不同,日本社会强调“场合”,且“内”、“外”泾渭分明。无论是公司、学校还是其它社会团体,都按照一种序列关系形成上下级关系。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保持单一的从属性的、明确的上下关系,形成一种没有底边的三角形纵式关系结构。置身于这种结构中,任何阶层、个人都要绝对忠诚于上级,所有集团成员包括领导在内,都必须忠诚于集团的利益。这种“纵式”人际关系是维系集团成员向心力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统治的原理本来是“法”,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在日本的社会里很难产生效果。把天皇换到法的位置上来进行统治,在抓住民心方面反而不会带来多少效果。可以说是日本这种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得天皇制延续了下来。

明仁天皇今日退位!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延续千年?

日本人的精神构造

日本精神分析家土居健郎(著有《娇宠的构造》)认为,“娇宠”不仅是理解日本人精神构造的关键词,也是理解日本社会的关键词。“娇宠”心理,更直白地说,就是通过撒娇来寻求与他人或事物间的“一体感”的心理。它的本质是幼儿心理,是一种寻求母子一体感的心理。

日本人将“娇宠”理想化了,认为“娇宠”主导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人的世界,而将这种思想予以制度化的则是天皇制。天皇的身份,是一种包括国政在内的所有事情都由其身边的其他人一手承担的身份。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天皇的存在完全依赖于周围人,但在身份上周围的所有人都从属于天皇。若从依赖程度看,天皇对周围人的依赖宛若婴儿一般,但身份上天皇则至高无上。这就表明,幼儿的依赖性在日本是受尊重的。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著有《菊与刀》)也指出:“日本社会,赋予了老人和小孩最大的自由和随心所欲”。不仅仅是天皇,事实上日本社会所有的处于上位者,都得到周围人的全力拥护。日本人的义理人情、报恩思想以及所谓的“大和魂”(日本精神),无不体现了相同的原则。

总的来说,日本天皇制的延续是与各种各样的因素、形态相关。而把天皇看做国民统合之中心的观念之所以在日本民众中那么根深蒂固,是因为自古以来的传统和权威,再加上天皇对于政局的变动来说事实上是一种超然性存在的缘故。

(来源:《人民论坛》王钦/文、《环球人物》宋志勇 龚娜/文、《文史博览·文史》音乐传真/文、《看世界》刘润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