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朝鮮戰爭”,如同國力國勢的晴雨表?

嚴格來講,不能統稱為“朝鮮戰爭”,因為“朝鮮”這個名詞,是很晚近才有的。確切說來,應當是中國三次出兵,征伐現在被稱為朝鮮半島的這個區域。

因此,隋唐兩朝出兵高句麗,曹魏遠征公孫康……等等戰役,主戰場都在遼東,所以不計在內。

決勝白江口

7世紀中葉,朝鮮半島上是高句麗、百濟、新羅的“三國演義”。高句麗實力最強,已經在北方和隋煬帝、唐太宗們打了幾十年,當下,又聯合百濟一塊欺負起小兄弟新羅。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朝鮮戰爭”,如同國力國勢的晴雨表?

就像烏克蘭為討還克里米亞,要找美國和歐盟幫忙一樣,新羅也不得不向海那邊的大唐求助,這是公元655年的事,時為唐高宗永徽年間。唐朝先是出面斡旋:吆喝——幾個小兄弟鬧彆扭了,要不賣老大哥一面子,就此罷手,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但是高句麗和百濟並不買賬,繼續圍毆新羅小弟。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現在“文”已經“化”過了,卻還是“不改”,於是在公元660年,唐高宗派蘇定方在山東榮成出海,“加誅”百濟。很快就砍瓜切菜,滅了百濟,將其納入唐朝版圖,原址設了五個都督府來管轄。

不料一年後,百濟殘餘勢力趁機造反,還從倭國(沒錯,當時還不叫日本,自己管自己也叫倭國)引來外援。公元663年,唐將劉仁軌率軍在白江口(有的翻譯也叫白春江、白村江)附近海域對壘倭國和百濟的聯軍,一場戰略決戰就此拉開。

戰役持續時間其實並不長,只打了不到兩天,《新唐書》說“(唐軍)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舊唐書》說是“(倭船)煙焰漲天,海水皆赤”

,總之,就是唐軍大勝,倭軍燒光了老本,賠得褲衩都掉了。

盛唐初升

乍一看,白江口之戰好像”火燒赤壁“的翻版嗎?正是!而且連勝負雙方的兵力對比都差不多。

白江口一戰,倭國和百濟聯軍,共4.2萬人,戰艦超過1000艘。

唐朝這邊,滅掉百濟之後就收兵了,只剩劉仁軌帶少量兵士留守,後為平叛又派出幾千援軍,總兵力不過1.3萬人,戰艦170艘。單從數據上看,唐軍處絕對劣勢。

而且,當時的倭國也絕非夜郎之國,剛剛經歷了”大化改新“,加強中央集權,國力軍力正處於上升期,難怪要和中華帝國掰一掰手腕。

可惜它遭遇的是大唐。

當時的唐朝,有世界一流的造船技術,戰船高壁堅固,設計精良,而且多是參天而起的”樓船“,和倭國小舟不可同日而語。唐船上還帶有”鐵手拍杆“,大概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操控的長臂鐵爪,遠遠就能將倭艦拍碎。唐人還發明瞭”火油葫蘆“,是用弩箭掛上油袋,能射出火箭攻擊,也就難怪倭船要“煙焰漲天”了。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朝鮮戰爭”,如同國力國勢的晴雨表?

經此一役,倭國被打了當頭一棒,高句麗不久後被徹底平滅,而曾經橫行漠北的突厥早已分崩離析,大唐帝國作為東亞霸主,冉冉升起於東方。

此後,日本大驚大悟,就像後來被炸了原子彈一樣,要向世界強者拜服,加大了派出遣唐使的頻次和規模,死心塌地向中華求教,開啟了”唐風文化時代“。

萬曆皇帝的抗日援朝

白江口戰後將近千年,日本未敢妄動。直到1588年,一代梟雄豐臣秀吉終結了日本的”戰國時代“,對中華又起覬覦之心。1592年,豐臣秀吉派兵侵入朝鮮,要以此為跳板繼續進犯明朝。

日軍在當年5月就攻下了漢城,6月攻陷平壤,此後朝鮮全國八道之地,有七道半都被日本拿下,只剩下平安道北部,靠近中國遼東的義州一帶尚存。朝鮮王室就奔逃至此,但中央政府被打的七零八落,政權近乎癱瘓,亡國就在旦夕,只好緊急嚮明朝求助。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朝鮮戰爭”,如同國力國勢的晴雨表?

此情此景,和1950年的抗美援朝何其相似!更為相似的是,當時的國家最高領導人,都堅定地選擇了出兵救援。當時的萬曆皇帝,已深居簡出不理朝政多年,這次卻難得的表了一回態,嚴令內閣出兵救助。

明朝出動約4萬軍隊入朝參戰,1593年年初就收復了平壤,但很快又在碧蹄館等戰役中受挫,眼看與日本形成了膠著戰況。有意思的是,關於抗日援朝的戰役時機和軍事指揮權等問題,明朝與朝鮮屢有爭議,頗多口角,甚至對整個戰爭的進程造成了深遠影響。

類似狀況,與四百年後的抗美援朝時期何其相似?在此,歷史似乎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1593年,明朝和朝鮮著手與日本議和,幾經周折,於1595年最終停戰,明朝撤軍,但是日本仍然佔據朝鮮半島南部地區。

萬曆二次援朝

1597年,不甘現狀的豐臣秀吉派出14萬大軍,二次侵略朝鮮。明朝也不敢怠慢,組織7萬精銳,進行了二次的抗日援朝。雙方在陸上和海上,幾番接觸之後,仍舊陷入苦戰。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朝鮮戰爭”,如同國力國勢的晴雨表?

轉機出現在1598年10月,豐臣秀吉突然病死,日本重新陷入內亂,這才停戰罷兵。之後,德川家康上臺,成為日本實質上的統治者,拉開了德川幕府時代,開始實施閉關鎖國政策。朝鮮半島再次陷入平靜,這一次將會持續近三百年,直到1894甲午年。

中華帝國的第二次朝鮮戰爭,平心而論,在戰術上,明朝和日本打了個平手,不過考慮到明軍在兵力上一直居於劣勢,也可以說,明朝是略佔上風的;在戰略上,明朝達到了護衛藩國的初衷,而豐臣秀吉蛇吞象的意圖卻沒能實現,無疑是明朝勝出。

但是,比起盛唐時期白江口酣暢淋漓的大勝,一戰而定乾坤,萬曆朝鮮戰爭只能說是一場慘勝。戰爭綿延六年,雙方互有勝負,後期已經成了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德前線那樣的“塹壕戰”、消耗戰。也許,豐臣秀吉就是這樣心力交猝,被活活拖死的,但是明朝方面,也是遼東精銳盡失,國庫為之一空。

從一個更高的視角來看,此時的中華帝國,在國力上已經不具備盛唐時的壓倒性優勢

,軍隊組織、軍械裝備,情報蒐集等等諸多方面,和日軍各有千秋,已經不像白江口時處處佔優。帝國的夕陽近在眼前。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朝鮮戰爭”,如同國力國勢的晴雨表?

戰爭的最大受益者,也許就是滿洲後金集團。

努爾哈赤冷眼旁觀,趁機發展,迅速佔據遼東的實力真空帶。他的繼任者皇太極,在1627年、1636年兩次出兵朝鮮,終於在1637年,迫使朝鮮簽訂了城下之盟,與明朝斷絕關係,正式成為後金的藩屬之國。

此時,明朝已是內憂外困,崇禎皇帝無力救援,坐看大明被斷其右臂。此後僅僅7年,明朝即告滅亡。朝鮮雖然被迫臣清,但是由於和明朝深厚的宗藩情誼和文化認同,對內經常稱清朝為“胡夷”,仍沿用崇禎年號,直到甲午亡國。

甲午悲歌

1894年,按中國干支紀年為甲午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請求宗主國清朝出兵鎮壓,另一邊,早就蠢蠢欲動的日本不請自到,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這也是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最後一次“朝鮮戰爭”。

戰爭的結果眾人皆知,清朝無論海上陸上,一律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壯士悲歌感天動地,但卻不免割地賠款屈辱至極。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朝鮮戰爭”,如同國力國勢的晴雨表?

然而在戰前,卻很少人能預判到這一點。

清朝的洋務運動比日本的明治維新還要早一點;清朝1864年撲滅太平天國,開始重整河山搞建設的時候,美國的南北戰爭還在如火如荼地打,美國人還被歐洲貴族們鄙夷為“北美野牛”……大清國的發展起步,其實並不晚。

歷史證明,帝國的夕陽之下,這只是迴光返照。甲午之戰,戳穿了清朝三十年洋務運動“同光中興”的畫皮,中華帝國破天荒的敗於“島夷”,清王朝也是窮途末路,短短十幾年後,就連同兩千多年的帝國體制一起,永遠崩潰了。中華的再度復興和崛起,要留待很多年以後,下一次的“跨過鴨綠江”。

縱觀歷史,對於朝鮮半島的征伐,成為中華帝國曆史上國力與國勢的晴雨表。三次出征,一次大勝、一次慘勝、一次完敗,剛好與國力國勢的發展相吻合。

而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區域一旦有事,即使文弱如唐高宗、昏庸如萬曆帝、孱弱如光緒帝,竟然不約而同地都選擇出兵救援,這也是很耐人尋味和值得深思的。

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