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足水平這麼差?

觀足樂


好久沒回答問題了,這個問題在各種帖子、論壇裡能找到各種角度的答案,我就不一一重複了,說兩個比較少人提及的,我個人的觀點。

先提一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個感覺。以前我們黑國足,黑技術不好,成績不好,職業態度不好。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就是身體素質好,楊晨、郝海東、范志毅……這一批的身體素質都是亞洲頂尖的,一時間甚至還被稱作過“中國頭球隊”,連《足球小將》裡對中國隊的設定也是邊路快馬利用速度突破,高中鋒憑藉身體優勢頭球。

那為什麼現在技戰術沒看見進步,身體素質反而也不佔優了呢?

我認為是國內體育大環境的問題,在“足球從娃娃抓起”提出後的十幾二十年裡,上體校是一個可以解決工作的路徑,90年代的體校老師基本上除了早飯都有人請客(聽體校長輩說的)。那時候體育明星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比如春晚上的很多作品都以體育為素材,也經常請體育明星出席。總之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廣大的人民群眾是崇尚體育、熱愛體育的。於是在這個環境開始的差不多二十年後,中國體育迎來了高峰,而中國足球也順勢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球員。這批球員使國足得以保持在亞洲一流的水平,並闖進了02年的世界盃,拿到了04年亞洲盃的亞軍。

反觀21世紀之後,大陸的娛樂業逐漸開始迅速發展。也就是在這差不多十幾年的時間,現在大部分的人相比較體育,更喜歡綜藝、電視劇……王寶強一條新聞直接搶走整個里約奧運的流量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近的里約奧運會,其熱度相比較之前相對來講是下降不少的,中國隊的獎牌數量,國人也沒有以前那麼在意了。(這裡涉及到一個電視遙控器變成鼠標再到手機的問題,簡單來講就是選擇更多,以前是播什麼人看什麼 ,現在是看什麼的人多就播什麼……就不重點去講了。)

所以我認為在這一階段中,不是國足越來越墮落了,是整個體育的勁頭下來了。這其中最有關係的當然是政策原因,還有就是對於大眾來說體育門檻比娛樂八卦高、體育媒體幹不過娛樂媒體……

第二點就是中國頂級聯賽的問題,國家隊要想強大,有優秀的留洋球員是很重要的一點。很多球迷都會說,楊晨、邵佳一、鄭智、孫繼海……他們都能在歐洲頂級聯賽有好的表現,現在的球員為什麼留不了洋呢。

且不談個人能力能不能滿足歐洲俱樂部的標準,就舉個簡單的例子。國內優秀球員目前的轉費會動輒大幾千萬,如果歐洲一個球隊有一千多萬的轉會費預算,他在有那麼多選擇餘地的情況下為什麼選擇國內這些溢價的球員呢?即使歐洲俱樂部要買,在國內優秀球員資源稀缺的情況下,不缺錢的中國超俱樂部為什麼要賣呢?外援限制嚴重,高水平外援頻頻湧入,中超豪強拼到最後還是需要拼國內球員能力的,所以一方不願意買,一方不願意賣,這就使得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中國球員留洋愈發困難。

最後說一下好消息,在我看來目前中國足球還是處在一個上升階段的。一方面,目前的政策又開始重視體育了,且隨著國民文化水平日益提升,體育的地位肯定也會逐步上升。另外在買球星的大潮中,中超俱樂部對於青訓也是做出了很大努力的。因為還是之前那句話,在外援限制的情況下,終究還是要拼國內球員(參考大連一方)。目前我瞭解的就是即使一些五六線的城市,都有國內頂級俱樂部設的青訓機構,踢球的孩子也比過去十幾年要多很多了。

總之,之前國足的強勢期是“計劃體育”的紅利,如果能吃到“市場體育”的紅利,那麼國足肯定是能雄起的。





冬吳體育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點邪乎?固然提問者氣急生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太過了就有無事生非、百般刁難之嫌!紋身只是足球運動員個性化的時尚元素和追求。國際足壇紋身的大牌球星多了去了,貝克漢姆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紋身影響了小貝的競技水平了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僅沒有而且造就了貝克漢姆成為當時世界足壇唯一的時尚偶像。這對足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更何況貝克漢姆現在還是中超聯賽的形象大使,中國足協大概不會是鼓勵和宣傳紋身吧?中國男足球員再不及也不會去研究紋身。也許提問者是鬧哪樣的黑色幽默,就不必在此糾心了!中國男足其實很讓球迷鬧心,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了!對男足國家隊必須淡然處之,拔苗助長只能自找煩惱!悠著點吧!本人非常不願意接受中國隊越來越差的評價。中國隊什麼時候出過頭?那麼一點歷史有什麼顏面抱住不放,有何可比較的?如果非要比較,就和當下的亞洲足球的強隊相比,我們的最真實的差距在那呢?

1,差就差在足球理念上。巴西的足球明星都是玩出來的。是街頭足球才讓巴西的足球人口數量不斷增長,才讓巴西足球有了鮮活的生命和靈魂。馬拉多納的球感和天賦教科書上是沒有的。中國的球員則是教練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擺擺樣子真的不錯,一上陣就不靈了。足球就是娛樂,足球就是生活,足球就是生命中的自己。而中國人對足球的理解就不會這樣。在球員很小的時候就竄進了功利足球的死衚衕。這樣的足球會有生命嗎?

2,差就差在青訓體系上。這種差距不止是結構上的,而且是訓練的指導思想上。中國的青訓工作以練為主,國外的青訓體系以戰為主。國外的青少年足球比賽在各個年齡段中紮實進行。比賽成績不與任何其他的事情掛勾。而在中國學校足球如果奪得地區前三名,學校的年終考核要加分。所以今年出現了30比O的比分差距。這樣的足球青訓有何意義?裡皮在國際大賽中去選擇和培養新人是我們最好的啟示。

3,差就差在足球人才個性化培養上。中國男足個個人高馬大,體格強健。但個性化的球員太少。也只有武磊等有速度特點的少數年輕球員。小貝的貝式弧線定位球有嗎?馬拉多納的盤帶有嗎?足球人才的多樣化、個性化是青訓工作效率的體現。更為現實的要從中國足球人才的天賦基礎條件出發。中國人根本沒有那種人高馬大又靈活機動的基因。所以檢測青訓體系建設的質量標準不應是奪沒奪得冠軍,而是有沒有為國家隊貢獻個性化人才上。

4,差就差在戰技術素養上。足球是個集體競技項目。戰技術素養的提升是重中之重。中國男足跑位、佔位、卡位等基本功上都與日韓存在明顯差距。我們的戰朮套路少而又少,不能不說我們的素養不足。中國男足的關鍵是確立符合男足現有球員技術特點的戰術體系。我的感覺是經常腳踩西瓜皮滑到那算那。戰術養成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5、差就差在對抗性上。一緊硬,球過不了中埸,一對抗,臥地不起,這是中國男足的眾生相。這裡有兩點必須強調:一、改變中國足球競賽環境,適當放開對抗尺度,尤其是裁判的判罰要鼓勵合理對抗。馬寧的標誌性紅黃牌必須廢棄。二、對抗性要從小抓起,在保證青少年的健康情況下,足球要踢的野一些。
中國足球與世界足球的頂級水平差距很大,必須腳踏實地走自己的路,逐漸成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足球等不得也急不得。


用戶3656809252


因為中國足球的科技含量太低,從業人員太少,足球人口素質較低,老是有超過自身實力的成績期望。所以國足的水平至今還停留在亞洲二流的階段。即使之前有過亞洲強隊的實力,在周邊國家足球實力整體飛躍的環境下,國足的實力進步還是太慢了。


奔向地球d賽恩思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說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我今年七十二歲解放前生人,老北京,在我懂事的時候就愛足球,看足球,上中學在北京十三中,在輔仁大學旁那時學校有校隊,班級有班隊,每週都有(三好杯)聯賽,真愛的是足球,!社會都有足球隊有紫光足球隊,紫星足球隊等等,這些你們可以從年老(年維泗)那裡考證。

國際比賽百分之九十必勝,六,七十年代那時踢球的是為國爭光,有一種必勝的信心,什麼日夲,南朝鮮,不再話下蘇聯,匈亞利,捷克,也能贏,!到非卅訪問比賽都是勝利而歸。

為榮譽而拼,足球前輩們為我們這一代人樹立了榜樣,現如今大家都看到了,我們都無言以對了,負責足球的人和踢足球的人你們好好反思一下吧,讓我們這些真正的球迷高興,高興吧!


唐國樑


第一個原因從國家層面沒有充分重視足球在體育領域的特殊作用,國際足聯和奧委會是兩個並列的國際體育組織,事實上國際足聯的影響力已經遠大於奧委會。而中國足協還是體委下的專項協會,和乒乓球,羽毛球並列,完全沒有把足球提升到應有的高度。第二個原因,中國基礎建設的過度開發,完全沒有考慮兒童免費的運動場所,踢足球成為了少數有錢人才能玩的遊戲,這樣埋沒了多少有天賦的孩子。第三個原因,中國的應試教育,學而優之仕,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被剝奪了戶外玩樂的時間,底層讀不起書的孩子恰恰又無法踢球和進入足球圈。第四個原因,中國普通百姓更偏愛娛樂而非體育,想當歌星,娛樂明星小鮮肉的孩子遠遠多過相當體育明星的孩子。

總之,要想提高足球水平必須從娃娃抓起,這句話可能都知道,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有很大難度。已經遠遠超出了足協,甚至國家體委的能力。他需要國家體育部門,教育部門,城市規劃部門等等部門從戰略的高度綜合解決。西方國家把職業體育作為底層孩子最重要的上升通道,因而發展像足球,籃球,網球這樣的職業體育項目。不僅保持了體育領域的高水準,同時,也使體育產業真正發達,更重要的,使有天賦的原本有可能走上犯罪的底層孩子通過體育實現了人生價值。


HuPing197115113


從上至下心中沒有足球只有名和利,做為運動員還有不經過刻苦訓練能有好的成績,但是把訓練只當是一種過程而不下苦功,當你看看他們訓練時那種吊兒郎當的樣了就讓人氣不打一處來,體力不行個人技術更差勁,社會上有很多好的苗子就是因為沒有錢或是人際關係進不了足球隊,不但是我們自己不解連外國人都沒辦法解釋中國那麼多人口就找不到十幾個真正能熱愛足球能踢球的人嗎?本人的看法就是一個原因沒有真正把中國足球放在心理,別拿外在因素給不爭氣的自己找理由,一句話你心中有球,球中必然就有你。


一帆風順222984122


“為什麼國足水平這麼差”,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中國足球水平並不差。裡皮說,中國足球是亞洲強隊,不比其他隊差(大概意思)。這應該是實情,這是裡皮按手中國隊、開始他10強賽剩餘比賽時說的,在後面的比賽中不也是贏了韓國隊。所以,不是國足水平這麼差,而是國足在關鍵比賽的成績這麼差。而在這些比賽中,也不是都很差、不堪一擊,有些場次還是表現出相當實力、相當高水平的。但是,往往在一些關鍵比賽的關鍵時刻,出現某些關鍵的莫名其妙的“失誤”(例如,去6月13日的那場比賽)導致不能出線、成績差。還是裡皮說的:為什麼有的國家隊的隊員,在俱樂部與國家隊時的表現不一樣,在國家隊只表現出俱樂部的若干成水平,我想知道原因。還教育國家隊的隊員要有榮譽感、使命感。裡皮看到了現象,但,是什麼原因,不知他清楚了沒有。這才是問題:為什麼國足總是在關鍵比賽的關鍵時刻出現關鍵的“失誤”,導致在“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成績那麼差?這個問題,中國足協是從來都不敢面對的,而總是在聘請教練上作文章,這個問題不搞清,請誰當教練都是沒有用的:比賽是場上隊員在場上踢的,隊員在什麼時候、有什麼樣的“失誤”只有神仙才知道的。若,領隊、教練也參與其中,那就更“神秘”了!中國足球不是技術問題,是管理問題。所以,這麼多年,中國足協總是在做隔靴搔癢、擔沙塞海的事。不找到真正的“漏洞”,把它堵上。做再多的事,花再多的錢,都是無濟於事的!當然,還有裁判的因素,吃裁判的虧也不是一、兩回的事了。這些,林林總總的後面,到底是什麼?


rnmh


作為一個經常踢球的人我想探討一下。首先,中國踢球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太少了,足球場也少的可憐。而且我發現年輕人打籃球的比踢足球的要多。許多小區就只有籃球場,因為建造籃球場省錢,省地。

第二,許多中國人對國家隊的態度不好。贏了說對方派的二隊,輸了就噴國足不跑動,一群關係戶。還說解散。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許多國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你永遠說不出誰是第一。就算中國進了世界盃也很可能被虐,這是事實,但是進世界盃是好事,有些網民從來不看球,不踢球就以為足球是奧運會金牌一樣。

第三,澄清一個事實,大多數球員都是自己努力才能進國家隊的。職業球員都是經過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體測的。像孫可這種努力的球員不少。有些人說有錢才去踢球,這種概念太天真了。

最後,中國看球的觀眾永遠比踢球的多,希望足協能大力推廣業餘五人制足球。搞好足球基礎設施建設,要知道許多足球強國的青少年都是會踢球的,但是中國的孩子出了學習就是網友。說到底中國的足球文化很薄弱。再加上漢奸心態在網上煽風點火,一些孩子怕丟臉就不去踢球了。



mendy呵呵


再想囉嗦幾句,在我國的體育項目,以我小時侯上學為例子,有藍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射擊等一系列項目,每每學校運動會也是上述的項目,真不知還有足球,也從未玩過。可能是八十年代以後在我國興起的吧。我孩子上小學時我還給買過護腿板和釘鞋但也就是玩玩。根本不知還有世界盃,亞洲盃,在家長心裡只知這項運動挺危險的,也不太贊成孩子參加。近些年,足球在我國普及了,各個小學,中學也開展了,但各小區基本上沒有足球場地,另星有藍球架子,(過去每個大院基本都有乒乓球檯子),現在小區是看不見了。孩子現今學習壓力大,補習的課目多,獨子比較多,有幾個家長願意讓孩子去從事危險的體育運動,另外就算讓踢能踢出名堂也行,踢不上還耽誤時間,不如學其它了。這樣勢必造成練足球的孩子越來越少,(還有其它原因)恐怕踢好了怕沒有關係進不去,打不上主力。所以說,足球在我國開展也有二十多年了吧,但至今我們足球的名次上不去,與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相.差甚遠,這也說明了什麼是我們的強項,什麼是弱項,即然強弱已分就沒必要在去計較了,發展我們的強項,力爭爭取弱項,這樣想也就心裡平衡了。也只能這樣想了。說錯了誤噴。


山裡人曾偉


中國足球中了毒咒,臨門一腳是世界難題,但老外們射國足的大門就特別準。中國足球一輸了只會說“技不如人",在別的行業,有行話:"七分政治,三分技術″,"七分精神,三分藥力″,“七分膽量,三分技術"。別的成熟的行業只強調三分技術,而中國足球把一切都歸於技術,就是不成熟。如果中國足球能認識到贏球要“七分氣場,三分技術",才能把毒咒解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